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省部级领导 > 第591章 于生林秘书长负责筹建省委省政府新办公楼(求五星好评)

山河省委和省政府,虽然分别位于两个独立的大院,但实际上它们彼此相邻。表面上看,这两个大院都有各自的大门,然而内部却没有设置围墙或护栏来划分界限。

相反,它们之间的中间地带被规划为一片宽阔的篮球场和羽毛球场地,这里没有明显的界限标识。

每当孙国华省长需要前往省委向刘振川书记汇报工作时,他都必须穿越这片运动场地。这片场地成为了他前往省委的必经之路,也成为了他与省委之间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有时候,孙国华省长在路过这片运动场地时,会被地上的篮球所吸引。他会顺手捡起篮球,轻松地投出一个,篮球在空中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准确地落入篮筐。这个小小的举动常常会引起路过的机关干部们的注意,他们会不约而同地鼓掌喝彩,为省长的投篮技巧点赞加油。

这样的场景不仅展示了孙国华省长的亲和力和阳光的一面,也让他与机关干部们之间的距离更近了一步。这片运动场地成为了他与大家互动交流的一个平台,让工作氛围变得更加轻松愉快。

九月午后还是很热,蝉鸣透过省委办公厅的双层玻璃,在会议室里织就一层燥热的网。省委书记刘振川将茶杯轻轻放在会议桌上,杯底与大理石台面碰撞出清脆声响,打破了持续许久的沉默。

五年前就该启动的省委省政府新办公楼建设,因种种历史遗留问题搁置至今,如今随着燕云区战略地位的跃升,这项工程再次被提上日程,成为摆在省领导面前的重要议题。

会议室里只有省委书记刘振川,省长孙国华,省委秘书长和省政府秘书长四人。

“国华同志,燕云区从农业县变身经济技术开发区,现在又定位为城市新增长极,咱们省级机关搬迁迫在眉睫。”刘振川翻开案头的规划图,目光落在燕云区核心地块的卫星影像上,“这项工作得进行了。”

省长孙国华调出五年前的设计方案:“当年规划的单体建筑高达32层,确实不符合现在的作风要求。而且燕云区正处在发展初期,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紧张,咱们得把钱花在刀刃上。”他的手指在图纸上划过,“这里是原规划的主楼位置,光是地基工程就要吃掉大笔预算。”

刘振川沉思片刻,起身走到巨大的燕云区规划沙盘前。沙盘上,尚未拔地而起的省委省政府新址区域闪烁着红光,周围密布着规划中的产业园、住宅区和交通枢纽。“我有个想法,建两栋楼。前楼给省政府,后楼让省委、省人大、省政协联合办公。”他用激光笔在沙盘上圈出两个区域,“既保证各部门相对独立运转,又能实现资源共享。比如会议室、食堂、停车场,统一管理后,运营成本至少能降低三成。”

孙国华频频点头,补充道:“这种布局也符合‘集中统一、务实高效’的原则。楼体高度控制在12层左右,外立面采用现代简约风格,搭配园林式景观,既庄重又不失亲和力。”他翻开财政预算报告,“更重要的是,相比超高层单体建筑,这种方案能节省近两亿建设资金。”

话题转到政府广场规划时,两人几乎同时开口,相视一笑。刘振川率先说道:“我看原规划的20万平方米广场太浪费了。燕云区现在最缺什么?学校!周边十几个新建小区,孩子上学要跨区,家长意见很大。”

“英雄所见略同!”孙国华调出教育部门的调研报告,“按测算,这片区域至少需要三所小学。如果把广场改建为学校,既能解决民生痛点,又能优化城市功能布局。”他指着规划图上广场位置,“这里紧邻地铁口,交通便利,用来建学校再合适不过。”

窗外的夕阳为会议室镀上一层暖金色。两位领导围绕细节继续深入探讨,从楼间距的日照标准,到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再到周边公共交通配套。最终形成共识:两栋办公楼的设计方案下周提交常委会审议,同时启动教育部门与规划部门的对接工作,确保小学建设与办公区同步推进。

此刻,那两位位高权重的秘书长竟然也只能乖乖地坐在一旁,充当起了记录员的角色。他们的头微微低垂着,手中紧握着笔,全神贯注地记录着领导的每一句话。

会议室里异常安静,只有领导的声音在空气中回荡,偶尔还能听到笔尖在纸张上快速滑动的沙沙声。两位秘书长的额头上都渗出了一层细汗,他们的心跳似乎也随着领导的讲话节奏而加速。

尽管他们都是经验丰富、能力出众的人物,但在面对如此重要的场合和如此关键的讲话时,他们也不禁感到一丝紧张和压力,说实话,一二把手商议定夺的事情,基本上就是这样了,轻易是不会再改变的。

常委会上,虽然也有一些不同的的声音,但是,当大家知道了,省长和书记都已经定完了,于是就再没有不同意见了。因为,这种决议不涉及到他们的利益,提提反对意见,无非也就是刷刷存在感,反正也不针对任何人。

随后,省长办公会立即落实省委常委会决议,确定下来这件事,并且成立了专门领导小组。组长由省长孙国华担任,副组长是常务副省长李凤军、省政府秘书长于生林、燕赵城市长朱广臣。

于生林负责日常工作。

这是一项大工程,交给李凤军或朱广臣,孙国华都不放心,还是交给于生林他放心。所以,他亲自兼任这个领导小组的组长,一般情况下,是由一名副省长担任组长即可,但是,那样的话,于生林会受很多限制,不如自己兼任,这样于生林开展起来工作也会容易一些。

还有一个原因,这种大工程,是一块儿大肥肉,各种势力都会盯上的。如果让李凤军或朱广臣来负责,人情这方面肯定会影响质量和进度等。

一劳永逸,免得后续麻烦,干脆就让于生林负责,作为省政府秘书长,负责建设新的省委省政府办公楼,也是合情合理的安排。

求五星好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