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 第170章 老朱家的微操之魂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第170章 老朱家的微操之魂

作者:肥鸟先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2:58:3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实际上这封紧急边情送到京师之前,戚继光就已经预料到了。

这次搜套大获成功,解决了河套地区的套虏威胁,身为套虏宗主的俺达汗不可能没有动静。

但是接羔期是整个草原民族最脆弱的时候,俺答汗有心无力,只能坐视戚继光扫荡河套。

现在过了五月,牛马都得到了春草的滋润,俺答汗终于忍耐不住,决定攻打大同。

而俺答汗备战的消息,早在半个月前戚继光就已经侦察到了,他已经写信和苏泽讨论过草原的局势了。

当天晚上,戚继光的使者吴惟忠,来到苏泽的府上。

看着吴惟忠带来的大箱子,苏泽叹息道:

“戚都司为何要如此。”

吴惟忠有些尴尬,这是他在京师又一次碰壁了。

没办法,武人送礼就是这么直接,但对于如今隆庆朝的高层来说,这么直接的贿赂实在是太掉价了,吴惟忠这次送礼可以说是处处碰壁。

见到苏泽也不肯收,吴惟忠倒是也不纠结,直接让士兵将箱子抬了出去。

“戚都司上次给我写信说了,东胜卫的筹建工作停了?”

吴惟忠就是专程来说明这件事的,他连忙说道:

“戚帅亲自去东胜卫查看了,由于荒废已久,东胜卫的残城已经没法使用了,需要重新筑城。”

“大同卫距离东胜卫还是有一些距离的,募集人手准备材料都需要时间,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畜力不足。”

苏泽点点头,畜力不足是大明的老问题了。

还是前面的问题,大明没有唐代那样优质的马场,西北土地退化也让这些地区没办法大规模养马,整个国家的马政越来越败坏。

而大明内陆地区所养的马,用来维持地方公务和驿站损耗都已经十分困难了。

为此,朝廷连滇马都瞄上了,积极开展西南茶马互市。

可滇马身材矮小,作为运输畜力还行,当做战马就实在是不合适了。

吴惟忠又说道:

“合格战马不足,戚帅已经准备实行青藤先生的车营之法了。”

苏泽微微叹息。

这个时代距离骑兵退场还有很长的距离,机动性最强的兵种依然是骑兵,没有之一。

戚继光当然知道骑兵的好处。

但是军中缺马,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

徐渭的车营之法,其实就在缺乏战马的情况,采取的一种被动战术。

缺乏足够的骑兵,所以需要用大车和火器掩护步兵。

车营的战法在战术上是先进的,但是在战略上却不如骑兵,这是一种结硬寨打呆仗的办法。

所谓兵法大家,戚继光当然明白这个道理,但是兵法大家都是能因地制宜的,没有组建大规模骑兵的条件,也只能用车营了。

简单的说,现在的情况就是,俺达汗准备南下报复,所以大同只能暂停了东胜卫的建设工作,缩回大同防御。

对于这个结果,苏泽也无可奈何。

现实不是游戏,堡垒也不是点点鼠标就能造出来的。

北方的局势已经糜烂了这么久,朝廷一直都处于战略收缩状态,想要扭转不是这么容易的。

吴惟忠说道:

“这次俺答来犯,戚帅是很有信心的,夏季马上就要到了,俺答部必定不能久战。”

“只是戚帅担心这次俺答进犯,又会因为东胜卫的事情有所反复。”

苏泽点头,戚继光不是一般将领,他甚至比很多文官更懂大明。

这一次俺达汗起兵,一个口号是为了河套地区的附庸部落报仇,而另外一个口号则是大明重建东胜卫的刺激。

俺达汗在这个时候兴师动众的起兵,政治恐吓的意味大于实际动作。

对于草原民族来说,最好的骑兵时机永远是秋季。

秋天的时候,是农耕民族是最忙碌的时候。

不仅仅如此,这个时候也是粮食储备最多的时候,游牧民族可以一边抢一边南下。

而现在地里都是青苗,大明的百姓也是穷鬼,这时候就算是抢也抢不到东西。

所以戚继光判断,这次俺达汗还是政治恐吓为主。

当然,如果大明露出破绽,俺达汗也不介意抢劫一番,削弱一下大明的实力。

而以大明文官的尿性,俺达汗这么一恐吓,肯定很多人又要质疑复设东胜卫了。

到时候又会讲什么东胜卫设立无益,是边军为了功劳轻开边衅,复设东胜卫增加了百姓负担之类的话。

“戚都司放心,复设东胜是阁部支持的事情,外臣的一点议论没这么容易动摇。”

“俺达汗兴师动众南下,这仗还是要打一把才行的。”

吴惟忠立刻说道:

“苏翰林放心,戚帅早就就料到了俺答部的南下,早已经做好了战备,这次定要让俺答汗吃个苦头。”

苏泽对戚继光当然放心,俺达汗的动作也在他的意料之中,送走了吴惟忠后,苏泽对着徐渭说道:

“青藤先生,你愿意去草原吗?”

——

次日,苏泽在办公时间来到内阁,求见高拱。

高拱放下笔,在内阁偏厅见了苏泽。

“往草原派遣使者?”

高拱皱眉,昨日军情送入宫中,隆庆皇帝向入宫的内阁辅臣们详细询问了北境的情况。

很显然,内阁已经预料到了,在得到俺答起兵的消息后,外朝文官会怎么讨论,所以内阁才觐见皇帝,提前打好预防针。

只不过这一次的预防针效果,似乎有些太好了一点?

高拱回忆起昨天面见皇帝时候的事情,隆庆皇帝似乎对俺答起兵,有些兴奋?

高拱说道:

“今日外朝就有弃东胜之议了。”

这就是苏泽所意料的那样,文官集团的保守性,就是这么逆天。

东汉因为凉州羌乱的问题,群臣多次提议直接放弃凉州,这就是历史上的“弃凉之议。”

历朝历代都有这样的睿智言论,按照他们的理论,战略收缩到首都那就安全了。

复设东胜卫的好处内阁是能看到的,而戚继光搜套大捷,也扫荡了西北套虏的威胁,今年就是最好的时机。

如果因为这件事就放弃设立东胜卫,那实在是太遗憾了。

苏泽点头说道:

“师相,现在不是打的时机,俺达汗也不是真的要打,此时遣使者去草原,稳住俺达汗,等东胜卫棱堡造好以后,俺答再攻就不是问题了。”

高拱点点头,他也赞同苏泽的说法,俺达汗这时候也不是真的要打。

但是作为草原共主,小弟被欺负了,俺达汗也要做出姿态来。

苏泽说道:

“现在俺达汗不想打,但是到了秋天就不一定了,如果能派遣使团安抚住俺答人,利用这段时间将东胜卫棱堡修好,秋防就无虞了。”

高拱也被苏泽说服了,他点头说道:

“这倒是个办法。”

既然双方都想要在秋天打,那不如派遣使者和谈拖到秋天再说。

高拱也接到了工部的消息,新炉炼钢的效果很好,如此一来,朝廷就可以直接在大同挖煤铸炮了。

到了那个时候,俺达汗再来,就要撞上坚固的东胜卫棱堡和猛烈的火炮,明军就可以用很小的代价赢下战争。

高拱又问道:

“这使团人选呢?”

苏泽拱手说道:

“弟子以为,王世贞可以担当此任。”

王世贞?

高拱惊讶的看向苏泽道:

“他行吗?”

苏泽说道:

“王弇州的父亲精通军务,历任东南和蓟辽军镇,王家有家学。”

高拱点头,王世贞的父亲王忬曾经官至兵部侍郎蓟辽总督,嘉靖三十九年被严嵩父子陷害被杀。

王世贞父丧丁忧归乡。

这样的家庭,王世贞从小也对军务有所了解,只是他在文坛的名声,盖过了这些。

戚继光也曾经在王忬麾下任职,王忬死后他还亲自去吊唁,他对于王世贞也有所交往,对他的军事能力也颇为欣赏。

苏泽又说道:

“王弇州名扬天下,就连草原上都在传他的文章,俺达汗在板升收拢汉人,也有爱才的名声,他是不会杀弇州先生的。”

高拱也点头,外交这个工作就是这样,名声十分重要的。

外交官必须是威望高的人,最好是那种连敌国都敬重的人,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当然,外交官背后的国家实力更重要,弱国无外交是古今中外的通理。

高拱原则上算是同意了苏泽的提议,他说道:

“你上个奏疏过来,到时候让兵部议一下。”

紧接着高拱又看向苏泽问道:

“你没有和赵阁老说此事吗?”

高拱突然提起赵贞吉,苏泽连忙说道:

“师相,此等大事,弟子当然是和您商议,怎么可能去找赵阁老呢。”

苏泽似乎看到高拱圆脸上一闪而过的笑意,但是高拱又恢复了板正的表情说道:

“你也可以去和赵阁老说说,陛下很信任他在军务上的进言。”

——

“出使草原?!”

沈一贯看向苏泽,他没想到苏泽说的建功立业的机会,竟然是出使草原!

苏泽说道:

“我已经上奏疏了,请遣使草原,止休兵戈。”

沈一贯疑惑的说道:

“子霖兄你不是一贯对草原强硬吗?怎么要在这个时候提议出使俺答?”

苏泽说道:

“此时不是打仗的时机,草原那边也知道,所以才需要使团。”

利用外交换取战略上的主动权,这也不是什么新套路了,沈一贯很快明白了苏泽的意图。

苏泽说道:

“虽然我大明不想打,俺达也未必想打,但是战场的事情说不清楚,出使草原也是九死一生的事情,肩吾兄如果不愿意,我就不向师相推荐你了。”

沈一贯犹豫了。

看到罗万化报馆事业蒸蒸日上,前些日子开设报亭,雇佣报童卖报,又给《乐府新报》增加了一千多份的销量。

除此之外,罗万化编纂的《帝鉴图说》已经上呈皇帝御览,隆庆皇帝看完很是满意,只等最后校对就可以完稿,成为朱明皇室太子教育的皇家教材了。

甚至沈藻和王任重的缉私工作也干得风生水起,京师盗版的风气收敛了很多,士大夫都称赞两人是能臣干吏。

这样的同辈竞争下,沈一贯也感受到了压力。

如今这个机会摆在面前,沈一贯咬牙说道:

“子霖兄,我先回家商议一下!”

苏泽点点头,出使是很有风险的事情,自然要好好考虑。

送走了沈一贯,苏泽拿出【手提式大明朝廷】。

——【模拟开始】——

一天后,《遣派俺答使团疏》送到内阁,内阁都票拟同意,奏疏被送到皇宫。

隆庆皇帝对于你的奏疏并不满意,搜套大捷后,皇帝认为戚家军战斗力强悍,可以一举解决草原问题,留中了你的奏疏。

皇帝亲自下令戚继光迎战,并且进行了详细的军事布置。

多亏戚继光临阵指挥,这才稳定了局势,没有造成太大的损失,双方罢兵休战。

——【模拟结束】——

看到这个结果,苏泽也只能苦笑。

你们老朱家是有微操传统吗?

搜套打了几个穷鬼部落赢了,皇帝竟然这么膨胀了?

也对,其实速败论和速胜论都是一体两面,实际上都是对军事上外行,张没有坚定的战略主张,也无法准确评估双方实力。

而且这些外行,也很容易从速败论一下子滑到速胜论上去。

苏泽前世不就是这样,几年前还在夸赞某国实力,只要动手对付中国,中国就一定会败。

但突然之间论调就成了某国会迅速崩溃,霸权强国一天就要亡国了。

军事上还是要实事求是,搜套打击的是河套地区的俺达附属部落,这些部落本来就是草原上混不下去了来河套讨口子的,和俺答本部骑兵精锐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就连戚继光都认为应该依托东胜卫棱堡消耗俺答部的实力,等到平衡逆转后再出击,皇帝竟然立刻觉得自己行了?

不过老朱家皇帝似乎都喜欢玩这一套,而且还是越菜越爱玩,崇祯就很喜欢折腾军事系统,最后折腾没了。

还是要用威望值啊。

【是否使用100点威望值,保证奏疏被完全执行?】

【剩余威望:204点。】

还好,隆庆皇帝还没那么膨胀,只要100点威望值就能改变想法。

苏泽果断选择了“是”。

【叮!威望值已扣除,请宿主在现实中提交奏疏,模拟结算将在奏疏执行后进行!】

【剩余威望点:104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