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侯门纪事 > 第一百七十八章 ,不见思念相见内疚

侯门纪事 第一百七十八章 ,不见思念相见内疚

作者:淼仔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20:53:14 来源:平板电子书

袁训在太子府上,也**没有睡好。他在成亲以前,因当值总在太子府上不时住几夜,这里有他的住处,还没有取消。

住的地方临近荷塘,月色荷塘应该助人眠,可袁训硬是没安静下来,满耳朵还总是宝珠的呜呜和嘤嘤。

荷塘里的蛙鸣,本是静夜中的一份子,可在心烦意乱的人心中,就更让他没法儿安定。袁训一跳下**,走到窗前索性不睡了。窗外星星点点的月光下,荷花摇曳生出姿态,那粉嫩的荷瓣,露水下来正在凝结滚动水珠的油绿荷叶上,无一不带出宝珠的身影。

完了

袁训抱住脑袋离开窗前,在房中烦躁的走来走去。最后他放弃的放下手,负在背后仰面对梁头,长长的叹着气。

没法子不去想宝珠,宝珠你还好吗?你睡没睡得着?你是不是还在哭?

表凶唉声叹气找个地儿坐下,手搭在椅旁红漆镶珐琅梅花面香几上,眸子就又直了。怎么一站一坐都还是想宝珠呢?

水面上的青蛙此起彼伏的跳动,不时也有往窗内看看。那个愁眉苦脸的人儿,你为什么要忧愁,为什么要担心?难道你不知道今夜水好花好轻风好吗?

……。

陈留郡王妃直到用过早饭,还在为弟弟的事情苦恼。

陈留郡王是和辅国公合住,两家同住就节约下来一个驿站,还免去一个驿站的使用,礼部也就开通地为他们安置在最大最好的驿站里。

院内有天井,天井内葡萄藤漫延状生长,是贵夫人稀罕不常见所以见到就喜欢的小家滋味。郡王妃昨天以前还喜欢的,昨天回来就没再喜欢过。

有心事的人看什么,什么烦。

她正觉得这葡萄叶子凌乱不中看,有人回话:“舅奶奶来了。”房外宝珠带着一个丫头过来,郡王妃不用看也知道那个丫头是红花。除了红花,舅奶奶还有第二个丫头吗?郡王妃对母亲的简约不满意,但对上宝珠,就觉得她不会持家,不配使唤了。

红花在外面留下,宝珠进房来,带着行色匆匆,但面上强自压抑出平静。行个礼,问候一声:“姐姐夜来睡得好吗?”

郡王妃冷淡:“好呀,”

宝珠哪里想到自己一片诚心的对待她,这位姐姐却不喜欢自己。问候已过,宝珠就迫不及待:“我想了**,还是姐姐劝夫君他才肯听。母亲疼爱他,母亲的话他是听不进去的。幸好姐姐姐夫都在京里,我这就有了依靠,请姐姐叫他来,让他不要走吧,”

郡王妃坐直身子,本来她是倨傲地松散身子往后坐着。她是长姐,她没有殷勤,宝珠是说不出来,也的确心里有事没注意到才是。此时,王妃身子微前倾,神色更冷,反过来斥责宝珠:“你要惜福”

这一句,先把宝珠噎得脖子眼里干干的。

“你丈夫素有大志,你倒拦着?他挣下功名,享受的还不是你?再说遇到点儿事,你慌的又是什么?”

宝珠心凉半截。

果然,表凶的离开与姐姐有关看她板着脸,不管自己亲弟弟去的是险地,反而把自己一通的教训,这不是她的主意又能是什么?

宝珠这就知道姐姐不喜欢她,没关系

她一面吃惊于她竟然不喜欢自己,一面心中反而能安下来。换成平时,宝珠知道郡王妃不喜欢,一定是难过的。

但今天不会了,以后也再不会为她不喜欢自己而难过。因为宝珠从昨天起就不喜欢这姐姐,当时只是猜测,今天竟成事实。

喜欢与不喜欢的这层窗户纸揭开,宝珠的话反而更轻易的能出来,不再有任何难为情和没意思。

宝珠站直身子,原本是为求人而微软的。

宝珠眸子凛然,原本是为求人而放低的。

宝珠精神儿提起,原本是想到有所依靠而还能伤心不已的。

此时无所依,无所靠。丈夫一意孤行,母亲束手无措,姐姐狠心挑唆,虽然还有祖母肯定帮着自己,可再搬出祖母来又能如何。宝珠,你只能靠自己。

宝珠眸子发亮,不是兴奋不是兴致高昂,而是她专心聚神的一点儿灵光,全由眸子里散发出来。

她不再难过不再乱愁,昂起了头,人也平静下来。带着大战前的平静,宝珠安然听完郡王妃的每一句指责。

哦,原来是嫌自己配不上她的宝贝弟弟?

宝珠冷笑,见郡王妃停下,就接上去回话。她不客气地告诉面前这位自己高贵就看不上别人的姐姐:“我是三媒六证进的袁家门母亲没说我的不是,夫君在这几天以前,也没认为过我的不是,别人说来,又有何用?”

郡王妃倒抽一口凉气,傻了眼。

在她眼中过于温和,拿不起来,撑不起来的弟妹,竟然还有这泼辣的一面。

姐妹都有共性,但依着性格,表现在外面的不一样。宝珠你此时学的,莫不是掌珠?

宝珠还没有说完话,她冷笑连连:“我不许我的丈夫走,自有道理一,他才中探花,身居监查御史之职,受太子殿下重视,不是一般可用可不用的官员忠君之道上,他弃君而走,是何道理?”

郡王妃瞪着眼睛。

“二,上有母亲,忠不要,他孝总要保全。放着母亲不侍奉,听信别人的胡话去当什么英雄。那个别人可曾想过,母亲也是你的母亲”宝珠大义凛然。

郡王妃白了脸:“你是在说我?”郡王妃气得哆嗦了,她竟然怀疑弟弟离开是自己在背后怂恿?

宝珠不给她多说话的机会,已经撕破脸了不是吗?

宝珠进前一步,更是斥责:“不是你,又是哪一个有这胆子又是哪一个说的话,还得我丈夫肯信才行你为了你丈夫的功名前程是吗?你为了你丈夫好,就不管我夫妻生生分离?你为了你丈夫的功名前程,就不管母亲不管君恩不管我丈夫的身体发肤和性命吗”

难道他没有前程吗?

难道你不知道战场上刀剑无眼,从来是有损伤吗?

有谁听到自己大好前程的丈夫去刀枪无眼的地方,她会说好,去得好,就应该去?

所以爱丈夫的女人,有哪一个不是想常厮守的?就是她的丈夫没有前程,也不会认为他去打仗这叫好吧?

宝珠想我昨天的慌乱,不过是遇到一件以前从没有想到过的事,我夫妻情深,怕他离去才会慌乱。

从郡王妃进京以来,一直是她居上,宝珠为幼弟之媳,娇娇的依恋着她。这会儿大变了样儿,郡王妃让宝珠骂得张口结舌,不是没话可回,就是回不出来。

她还回什么呢?

她看不上宝珠的,就是不凛然,不决断,不……可宝珠是在拿她当亲姐姐来看待,才会这样。宝珠从嫁到袁家,袁夫人待她很好,宝珠觉得就是她的母亲还在,也不在就是这样。她的夫君也对她百般依顺,虽然现在影影绰绰知道是他早有离去的心思。

宝珠深受婆婆和丈夫的**爱,又不是恃**就霸住怕姐姐回来就分**的人,她自然是要对姐姐好,才打心里对得住自己婆婆和丈夫。

郡王妃把宝珠看成小媳妇,就在此时碰了一个钉子。

而宝珠越骂越勇,想想自己对她满怀信任,她竟然干出不要母亲不要弟弟的事情,宝珠喘口儿气,还要再骂时,房外有人断喝:“住嘴”

袁训气急败坏进来,怒道:“放肆,宝珠你怎么能这样对姐姐?”

表凶是来见辅国公和陈留郡王的,想告诉他们木已成舟,再拦无用。没想到进驿站后,就遇到有人说:“舅奶奶在里面,”袁训就先不去见辅国公,往姐姐这里来,在外面就听到宝珠的一长篇训斥,不由得袁训也气白了脸。

宝珠你怎么敢跑来对姐姐胡闹?

我从军并不是姐姐的主张啊。

郡王妃也不是受气的人,她是让宝珠话中的君恩母亲给拘住。但拘住归拘住,弟妹以小犯大,郡王妃还是生气的。

见弟弟进来,郡王妃把桌子一拍,对弟弟骂道:“看你娶的好人,你当初怎么不看看清楚”宝珠火冒三丈:“他娶谁,要你多管”

郡王妃对着袁训冷笑:“你看你看,你自己难道看不到?”袁训让逼到没有退路,卷袖子亮巴掌对着宝珠走去。

袁训真心想打宝珠,眨眼功夫早就打完还不慌不忙退回去。以他在安家展露的静候北风卷起丝帕,平展开的那一刻三箭穿过,不但是好眼力,还得快手才行。

他的手脚不会是慢的。

他并不真心的想打宝珠,为了把宝珠吓退,就卷袖子亮巴掌的闹着,再走得不快也不慢,好似怒容生气得完全走不动,其实在想这呆子小宝你不要犯呆,赶紧回家去吧。

宝珠呢,既然敢上门来找郡王妃,也就有她昨天的想法,只怕这事与姐姐有关。她想过姐姐万一翻脸,宝珠也不必怕她。

孔雀东南飞吗?宝珠可不侍候。

虽然在她的相像中,袁训没有这么快的就过来。但宝珠早把一切最坏的都想好,如自己见姐姐,表凶知道只怕不和自己善罢干休。

耳边听着姐姐不和自己对嘴,只是责备弟弟你这种时候的责备,与怂恿他教训人有什么不同?

宝珠早准备好,见袁训果然听信,要过来教训自己。宝珠心想我和你拼了,不拼你不认得我是宝珠,把个头一低,对着袁训就撞过去。边撞过去边哭:“你敢打我吗?我和你见母亲去”

一头撞在袁训胸膛上。

袁训万万没有想到宝珠还有这一出,就此原地呆住,而郡王妃瞠目结舌看着这一幕,也哑了嗓子,不知道如何是好。

人的心情就是这样的奇怪,袁训要是把宝珠当着她的面教训一顿,郡王妃反而会认为你看你看,她就应该受教训才是。

但现在演变成夫妻生分,不是单边儿的教训人,郡王妃就有些下不来台。宝珠才说过她怂恿夫妻分离,她总不会这么快的就忘记吧?

那现在就是证据,她正在怂恿。

红花在外面见到,也呆若木鸡。

“哎哟,”宝珠自己呼痛,她用足了力气,没撞倒袁训,反而撞痛自己脑袋。一撞过后,宝珠转身就走,再不走等着挨打吗?这里姐弟是两个人,宝珠可只是一个人。

就是有红花,又能怎么样?郡王妃还有一堆的家人在这里。

她出门红花跟上,主仆匆匆离去,看似走得怒气冲天,仔细看看,有落荒而逃模样。

房中郡王妃先回过神,见弟妹反把弟弟打了,再一溜烟儿的不见了,她长吁短叹,更为弟弟不值,又要说袁训:“你呀你,上放着姑母在,你不选王侯家的,也得是公卿家的。这满京里就没有知书达理,贤惠恭顺的,你找的这是哪路子的野人?”

袁训正在揉胸膛,宝珠这一下子撞的,她发髻都歪了。正想着,就听到姐姐的一通话。袁训听了出来,他奇怪地问:“你倒不喜欢宝珠?”

“你自己看看,你让我怎么喜欢她?”郡王妃反问。

袁训冷静下来,心想这件事儿真奇怪。从小到大凡是我喜欢的,姐姐都会给我弄来,哪怕我要小外甥的糖那时候志哥儿才会走路,袁训开玩笑和志哥儿抢糖吃,志哥儿小得不懂事,自然不肯,拿糖糊了舅舅一身,自己哭了,郡王妃赶过来,问明白后,把志哥儿的糖分了一半给袁训,袁训自然不要,又把袁训笑得不行,当时志哥儿那小脸儿灰得不行,委屈莫明看着让母亲分走的一半儿糖抢外甥糖姐姐都肯向着自己一半,这娶亲大事,自己又喜欢,凭什么姐姐会不喜欢?

袁训没好气:“轮不到你不喜欢”郡王妃才气得又一回张着嘴没话可回,见弟弟往外面走。“哎,我还没有说完你媳妇,你去哪里?”

“有什么可说的”袁训一脚门里,一脚门外的回头,脸色臭臭的:“她骂姐姐是她不对,回去我教训她。可你不喜欢宝珠,又算什么我喜欢的,你就得喜欢”一甩袖子走了。

走出去几步才想了想,这两天尽干甩袖子的事。从家里出来,大门上甩袖子;这从姐姐房里出来,又甩袖子。

袁训在葡萄架下面,把袖子用力又甩了几甩,不管后面房中姐姐看到会怎么想。他在自已姐姐面前还不任性,又能去什么人面前去任性?

郡王妃见到,自然又带上气。更让她气的是小弟的话,你凭什么不喜欢?郡王妃伤了心,为小弟操心来操心去,最后落个你凭什么……

宝珠没把她骂哭,袁训的袖子把郡王妃泪水拂落几滴,落在她的衣袖上。

……。

宝珠离开驿站后,毫不后怕她和自己的丈夫顶上,也毫不后悔。

宝珠从没有像当女强人的雄心壮志,她要的就是有个相处得来的丈夫,过上一辈子。她甚至当初是不愿意进京的,为了不进京还去和方姨妈结盟过,她怕进京后找到王侯公子又如何,那王侯公子高是高了,他能看得上宝珠吗?

宝珠有自知之明,凡是超过她自知之明的想法,不见得就是好高骛远,但在宝珠心里也是不得当的,她不会去驾驭它。

以她的年纪,去年十五岁成亲,今年不过十六岁。是一个十六岁,又身在爱恋的少妇人,谁动她的丈夫,包括是她的丈夫自己,宝珠都会去争取。

她要的,本就是夫妻相对。

坐在雇来的车里,因为来前就有预感,和郡王妃这场话未必是好谈的,宝珠没让顺伯送过来,也正好免得顺伯看到这一幕。

此时她抚额头,摸着那火辣辣的地方,只顾抽着凉气:“他是铁打的吗?”宝珠昨天没睡好,这下子原本的头疼就更疼了。

红花怯怯地问:“现在是往宫门上去吗?”这是宝珠定好的路线,先去见郡王妃,再带上郡王妃一起去宫中找后援。

宝珠恻然:“不必了,回家去吧。”红花不解上来,宝珠看在眼里,也难以对红花解释。红花的眼光分明在说,难道不管小爷了吗?她想不到宝珠所想的。

郡王妃姐姐都有瞧不上宝珠出身的意思,那中宫姑母呢?宝珠想只怕也早有想法在心里了吧?

那王府的姑娘不合时机的又冒出来,常四姑娘从脸蛋子到身段儿也是好的。宝珠此时了然,姑母必然是给表凶寻过亲事的,不知什么原因,表凶没有答应,才和宝珠成了亲。

只是两家舅父定亲,就让表凶把王府姑娘推掉这个原因,宝珠觉得不可相信。

但事实就是如此,简单的事情往往是人们不相信中的误区。

表凶把姑母许的亲事不要,那姑母想来也不喜欢宝珠,见面儿关爱,不过是宝珠是侄媳妇罢了。

宝珠想通这些,就更加的难过,表凶是喜欢宝珠的不是吗?至少也有缘份存在吧。过往的种种俱在眼前闪过,宝珠不敢相信那以前全是骗宝珠的?

你真心的想去打仗吗?打仗是意外不断的。

大姐丈都不愿意去的地方,许给他一定不下战场他才说好。还有最近京里摔断胳臂腿的倒有多少,守宫门将军邹明身为岳父,都不肯让女婿去,何况宝珠是枕边妻……这说明什么?没有人认为去打仗叫好。

换成现代姑娘们,热恋的男朋友哪怕去隔壁的城市工作,也是会难过的吧?

她今年十六岁,她的丈夫才当官,不在意料中的事情发生在她身上,古代女人中听到亲人打仗就哭的,只怕千千万都如此。何况他们是恩爱夫妻。

不是恩爱夫妻这样的,也一堆。

宝珠不后悔争执,只是婆家的亲戚就此不能再找。在他们眼里,宝珠你应该理解,你的丈夫素有大志?宝珠嗤之以鼻,不在谁身上谁不知道,这个时候哪里还来的稳定和镇定,急还来不及。

就三天,可就离京了。

昨天还就过去了一天,也就是说,除了今天明天,后天就得走了。

怎么办?

宝珠这个时候倒定了下来,也许心底的莫明其妙撞了一下人后反而消失。好生生恩爱的夫妻忽然要走,总有点儿莫明。

宝珠再次告诉红花:“回家去。”她决定好整以暇地等着丈夫回来,不信他不要宝珠,母亲也不告别一声?

车行过南安侯府,宝珠和红花各有心事,就没有往外看到侯府门外停下轿子。马车过去,安老太太从轿子里出来。南安侯府是老太太几十年没回来过的,以前还想过再回娘家必定是感慨万千的,此时却什么想法也没有,只扶着梅英急急往里面走。

守门的人拦住,他年青不认得老姑奶奶。梅英喝道:“这是嫁到安家的老姑奶奶,来找侯爷的,”

安老太太已经往都察院去了一趟,今天沐休,她就转轿子再往娘家来。守门的人不敢再拦,反而帮着带路。路上遇到钟三钟四,钟三留沛忙上前搀扶,也就心中有数,问道:“是为四表妹夫的事?”

“是啊是呀,这好好的,怎么能放他去那生死之地?”安老太太挽住钟氏兄弟的手,就嚷出来:“快叫你的祖父来”南安侯很快就过来,安老太太见到他就泪眼汪汪:“当初兄长许亲的时候,可没有说过他还会去打仗,这亲事是你和辅国公做的保山,你们还我说法来。”

南安侯安慰道:“妹妹别急,我是昨天晚上听到的,听到时已经夜里,就没去看你。我才找人问了情况,正要去找辅国公,你既然来了,我们一起去,当面和他说个明白。他是你的养老女婿,又身有官职,轻易去那几年才回来的地方,不问过我们那是不行。”

南安侯把几年才回来这话,巧妙的抛出来,暗示妹妹也不是不回来,也不是一定就有伤损。安老太太也是**没睡,脑子里只转着这一件事,哪里还能听出暗示,催着兄长出门,上马上轿的,往驿站里去。

轿子走出这条街,老太太才明白过来,咦,我这算是回过家了?

以前认为回家必然是艰难的,那门一定是难进的。没想到出了一件事情,不易吹灰之力的就进了去,又出了来。

辅国公和陈留郡王还是不在,他们一早去宫中议事,此时,都在皇后的宫中。

两个人都长跪着,在他们面前的皇后看上去倒是心平气和,就是说出来的话,让辅国公和陈留郡王哭笑不得。

她坐在红漆彩百鸟朝fèng的座椅上,手指随意的搭在雕着无数宝石的扶手上,漫不经心地在说一个故事:“就是这样了,老程婴把自己的孩子献出去替死,保全了赵朔的儿子,从此千古留名,”

这是托孤救孤的故事,背景发生在春秋时的晋国。大夫屠岸贾为争权杀了赵朔满门,他的妻子是公主,在宫中待产避祸,产下一个儿子由程婴抚养长大,为避搜寻,程婴把自己儿子送出去受死。

满面平静的皇后缓缓道来这个故事,足可以看出她内心的气愤。你怎么不代我侄子去

她气愤的借这个故事来责备辅国公,隐含着我的侄子如果有点儿损伤,我就和你拼了。

陈留郡王想笑又不敢在这里笑,但想到小弟实在“唯一”,已经是无敌的地步,又让人笑意一阵一阵地往上翻。

可怜的岳父,你把小弟当成亲生子教养了十一年,现在还落得个中宫要怪罪你的地步。

“你说是不是?”中宫正在说她怪辅国公的原因:“都是他一身的武艺惹的祸?”话头一转,眸子也随着转到辅国公身上,中宫淡淡:“听说是你教的,”

辅国公顾不上喊冤枉,还得恭敬地答应:“是。”

“你打小儿教他这些作什么?”中宫隐隐有怒气出来。读书最高,你教他念书不就行了?旁边坐着瑞庆小殿下,她正翻着书,在她身边的书堆出十几本,她翻着其中一本,也跟着插话,小殿下一本正经:“就是嘛,不会武艺就不会去当兵。”

陈留郡王心想您这不是寒我们的心吗?打仗这么不好,那我们守边城全都傻了。

这是为着同一个人,才能这样的说话。如果更换一个人,中宫和小殿下这几句话,就可以逼反一批人。

辅国公再道:“是。”

他的外甥就要去战场,他的难过不下于中宫。中宫对他说的话,他几乎没往心里去。反正娘娘有气,她要出出气就是这样。

中宫白眼他:“是什么?”

从进来你就是是是的。

辅国公叹气,如实地回她:“娘娘,他自幼在边城长大,在那地方不会功夫可怎么行?”中宫闭上嘴,她也是那地方长大的,知道辅国公说的是实情。

瑞庆小殿下见母亲没了话,讨好的送过手中的书,小声地道:“母后您看,这里还有,这也是保全血脉不顾自己的故事,”

中宫接在手上,小殿下忙活的又去翻另一本书,敢情想用这些书来帮中宫消消气。

陈留郡王偷偷扫一眼小殿下手边的本,心想今天把这些书上的故事说完了,我和岳父也就跪到中午了。

跪会儿他是不怕,他担心的是娘娘乱了方寸。

两边厢还有宫女太监们,看来是心腹,但就是心腹,宫中不是寻常的地方,隔墙总有耳,有些话若是明说头一个连累的就是中宫娘娘。

而乱了方寸,连累的也是中宫自己。

就是娘娘自己,发泄怒气也用的是一个又一个的故事。陈留郡王很想辩解几句,就得一样的用隐语。

去边城也不全是直接刀剑下面过,再说那是自己小舅子中的“唯一亲的”,陈留郡王就大胆回话:“回娘娘,去的人有一部分在我帐下。”

这本是句劝娘娘你不要担心,我自有照应的话。可中宫却顿时黑了脸:“嗯?从此到你手底下是吗?”你是**裸的威胁本宫我要对你客气点儿是吗?

这种心思让辅国公都忍俊不禁,是怎么能想到威胁上去的?

笑容才出来,又让中宫狠狠瞪住。国公忙收住笑容,暗示一下娘娘:“陈留郡王为人宽厚,就是夫妻上面也是相敬如宾,对妻子极好。对手下的人嘛,也从来不差。”中宫娘娘面色稍缓,哦,这位郡王是我的侄女婿啊。

不是外人乃是一家人。

陈留郡王和辅国公才觉得松一口气的时候,瑞庆小殿下又递上一本书:“母后还可以说这个故事,”

跪在地上的翁婿一起苦笑,小公主您少说几句更好些,您多说了是添气的知道不?

中宫果然又眉头一紧,重想到侄子又要恼火。这个时候,外面有人宣道:“皇上驾到”没有预料的宣告声,中宫手一抖,书落在地上,一个宫女利落的上前捡走。小殿下也迷乎:“父皇来了?”

母后故事还没有说完,父皇来了母后还肯说吗?难得母后肯要瑞庆帮忙说故事,小殿下才找到成就感就让打断,很有些遗憾的味道。

中宫陈留郡王辅国公,不约而同的镇定下来。

中宫想到她会见这两位外臣,是早就回过皇帝,而且宫中是记档的。她就问问从军的事儿,也不算什么,她镇定了。

而辅国公和陈留郡王也是一样的想法,娘娘会见外臣,是皇室给的脸面,而且并没有说什么呀?

三个人都面色平静,候着那脚步声走近,皇上微笑而进。

“父皇,”小殿下欢呼一声,此处不是金殿,她小跑着过去扑到他怀里。皇上抱起她掂掂:“我的女儿又重了,看来按时吃饭,没有偷吃点心,”听到说吃点心,小殿下眉飞色舞:“宫里的点心,是御膳房林嬷嬷做的最好,宫外的点心,数袁师傅家里的最干净。”

无意中,小殿下先提起坏蛋哥哥,她苦着小脸儿:“但是袁师傅不当官却要去当兵,只怕以后他们家的点心就不再好吃。”

皇上抱着她坐下来,让中宫等人起身,再对瑞庆小殿下笑道:“为什么他当兵去了,点心就从此不好吃?”

“好吃点心是那家的宝珠做的,袁师傅走了,她难道不哭吗?她哭了不肯用心,点心就不会再好吃。”瑞庆小殿下愁眉苦脸求皇上:“让他不要去了,可好不好?”

皇上让逗笑,一口就回绝:“那怎么行。”目视一下辅国公和陈留郡王,温和地问道:“听说,是你的外甥?”

“是,”辅国公欠身子。

“哦,那怎么你不照应,他要往京里来?”皇上的问话并不高,却让中宫眸子微紧,而辅国公和陈留郡王都惊出一身冷汗。

辅国公跪下来:“是我照顾不周,才致母子流落京中,是为臣的不是,臣这一回前来,就把妹妹接回家去养老。”

中宫咬咬牙,我有答应你接吗?说得好轻巧。你接走我的弟妹,我过年以后还见谁去?

皇上的这一句问话,正中辅国公下怀,他就势提出接走袁夫人的话,而且顺理成章。

皇上却笑了:“不必不必,”

正在腹诽的中宫正在腹诽的辅国公正在想岳父可以如愿的陈留郡王三个人都是愕然的,怎么就不必了呢?

瑞庆小殿下张张小嘴儿很想说什么,又想到父皇正在会臣子,是不能乱说话的,就又闭上。皇上逗着她玩:“你又想说什么?”

“她住着自己都不说走,为什么要接走呢?她要回去,难道她自己不会回去吗?”

童稚幼语轻脆悦耳,中宫微微一笑,辅国公又要冒汗,而陈留郡王忽然发现小殿下聪明极了,她句句都向着中宫说话。中宫不能反驳出来的话,由小殿下说了。

皇上则是笑:“有理,”转向辅国公:“爱卿,公主的话,就是朕要说的。”再语转淡淡:“袁御史就要去从军,太子对朕说,有个要职给他。他的母亲,还是留在京里吧。”

中宫到此,简直是得意了。而辅国公则背上一阵寒凉后,心头又有喜色。

不许妹妹离开京城,意味着外甥又要高升,这是扣留的意味。

而中宫此时也想到这一点,眼看着侄子从军不能挽回,娘娘又白了脸。

果然皇上微笑道:“我和太子说过,就想着找你们说说。问你们,说还没有出宫,在皇后这里,我就过来了。啊,国公,你处原是有监查御史的是吗?”

辅国公忙道:“是,原有一位监查御史驻扎。”

皇上沉吟还没有说话,中宫还想试试挽回,陪笑进言:“袁家是淑妃的同乡,袁训那孩子争气,听说他不懂事儿放着官不做要去当兵,淑妃正在难过呢,”

皇上闻言,把脸沉了下来。语声不高,却震撼人心:“那你就应该狠狠的斥责她,去了她的妃位也是可以行的”

中宫战战兢兢,真正难过的人是她才是。听到是这么严厉的责罚,中宫壮着胆子为淑妃讨情面:“她也就是看那孩子不忍心,”

“胡说,”皇上严厉起来:“当着满京城百姓的面,又现在告示贴在那里,就是皇亲中也走了几个,何况是他他不走,死罪”

“当”瑞庆小殿下把手中茶碗摔了,中宫更是面无血色,几乎站立不稳。

皇上重新抱起小殿下,重新有了笑容:“你要为你的师傅讨情是不是?你的师傅可是自己愿意去的,他的官职已经不错,他还另有抱负,父皇喜欢他这样的人,已经命太子嘉奖他,等过上几年,他在军中历练得熟悉,再回京里足堪大用。”

瑞庆小殿下本来是没有感觉的,还觉得坏蛋哥哥走了再也没有师傅敢打自己手板儿,又觉得出京去边城玩儿去了,是件好玩的事情。

但听到说死罪时,她真的戚戚起来。见父皇还是温和的,小殿下抱住他手臂哇哇哭了起来:“我不要他走,我要他教我念书,父皇求你不要让他去,”

中宫悄悄的拭去几点忍不住出来的泪水。

辅国公和陈留郡王更觉得压力山一般的沉重,都低下头不敢说话。

皇上哄了女儿几句,像是才发觉还有两个臣子在这里,让他们看到公主哭闹不好,就命辅国公和陈留郡王退出去。

翁婿两人直退到宫门外面,也没有说话。各自上马回到驿站门外,辅国公才叹息道:“这事儿,是他太任性胡为了”

他狠狠的说出这句话,又语声一怔,面上浮出苦笑。他看到天井下面有两个人过来,一个白发飘飘是南安侯,另一个白发苍苍是安老太太。见到这两个人,辅国公不用问也就知道原因。陈留郡王也看到,他为袁训的任性而在宫中听足了娘娘的话,更不想再多听南安侯的抱怨,老太太的悲声,忙道:“岳父,我想起来还要去个地方,”马也不下,陈留郡王让他的马脚底抹油,走了。

……。

二更鼓响,宝珠坐在黑暗中抱住膝盖。房中没有掌灯,无边的黑寂沉沉在房中。虽然夏天的夜晚是热的,但宝珠依然打心里冒着寒气。

又是一天将要过去,他今夜也不回来吗?

宝珠已不再哭,木着脸静听着房外风声木叶声,还有她的心碎声。好似星辰落地摔成晶莹八瓣的同时,那碎晶裂开着发出响脆声,顺便儿不当一回事儿的扎碎宝珠的心。

上一次记起来的无助时,是宝珠知道原来她没有父亲,而又知道父亲竟然这样的重要。她当时坐在石阶上揉眼睛哭:“余家哥哥要带我去看花,”

“姑娘,你就要大了,该懂事了,你没有父亲陪着,不是小,还可以和余公子出去玩,”奶妈耐心的劝着她,劝到最后,劝出奶妈的一片心酸,奶妈也哭了。

像是七岁,又像是八岁。安家的女儿八岁以后,安老太太就不答应她们和青梅竹马们一处玩耍,奶妈说的像是又早一些,应该是八岁以前。

卫氏当得起宝珠的一切供奉,就是她对宝珠姑娘从衣食到言行,从言行到名誉无不把得严紧。

微微的泪把宝珠眸子模糊,她的思绪又飞到前年的灯节,表凶把宝珠护在身前的那双臂膀,坚实而有力……。宝珠在灯节晚上情动,就是盼着有双臂膀陪在身边。

可现在,他就要走了,他不打一声招呼的就要走了,是宝珠做错了什么吗?

宝珠早已告诉自己不要哭,哭也没有用,等到他回来见到,也让他看不起。可泪水随心情悄然的滑落,全不由她的思绪控制。

这个时候,有脚步声过来,轻轻的,和平时大步而回来的不一样,但那熟悉的节奏如更鼓声般,敲击在宝珠心上。

宝珠绷紧身子,睁大眼睛迫切地往外面看。见那熟悉的身影悄悄进来,他轻手轻脚的带着不想打扰到宝珠,但借着月光,还是看到**上坐着的人儿。

有那一刻,宝珠看出来袁训有想退出去。

袁训怕见宝珠,他怕宝珠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无颜以对,无话回答。他本想走的那天再回来,收拾几件衣裳就了事,宝珠肯定是要哭的,宝珠的哭声已经把他耳朵灌得今天也忘不了,早回来再让宝珠灌两天,袁训怕自己会软弱的说不走。

他也有软弱的一面,他更有激励自己的一面,但面对宝珠时,袁训还是会受她的心情影响。

他步子往后退时,隐约见到宝珠身子动了一下。是颤抖,还是想起来拉他,袁训也不知道。但这身子微微一动,激起袁训全部的内疚和思念。他取出火烛,把灯掌起来。自己手握着过来,把烛火放到**头,抬眸看宝珠时,只见到她苍白的面容,就好似一把火点在袁训心里。

他嗓音发颤叫着:“宝珠,”

人就压了过去。

见到宝珠时会这样,袁训早有心理准备。而宝珠也同时扑了过来,把袁训紧紧抱住。不管抱住哪一块儿,是握住手臂,还是拧住他的腰身,宝珠都还在拼命的继续抓紧,哪怕抓得足够紧,她还是觉得他随时会溜走,就再抓紧些……

扑天盖地而来的感情,把两个人都牢牢的包裹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