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推背镇守使 > 第33章 初见袁天罡

推背镇守使 第33章 初见袁天罡

作者:河山清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10 20:25:16 来源:小说旗

“回陛下,此说确有依据。”他指向其中一段,“蚩尤旗乃妖星一种,形如旗幡,色赤如血。但...”他话锋一转,“据《天罡正法》记载,此象需与岁星位置同参。若岁星在东,主外患;在西,主内乱。”

李世民眼中闪过一丝讶异:“袁天罡也是这般说。看来爱卿确实得了真传。”

他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夜空中的星辰:“朕年少时不信这些。但自玄武门之变后...”话到此处戛然而止。

殿内陷入沉默。李炫知道皇帝想起了那场改变大唐命运的政变。历史上,李世民晚年确实越来越迷信天象占卜,恐怕与这段经历有关。

“陛下,”李炫轻声打破沉默,“天象如警钟,意在提醒世人未雨绸缪,而非坐等灾祸。就如臣等发现画皮妖踪迹,提前防范,便可消弭祸端。”

李世民转过身,脸上浮现一丝赞许:“爱卿此言甚合朕意。”他回到案前,突然问道,“你既能观气,可看得出朕身上气运如何?”

李炫知道这是最后的考验。他定睛凝视皇帝,暗中运转《天罡正法》中的望气术。片刻后,他恭敬答道:

“陛下周身紫气环绕,此乃真龙天子之象。只是...”他犹豫片刻,“印堂处有一丝青气缠绕,恐是近日忧思过度所致。”

“青气?”李世民挑眉,“不是黑气?”

“非也。”李炫摇头,“黑气主病厄灾祸,青气主忧思郁结。陛下近日想必为边患与朝政劳心。”

这个回答显然出乎皇帝预料。李世民摸了摸自己的额头,苦笑道:“爱卿倒是第一个不说‘陛下龙体安康’的。”

他忽然压低声音:“东宫呢?你可曾见过太子气色?”

李炫心下一凛。这个问题更加敏感,稍有不慎就会卷入储位之争。

“臣只在今日大朝会上远远望见太子。”他谨慎回答,“殿下气色红润,只是...”他故意欲言又止。

“只是什么?”

“只是身边似有灰气缭绕。”李炫字斟句酌,“此气非病非灾,而是主身边有小人是非。”

李世民目光骤然锐利:“可知是谁?”

“臣道行尚浅,远观难以确定。”李炫巧妙回避,“不过灰气最易在月圆之夜显形。若陛下准许,臣可在望日观测。”

“准。”李世民当即拍板,“下月十五,朕安排你入东宫赴宴。”

他忽然换了个话题:“爱卿对火器改良有何计划?”

李炫知道试探告一段落,松了口气:“臣打算将道门雷法与火器结合,研制专克邪祟的‘天罡雷’。此外...”他从怀中取出一张图纸,“这是臣设计的连发火龙箭,可三箭齐发,对付成群妖人尤为有效。”

李世民仔细查看图纸,龙颜大悦:“妙!朕命将作监全力配合,需要什么材料尽管开口。”

“谢陛下。”李炫趁机进言,“臣还有一事相求。”

“讲。”

“请陛下准许臣挑选三十六名心志坚定的将士,传授基础道法,组成‘天罡队’,专司对付画皮妖。”

李世民沉吟片刻:“准。但须秘密进行,对外就说是火器演练。”

“臣明白。”

谈话至此,已近子夜。李世民面露倦色,李炫识趣地起身告退。就在他行礼时,皇帝突然又问:

“爱卿,最后一个问题——你觉得,人真能改变天命吗?”

李炫怔住了。这个哲学性的问题直指他作为穿越者的核心困惑。沉思片刻,他郑重答道:

“天命如江河,人力如舟楫。舟不能改河道,却能决定航向。陛下开创贞观盛世,不正是以人力补天工吗?”

李世民闻言大笑:“好一个‘以人力补天工’!爱卿此言,当浮一大白!”

他亲自执壶为李炫斟了最后一杯茶:“今日之言,出你口,入朕耳。去吧,明日朕等着看你望气的结果。”

“臣告退。”

离开两仪殿,李炫在侍卫引领下穿行于宫墙之间。夜风拂面,带着初秋的凉意。他抬头望向星空,紫微星依然被薄云遮掩,而荧惑确实越来越接近心宿。

“历史真的能改变吗?”他喃喃自语,想起史书上记载的即将发生的侯君集谋反案。

身后传来打更声,已是三更时分。李炫握紧皇帝赐予的令牌,心中既忐忑又坚定。无论如何,他已经在这个时空留下了自己的印记,接下来的路,就要靠他自己走下去了。

宫门外,王铁柱牵马等候多时。见李炫出来,连忙迎上:“大人,一切顺利吗?”

李炫翻身上马,轻声道:“回府再说。对了,明日酉时前,准备好朱砂、黄纸和桃木剑。”

“大人要做法?”王铁柱瞪大眼睛。

“不,”李炫望向太史局方向,“是要看一场大戏的序幕。”

马蹄声在寂静的街道上格外清脆。李炫不知道自己的干预会如何改变历史,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大唐与画皮妖的战争,才刚刚开始。

而他已经身不由己地站在了这场风暴的中心。

第二日清晨,李炫早早醒来,推开窗户,长安城的秋阳斜斜地洒在庭院里。昨夜面圣的场景仍历历在目,皇帝那双仿佛能洞穿人心的眼睛让他心有余悸。今日要见袁天罡,这位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玄学大师,更让他忐忑不安。

“大人,您醒了?”王铁柱端着热水走进来,“刚收到消息,袁太史已派人在府外等候,说酉时准时来接您去太史局。”

李炫点点头,用热水洗了把脸:“备好的东西都齐全了吗?”

“都在这儿了。”王铁柱指着桌上的包袱,“朱砂、黄纸、桃木剑,还有您要的那几味药材。”

李炫打开包袱检查,指尖触到冰凉的桃木剑时,一股微弱的灵力从剑身传来。这把剑是他托人从终南山带来的,据说取材自百年雷击桃木,对邪祟有天然克制作用。

“对了,”王铁柱压低声音,“今早我去西市采买,听到些传闻...“

李炫挑眉:“什么传闻?”

“说是昨夜皇宫内有异象,紫宸殿上空有红光闪现,还有人说听到了龙吟声。”王铁柱神秘兮兮地说,“更奇怪的是,今早侯君集告病没上朝,他府上请了好几个道士进去。”

李炫心头一凛。侯君集与画皮妖有勾结,这是历史上的记载。如今看来,事情比他想象的还要复杂。

“还有别的消息吗?”

“听说太子最近新得了个幕僚,姓杜,很受宠信。这人来历不明,但精通西域各国语言,太子常召他入东宫议事。”

杜?李炫想起在定襄城见过的那个将作监录事杜衡。难道是同一个人?还是画皮妖一脉的又一个棋子?

“继续留意这些消息,但不要主动打听。”李炫叮嘱道,“今日我去太史局,你不必跟着,留在府中整理行装。陛下可能会赐宅邸,我们得做好准备。”

王铁柱应声退下。李炫独自坐在窗前,取出《人皮秘术》再次研读。这本邪典他已经翻过无数遍,每次都能发现新的细节。今日他要见袁天罡,必须做好万全准备。

书页翻到记载“望气术”的部分,李炫目光一凝。这里提到,修炼至高境界的画皮妖可以改变自身气运颜色,伪装成普通人。而识破这种伪装的方法,需要用“天罡正气”刺激...

“原来如此。”李炫若有所思。难怪皇帝要他配合袁天罡,这位太史令修炼的正是天罡正道。

时间流逝,转眼已近酉时。李炫换上一身素色道袍,将必要物品装入袖囊,腰间悬上桃木剑,整个人看起来颇有几分仙风道骨。

府门外,一辆朴素的马车静静等候。车前站着一名青衣童子,约莫十二三岁年纪,见李炫出来,恭敬行礼:“李大人,家师命小童来接您。”

李炫点头上车。马车穿过繁华的长安街道,向皇城方向驶去。透过车窗,他看到西市依旧热闹非凡,胡商、士子、百姓摩肩接踵,丝毫不知暗处的危机。

“小师傅,”李炫试探着问童子,“袁太史近日可好?”

童子头也不回:“家师昨夜观星至三更,今晨又入宫面圣,回来后就一直在观星台准备。”

“准备什么?”

“小童不知。”童子顿了顿,“不过家师取出了珍藏多年的'浑天仪',还命人准备了三十六盏青铜灯。“

浑天仪?李炫心头一震。那可是测算天象的神器,据传袁天罡的浑天仪能精确预测日食月食,甚至能推演王朝兴衰。

马车驶入皇城侧门,经过几道盘查后,停在一座古朴的建筑前。门楣上“太史局”三个篆字苍劲有力,两侧对联写着:“观天察地知人事,测影量星晓古今”。

“李大人请随我来。”童子引路道。

太史局内幽静异常,庭院中古柏参天,青石板路两侧摆放着各种天文仪器:圭表、漏刻、晷仪...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央一座三层铜制浑天仪,在夕阳下泛着神秘的光芒。

穿过前院,来到一座高台前。这观星台高约十丈,以青石砌成,台顶隐约可见人影晃动。

“家师在上面等您。”童子停在台阶前,“小童修为尚浅,不得上台,请李大人自行上去。”

李炫道谢,独自踏上石阶。台阶共一百零八级,象征周天星宿之数。每上一步,他都感觉周围灵气越发浓郁,到后来甚至呼吸都有些困难,仿佛置身于粘稠的水中。

终于登上台顶,眼前的景象让李炫屏住了呼吸——

台顶呈圆形,直径约五丈,地面镶嵌着复杂的星图,以金银丝勾勒出二十八宿和三百六十五颗主星。台边均匀分布着三十六盏青铜灯,灯焰竟是奇异的青白色,无风自动。

台中央,一名白发老道正俯身调整一架精致的仪器。听到脚步声,他缓缓直起身,转身面对李炫。

袁天罡!

这位传奇人物看上去六十余岁,白发用一根木簪随意挽起,面容清癯,双目却明亮如星,仿佛能洞穿世间一切虚妄。他身着朴素青袍,腰间悬着一块古朴的青铜镜,镜面隐约有符文流转。

“李参军,久等了。”袁天罡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老道昨夜观星,发现天象有异,特请陛下准你前来一观。”

李炫恭敬行礼:“晚辈李炫,拜见袁太史。”

“不必多礼。”袁天罡摆摆手,“陛下已告知老道你的师承。玄真子...可是终南山紫阳观那位?”

李炫心头一跳。他编造的师承居然真有其人?好在反应迅速:“正是。不过师尊常年云游,晚辈只在观中修行三年。”

袁天罡目光如电,在李炫脸上停留片刻,突然道:“伸出手来。”

李炫依言伸出右手。袁天罡三指搭在他腕脉上,闭目感应。片刻后,老道睁开眼,神色复杂:“果然有《天罡正法》的气息...奇怪,玄真子何时收了弟子?”

冷汗顺着李炫背脊滑下。他强自镇定:“师尊收徒向来隐秘,晚辈也是机缘巧合...”

“罢了。”袁天罡松开手,“既同属道门一脉,老道便直说了。昨夜荧惑犯心,天狼泛赤,乃大凶之兆。更奇怪的是...”他指向西北天空,“紫微垣外突然出现一颗新星,光芒直冲斗牛,此象古来未有。”

李炫顺着望去,果然看到一颗陌生的亮星,在暮色中格外醒目。不知为何,看到这颗星时,他心中涌起一种莫名的熟悉感。

“太史令以为此星主何吉凶?”

袁天罡没有立即回答,而是走到浑天仪前,转动了几处机关。顿时,仪器上的星辰模型开始缓缓运转,发出轻微的咔嗒声。

“《乙巳占》有云:‘客星犯紫微,主大变’。”老道声音低沉,“但此星不在任何记载中。老道以六壬神课推演,竟得‘遁’卦,主...”他忽然住口,深深看了李炫一眼,“主异人出世,天机紊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