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其他 > 重生后暴君他跪着求我活 > 第225章 "杵铭谷穗纹,万碓碎不平"

漕河码头的石臼旁,老役夫的号子声比水流还沉。“嘿哟——砸哟——”他**的脊背被汗水浸得发亮,古铜色皮肤上隆起的筋络像老树根,盘虬卧龙般缠在肩胛骨上。踩着碓杆的脚磨出半寸厚的茧,每一次落下,石臼里的稻谷都跟着震颤,却只脱出少半米糠,麸皮混着汗滴落在青石板上,黏成深色的斑,风刮不走,雨洗不掉,像块块陈年的疤。

“一臼米,半升糠,工钱只够买碗汤。”老役夫接过工头扔来的三枚铜板,掌心被硌得生疼。铜板边缘已磨得发亮,映出他眼角的皱纹,也映出不远处粮栈的幌子——那幌子是明黄色的,绣着个斗大的“米”字,在风里招摇,像只得意的眼。粮栈里的精米堆得像小山,竹编粮囤上插着的价签,数字红得刺眼,比码头翻涌的浪花还高,高到寻常百姓只能踮脚仰望。

澈儿站在柳树下,看了整整一个时辰。春风拂过河面,卷来潮湿的水汽,带着米糠的清香和汗水的咸涩,钻进他的衣袖。他看着老役夫每一次弯腰,碓杆压得他脊梁弯成弓,发间的白发混着糠皮,像落了层霜。有个穿粗布衫的妇人来买米,攥着钱袋的手指节发白,数了半天铜板,最终只买了半升碎米,转身时,裙角扫过石臼边的糠堆,带起一阵细尘,迷了孩子的眼。

回宫后,他铺开江南水碓的图纸,羊皮纸在灯下泛着温润的光。指尖沿着水轮的纹路滑动,墨线在纸上晕开细小的圈,像涟漪漫过心湖。“以水代人,让木杵自己动。”他忽然提笔,在图纸边缘批注,笔锋比往日更沉,“碓头刻谷穗纹,再刻‘天下为公’四字——每舂一杵,就把公道印在米上。”

三日后,工部匠人捧着新制的碓头模型来见。枣木碓头被桐油浸得乌黑发亮,谷穗纹刻得极细,每粒谷籽都清晰可辨,“公”字的捺笔特意拉得很长,像把尺子,压在谷穗之下。“水轮直径需三丈,十二组碓杆联动,”老匠人指着模型的齿轮,“借漕河支流的急流,一日可舂米百石,抵得上五十个役夫。”澈儿接过碓头,入手沉甸甸的,木纹里还留着桐油的香气,他忽然笑了:“就照这个造,让水轮转起来时,十里外都能听见公道响。”

水轮架起那天,码头上的役夫都来看热闹。巨大的木轮浸在水里,轮辐上的防水帆布被染成靛蓝色,在阳光下泛着光。急流冲得水轮飞转,带起的水花在半空划出七彩虹光,十二根碓杆随着轮轴起落,“咚!咚!咚!”木杵砸在石臼里,声响比百人的号子还齐整,震得码头的青石板都在发颤。稻谷从漏斗里倾泻而下,落入石臼,被木杵反复舂捣,精米如瀑布般泻出,糠皮被风卷着,像雪片落在围观者的肩头,带着清冽的米香。

更奇的是碓头落处——每次砸下,谷穗纹与“公”字便在米堆上留下浅痕,像盖了枚无形的印。老役夫伸手摸那些印痕,粗糙的指尖触到字的棱角,忽然红了眼眶。他想起去年给孙子治病,就是因为买不起带糠的碎米,眼睁睁看着孩子烧得胡言乱语。“这米,带着字呢。”他声音发哑,像被碓声震过,“带着字的米,不欺人。”

工头王三带着几个打手来闹事时,水轮已转了整整三日。他斜着眼打量官差,腰间的短刀晃悠着:“这水碓占了码头的地,得交使用费,每舂一石米抽两成。”话音未落,就被官差反剪了双臂。“太子令:水碓归官,役夫按劳取酬。”官差的声音比水轮还响,震得柳树叶簌簌落,“每舂一石米,役夫得两升米,三十文钱——比你给的多一倍!”

王三被吊在水轮旁的柳树上,溅起的水花总打在他脸上,引得围观者哄笑。有个瘸腿的米商蹲在远处,看着官仓的人用新制的官秤收米,秤杆平得像水面,忽然抹起了眼泪。他以前靠压价收米发家,用小秤收、大秤卖,秤星比石臼里的糠还黑,有次把发霉的米掺进好米里卖,被人堵着门骂了三天,至今门上的唾沫印还没洗干净。如今水碓舂的米直接入官仓,他的粮栈空了大半,门板上的“米”字幌子,被风吹得摇摇欲坠。

澈儿来视察时,正赶上收米入仓。官差解开粮袋,精米滚落如珠,每粒米上都带着淡淡的谷穗纹。“这些米,一部分供军,一部分平价卖给百姓。”他对老役夫说,指尖捻起一粒米,对着光看,米身上的纹路清晰可见,像藏着阳光的温度,“你看,公道不用喊,藏在米里,印在杵上。”老役夫点头,指缝里还沾着米糠,他现在负责给水轮上油、清理石臼,不用再弯腰踩碓杆,腰杆比往日挺直了许多,说话时,声音里都带着米香。

新规矩推行的第一个月,老役夫就用攒下的钱请了郎中。孙子喝着新米熬的粥,脸颊渐渐有了血色,夜里不再哭着喊饿。有天傍晚,孩子指着水轮问:“爷爷,那木杵为什么总在动?”老役夫摸着他的头,看夕阳把水轮染成金红色:“它在舂不平呢,把欺负人的东西都舂碎了,咱们才能吃上干净米。”

水轮转了十年,木杵换了三茬,刻的谷穗纹却越来越深。老役夫的孙子成了管水碓的吏员,他给每个碓头都刷了桐油,让谷穗纹和“公”字更亮。有次宇文家的人来想买断水碓,被他指着碓头的字骂走:“这是太子爷造的公道杵,你家的银子买不动!”

后来,有人把水碓的图样刻在石碑上,立在码头边。碑上的水轮永远转着,碓头永远落着,像在说:水流不停,公道不止。南来北往的商船路过,都要停下看一眼那转动的水轮,听几声“咚咚”的碓响,仿佛这样,船上的米就会更实在,心里的秤就会更公平。

澈儿偶尔还会去码头,站在柳树下听碓声。春风依旧拂过河面,带着米香和水汽,只是不再有汗水的咸涩。他望着水轮带起的虹光,忽然想起初见老役夫时,那弯如弓的脊梁——如今,那脊梁挺起来了,像水轮的辐条,撑着寻常人的日子,也撑着这天下的公道。碓声“咚咚”,像在数着岁月,也像在说:万杵之下,不平自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