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侯门纪事 > 第六百一十一章,正经离京

侯门纪事 第六百一十一章,正经离京

作者:淼仔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20:53:14 来源:平板电子书

掌珠在家里令出必行,她派的家人一直跟到文章老侯回正房换衣裳,又打伞到二门上车出去。

老侯为孙子见重要的人,他不换衣裳也不可能去见――掌珠放下心,但接下来直到晚上,摆在心里是件事情,韩世拓从衙门回来,掌珠一五一十的告诉他。

“怎么办?正经变成这没力气的样儿,父亲为他更是东奔西跑。一年一年有了年纪,主要天气太热,跑出病怎么办?”掌珠忧心忡忡。

看在韩世拓眼里,比掌珠任何时候都要美貌。她关心的一是儿子,二是当丈夫的父亲,三,她本来就美貌出众。韩世拓对着妻子就更怜惜,含笑:“父亲为正经奔波,再累心里也喜欢。”

掌珠急性子上来,跺脚埋怨韩世拓:“哪有你这样当儿子的,你不劝着父亲太惯着他,反倒说什么累是应该?”韩世拓继续笑着,掌珠翻翻眼,扭身冲儿子也来了脾气:“全是在姨妈家里惯的你,想什么就是什么!你是个小侯爷,能跟小王爷玩几年已经不错,知足!别再成天不高兴,逼的祖父在这六月里能热死人的天为你在外面呆着。”

韩正经本就心情不佳,闻言小脑袋往下更是一垂,韩世拓见到心疼,还是劝掌珠道:“他比同年纪的孩子长进,还不就因为呆在姨妈家里长大。你出去尽管打听,跟正经一样年纪的孩子,有几个有他背的书多,还成天自己就肯写字?”

掌珠说不赢,闭嘴不言。

当天老侯没回来,第二天老侯带回重磅消息,镇南王的长子萧元皓,的的确确也不在西山。

这消息算老侯拼尽人脉打听出来,元皓小王爷去了哪里,文章老侯却找不到门路。这又开始成天在外面寻门路,没有几天,晒成一块黑炭头。

宝珠不在家,掌珠和玉珠约好,时常去看望老太太和袁国夫人。在文章老侯黑了一大圈儿的第二天,老太太面前就听到掌珠的话:“祖母,可怎么办呢,正经的祖父说正经是跟着哥哥姐姐长大,不在哥哥姐姐身边所以没精神是理所应当。这理所应当都出来,正经的祖父打算送正经出去逛逛呢。可这天太热了!”

安老太太也和韩世拓一样,为掌珠发自内心的关心婆家而喜悦。随喜悦而来的,是老太太的偏心。

两个孩子是在老太太面前长大,都瘦了,老太太看在眼里不说,也跟文章老侯一样,认为是表哥表姐不在正经身边的缘故。老太太还有一个担心,是韩世拓早年**,老太太担心韩正经长大的路上没有执瑜执璞等乖孙,韩正经这几年会长歪。

这想法在执瑜执璞离家的时候没有过,是最近滋生。让掌珠的话一提,老太太心里更转悠开来。

掌珠回去,安老太太对袁夫人陪笑:“看看丢下的这两个孩子,好孩子也就罢了,是个姑娘,留在家里哪能乱出门儿。正经却是一天瘦似一天,可怜见儿的,他家祖父要带他出门逛逛,可能去哪儿呢?”

袁夫人会意,对安老太太笑道:“您可以亲口对他家说,路上多去驿站问路径。”

安老太太暗暗记在心里,上了年纪更谨慎,她不主动到文章侯府说。韩正经离京会对她辞行这是必然的,也有看看文章老侯是不是一门心思对孙子,真的肯送他出京。

……

夜晚,二老爷摇着蒲扇出了门。二太太知道他不走远,也送出到台阶下面,近似于咬耳朵的低声道:“见到大哥让他不要急,小孩子离群孤雁般的,过上几天就能好。”

二老爷没回话,往文章老侯正房附近走动,如果遇到长兄,还跟昨天前天一样劝劝他,再为他寻找元皓小王爷出个主意。

桂花树的阴影下面,他见到前面凉亭上坐着文章老侯,这几天独特的形容儿丝毫没有变,从表面上看,找不到元皓小王爷,老侯比孙子还要忧愁。

他佝偻的身子,超过他这年纪的弯背。他月下的倒影,都有幽幽之感。

二老爷正要过去,见有一个人先于他到了亭上。

“父亲,媳妇见天儿担心,您再这么为正经操心下去,要劳损身体。”韩世拓来到亭上。

老侯叹着气笑:“媳妇是好媳妇,是难遇的好媳妇,是……唉,世拓,有这般的好媳妇,正经不高兴,我更不高兴。”

“不是媳妇拦着,不让您带他出京,是您有了年纪,今春还病了一场,五月里热天,还说腰腿寒,您要带正经出门儿,我也不放心。”韩世拓道。

老侯愁眉苦脸:“你们不让我俩个上路,实说,你拦不住我。我只担心一点儿,上路能不能找得到呢?我没有想通,我才听你们似的,我没有再说上路的事情。也好在上路的话没说妥当,还没对正经说,不然我正寻思着,正经等得急,难道不又添一层气生。”

韩世拓劝他:“也是的,不好找,就不去了吧。”

“世拓啊,你要知道我为什么有带正经出京的心,你要听一听。”文章老侯慈祥的凝视他。

眸子里好像有千言万语,韩世拓一愣,道:“那您说说也好。”

月下忽然现出凄清感,或者是文章老侯面上凄清所带。老侯伤感的道:“见正经天天用功,不用催就赶早儿去上学,让我想起来你。你没有他开蒙这么早,是你小的时候没有这样的好姨母。但你也是伶俐的,会念书到快要成年的时候,你变了,唉,这跟家里的风气不好有关。所以我为正经担心,他养在袁家才这么出息,跟着袁家的出息孩子朝夕相伴不无关连。这袁家失势离了京,要是五七年才回来,正经这五七年难道跟你当年一样,也走歪了不成?”

他说着,眼中滴下泪水:“昔日孟母三择邻,后世无不称赞。我不是说我们家如今不好,但袁家的好,我们不能比。兰草生长在深谷里,硬是比在花房里香的高。正经就是那正长着的兰草,袁家就是那无边无际的深谷,有块好地儿。把他安在家里,哪怕是个好花房,我心里也怕耽误他。”

“嗬嗬,”老侯哭了。

这话勾起韩世拓心里的难过,他去袁家学里帮忙讲课,他的儿子小小的就会在学里坐得住,韩世拓时常看在眼睛里。

老侯不说这些话,韩世拓也不会忘记他少年的经历。在他追着叔叔们去青楼以前,他算是个不错的孩子,没有正经念书早,也跟如今的正经认真劲儿差不多。

老侯的话,句句入现任文章侯的心。令得韩世拓强笑改变心思:“那您带他出门儿去吧,往山西去不是吗?我去过记得路。四叔也在那条线上的驿站上,您和正经去散心也挺好。只是一条,你们两个人上路,我还是不放心,我最近又抽不开身子陪你们。”

“有我!”

二老爷走上来,对韩世拓父子道:“我听到现在,心里也想了又想。早在我没跟萧二爷走,把官职让给四弟,我就有辞官的心思。正经难过这些天,大哥在外面打听,我全看在眼里。大哥,你要是真的带孙子出门去,我和你去。”

家里最近几年颇为融洽,但老侯和韩世拓父子还是不敢相信的看着二老爷。

二老爷笑道:“不信我?我也是一样的心思,不想把正经耽误。”

老侯信了他,眉头稍有展开。父子叔侄三个人在月下商议着行程,决定也用个回家祭祖的名义出京,真的找不到袁家,就真的往老家逛逛,让正经也去祭祖。

老侯没有官职,二老爷说自从忠毅侯四月里要和柳家定亲失势,他在衙门里就不快意,他请假一年不会有人奇怪。韩世拓帮他们选个日子,三个人各自回房去睡。

二老爷离开父子们以后,在看不到他们的地方,回身站了片刻。在他心里,有一句话难以启齿,独自又在这里想想。

韩世拓当年学坏,如果是负责任的叔父,他是有责任的。如果是不负责任,我管你三七二十一,老子去青楼谁让你跟去的,也能继续表面一家人。

掌珠变了,二老爷也变了,他没办法弥补当年可能算他有错的旧事,却可以在韩正经的事情上尽一把子力。

不但是文章老侯意识到孟母三择邻非同小可,二老爷也考虑到离开袁家,担心韩正经如今念书的“灵气”不再,把这下一代的好苗子给伤害。

盗泉之水,岂是没有原因的?

……

不到三天,文章老侯把东西收拾完毕。亲友们处打过招呼,也往安老太太面前辞行。

老太太送他八个字:“径直回家,驿站问路。”老侯想天热,白天赶路是受罪的事情,可不是径直回家吗?这天热的,人要中暑,如果知道路,在路上也流连不起。

老太太这话,交待的有她的道理。文章老侯是这样想的。

……

“呜呜呜……”好孩子放声大哭。

老太太急了:“刚接你回来玩会儿,你哭的是什么?”

“为什么表哥可以去,我生得好,我却不能去。他生得不好,生得不好…。”好孩子号啕。

老太太揉着额角嘟囔:“他是回老家,就我眼下来看,我看他是找不到,他只能回老家。”

嗓音低,好孩子听不到这些话,但好孩子有直觉。孩子的直觉没有大人的世故,相对准,而孩子又单纯十足相信。不管老太太怎么劝,好孩子都哭的很凶。

越哭,她越知道,她不好的表哥去找哥哥姐姐,把她丢了下来。

……

大雨又一次滂沱而下,远方的边城――大同,街道上行人避雨,很快清空。

几乘快马飞驰而过,马上人没有任何雨具,在雨中淋的缩头哈腰。

他们去的方向,辅国公府。

府中,此时老国公吩咐妻子:“再把几封信取来,我再看一回。”老国公夫人慌里慌张,依言把信放到老国公枕边。

信是拆开看过的,这算是重温。老国公拿起一封,是袁训在不久前来的信件,日期是在五月加寿过生日以后,信中安宁一如既往,关切也丝毫不变。

“按邸报上的日期来算,这是阿训丢官以后所写。这信里一点儿没有表露,也看不出他有多难过。这是为安慰我?还是暗示我不用担心?”老国公自言自语的分析。

袁训四月里丢官,老国公在这六月里收到消息。不是邸报不及时,是全家人串通赵大人瞒着他,如果不是在城外巡视庄稼的余伯南回来,面如土色担心他的宝珠而前来国公府中问讯,老国公还不能知道。

梁山王驻扎在边城外,方便老国公把龙怀城兄弟叫到面前大骂一通,龙怀城兄弟没有办法,乖乖交出前段时间的邸报,老国公一见忧心忡忡,让龙怀城兄弟打听袁训近况,又每天把最近来信分析来去。

从袁训的信上看不出来,在老国公意料之中。他又取第二封信,是陈留郡王妃所写。

郡王妃时常也和养父通信,她的信在四月里到来,看日期,也是在袁训丢官以后。

信中,也是关心以外没有其它。

老国公叹气:“全瞒着我,当我是个废人。”放下,又看第三封。

第三封来自袁夫人,日期也是四月里袁训丢官以后。这一封信让老国公颇为推敲,因为他们兄妹近年通信不多。

老国公最挂念的是袁训,袁夫人的话夹在儿子信里就发出去。老国公近年不能起身,回信困难。袁夫人写信,他势必亲笔要回,也增加他的负担。

袁夫人体贴,总是体现在送东西上面。这忽然来了一封信,让老国公有些安慰。

“看来无事,阿训有太后在不是。”老国公一生征战,不难想到这是计策。但是什么计策能让外甥免官?京里出了什么大事情?让他好生的思量。

他又一回看信,表面上算安定的。老国公夫人在旁看到,从收到真实消息就心神不宁的她,见丈夫神情还是镇定,又一回跟着安然下来。

洗手焚香:“我再上香,没事儿,不会有事的。”

小十在外面大叫:“哥哥回来了。”

“有新消息?”老国公眸光对外。

先有笑声出来:“小十,哈哈,好小子,几天不见,你又长高了,快来看看谁来了,”这是龙怀城的嗓音。

老国公心头一跳,过于担心让他险些脱口:“是阿训回来了吗?”这想法来自于他的直觉,也来自他的盼望。外甥在京里不得意,回家有舅父哄着也罢。

但这想法从事实上来看过于荒谬,宝珠刚生下孩子,当父亲的怎么可能抛下幼女离京。

老国公就话到嘴边及时刹住,外面也出来小十的叫声:“大姐丈好!”“瞻载,是瞻载来了?”老国公欢声,陈留郡王的到来,对他也是一件开心事情。

他竭力想翻动身子往外面看去,老国公夫人也早打起门帘去迎。门外,陈留郡王也和龙怀城一样哈哈大笑:“好小子,你嗓门儿不小!你玩的是什么?”

“大刀!九哥从京里给我送出来的。只可惜,是个木头的。但这木头是紫檀的,可香了。”

老国公在房里心头又是一宽,按日子算,这批小十的东西也是袁训丢官以后送来,要是真的有事,还会有心情整理东西吗?

但随即,他信真的有事,也会送来东西。所以他继续盼望陈留郡王进来说说这事。但陈留郡王还不进来,和小十说话,老国公也很欢喜。

班师以后,陈留郡王来看过他多次,也很疼爱小十。

国公就等着,在外面的笑声中噙上笑容。

门帘打开的时候,小十拖着木头刀,倒退着拽着一个人盔甲,把陈留郡王带进来:“父亲,我把姐丈带回来了。”

龙怀城见到这向征父母关系亲密的弟弟就笑眯眼,但对他这话更为失笑:“你抢功,分明是我带回来的。”

小十黑白分明的眼睛瞅瞅他,像是在说进这个门是我带进来的。还有别人要带,小十没理龙怀城,拖着大刀不离手,出去又带进一个人,世子萧衍志。

又带进一个人,不久前到来的萧衍勇。

老国公夫人忙着倒茶水,小十又忙着问话。

“岳父这几天可好?”陈留郡王问候老国公,和小十的话同时出来。

小十凑到萧衍勇面前:“你有我大侄子瑜哥璞哥能耐吗?”萧衍勇跟随伯父往这里来不是头一回,也让他问的不是头一回,和执瑜执璞好的他笑嘻嘻回:“我不如他们。”

小十煞有介事:“我也这样看。”又去问萧衍志,小脸儿严肃:“志哥儿,你呢?你也没有瑜哥璞哥好吧?”

萧衍志觉得全身发麻,抖着手臂笑道:“小舅舅,我大了,请你叫我全名,你叫的我难过。”

小十不笑,最后来到陈留郡王面前,那脸绷得就更紧:“大姐丈,你不会有我九哥能耐对吧?”

龙怀城又一次哈哈大笑声中,陈留郡王故意道:“谁说的,你九哥说的吗?看我打他。”

“啊呀呀!”小十把个木头刀抡起来,木料香气顿时满房中,小十在香气中大发脾气:“来来来,大战三百回合,为我九哥打你!”

老国公夫人顶顶稀罕这女婿,气的进来把小十带走,小十边走边回头:“大姐丈等我还回来呢,”但脚不沾地的让母亲扯着,走的无力扳回。

看的人把他笑上一回。

老国公目光不离陈留郡王,看他笑得欢畅,焦急的心得到缓解。

果然,笑声结束,陈留郡王取出一封信呈上:“岳父,这是您女儿的信,刚收到,我就送来了。”

老国公迫不及待拆开。

“叩请父亲金安,不知道近来身子可好?夏天汗多,更要常翻动身子。秋闱将至,明年春闱,侄子们用心苦读,明春必然如意。母亲常挂念,嘱我代问侄子们亲事原说在京中操办?新人几时动身,几时进京,吉期京中定下,还是父亲定下……”

后面是些别的话。

老国公吁一口长气,这看似家常的信,把他不安的思绪抚平。

又有陈留郡王亲身在此,这对翁婿是随意说话的人,郡王挑明了说:“岳父不要担心,官场起伏自古有之。小弟侯爵还在,您女儿信里说,太后也身子安好,加寿公主待遇也在,又还有心思办亲事,想来不日就有好消息到来。”

老国公露出这些天里最安心的笑容,外面又来了龙二龙三龙四龙六和龙七。

这兄弟五个早几天就在家里和妻子团聚,听说姐丈到来,这就夫妻一起过来相见。

一一看过信以后,龙二粗声大气地道:“我就说嘛,谁担心老九出事,这亲家不做也罢!”

他说话事出有因,龙二妻子尴尬:“家里也是关心,”龙二长子龙显邦定的亲事,是母亲娘家的表亲。

国公府里瞒得住老国公有日子,却瞒不住外面早就看到邸报的人。他们总有谈论,龙二的愤怒来自于这里。

见妻子解释,龙二更生气:“你还张得开口对我说?劝你转个身儿,出这道门儿,上个车儿,回你的家见见糊涂油蒙心的人儿!”

龙二妻子窘迫的快要哭出来,龙二还是大嚷:“你把话给我带到,要么,赶紧把女孩儿往京里送,要么,这亲事我不要了!有父亲在,托老侯在京里寻上一门亲,不比她好吗!”

“闭嘴!”老国公把他呵斥,龙二的妻子流下泪水,一言不发的真的按丈夫说的往外面走去。

老国公怜惜儿媳,叫她道:“下雨呢,打发个家人去说,说和缓些。”龙二妻子泣道:“多谢父亲,还是我自己去说吧。”

在她的话里,龙三对妻子挑眉头,亲上加亲自古有之,他房里定的也是内亲家姑娘。

龙四房里定的不是内亲,也对妻子道:“你也走一回吧,对亲家说,三天后就上船走,我们不等人。”

龙七妻子不用丈夫说,也随同妯娌们出去。

她们走了以后,老国公把儿子们劈头盖脸一通骂:“你们不在家,媳妇们操持家中起早又贪黑,回来了,应该多多的道辛苦,再不许使蛮横。老九的官职没了,有闲言正常,亲家思量也正常,却拿自家人使什么性子?”

一直骂到龙二的小儿子进来,老国公才住嘴。

这个小子叫龙显宁,比加寿大一岁,生长在武将家里,十三岁的他已有昂扬气势,就是脸色不太好看,带出来懊恼。

“祖父祖父祖父,嫂嫂们还走不走?她们不去京里成亲就算了!我得去了!秋闱八月里,现在都六月了!我还怎么能赶得上听名动天下的阮二先生讲书。听不了讲书,我还怎么能中这一科,我还等着明年殿试呢。”

老国公笑起来:“这一科就没打算让你下场,不然去年你要走,去年就送你进京。在京里好好念三年,下科你十六岁,报捷条子到家难道不好吗?”

龙显宁抱着头气愤:“去年我就要去,去年说没有人送我,我说自己去,又说没走过这路不放心,让我等今年嫂嫂们进京成亲一起走,我只等三天啊,多一炷香也不等。”

陈留郡王拿他开玩笑:“换成我,我出后门就走了。”

龙显宁苦恼:“姑丈,不是我想不到,是怕私下走的,到京里九叔不喜欢,姑祖母要说让家里担心,不给我钱用。”

他的爹龙二给他一脚,笑骂道:“你小子钻钱眼里,你进京是为要钱的吗?”

龙显宁后悔失言,往外就跑,边道:“当我不知道吗?哥哥们在京里天天要钱。”

这天天要钱的话,是龙四送侄子们进京,亲眼所见,回来亲口说出来。龙四闻言,也笑话龙显宁:“还有三天不是吗?赶紧街上多搜寻几本笑林广记、奇闻趣事,早做准备好伸手。”

“不用四叔说,我早备下来。”龙显宁在房外回话。

小十在外间,也早听见,从母亲膝前追出去:“别把我的钱要干净了。”

“放心吧小十叔叔,你的钱是你的钱,我的钱是我的钱,不相干。”

陈留郡王笑得弯下腰:“这一个一个能的,没进京先把钱划分好。你的钱我的钱都出来,衍志衍勇,”郡王把自己儿子侄子捎上:“你们在京里有没有要走自己的钱?”

萧衍志装出苦脸儿:“有瑜哥璞哥在,得让他们占先。”衍勇倒老实,摸头嘿嘿:“给的有钱。”随后是真苦恼:“不在我手里。”

陈留郡王继续取笑:“那是你小子不机灵,你不会说请瑜哥璞哥吃酒楼全花得精光。”

他正在嘲笑,老国公对着他更好笑:“我说瞻载,他们要走的难道没有你一份儿?”

陈留郡王啊呀一声,跟战场上遇到敌将那一声差不多:“多谢岳父提醒,他们要来要去的,是我岳母的钱。”

外面他的名分上正牌“岳母”听到,不由一笑。

“姐丈总算想起来,”龙氏兄弟更是哄堂大笑。

当天的下午,把新人往京里去的船准备好,各亲家们有的还在担心,但龙二的话得到龙氏兄弟一致赞成:“三天后不上船,这亲事算了吧!”

兵部尚书虽丢了官职,辅国公府还在,亲家们只是闻祸而悲的多余烦恼,生怕到京里跟着受连累,但见国公府强硬,亲家们不敢再说,嫁妆开始上船,准备跟去的父兄也做准备。

这里面还有一个小插曲,谢氏的父亲谢老爷,石氏的父亲石老爷,因为送女儿进过京进过宫,把他们曾担心女儿进京寄人篱下心思扭转。听到小龙氏兄弟订的人家有顾虑,这两位皮厚的来见老国公,说亲事真的散了,可以把各自的孙女儿许给各自外孙的堂兄。

孙子们亲事还在,老国公自然不能答应,但让他们百般信任袁训的话鼓舞出好些精神。

龙显贵龙显兆成亲,这对外祖父们也跟进京。老国公投桃报李,答应他们带上家中成年而没有定亲的孙女儿,而且装看不见他们的司马昭之心。

三天以后,龙显宁怀里揣着说笑话的书,踌躇满志随新人船而去。

……

天气晴好,马车行走的路上多出松软沙地,车行如在丝绸中。日头还是炽烈,但吹来带咸味儿的风,凉爽而让人愉悦。

因为就要到地方,这一天是白天行道,一早到定好的客栈用早饭,随后继续赶路。昨天值夜的人在马车上睡,孩子们也放一天假,自在的说笑着。

执瑜执璞懂事的默背昨天的书,背完了就骑马上。萧战加福的功课,在京里的时候就是超日子的学,早就在马上并骑奔驰。

梁山老王带着于林等人陪着他们,两边指点着。见到沙地好,又捡一条道路,来回的习练快马。

元皓由香姐儿陪着,卷起车帘坐在车后,小胖腿悬空甩动,见到路边的花好草好,他相中的,指使萧战掐给他。

加寿姐姐还是最心爱他,和太子各骑一匹马,跟在元皓的马车旁边。

“到了没?”元皓心急,隔一会儿就问上一声,得到的回答总是:“快了”。

简单的对答,也能引起孩子们一通笑声,让本就悠然的行程更添轻松。

宝珠得到袁训的允许,这日光海风又实在诱人,对身体也好,骑马在袁训身边。她每一次借着和袁训说话的功夫看向丈夫,眸光就深深的爱恋。

看得多了,暗自喜欢的袁训没忍住,低笑轻语:“怎么,你打算感谢我?”

“怎么能不谢你呢?带我们来这样好地方。”

远处古镇,经过的也有小村庄,它们和内陆不一样,屋前屋后支的是大渔网,挂的是鱼干,有些宝珠不认得,这新奇劲儿,宝珠和孩子们一样雀跃,只怕让笑话,不敢表露出来。

她钦佩的感谢着丈夫,很由衷。但得到的,却是调笑。

“今儿晚上咱们能住一起,可不许光说不兑现。”袁训坏笑。

宝珠先看看孩子们在不在身边,再回身来对丈夫眨动眼眸,七个孩子的母亲依然有淘气:“如果你对我说好话儿,也许可以商议…。”

话到这里就停下,因为刚才还同她玩笑的袁训,在宝珠看孩子时,他也看孩子们,这一看,眸光就此收不回来。

宝珠知他心意,自然是奉陪的来看。

头一个看的是加寿,着一件淡黄色道袍的加寿,姣好容颜好似带水莲花。而她身边的太子殿下,淡蓝布衣不减他的高贵,却增添他的优雅。

一对玉人似的两个人亲昵的也在低语,让当父亲的不由得含笑。

第二个看的是一双长子。

执瑜执璞加入到萧战加福飞骑的行列中,孔青顺伯带人护着他们,魁梧的身子,满面的汗水,热烈的欢声,健康的模样让袁训莫明的就生出自豪。

第三个是萧战加福,他们就在附近,一找就得。

头一眼,袁训忧伤,他乖巧的小加福,穿一件紧身的雪白劲装,佩着一把镶满宝石的剑,不管是勒马还是扬鞭,都熟练的好似老骑士,让当父亲的没有先赞赏,而是对老王恨恨。

但再看女儿玉雪不改,玲珑眉眼儿熠熠生辉,袁训又眉开眼笑,看我女儿生得好。

他去找香姐儿和元皓时,他们在车后看不到,看到的是一双小媳妇。

称心如意从小儿作伴,上路也乐陶陶的不离彼此。

这两个在路上也有看书的钟点儿,但每天至少分一半的功夫料理家事,让一行人衣食省心,此时她们面上的笑容开心,袁训也随着笑容加深。

小六和苏似玉更有趣,他们下地手扯着手走着,踩出一行脚印来,捡整齐的就让人赶紧来看。

袁训收回眼光,重回到宝珠身上,低低地道:“你谢我,我也谢你。”七个孩子,袁训想想这难道不是宝珠的大功劳吗?

宝珠眸子亮着,嫣然道:“这是有好父亲的缘故,”

“这是有好母亲,”袁训轻笑。

“哇!”一大声过来,把夫妻两个打断,奔在前面的萧战加福欢呼大叫:“元皓元皓,快来看啊,海到了。”

所有人都加快速度赶过去,转过道边大石头,一大片蔚蓝出现在视线中时,所有的人都让震撼。

这里面袁训出公差曾见过海,梁山老王夸口说他少年游历到过,镇南老王说他也曾见过,但在此时此刻也一起凝神面上绽放光彩。

大海,不管是不是很多人的梦境,却可以治好很多人对美梦的憧憬。

在他们的眼前,海风中,潮水渴望的卷来卷去,拍打着岸,在涛声中把喧嚣生成宁静。

雪白海鸟的鸣叫,清脆的生成这梦境中最好的乐曲。每一声,都鼓动得人心如潮水,在金黄日光中渐生圆满。

远处的天,看上去是淡蓝浅蓝再到雪白,每个颜色都带着鬼斧神工的奇妙。白云美的如柔软的花瓣儿,让人看一眼,仿佛能挑逗直到心弦,满足的可以大声**。

“太美了!”

头一个欢呼的是香姐儿,爱好看的她克制不住悸动,海风又拂的她嗓子痒痒的,她张开手臂,放声大叫出来。

“美!”

元皓尖叫,把他的高兴也尽情表现出来。随后,他是头一个对着海冲过去,兴奋的啊啊着。

“美,”宝珠也用了这个字,而放弃平时用的最多的“好看”,但她没有急着纵马过去,而是把手对丈夫伸去,两个人握在一起。耳听潮声,心如潮水,澎湃而出的感情缠绵成丝后,又寸寸成结。

心如双丝网,中有结,应该是指他们的此时此刻。

“美,”张大学士茫然说着,他是头一回来。海的辽阔只这一角,海的天际只短短一线,已让他近似于窒息的陶醉其中,以致于说不出别的好字眼。

天地之广大,把劳于案牍的身心解放。层层叠叠的潮水声,洗刷干净争名夺利的心。

人在名利场上,再豁达也存在名利心,二位老王有,大学士有,袁训也有。

但张大学士没心思去想别人,他只知道,他清晰的感受到数十年疲倦消逝而去,海风温暖的吹拂他衰老的骨节,海潮舒缓着他坚垒似的脑海。

身心拔节似的舒展,蕴含着新的力量。生机勃勃,雨后春笋似的生长着,修补着早十年前就开始的多病多酸痛。

这行程在他的计划里,是为太子殿下增加名望,了解民生。上路的日子,他无时不防备着袁训灌输太子一夫一妻。但在这新生似的快乐里,张大学士统统忘记。

他喃喃自语着自己也听不懂的话,或者是历代对海赞美的诗词,有什么闪电般浮跳出来。那是他自书上看到的,多病体弱的人住在海边,有不治而愈的先例。

这让大学士对袁训油然看去,想想没有他,自己终生也不会来到这里,他对孩子们的一片心,以大学士几十年的阅历,只有太后对他,才可以相比。

这海真好,美丽的像一个梦,也可以在袁家孩子们以后不能再到这里时,一直成为他们美梦中的一个。

也是自己的。张大学士这样想着,面上惊喜不改,追随太子殿下的脚步而去。

……

孩子们早就欢快的嚷嚷着,边跑边玩耍。

“说鱼不是钓的,是在地上捡的,鱼呢,在哪里?”元皓小手趴地上,胖脑袋几乎杵地。

太子大笑:“退潮的时候才会有鱼,这会儿早过了,赶海的人早捡走。”

“赶海?”元皓疑惑的晃晃脑袋,随后大声宣布:“明天我要来赶海。”

------题外话------

抱抱仔的新贡士zwqsylsj亲,感谢一路支持。

好孩子上路慢些,亲们表着急。

么么哒求票。

仔又完成一个任务哈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