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侯门纪事 > 第四百四十七章 柳云若大骂袁家

侯门纪事 第四百四十七章 柳云若大骂袁家

作者:淼仔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20:53:14 来源:平板电子书

&nb宝珠在袁训背后默默盼着,袁训出府问问地点,打马急奔。

&nb……

&nb京城无主的地方很多,有一片野林子,近水,就在袁训侯府的后面。和侯府是一水相隔,旁边是皇宫。拐进宫门去,是冷宫荒凉地方,很少有人过去。

&nb带的外面这一小片地方也没什么人走,日久杂草丛生,白天也有野狐子叫,到了夜晚猫头鹰吼,神鬼怪等故事都出来过。

&nb孩子们因为不怕,又喜欢这里几乎没有大人经过,再叫再喊也不惊动人,是他们常来的地方。

&nb走的多了,草磨得贴地平滑,又是夏天野花片片,生出几分雅致。

&nb执瑜执璞约柳至的儿子,大名柳云若,小名都叫他若哥儿,就在这个地方见面。

&nb袁训到的时候,老远见到热火朝天叫声震天。左边一帮子全是孩子,一个跟的下人也没有,是柳家的人。

&nb袁训心头微震,这一看就是背着家里大人出来的,跟的人也不敢带。有什么烧灼他的心头,跟过年放的鞭炮芯子点着火以后,没爆炸以前,“哧哧哧哧……。”沿着芯子烧下去,看的人就捂着耳朵往后面退,等待接下来轰然乱声。

&nb袁训在看到孩子们的时候,就是这个感觉。像是再不阻止,就有酿成大祸的感觉。

&nb他一面快马加鞭,一面把右边的孩子们打量。这一堆是自己家的孩子。

&nb为首的外袍脱了,腆着肚子着一身雪白里衣。胖墩墩粗壮壮,是他的次子袁执璞。

&nb在执璞的旁边,是阮梁明的儿子阮瑛,董仲现的儿子董齐,南安老侯的曾孙,南安侯四兄弟,恒沛行沛留沛引沛的孩子,共五个。钟华钟卓钟南钟乾钟博。

&nb在他们两边站着的是家人,顺伯和孔青也在这里,目不转睛盯着两堆孩子的中间,那是打斗的场子。

&nb顺伯手里拿着淡青色小外衣,是执璞的;孔青手里是石青色的,是执瑜的。

&nb执瑜在场子里,正和一个孩子扭打在地上。两个小孩子面上都露出狠模样,小牙咬得紧紧的,小手臂绷得紧紧的,都带着不赢誓不罢休的神色。

&nb执瑜脑袋上沾着草,小脸上青上一块。和他打着的孩子散了发髻,嘴角有些肿。袁训认得他,这是柳至的儿子柳云若。

&nb见自己儿子一个翻身,把柳云若从身上掀倒,骑到他身上去,一只手按住他,一只手高攥着举起来,狠狠骂道:“让你们敢杀我姐姐,今天让你知道我执瑜的厉害!”

&nb柳云若不甘示弱,对着执瑜眼睛都是红的,一面用力要从自己身上把执瑜推倒,一面骂道:“你们家诬陷我们!不要脸。让你姐姐死了吧!”

&nb执瑜恼得小额头都是涨红,高举拳头往下就落,骂道:“我打死你!”

&nb柳家的孩子们见到柳云若要吃亏,一哄往前就跑。人影一闪,孔青一个箭步跳过来挡住,板起脸道:“说好的一对一,说话不算吧!”柳家的孩子不敢再动,但是露出仇视的眼光,有一个忍不住,对着孔青骂出来:“你们袁家最不要脸!带着大人过来欺负人。我们不服!”

&nb“对!我们不服!有本事孩子跟孩子打!”

&nb钟恒沛的儿子钟华年纪最大,和执瑜执璞一样,偷听到家里大人说刺杀加寿的事情是柳家干的,大人们的话是也许可能,是种猜测,但孩子们耳朵里听成就是柳家要杀加寿,因为不想让加寿去太子府上管家。

&nb加寿在京里经常走亲戚,她又是个喜欢当家做主的小霸王脾气,还有很大方,东西舍得分给人,又有一个大人都要看重的身份,钟董阮三家的孩子们都和她好。执瑜执璞说去打柳家算帐,钟华也气愤,帮他约齐经常玩耍的表兄弟们。

&nb见到柳家的孩子们骂他们带着大人过来,钟华回骂道:“你们家才不要脸,不但不要脸,还是怂包蛋!不敢正大光明的出来,尽干些偷偷摸摸的事情。不要脸,你们家大人不敢出来是不是?回你家去叫大人去,”

&nb小手把小胸脯拍得啪啪响,很有几分萧战蛮横的气势:“我们兄弟在这里等着你。”

&nb董齐等人也纷纷骂出来:“背后下手的才叫不要脸,你们家最不要脸!”

&nb那边草地上,执瑜已经打了柳云若好几拳,而柳云若也搔了他好几下。正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见一声喝止:“执瑜,不许再打他!”

&nb执瑜和执璞眼睛一亮,欢声道:“爹爹来了!”钟华等人也看过来,一个一个笑嘻嘻:“叔父来了,叔父快来看看这一帮子不要脸的,他们害加寿,还敢乱骂人!”

&nb五月夏日的午后,日光炽烈得千万道光线大汇集,在光线的中心点,一匹快马流星似过来,马的速度太快,光线又晃眼睛,孩子们还没有看清楚马上人的模样,只凭声音知道是袁训过来时,见马速不减,他一弯腰,再一抬身子,把袁执瑜拎了起来。

&nb袁执瑜正带着炫耀的小神色,准备对爹爹说自己是个好弟弟,这就为大姐出气的时候,小身子飞了起来。

&nb飘飘悠悠就到了日光下面,随着马速在半空中打着转儿,把袁执瑜美的大笑一声:“爹爹,再来一次。”

&nb身子一沉,脚下一顿,踩到地上,是袁训把他放下来。袁执瑜正要再过去对袁训说好玩,见自己的爹爹皱着眉头,眼神中意味不明看的是柳云若。

&nb柳云若刚爬起来,脸上又添出来一道青。

&nb袁训的心让什么一揪,下意识招手:“云若,你要不要紧,过来我看看。”

&nb“不要脸!”撕心裂肺的一道嚎声从柳云若嘴里出来,柳云若哭了。泪水在他眼眶里滚来滚去,小胸膛让气顶得起起伏伏,一蹲身子,柳云若捡起地上泥块,对着袁训用力掷过去。

&nb同时大骂:“我父亲说与我们家无关!是你们家不――要――脸!冤枉我家!不要脸!”

&nb泥块呈抛物线,因为太用力,虽然孩子的力气有限,也似乎带着嗖嗖风声。袁训是不费力气就可以躲避,但嗖嗖风声落在他耳朵里,他总觉得听到的是柳云若的哭声。

&nb对着小云若脸上的青肿,袁训一动没有动,任由泥块砸到他身上。“噗,”泥块绽开,在袁训衣袖上留下一块泥渍。

&nb执瑜执璞气破了肚子,钟华等人也哗啦一声对着柳云若就过去,嘴里都骂着:“你还敢动手!”

&nb“住手,不许打他。都给我站住!”袁训这会儿动了,跳下马,一把一个,把执瑜执璞夹在左手臂下面,把钟华挟在右手臂下面,用身子挡住董齐,阮瑛跑得快过了袁训,一脚把他勾了回来。

&nb顺伯和孔青见袁训发话,也帮着把别的孩子们拦住。袁训放下孩子们,对着他们气鼓鼓的小脸儿沉着脸:“大人的事情你们不要掺和,以后也不放再打云若,再让我听到我就揍你们。”

&nb这话不要说执瑜执璞不喜欢听,就是柳云若也阴沉着小脸儿,对着袁训还是含恨的眼光。

&nb袁训想要叹气,又忍下来。他这会儿再叹气还有什么作用呢?其实问问侯爷自己,如果事情重新再发生一回,他会不会去柳家门外大闹,让全京里的人都怀疑是柳家?

&nb他会去的。

&nb问他现在放不放心皇后,他还是个不放心。

&nb他也恨,他恨的一件事就是,柳至为什么要姓柳,侯爷此时对着都充满仇恨的孩子们,只恨这一条。

&nb沮丧浮上心头,袁训有气无力:“云若,回家去吧,伤处敷药很快就好。”

&nb“不要你管,你不――要――脸!”柳云若小脸上挂着两行没忍住滑下来的泪珠,小手攥得紧紧的,还是大骂。

&nb又一匹快马闪电般过来,听到这句话,马上的柳至又酸又痛。他还没有见到儿子有伤,也不知道刚才打的很凶。他眼里看见的是两帮子人离得远远的,他的儿子对着袁训正在骂。

&nb柳至喝道:“云若住口!”一夹马腹令马速更快,而柳云若听见父亲过来扭过头,日光把他面上的青肿尽皆露在柳至眼中。

&nb柳至的马还没有到,人先大惊失色。这就知道儿子吃的亏不小,小脸儿都红肿青全在,又惊又怒对着袁训看去。

&nb袁训默然,他打心里觉得对不住柳至,柳云若和香姐儿一年的人,比执瑜执璞小一岁。

&nb执瑜执璞因为家里有个病弱的祖父,从小到西去,都是弱不经风样子。袁家给孩子们就养得全是胖胖的壮壮的,这样心里才能安心。

&nb柳云若是京中贵公子出身,以俊俏为美。光从身子骨儿上看,就是比执瑜大一岁,也和执瑜不是对手那感觉。何况他还小上一岁。

&nb袁训无言以对,现在解释也跟装模作样没两样。他垂下头不敢看柳至,已经把孩子们放下地,手里揽过执瑜:“我们回去,以后不许再打架。”

&nb执瑜不服气。

&nb孩子们小霸王个性是后天能养出来的,加寿是头一个孩子,从曾祖母到母亲,都怜惜她父亲不在身边,国公府里敬重宝珠袁训,让孩子们尽让着,加寿是小霸王个性是这样出来的。

&nb执瑜呢,也是一样的历程。

&nb见明明是柳家要害姐姐,爹爹还说不许打时,执瑜忍无可忍,从袁训手臂下面钻出胖脑袋,对着柳云若瞪过去,这一眼的意思是我爹爹说的不算,咱们走着瞧。

&nb也是这一眼,也是这午后炽烈的日光,把执瑜胖脸蛋子上的伤落在柳至眼中。

&nb还有他的衣袖,让柳云若搔成布条子。

&nb柳至震惊,再看看儿子的嘴角,过上这一会儿更红肿发亮,一种痛而不能,悲而不解的情绪,千针万针的扎到他心里。

&nb他怔忡在原地。

&nb很快清醒过来,去看袁训时,见他带着孩子们家人走远。嗓音还能听到:“以后再也不许这样,都给我记住!”

&nb熟悉的嗓音,让柳至直了眼睛。有什么又辣又苦顺着嗓子眼下去,下去时冰凉,下去后烫得他心窝痛。

&nb低头看看儿子对着袁训后背不服气的瞪眼,想到执瑜小脸上的恼恨。柳至仰面,咽下就要流出的几点泪水。他不是怕太后,也不怕和袁家争斗。他是不能接受这生生撕开的感情。

&nb小袁,你就是个混帐!

&nb他在心里怒骂着,又惊恐上来。要他相信袁训生出坏心思,难于上青天。但要他还相信袁训,柳至知道很难。也许以后都不会再有,直到一生一世。

&nb把儿子抱到手臂上,心疼的给他拭拭伤处的泥,柳至哑着嗓子:“咱不打架好不好?”

&nb“父亲,他们冤枉你,你说过不是咱们家干的。我要揍死他们,今天打不死,明天接着打!”柳云若还是这样的说。

&nb膝下,家里的孩子们一起围过来。柳至低低嘶声:“也许,这是个误会吧。这世上误会也很多。你们以后只小心就是,架不要再打。”

&nb……

&nb“也许是误会,执瑜执璞,不许你们再去云若打架。”袁训带着孩子们到家里,也是这样的说。

&nb执瑜执璞倒不是不听父母的话,就是觉得要杀姐姐这事情太大,让他们现在理解很复杂的,小心眼子里也不懂。

&nb沉着小脸,梗着脖子,勉勉强强点下头。

&nb袁训看出来他们不服气,看着执瑜涂好伤药,让他们回自己院子里玩,不然去和香姐儿玩会儿,不经允许除去进宫看太后以外,不许出门。

&nb执瑜执璞嘟着小嘴儿出去,袁训又让关安去董家和阮家,让他们约束孩子们。

&nb袁夫人听到消息过来,问袁训是怎么一回事情。袁训简单说过,对着母亲头疼:“孩子们出门习惯,从今天开始,请母亲看着他们,在家里玩吧。”

&nb袁夫人和宝珠对视一眼,袁夫人问道:“你还没有对你丈夫说?”宝珠陪笑:“正准备说母亲就来了。”袁训微惊:“又怎么了?”

&nb见他草木皆兵,袁夫人和宝珠婆媳都有忍俊不禁。袁夫人道:“你出门去找孩子们,宝珠就来找我,和我商议孩子们对加寿亲厚是好事情,但担心他们仗着有太后,不会就听你的话。正好念姐儿要回去,我心里也有感觉。陈留老王妃从你姐姐去年回家就病得起不来,经过一冬又是一春,这个夏天听说山西又特别的热,我怕她没了,咱们家里没有人赶得及过去,像离得道儿远了,咱们就不关心你姐姐。”

&nb袁训这就点头:“让执瑜执璞去,母亲想的对,无事就去探病。正好,也可以去看看舅父。”

&nb见他答应,袁夫人让宝珠明天妆扮好,和她进宫去回太后,太后一答应,就把执瑜执璞送走。又说和宝珠商议去山西的人,把宝珠叫出来。

&nb母亲和妻子一出去,袁训的笑容垮下来。他心乱如麻,和柳至以前的交往总在眼睛面前闪动,在他心里也有什么难以割舍,却又突兀的有刀割开,斩断经脉,剔除丝缕,像是就要越行越远。

&nb他因为心事重,就没有注意到一件事情。袁夫人和宝珠注意到,也看出袁训这两天心烦,不想让他再劳神,就出去在说。

&nb袁夫人低低的:“宫里又出了什么事情,太后竟然小六也不看了?”宝珠悄声:“母亲您想,加寿遇刺…。”

&nb袁夫人用眼神制止:“快不要说,没事情就好。横竖的,明天我们进宫去多留神,也许能看出个究竟。”

&nb宝珠答应着,送袁夫人出院门,回来看袁训仰面睡在榻上,往窗外出神,那面色跟压着千座万座山似的沉重,找着话缓缓劝解着他,让他好好养伤,把脸面儿养好,也就敢往太后面前去看看。

&nb……

&nb晚上,阮梁明董仲现都去柳至家里看望柳云若,和柳至述一下兄弟情意。而南安侯府自然是不会来的。柳至客气的接待,说些孩子们都不懂事的话,阮董告辞回家。

&nb见外面夜笼轻纱,夏月也带出秋月的模样,阮梁明和董仲现莫明都有凄楚上来。

&nb袁训和柳至不和,他们同样不好过。问月色这要怪谁呢?怪那死去的老丞相,他才真的是没脸没皮不要脸。把一对好兄弟断送成这样。

&nb夜笼轻纱到宫里,皇帝走出御书房,当值的太监以为他回寝宫睡觉,打眼色的吩咐人回去安置,见到皇帝负着手,对着天上月亮仰望着,一时半会儿没有回去的意思。

&nb太监跟后面陪笑:“皇上累了一天了,再跟昨晚那样半夜才睡,太后问起来奴才可没法子交待。”

&nb皇帝一怔,让他打断心神似的有些恍然。见说到太后,勾起嘴角微有笑容:“朕坐了一个晚上,散散心再回去睡,睡得也香。”说完,认认一个方向走去。

&nb太监跟上,看看方位是御花园。虽然御花园离这里很远,但这是夏天,太监以为猜中皇帝的心思,笑道:“往年这时候,是皇上奉着太上皇太后避暑的时候,园子里香花全开了,明天就挪进去也使得。”

&nb皇帝淡淡嗯着,没有接话,也没有明确的吩咐。

&nb太监不得要领,就继续没话找话:“下午任总管过来,皇上在会人,奴才问他是不是太后要什么,任总管说像是太上皇这两天精神头儿不大好,我说不是热着了,皇上您看,是不是园子里准备起来?”

&nb皇帝站住脚,面上有丝警惕:“哪天开始的?”

&nb“像是大前天吧,那一天……是加寿姑娘遇刺,”

&nb“啪”,他往自己脸上轻拍一巴掌:“看我这张嘴,这话不能说,太后正为这个不自在,奴才还要再提这不顺心的事情,太后是饶不了奴才的。”

&nb皇帝有不易觉察的了然,喃喃道:“原来是那一天就开始了?”上午金殿上的场景回到他脑海中。

&nb要说他忙完不去睡,也是想在清静月色下面理理心事,理理这一出子事情。

&nb要说皇后从进宫以后是运道不好,其实是从她给加寿送奴才开始,事情就没断发生过。

&nb加寿打杀柳廉柳仁,皇帝都认为皇后手伸得太长。加寿是太后养着的,两宫之间为加寿数年不和,皇帝有时候恨皇后蠢笨,他的母后你怎么不哄着点儿?

&nb皇帝是儿子,他还能不知道太后对皇后也好,太子妃也好,都算不错的。

&nb都说皇家没有亲情,太子因此对皇帝总有些惴惴不安。太子就是天生的纯亲,也能让师傅们身边侍候的人能指点出这样的心思。

&nb皇帝他也知道,他以太上皇幼子入主东宫,他的兄长们都比他年长,论资历论经验论结交大臣方面都比他多。还有一些老臣大臣们是早年反对太后当皇后,或者说是迫害过她,面对这样的一群臣子,太子所以有个太子党。

&nb一应功勋子弟,凡愿意为太子效力的,太子都收到门下。老的他不要,他的母后宽宏大量不计较以前的旧事,但旧事这东西在心里总是不好,跟枕头旁边堆着火药,看着是旧了的,潮了的,但谁知道哪一天忽然干燥,忽然爆发呢。

&nb前太子党们就大多很年青,马浦再感叹皇帝一登基,年青太子党们就任要职他不痛快,皇帝也没功夫理会。因为他和年青这帮子人里没有旧事。

&nb所以皇帝愈发的不喜欢皇后,对她不使尽浑身解数化解和太后的旧事不满。也看皇后一天比一天像别家的人。

&nb因为他的母后给他许多的亲情,像把太子养在膝下,从没有不用心过,这难道不是疼爱皇后的一种亲情吗?

&nb因为皇家少有亲情,皇帝认为皇后应该捧着接着都不满意,事情一里一里的又更加厉害,皇帝要不是看着太子,要不是看着太后看重太子是一片亲情上面,皇帝早就对皇后不客气。

&nb旧事,让事情顺流而下,皇帝心里这样的认为。

&nb过早给太子放两个人,而且不先问过太后答不答应。两个美人儿不出气,一看就是皇后的品格,刚进太子府就争宠,落一个身死的地步,皇帝当时听说过哼上一声,对皇后的不满更上一层。

&nb随后皇后宫里出符纸,皇帝在心里怪自作自受。随后加寿“下毒”案,皇帝知道是“旧事”起作用,不然身为皇后,不应该这就拿加寿开刀。随后加寿“行刺”案,皇帝影影绰绰也怀疑过柳家那些不懂事的人,但在今天加寿上金殿去,皇帝恍然大悟。

&nb在他的心里,他一直知道两宫之间有旧事,但他没有想到旧事横在皇后心里,让她总想左右太子和加寿的时候,太后也会动手。

&nb受益的人是谁,不敢说他就是主使,也是最大嫌疑人。而顺着这所有的事情都和太后有关的思路,可以轻易解释通所有的事。

&nb六宫总太监柳义的住处有诅咒符纸……加寿送汤难道真的不小心,加入砒霜不说,皇后宫里还就搜出来了…。在两宫公开不和没多久,袁柳两家的矛盾像火热高涨,加寿让行刺了。

&nb加寿要是不上金殿露脸面儿,皇帝不会也不敢去想太后。但今天加寿多光彩,明明皇后不喜欢她,她憋红胖脸蛋子:“我和娘娘好着呢,谁说坏话,通通打死。”

&nb相比较之下,柳家的人指责太后不慈爱,皇后存着一腔旧事,都让加寿映成凤凰旁边的黑山鸡,从里到外全是黑的。

&nb没度量不考虑自己身份,没品德不尊重太后,没仁义不疼爱小小孩子……皇后从今天开始,要是再出点儿不妥当举止,废后呼声会再次揭起。

&nb柳家不知道宫里的事情,张贤妃在今年起处处表示她贤淑端庄,梁妃又对太上皇太后皇帝包括关在宫里不出来的皇后关心备至,把她的胸怀显露得比银河还宽。还有赵妃……

&nb皇亲们蠢蠢欲动不是一天,皇帝能看得明白。

&nb对于皇后自己送给别人许多的把柄,皇帝除去叹气,就是更不想见她。而在今天明白她的举止让太后算得一步不错,难得又可怜了她。

&nb但再可怜,皇帝也没有重新宠爱她的心思,对太后也没有不满。

&nb在他小的时候,他满满的能感受到母亲的感情。因此满满的感受到母亲寻找家人的心情。

&nb他帮了忙,找来表弟悉心教导,巴望着他成材,按母后的意思给他一个高官做,然后一堆一堆的生孩子。

&nb这一切都是为了情意,皇帝也就能感受到母后对加寿的期盼和情意。

&nb所以,他在这里理心思,所以他继在金殿上赞同马浦的话以后,再一次认为马浦说的没有错。

&nb虽然皇帝为哄太后罚了马浦的薪俸,但过几天再赏他什么就是。从皇后为旧事,柳家不惜对太后发难。从太后为旧事,对皇后动手来看,皇帝需要马浦这样的人。

&nb皇帝要表现的是对太后百依百顺,对皇后可以管教。但担心太后助长表弟,过于助长加寿的心思不可以丢,有人肯敲打太后敲打表弟,是当个恶人,也让太后和表弟心中明白,清楚皇帝的孝心。

&nb看看别人都看不下去,皇帝还是对太后百依百顺。马浦这样的人还能不重要吗?

&nb自从把马浦放到丞相位置上,头一次皇帝把他看得比左丞相,老席丞相要重。

&nb也头一次觉得母亲做的有些过,对表弟是偏心出了格。刚才太监回的话,太上皇从加寿受刺那天像是精神头儿不好,难道太上皇也看出来,在和母后生气?

&nb皇帝悠然对月,孝敬的儿子在这种时候,可是要好好的劝解的。

&nb…。

&nb袁夫人说好和宝珠进宫,她早早的就妆扮好。宝珠也不懒惰,穿戴的也不晚。但她们进宫的时候还是比预料的晚。

&nb一早又出了件事情,执瑜执璞今年五周岁,对父亲的话听不懂。什么误会什么要顾全大局,两兄弟心里只有柳家敢杀大姐,打算背着父亲再出去一回。

&nb正在想主意,萧战跑过来,那是昨天下午,萧战生气加寿小气包儿,和加福真的酒楼上吃的饭,外面逛会儿回来,是袁训让执瑜执璞回房的时候。

&nb对于打架,小王爷是家传的高度在乎。和加福来问执瑜执璞,执瑜执璞添上世上所有的油,加上世上所有的醋,把这件事情重新爆炒给萧战听。

&nb萧战一听就要跳,吼道:“打他去!大姐只有我们能欺负!别人不行!”

&nb执瑜执璞加福都说对!

&nb又告诉萧战家里不让出门,约下哪一天能出门,让萧战一起去打柳云若。

&nb萧战等不及,当晚回家去睡,扳着祖父脖子一通的哄,把老王哄的心花怒放,在今早给他一百家人,用萧战的话是陪加福玩划船,人多划得快。

&nb萧战接出来加福,浩浩荡荡带着他的一百家人去和柳云若开仗。

&nb这一回还没有打,袁训得到跟加福的人回报及时赶到,怕萧战再惹事情,袁夫人和宝珠在家里等着,把这一对小夫妻带进宫,袁训往梁山王府去见老王,让他约束萧战。

&nb这就让太后等了又等,因为有人早进宫来回过话,袁夫人婆媳姗姗来迟。

&nb袁夫人满面笑容,但带着个加福撇着小嘴儿。

&nb宝珠满面笑容,但带着萧战黑着小脸儿。

&nb太后有心事也让逗笑,叫过加福和萧战问道:“你们俩个还会生气啊?一定是战哥儿不乖,惹我的加福不喜欢?”

&nb太上皇为给太后面子,和以前一样坐在她身边,听到这话面无表情。

&nb加福和萧战争着回答:“是别人要杀大姐,爹爹(岳父)不让欺负回去!”

&nb太上皇忍无可忍用眼角瞄瞄太后,落在袁夫人眼里。

&nb太后见到孩子们眼睛里就没有别人,要么就是心虚装看不见,或者是对太上皇生气不悦不想看到,一左一右扯住萧战和加福的手,含笑劝道:“打人可不好,”

&nb“欺负大姐更不好。”

&nb太后笑着再道:“大人的事情你们不要管。”让人取好吃的给加福和萧战,打发他们出去玩。再看一看,见没有小六在。

&nb她的眼神一找,袁夫人就解释:“天热,就没有送他进来。”太后带着恋恋不舍:“是啊,天热了,不进来也好。”宝珠把小六这两天的可爱对太后说说,太后觉得有些解渴,勉强能放得下来。

&nb难免的都要问到,袁夫人就势回道:“五周岁了,说话办事都像小大人一样,念姐儿回家去,让执瑜执璞两个陪着。”

&nb太后见不到小六还只是恋恋,听到大的孙子要离京,当时就傻了眼睛:“这一走要好几个月?”

&nb“让他们再去大同祭拜祖父,明年回来吧。”袁夫人笑吟吟着,同时不忘记窥视太上皇神色:“留在京里也惹事情,样样拿自己当大人看,这不是外面谣言纷纷,侯爷宝珠和我都不信,但孩子们相信,昨天和柳家的孩子打上一架,可怜那孩子还小他们一岁。”

&nb太后神色有异,转为淡淡:“哦,是吗?”

&nb“太后您还记得吧?柳家以前是相不中我的加寿,但现在呢,大家要往好处去才行。侯爷也答应,让执瑜执璞出京吧,又可以代表全家人看看陈留老王妃,又可以去看祖父,还能顺便看看舅祖父,这真的是长大了。”

&nb太上皇的面容稍为缓和,也肯加上三分用心听袁夫人说话。

&nb太后还是皱眉:“你们不跟着去?”

&nb袁夫人笑道:“老太太前天着了凉,我要照看小六,宝珠呢,侯爷刚和柳家打一架,宝珠不放心,这不,来请太后给几个妥当人,家里再出一些人,护着念姐儿他们三个回家去。”

&nb太后面色稍霁,想到念姐儿回家本来就要安排人手,再加执瑜执璞也方便。她不舍得的不是执瑜执璞年纪小,袁家的孩子全是散养着,加福一点儿大,萧战就带着出府玩,太后想的还是一年见不到长孙,还有就是对没有人陪伴有担心。

&nb既然让她给人,太后也不推辞。问问袁家是关安顺伯孔青等送过去,到了山西地面,又有旧家人红花,郡王妃打发的人来接,太后斜一眼太上皇,笑容可掬的问他:“给几个侍卫给他们,您看好不好?”

&nb袁夫人和宝珠一起悄悄也看过去。

&nb见太上皇面上笑容不咸也不淡:“好啊,凡事儿不是你当家作主。”从太后到袁夫人和宝珠,都觉得心里刺上一下。太后就当太上皇是答应,笑道:“那多谢太上皇。”

&nb太上皇云淡风轻:“客套不是。”太后故意一笑表示轻松,她不想让袁夫人宝珠为她担心,又让任保找一些东西给念姐儿他们当礼物,袁夫人和宝珠辞出来。

&nb回到家里,婆媳就到袁训面前告诉他。袁夫人道:“太上皇身体康健,太后却不提出宫看小六的话,还是有不对的地方。”

&nb宝珠隐晦地道:“难道是猜出什么?”袁训道:“先打发孩子们出京,我脸上的伤也好起来,我进宫去看看。”

&nb这样商议定,让人去叫执瑜执璞来说话。执瑜执璞听过,脑袋摇得像拨浪鼓,嘴里说着:“不去不去,我们还没有给大姐报仇!”

&nb袁训会再对孩子们说这事情可能与柳家无关吗?

&nb他已经说过一次,不会再说。

&nb孩子们现在听不懂,再说这所有的事情,哪一件不是与柳家先起头有关?

&nb袁训在乎柳至,却不会灌输给孩子们不防备。加寿是皇后,弟弟们以后是她的助力,袁训可以为柳至把儿子们赶紧打发出京,却不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对他们说,这事情与柳家有关。

&nb他都自己跑到柳家门外去打,他的心思矛盾而又坚定不移的为长女修平皇后路。

&nb柳至从现在开始防备他,而袁训防备柳家有数年。

&nb有点儿防备没什么不好,袁训只告诉儿子:“能为家里分担事情,都是大人,现在表姐要回家,没有人送,大将军何在!”

&nb这样说话管用,执瑜执璞一挺胸膛:“有!”

&nb袁训板起脸,跟他在军帐里似的:“现在把表姐交给你们,命你们一路上逢山开道遇水搭桥,把表姐好好送到家里,大将军敢不敢接这个军令?”

&nb两只小手摊开,执瑜执璞笑嘻嘻:“令箭拿来。”

&nb袁训早有准备,把刻的两个木头小令箭,上面涂的花花绿绿,跟蛮夷人跟大神似的,交到儿子手上。

&nb执瑜执璞欢天喜地,扭身子就要跑,袁训失笑,叫住:“回来,要说得令才行。”

&nb“得令!”执瑜老实回来。

&nb“得令!”执璞说过摸摸头:“下面还有要说的吗?”

&nb袁训笑得不行,执瑜道:“差不多了吧,爹爹我们去收拾东西。”袁训说去吧,两兄弟出去。在路上遇到萧战和加福拔荷花,对着他炫耀一回令箭,让他们帮忙出主意带东西。都还记得舅祖父,让香姐儿也出几样。

&nb行程很紧,三天收拾好,往老侯等亲戚家里辞行,老侯把一个密封的信郑重交出来,这是给国公的。看着就像机密样子,执瑜执璞更觉得自己是重要差事。

&nb兵部里按月有往边城去的船只,袁训是尚书,没有人不巴结,太后给的大船同着兵船一起,把念姐儿和两个小子送往边城。

&nb……

&nb宫院深深,日光到了这里让碧色遮住,太后的眸光往外面看,随着日光在木叶间一寸一寸的移动。

&nb神不守舍,又心魂散开。

&nb太上皇不忍心上来:“你要去码头送,就送吧,这会儿再不去见上一面,你要明年才能见到孙子。”

&nb太后收回心神,正眼不看他,一本正经:“我有孙子,皇帝除去太子还有好几个呢,小九呢,让他过来陪我说话。”

&nb任保出城去送执瑜执璞,另一个太监哈腰上来:“袁侯爷的长子次子出远门儿,九殿下昨晚上讨您的旨意,出宫去送行还没回来。”

&nb太后想起来,伪装的若无其事这就塌陷,叹气道:“是啊,小九经常去玩。”

&nb幽幽,又想到小六,太后神色更带上难过。

&nb太上皇见到,有些怒气上来:“你要去就去吧,难道我要次次陪着你。”太后冷笑:“几天不说话,一说话脾气不小。”把脖子一梗:“我高兴去就去,不高兴去就不去。”

&nb太上皇扭个身子把半个背给她,太后见到更生气,索性地挥挥袖子,让侍候的人全走开,这就大说一回。

&nb“我想我还是留在宫里的好,这六宫清平,离了我不行。我做的事情也只是为六宫清平,纵然有私心,也有大道在里面。”

&nb太上皇翻个白眼儿。

&nb见他不回话,太后想想自己忍忍气也就算了。但过上一会儿,这气压不住,又说起来:“从我进这宫里,什么事情没有见过。我又报复过谁?该管教的人就得管教。”

&nb太上皇冷淡地反问:“那你直接管教她就是。”下面的话没明说,弄出来的事情你是表面护皇后,背后黑没了她,这个不叫管教。

&nb太后气得笑出来:“我记得我说过,我佩服您一生睿智无人能比。我要见效果的,您看哪种方子更管用?”

&nb太上皇低头掸掸衣裳不回话,但全身上下散发出一句话,你为的就是你的加寿。

&nb小加寿现在是无限好的名声,从金殿下回来的第二天,官员们御史们一起吹捧。

&nb什么贤淑,什么知礼,什么跟什么……好听话儿不要钱的全出了来。

&nb相比之下,就是没有人说皇后不好,皇后也好不到哪里去。

&nb太上皇莫明的有伤感。

&nb他一生知道太后心里只有家人,她在冷宫里呆着,自己去看她,当时是嫔妃的太后只求过一件事情。

&nb不是为她家的大员平反,也不是为她自己喊冤,她双手捧上一个小包袱:“皇上,我死以后,请将我这点儿旧物积蓄给我的姐妹。”

&nb这是太后以为自己要死的时候说的,皇帝去一查,以为是把姐妹给找到,淑妃就这样进了宫。

&nb皇帝以为他为太后办一件寻找家人的大事情时,在又几十年后,他才发现太后当时言词闪烁,半吐半露,要说不说的,是她本想说她姓袁。

&nb关键时候,太后还是没有说,也许她怕给家人获罪,也是她并不相信皇帝。

&nb太上皇又一次体谅太后怕有欺君之罪没有说,原谅她欺骗自己。可这一次太上皇不能接受。

&nb他已经说过,“此事到此结束。”太后不听,她是还想做到哪一步?太上皇和太后生气,也和自己生闷气,手执着一卷书,继续不理太后。

&nb太后能克制自己的时候也不想争执,干瞪眼睛也不理他。她以自身的经历知道这六宫里千难万难,皇后没点儿让她安心的表示,要她放过皇后绝不可能。

&nb柳家?太后心头冷笑,什么东西!

&nb……

&nb夕阳西下,暮色把街巷染出一片的红。镇南王走进房中,见到瑞庆长公主和昨天一样怅然若思。

&nb“还在担心?”镇南王笑问。

&nb瑞庆殿下眼波微转:“不了,这得想主意,光担心没有用。”

&nb镇南王打趣道:“让我猜猜,是你和加寿在想办法?”他笑意太浓,瑞庆殿下嗔他:“你也不喜欢加寿不成?”

&nb镇南王微笑,在她对面坐下:“我太喜欢她了,她最近的风头儿出得大。”

&nb“加寿从小就懂事体,”瑞庆殿下眉开眼笑:“加寿啊,最能干,”她的丈夫抬起两只手放到耳朵上面,笑道:“我恨不能再举个白旗,只求公主不要说了。外面一堆称赞她的话,我天天出门耳朵都是满的,回来了,让我空上一回吧。”

&nb瑞庆殿下有些正色:“说正经的,加寿是很能干,我对她说太上皇太后像是不开心,加寿马上就有主意,”

&nb镇南王调谑:“我猜着了,是玩。”

&nb瑞庆殿下纳闷:“咦,我是在太子府上和加寿说的话,你怎么能猜到?”

&nb镇南王目瞪口呆模样:“这还用猜吗?还用奇怪吗?你们两个除去玩,就只剩下玩。”

&nb“这一次玩的不同,”瑞庆殿下很是耐心。

&nb镇南王恢复嘻嘻:“请公主赐教,我洗耳恭听。”

&nb瑞庆殿下对着他又闷上来:“不管我怎么说,你也不相信加寿很好很好。”

&nb“我相信她很好很好很好,但我也觉得公主你大惊小怪。”镇南王忍俊不禁。加寿很好很好很好,实在太好了,好得王爷从不会忘记夫妻中间夹个人儿。

&nb瑞庆殿下有些恼火:“你还是不相信父皇母后在生气?”

&nb“为什么事生气?不是六宫一片太平。”镇南王知道有些话不能对妻子明说。

&nb朝野私下有传闻,有些事情已经明朗。太后一门心思的要和皇后过不去,像是能看得出来。

&nb镇南王心想太上皇和太后别生着生着气,皇后又遭了殃。瑞庆殿下进宫两回就看出不对,问太后,太后说没事情,长公主去和加寿商议。

&nb知道的镇南王觉得自己猜中,凡是有加寿的地方,是皇后娘娘晦气的地方。

&nb王爷好笑,和公主取笑:“六宫太平不是?加寿最近好得不能再好,公主你多虑了。”

&nb瑞庆殿下得意洋洋,翘起鼻子来:“那是当然,经过我劝解,加寿明天就恢复给皇后请安,我说请安这事情,还是不能不去的。”

&nb灯烛已点,烛光下面镇南王瞠目结舌:“公主你这样子,越看越和加寿一样。”

&nb都是小鼻子一翘就要上天。

&nb瑞庆殿下得瑟地道:“她是跟我学的。”王爷放声大笑:“哈哈,原来如此。”

&nb知道又受到取笑的公主娇嗔,把手边针线筐里的金顶指掷过去:“和你正经商议,你没有一句正经话。”

&nb镇南王接住,送回来,含笑欣赏着公主的娇态:“那就请明说,不用总把加寿挂嘴上,要我怎么样?”

&nb瑞庆殿下笑盈盈:“加寿……”王爷嘻嘻,长公主佯装恼怒,更把个加寿叫得再响亮些:“加寿说的,借你西山军营的地方,请太上皇和太后赏花,那里有一片山洼子,野荷花开得好,我们约好去赏花。”

&nb镇南王露出奇怪:“那地方我就对你说过,她是怎么知道的?”瑞庆殿下含笑:“我告诉她的。”

&nb镇南王恍然大悟:“那就是你出的主意,让加寿出个场子,还说什么是加寿的主意,分明是你。”

&nb瑞庆殿下又要怒:“外面的人都要和加寿过不去,现在又加上一个你,我就说句话,你都不答应?”

&nb镇南王嘴角噙笑,这话有意思,外面的人都要和加寿过不去,这就是太后发难,皇后倒霉的全部由头吧?

&nb柳家不自知,皇帝登基,他们应该收敛,却反而以为有太子还要继续蛮横。

&nb这就碰到钉子,碰在要和加寿过不去上面。

&nb抬眸,见到公主还在对面等着自己回话,镇南王道:“我怎么会不答应,你和加寿说什么,我就做什么。为你们马前驱使,马后跟随,公主看怎么样,那加寿啊,那宝贝,不听她的还能行?”

&nb瑞庆殿下重拾喜欢:“这话还行,你要是也不喜欢加寿,加寿岂不伤心吗?”

&nb镇南王又要轻笑,暗想那伤心的人是大有人在,只是不可能是加寿。这加寿太厉害不过。

&nb柳家不是王爷什么人,王爷不会为柳家出头,只这样想想,就帮着公主商议怎么样让太上皇和太后恢复和气。

&nb夫妻都年青,夫妻相投,都有淘气。用过晚饭继续说,就说到月上中天。

&nb柳至趁月色来到袁家角门外面,瘦削的身影打在开门婆子面上,静静道:“为我通报,我要见袁训。”

&nb婆子认得他,不知道来意,让他门外等候。没一会儿,因为关安不在,一个小子过来,请柳至进去:“侯爷在书房相见,请随我来。”

&nb------题外话------

&nb抱抱仔的新贡士cief亲。

&nb书到四百万了,一路有亲们支持走到现在,鞠躬感谢。咱们继续往前。

&nb蒙80210亲昨天提醒,今天十点更新。拼得眼睛花。希望明天继续如此。感谢。

&nb让积极而正确的生活态度工作态度一直一直吧。

&nb求票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