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其他 > 重生后暴君他跪着求我活 > 后记 (亲情友情向)

重生后暴君他跪着求我活 后记 (亲情友情向)

作者:懒浮生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8-14 00:39:42 来源:小说旗

后记一:玉漏声迟,分甘共味

宫漏滴答,已过子时。紫宸殿内烛影摇红,映着堆积如山的奏牍。澈儿(此时已登基为帝,年号承平)揉了揉酸胀的眉心,朱笔悬于一份关于河道清淤的冗长奏疏之上,墨迹将落未落。一阵清甜的桂花香气,裹着初秋微凉的夜风,丝丝缕缕,破开沉滞的墨香,钻入鼻端。他抬眼望去,只见殿门半开处,太傅殷照临鹤发玄衣,立于阶下,手中托着一个素白细瓷碟,碟中几块新蒸的桂花糕,晶莹剔透,热气氤氲,金黄的花瓣点缀其上,宛如碎金。

“老师?”澈儿微讶,搁下笔。殷师缓步入内,步履无声,唯有袍角拂过金砖的细微窸窣。“更深露重,陛下犹自劬劳。老臣偶过尚膳监,见新桂开釜,香气袭人,便‘假公济私’,为陛下窃得几分秋味。”他将瓷碟轻放于御案一角,避开奏疏,“‘窃’字虽俗,然‘分甘’乃雅事。陛下且尝,此物最是解乏。”

澈儿失笑,心头暖意顿生。幼时在潜邸,每至秋深,殷师总设法寻些时令小点,抚慰他苦读的枯燥。他拈起一块,软糯温烫,入口即化,清甜中带着桂花特有的馥郁,瞬间熨帖了疲惫的脏腑。“老师‘窃’技不减当年,”他揶揄道,将另一块递向殷师,“只是这‘赃物’,学生不敢独享,当‘分甘’以堵师者之口。”

殷师捻须莞尔,坦然接过。君臣二人,一坐一立,于万籁俱寂的深宫,就着跳跃的烛火,分食这微不足道却饱含情谊的点心。糕点的甜香与墨香奇异地交融,沉淀为岁月里一抹温厚的底色。窗外,一轮将满的秋月悬于琉璃檐角,清辉洒落庭阶,无声记录着这超越了尊卑的、亦师亦父的温情时刻。糕尽,澈儿只觉神思清明,复提笔时,那奏疏上的字句,仿佛也沾染了桂花的清甜,不再那般艰涩沉重。

---

**后记二:松涛琴韵,薪火相传**

承平三年的冬月,雪落无声,积满宫苑。梅影阁暖炉生香,水汽在雕花窗棂上凝成细密的水珠。澈儿屏息凝神,指尖小心翼翼地抚过一张桐木古琴的丝弦。琴身古朴,漆色沉黯,断纹如冰裂,正是殷师珍藏多年的“松涛”琴。

殷师端坐对面,鹤氅轻覆,目光温和如春日融冰。“腕要悬,力在指尖,而非臂膀。”他声音低沉,带着金石般的余韵,每一个字都清晰落入澈儿耳中,“抚琴如治国,过刚易折,过柔则靡。需得气韵贯通,刚柔并济。”他示范了一个简单的“挑”指,琴音清越如碎玉,在暖阁中袅袅回旋,竟压过了窗外簌簌的落雪声。

澈儿依言尝试,指尖却僵硬笨拙,琴音喑哑不成调。他微赧,额角沁出细汗。殷师并不催促,只道:“陛下可曾留意庭中老松?雪压枝头,看似岌岌可危,实则根深蒂固,内蕴生机。琴道亦如此,初学如新雪覆枝,生涩难免,贵在持之以恒,养其根柢。”他取过琴,信手拨弄,一曲《梅花三弄》的片段流淌而出,清泠孤绝中自有一股不屈的韧劲,仿佛窗外那株虬枝傲雪的红梅,于严寒中绽放出生命的华彩。

琴音止歇,阁内唯余炭火毕剥。殷师将琴轻轻推向澈儿:“此琴随老臣半生,今赠陛下。非为器物之珍,愿陛下闲暇抚之,或可涤虑宁神,体悟那‘松风入弦’的从容气度。治国安邦,亦需这般定力与韧性。”澈儿郑重接过,指尖触碰冰凉的断纹,仿佛触摸到一段沉淀的岁月,一种无声的托付。厚重的情感如窗外无声的雪,悄然覆盖心田。他抬首,望向老师霜雪般的鬓发与清澈依旧的眼眸,深深一揖:“学生谨记,不负松涛之韵。”

窗外,雪愈大,天地一片素白。暖阁内,琴虽未再响,但那清越的余韵与殷殷的期许,已如无形的薪火,在这静谧的雪夜,完成了心与心的传递。

---

后记三:狸奴扰将,御苑谐趣

仲春御苑,繁花似锦。澈儿与北境归来的靖国公萧珩(萧珩因军功封爵)信步于九曲回廊。萧珩一身玄色常服,身姿依旧如标枪般挺直,只是眉宇间经年征战的霜雪之气,在春日暖阳下稍显柔和。君臣正论及边塞新筑的烽燧布局,忽闻一声娇嗲的“喵呜”,一团雪白的身影如云朵般轻盈跃下廊檐,精准无误地落在萧珩宽阔的肩头。

正是澈儿豢养的御猫“雪团儿”。此猫通体如雪,唯有一双碧眼如嵌琉璃,极是得宠。它旁若无人地在萧珩肩甲处寻了个舒服位置,伸了个懒腰,粉嫩的肉垫扒拉着冰冷的金属甲片,发出细微的刮擦声,继而喉咙里发出满足的呼噜声,震得萧珩肩头微颤。

威震北狄、令胡马不敢南窥的靖国公,身体瞬间僵直如铁板。他微微侧头,碧眼与猫眼四目相对。猫儿慵懒地舔舔爪子,浑然不觉身下这位“坐骑”是何等人物。萧珩屏住呼吸,连手都不知该往何处放,求助的目光投向一旁忍俊不禁的皇帝。

澈儿以拳抵唇,轻咳一声,压下笑意,故作严肃:“爱卿勿惊。此乃朕之‘镇殿神兽’,名唤雪团儿。它观爱卿英武不凡,甲胄生辉,特来‘点卯’,以示亲近。”他伸手欲将猫儿抱下,雪团儿却耍赖般用爪子勾住萧珩的衣领,娇声叫着,不肯挪窝。

萧珩哭笑不得,只得维持着这古怪的姿势,僵立在花影摇曳的回廊中。一只彩蝶翩跹飞过,雪团儿碧眼圆睁,猛地从萧珩肩头跃起扑蝶,动作迅疾如电,带起几缕萧珩的发丝。可惜扑了个空,轻盈落地后,不满地冲着蝴蝶消失的方向“喵”了一声,复又迈着优雅的步子,蹭回澈儿脚边。

萧珩这才长长舒了口气,僵硬的身躯放松下来,无奈地摇头:“陛下这‘神兽’,比三万狄骑更难应付。”澈儿朗声大笑,弯腰抱起雪团儿,挠着它雪白的下巴:“将军此言差矣,此兽爪牙虽利,却只用于扑蝶嬉戏,暖人膝头,岂不比沙场刀兵可爱万倍?”雪团儿眯着眼,呼噜声更响,仿佛深以为然。春日暖阳洒落,廊下君臣相视而笑,方才那瞬间的尴尬与僵硬,化作御苑里一段令人莞尔的谐趣插曲,为沉重的朝事添上一抹灵动的亮色。

---

后记四:旧椟藏珍,童心意重

承平五年夏,宫中整理库藏旧物。澈儿信步走入东宫故邸,殿宇依旧,只是少了昔日的书声与喧嚣。内侍小禄子(如今已是内廷总管)指挥着小太监们清理尘封的箱笼,动作小心而恭敬。

忽听一个年轻内侍低呼:“禄公公,这床榻底下有个小木匣子,锁着呢,好生沉重!”小禄子脸色微变,快步上前。澈儿亦被吸引,踱步过去。只见那是一个尺余见方的樟木小椟,四角包铜,锁扣小巧,表面被摩挲得油亮,显然是旧物。

小禄子面色尴尬,搓着手,嗫嚅道:“陛下…这…这是奴才早年…胡乱收着的无用旧物…污了圣目…”澈儿见他神色有异,愈发好奇,命人取来钥匙。小禄子无奈,只得颤抖着打开铜锁。

椟盖开启,并无珠光宝气,却是一股混合着陈年纸张、干涸墨汁与一丝若有若无甜香的奇特气味扑面而来。椟内之物,杂乱无章:几支早已秃败不堪、笔杆被小手磨得光滑的旧毛笔;一只翅膀破损、墨迹斑斑的纸鸢骨架;半块早已干硬龟裂、依稀可辨是海棠花形的点心;几颗磨得圆润的雨花石;甚至还有几片枯黄的梧桐叶,叶脉清晰,上面用稚嫩的笔迹写着“澈书”……

澈儿怔住了。他蹲下身,指尖拂过那些早已被岁月遗忘的小物件。那秃笔,是他开蒙习字时用废的;那纸鸢,是某个春日,他央着小禄子偷偷扎好,却在御花园的假山上挂破了翅膀;那半块点心,是某次被太傅责罚后赌气不吃,偷偷塞给小禄子的;那树叶,是幼时学着大人模样,煞有介事地“批阅”的“树叶奏章”……

“奴才…奴才该死!”小禄子噗通跪下,声音哽咽,“这些东西…实在不成体统…只是…只是当年看着小主子…不,看着陛下用过、玩过、写过的…奴才…奴才就舍不得扔…总想着…留着也是个念想…”他语无伦次,脸涨得通红,额上渗出细汗。

一股温热的酸楚猝不及防地涌上澈儿心头。这些被他随手丢弃、早已遗忘在时光角落的“垃圾”,竟被这个自小相伴的内侍,如此珍而重之地收藏着,视若珍宝。这小小的木椟,哪里是盛放旧物?分明是盛满了一个孩子对另一个孩子毫无保留的陪伴与忠诚,盛满了那些早已模糊在帝王岁月里的、最纯粹无暇的童真岁月。

澈儿扶起小禄子,拍了拍他微颤的肩,声音温和:“起来。何罪之有?此椟所藏,皆是朕的‘江山初稿’,‘文治武功’的源头,价值连城。”他拿起一片枯叶,上面歪歪扭扭的“澈书”二字,在夏日的光影里显得如此笨拙又珍贵。“禄伴,”他用了旧称,“替朕好好收着。这匣‘童心意重’,比那些金玉珠翠,更堪为朕之宝库镇库之物。”

小禄子抬起头,眼中泪光闪烁,用力点头。樟木的清香在旧殿中静静弥漫,那些蒙尘的旧物,在故主的凝视下,仿佛被重新注入了生命的光彩,无声诉说着一段始于微末、却重逾千钧的主仆情谊。

---

后记五:泥丸鏖兵,忘忧一刻

禁苑深处,疏影湖畔,垂柳如烟。亭中石枰之上,黑白二子正杀得难解难分。太傅殷照临手捻一枚黑子,凝眉沉思,长须无风自动。对面,亲王东方宸(澈儿之皇叔)气定神闲,端着一盏雨前龙井,氤氲的茶气模糊了他眼底的精光。

忽而,一阵稚嫩的“冲啊!杀呀!”的呐喊声,夹杂着咯咯的欢笑,穿透了湖畔的静谧。二人循声望去,只见不远处的海棠林边,承平帝澈儿竟脱了外袍,仅着素白中衣,正与东方宸家年方七岁的小世子弘儿“激战正酣”。

战场泥泞,显然是刚下过雨。澈儿以柳枝为剑,以泥丸为弹,灵活地穿梭于花树之间,衣袂翻飞,沾满泥点。小世子弘儿则顶着一片硕大的荷叶为盾,小脸兴奋得通红,手里攥着湿泥,奋力朝他的“皇兄”投掷,虽十投九不中,却乐此不疲。泥丸砸在树干上、草地上,溅起朵朵泥花。澈儿故意卖个破绽,被一枚泥丸击中肩头,夸张地踉跄后退,逗得弘儿拍手大笑:“打中啦!皇兄败啦!”

“非也非也!”澈儿朗笑,一个“鹞子翻身”闪到树后,“此乃诱敌深入!”他抓起一团更大的湿泥,作势欲抛,弘儿尖叫着顶着荷叶盾牌“仓皇逃窜”,两人绕着花树追逐起来,清脆的笑声在林中回荡,惊起几只栖鸟。

亭中,殷师捻须的手停在半空,东方宸端着茶盏忘了啜饮。两位见惯风云的老者,看着那在泥泞中忘情嬉戏、毫无帝王威仪的年轻君主,眼神复杂。有惊愕,有无奈,但更多的,是一种近乎温柔的欣慰。那尘封已久的、属于少年人的纯粹欢乐,仿佛透过时光的尘埃,在这禁苑一隅悄然复苏。

“咳,”东方宸放下茶盏,唇角勾起一丝极淡的弧度,“陛下这‘泥丸兵法’,倒是别开生面。”

殷师亦摇头失笑,眼中却满是纵容:“无怪乎弘儿总嚷着要入宫寻他‘皇兄’玩耍。能令顽童忘忧,亦是帝王之德。只是这身泥泞朝服……”他话未说完,只见澈儿已被弘儿偷袭成功,一大团泥巴糊在背上,小世子得意地叉腰大笑,澈儿则佯怒作势要去捉他,两人又笑闹着跑远。

亭中复归安静,唯有棋子落枰的清脆声响。黑白间的杀伐依旧,然方才那童稚的欢笑,如同投入湖心的石子,漾开的涟漪久久未平。东方宸落下一子,忽道:“太傅,此局,怕是要和了。”殷师望向林中那两个追逐的身影,又看看棋盘,捋须颔首:“和局甚好。能见陛下片刻忘忧,远胜一局输赢。”湖光潋滟,柳丝轻拂,那泥泞中的欢笑,为这庄严的禁苑,镀上了一层金子般珍贵的童真暖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