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其他 > 历史不是爽文 > 第15章 古人比你想象的要聪明的多

历史不是爽文 第15章 古人比你想象的要聪明的多

作者:减重60斤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8-14 00:37:35 来源:小说旗

总有些人天真的以为依靠着现代人的思维,就可以在古代朝堂上玩弄风雨、立于不败之地。在他的视角中,好像所有人都是傻子,别人什么都不会做,也不知道反抗。你自己想想,能够二千多年前就写出商君书、孙子兵法、盐铁论这些人,怎么可能啥也不懂。

抛开你本身和官绅的阶级差距,你真的觉得现代人学的东西和古人相差很多吗?尤其是文科类的东西。更何况,在官场上的一些人,哪个不是千年的狐狸,这些人每天就是为了能够在朝堂生存下去,他们的处世哲学,你觉得一个二三十岁的大学生去古代能和这些人比吗?现实中可能县乡镇府的大门都进不去,就大言不惭的觉得自己能搅动朝堂,太幼稚了。

在无数历史穿越小说中,主角一穿越成皇帝、权臣或者谋士,总能轻轻松松搞定古人。什么“随便用点现代管理学”,“教你们搞搞民主制衡”,“拿出点市场经济理论”,结果古人一个个佩服得五体投地,朝堂上文武百官全成了背景板。

看得读者心里那个爽啊,觉得古代人都是“低智商Npc”,主角一开口,千古名臣都成了弟弟。

但只要你稍微读点真实历史,你就会发现:古人远比你想象的聪明得多。真要在古代玩弄朝堂,不管你带着多少现代套路,大概率只会被反噬,死得不明不白。

今天咱们就好好聊聊:为什么现代人的思维在古代未必好使?古人到底有多厉害?那些写“主角秒杀古人”的穿越小说,错在哪?

现代人常有一个误解:古人没读过现代书籍,不懂现代知识,所以脑子简单、好骗、易操纵。

实际上,古人虽然没有今天的科技和学科体系,但他们长期在复杂权力环境、血淋淋的现实斗争中磨炼出来的智慧,未必比现代人差。

我们看看这些古人的智慧体现在哪:

一、权力平衡的高手

汉朝外戚与宦官斗争,互相利用皇帝,皇帝也反过来借力制衡,玩得风生水起。

唐朝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前,布置伏兵、分化敌对兄弟、收买将士,一战成帝。

明成祖朱棣靖难之役,从燕王起兵到最后坐稳江山,既有军事天才,也有政治心机。

这些操作,绝不是“现代职场小白”靠两本管理学入门书就能超越的。

二、人心洞察的高手

古代的官僚、谋士,往往从小接受系统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训练。读经、习史、熟典章、练口才。他们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善于察言观色、揣摩人心。

像诸葛亮、张良、房玄龄、狄仁杰、曾国藩、李鸿章这种人,放在今天,也一样是顶级政治家和智谋家。

三、体制熟稔的高手

古代官僚熟悉律令、章程、规制、礼法,知道如何在体制内钻空子、博取利益。

你带着点现代经验去跟他们斗,人家随便玩个奏疏、弹劾、党争、会推、告发,你就能被弄得焦头烂额。

为什么现代思维在古代不好使?

1.时空环境不同,套用无效

现代管理、民主制衡、市场经济理论,全是建立在现代法治、教育、文化、科技基础上的。古代是皇权至上、血缘宗法、纲常伦理社会,那一套根本没有土壤。你去大明朝讲“全民平等”,人家第一反应是你要造反。你跟唐太宗推“开会民主”,人家第一反应是你想削皇权。

不是你思路先进,是你格格不入。

2.你以为的“新思路”,古人早玩过

比如很多穿越小说主角教古人“重农抑商”——不好意思,两千年前商鞅就搞了。

比如“搞全国考课制度”——汉武帝的主父偃就做过。

比如“土地均分防止兼并”——从王莽到隋唐的均田制,古人比你早试两千年。

你拿着现代思维装新鲜,在古代往往是小学生讲课,古人听着都忍笑。

3.你没有足够的资源和网络

古代搞权谋,拼的不是点子新不新,而是你有多少可用之人、有多少资源支持。

你会搞制度,问题是你手下没兵、没钱、没党羽,朝堂上一堆老狐狸在盯着你,哪个让你把改革落地?

光靠一张嘴,就想改变体制、玩弄群臣?历史上从来没这种好事。

历史上不乏尝试用“新思路”改造旧体制的人,他们的结局往往是被体制反噬。

王莽:理想主义被现实碾碎

王莽搞新政,主张土地国有、均田制、限奴婢、抑兼并,思想比现代还“先进”。结果呢?地方豪强不买账,百姓受害,天下大乱。现代人穿越过去,真搞这一套,大概率和王莽下场一样。

王安石:变法难敌体制惰性

王安石变法是集国家干预、金融改革、农业支持、兵役制度、官员考课于一体的大工程。理念先进,施行难度巨大。最后党争内耗、民间反感、变法失败。

他是北宋最懂经济的人,尚且如此。你一个穿越过去的主角,就能一夜搞成?别做梦了。

曾国藩:真正现代型官僚的艰难

曾国藩搞乡勇、练军、办洋务,处处踩钢丝,时时提防朝野上下掣肘,靠的是极强的平衡术、人格魅力和资源经营。他要靠一套现代人思维,能成吗?他自己都不敢这么冒进。

唐太宗李世民,为了干掉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不是靠现代套路,而是靠十年积累人脉、暗布兵力、分化敌手、临战果断出手,干净利落完成政变。靠的是真正的权谋智慧,而不是搞个“开会公投”就能解决的。

和珅在乾隆朝如何权倾天下?靠的是洞察皇帝心理、牢牢控制财政、善于经营人脉,不是嘴皮子功夫,也不是现代管理理论。

小说套路 现实情况 为什么错

主角用现代经济学搞税改 古代没有现代商业体系,税收体系复杂、地方豪强掣肘 环境不支持

主角用现代管理搞政务高效 古代体制官员选拔、任命、奖惩都高度宗法化 管理手段难施展

主角倡导平等博爱 古代宗法纲常社会,讲究尊卑长幼 很快会被视作大逆不道

主角靠嘴皮搞定权臣 权臣看重实力、人脉、军权 没资源没后台,只能被反噬

古人并不比现代人笨。别说古代政治精英,就是普通士人、百姓,在自己所处环境下的智慧,往往也胜过后人对他们的想象。

写穿越文,不研究古人真实的政治智慧,不理解历史环境,只靠现代小聪明搞权谋,那就是自嗨。

要写出高水平历史穿越文,第一步是放下傲慢,深入研究古人真正的聪明,真正的谋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