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其他 > 重生后暴君他跪着求我活 > 第226章 "熔烙为锄刃,赤铁洗冤耕"

北地豪强的庄园里,刑房的霉味比陈年的酒还浓。墙角的烙铁泛着黑,凹槽里凝着暗红的血垢,像干涸的河流,蜿蜒过锈迹斑斑的表面。旁边堆着带刺的皮鞭,鞭梢缠着布条,布条上的血已经发黑,硬得像铁皮,稍一碰就簌簌掉渣。蛛网在房梁上结得很厚,蒙住了挂在墙上的枷锁,锁孔里积着灰,仿佛很久没人动过——却不知昨夜还刚用过,地上的稻草里还藏着半片带血的指甲。

“李老栓偷了个窝头,就被烙了脸。”佃户们蹲在墙根下,声音压得像蚊子哼,眼睛瞟着庄园的角门,那里站着两个挎刀的恶奴,靴底碾着地上的草,发出细碎的响。“烙完还不算,”有个年轻佃户往地上啐了口唾沫,唾沫里带着血丝,“恶奴说‘偷粮食的嘴,就得烙得烂掉’,把他拴在马桩上,让太阳晒了一整天。”他说着往远处瞥,李老栓家的茅草屋烟囱没冒烟,想来是连烧火的力气都没了。

禁私刑的旨意传到庄园那天,官差踹开刑房的门。门轴“吱呀”一声断了,倒在地上扬起一阵灰,混着霉味呛得人咳嗽。阳光照进阴暗的屋子,在地上投下长方形的亮斑,烙铁上的血垢在光下泛着油光,像劣质的漆。“按太子令,所有刑具,三天内交官府!”官差的刀鞘拍打着烙铁,发出沉闷的响,震落了锁上的蛛网,“逾期不交,以谋反论处!”恶奴们缩在墙角,往日的凶气全没了,像被抽了骨头的狗,看着官差把刑具一件件搬出去,铁链拖地的声音,比哭丧还难听。

三日后,府衙前的广场上,刑具堆成了小山。黝黑的枷锁、生锈的镣铐、带齿的刑凳……最显眼的是那几百根烙铁,长短不一,都带着烧红后灼人的弧度,有些还弯成了奇怪的形状,显是烫过人骨后的变形。百姓围着看,有人指着某根烙铁哭:“这是张屠户家的,去年烫死了我家的牛,就因为牛啃了他家半棵白菜。”人群里忽然起了骚动,李老栓的儿子拄着拐杖挤进来,他腿上的伤还没好,每走一步都踉跄,却死死盯着那堆烙铁,眼睛红得像要滴血——他爹脸上的疤,就是其中某根烙出来的。

熔铸那天,广场上架起十二座熔炉,炉火冲天,把半边天都染成了橘红色。澈儿亲自点燃第一把火,松木在炉膛里噼啪作响,火焰舔舐着空气,发出贪婪的响。他穿着玄色常服,袖口挽起,露出小臂上的青筋,手里的火把举得很稳,火光映在他眼里,像两簇跳动的星。“把烙铁先投进去!”他一声令下,衙役们抬起烙铁,扔进熔炉。

烙铁在火中扭曲、发红、熔化,发出“滋滋”的响,像是无数冤魂在嘶吼。有根特别粗的烙铁,据说是豪强用来烙奴隶的,熔到一半时,铁水竟凝成个模糊的人形,随即又化开,看得围观的百姓一阵唏嘘。人群忽然安静了,有人对着熔炉磕头,额头撞在地上,发出“咚咚”的响;有人捂着脸哭,指缝里漏出压抑的呜咽——那些被烙铁烫伤的疤痕,终于能在火里得到安息。

老匠人蹲在熔炉边,用长勺搅着铁水。铁水红得透亮,像熔化的晚霞,勺底划过的地方,泛起细碎的涟漪,仿佛有血在里面流动。“这铁得烧透了,”他对旁边的徒弟说,声音被热浪烤得发哑,“不然带着戾气,铸不成好东西。”徒弟点点头,往炉膛里添了把柴,火星子溅起来,落在他手背上,他却没躲——比起那些被烙铁烫过的人,这点疼算什么?

铁水烧得通红时,匠人将其倒入锄形模具。模具是新打的,用的是青冈木,内壁刷着桐油,散发出淡淡的香。铁水在模具中打着旋,把那些弯曲的弧度、狰狞的棱角都熨平了,只余下锄头该有的宽厚。“这铁,要让它知道疼。”老匠人对着熔炉念叨,手里的长勺搅着铁水,“以前它让人疼,现在该疼疼自己了。”他说这话时,眼角的皱纹里积着汗,顺着脸颊往下流,滴在滚烫的地上,“滋”地一声就没了。

第一把锄头出炉时,还冒着白气,通体赤红,像块烧红的心脏,握柄处特意留了个圆润的弧度,是老匠人琢磨着佃户们握着舒服,特意改的。澈儿命人将它浸入旁边的清水桶。“嗤——”白气猛地腾起,裹住整个水桶,水珠溅在围观者脸上,带着铁锈的腥气,却奇异地不灼人。赤铁在水中迅速变黑,发出最后一声嘶鸣,像是彻底断了与过去的牵连,水面上漂起一层暗红的杂质,分不清是铁锈还是血垢。

“赤铁入水,是洗冤,也是重生。”澈儿举起冷却的锄头,锄刃在阳光下闪着寒光,刃口还留着点不规则的痕迹——那是某块烙铁上的旧疤,如今却磨得锋利,能轻易劈开地上的石头。“这铁曾灼过人的皮肉,现在,让它劈开荒地,种出粮食。”他说着将锄头递给旁边的老农,老农接过时手在抖,指腹抚过锄身,冰凉的铁面下,仿佛还能摸到当年的温度。

分发锄头那天,李老栓的儿子拄着拐杖来了。他接过锄头时,指腹摩挲着锄刃的旧疤,忽然笑了:“爹说,疼过的东西,才知道怎么让人不疼。”他扛起锄头往荒地走,背影虽瘸,却挺得笔直,阳光照在他身上,把影子拉得很长,像一根倔强的旗杆。有人看见他路过马桩——就是李老栓被拴过的那根,他停下来,用锄头在桩上敲了敲,发出“当”的一声,像是在跟过去告别。

后来,那些荒地长出了麦子。麦穗沉甸甸的,压弯了秸秆,风一吹,沙沙作响,像是无数人在低声道谢。有个孩子问,为什么这片地的麦子特别甜?老农说,因为地里埋着故事——那些让人哭的故事,最后都变成了让人笑的粮食。他说着往远处指,李老栓的儿子正在地里劳作,锄头起落间,土块翻得很匀,阳光下,锄刃闪着光,再也看不出半点烙铁的影子。

十二座熔炉再也没烧过刑具,只用来熔废铁,铸农具。炉火的光里,总带着点温暖的甜,像新米煮熟的香气。有个瞎眼的老婆婆,总摸着那些新铸的锄头笑,说这铁是活的,带着人的气,不像以前的烙铁,摸上去只有冰和恨。她不知道,澈儿每次路过熔炉,都会站一会儿,听着铁水翻腾的声音,像在听无数人挣脱苦难的呐喊——那声音里,藏着比炉火更旺的希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