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推背镇守使 > 第36章 李恪

推背镇守使 第36章 李恪

作者:河山清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10 20:25:16 来源:小说旗

袁天罡突然按住绢帛:“此象凶险,不宜细解。”

李世民却执意要看:“‘洗此大耻’?莫非大唐将来会有外患?”

李炫急中生智:“陛下,此象或许指西突厥。‘木火金水’缺‘土’,主边疆不稳。”

这个解释勉强过关。但随后的卦象越发直指未来,李炫感到自己如履薄冰。当第五十九象“无城无府,无尔无我。天下一家,治臻大化”出现时,他甚至不敢抬头看皇帝的反应——这分明是预言**!

终于,推演至第六十象。袁天罡排出的卦象让李炫浑身一震——这是“未济”卦,象征事物未完成。谶语为“一阴一阳,无始无终。终者自终,始者自始”。

就在李炫提笔准备作画时,袁天罡突然从背后猛推他一下,同时高声道:“天机已泄过多,参军慎之!”

这一推让李炫毛笔脱手,墨迹在绢帛上划出一道长痕。他愕然回首,正对上袁天罡深邃的目光——这竟是《推背图》得名的历史性瞬间!

李世民也被这突如其来的举动惊到:“太史令这是何意?”

袁天罡深施一礼:“陛下,天机不可尽泄。六十象已足,再多恐遭天谴。老道推李参军后背,正是警示之意。”

李炫脑中轰然作响。历史竟以如此精确的方式重演!他作为穿越者,不仅见证了《推背图》的诞生,还亲身参与了其中,甚至可能就是历史上那个被“推背”的李淳风?

“也罢。”李世民收起绢帛,“六十象已足够朕参详一生。来人,将这份秘典收入金匮,藏于凌烟阁密室,非朕手谕不得开启。”

内侍小心翼翼地将绢帛卷起,装入鎏金匣中退下。李炫仍沉浸在震惊中,直到袁天罡轻咳一声才回过神来。

“二位爱卿今日之功,朕铭记于心。”李世民郑重道,“此事关系社稷安危,出你等之口,入朕之耳,不得外传。”

“臣遵旨。”二人齐声应答。

离开凝碧池时,已是月上中天。袁天罡刻意放慢脚步,与李炫并肩而行。

“参军今日表现,令老道刮目相看。”袁天罡突然开口,声音只有二人能听见,“那些卦象谶语,参军似乎...早已了然于胸?”

李炫心跳加速:“太史令过誉了。下官不过是随灵感而作。”

“是么?”袁天罡停下脚步,直视李炫双眼,“‘心易’之说或许能瞒过陛下,却瞒不过老道。邵雍的先天易学虽精妙,但绝无可能精确预言数百年后的事。”

夜风吹拂,李炫感到一阵寒意。他知道面对袁天罡这样的高人,谎言很难奏效。

“太史令想说什么?”

袁天罡目光如炬:“那颗突然出现的新星,那道落入长安的金光,还有你对未来精确到可怕的了解...”老道压低声音,“你根本不是玄真子的徒弟,对不对?”

李炫沉默良久,终于轻声道:“太史令相信轮回转世吗?”

这个回答让袁天罡一怔:“参军何意?”

“若有人...在梦中预见未来片段,醒来后发现身处过去,太史令以为这是何种因果?”

袁天罡眼中精光闪烁:“《庄子》云:‘昔者庄周梦为蝴蝶’...参军是说,你曾‘梦’见过未来?”

“可以这么理解。”李炫谨慎回答。

二人行至宫门处,袁天罡突然道:“参军可听过‘李淳风’这个名字?”

李炫心头剧震——这正是历史上与袁天罡共创《推背图》的人物!

“未曾听过。他是...”

“老道昨夜占卜,得‘淳风’二字,主与今日之事有关。“袁天罡意味深长地说,“或许这就是天意。”

李炫猛然醒悟——难道历史上记载的“李淳风”就是自己?因为时空错乱,他正在成为历史的一部分?

“太史令,”李炫试探道,“若有人注定要参与某段历史,这是否意味着...”

“意味着历史本就是无数因果交织而成。”袁天罡接过话头,“老道年轻时曾得一偈:‘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参军今日所作所为,或许正是为了完成某个早已注定的因果。”

这番话让李炫如遭雷击。难道他的穿越并非偶然,而是历史自我修正的一部分?

宫门外,王铁柱已牵马等候多时。袁天罡最后看了李炫一眼:“参军好自为之。明日午时,老道在太史局等你,有要事相商。”

李炫拱手作别,翻身上马。回府的路上,他脑海中不断回放今日种种:《推背图》的创作过程、袁天罡的推背警示、关于因果轮回的对话...一切都在指向一个不可思议的结论——他可能就是历史上那个“李淳风”!

“大人,您脸色很差。”王铁柱担忧地问,“面圣不顺利吗?”

李炫摇摇头:“不,很顺利...太顺利了。”他仰头望向那颗陌生的星辰,喃喃自语,“或许太过顺利本身就是问题。”

回到府中,李炫命人备好热水,独自沐浴沉思。温热的水流冲刷着身体,却洗不去心中的困惑。他取出《人皮秘术》,翻到记载“借尸还魂”之术的部分,突然意识到一个可怕的可能性——如果画皮妖能占据他人身体,那么穿越时空是否也是某种类似的法术?

“大人!”王铁柱突然在门外急呼,“宫里来人了!”

李炫匆忙更衣出迎,只见一名内侍手持黄绢站在院中。

“李参军接旨!”

李炫跪地听旨。内侍展开黄绢,朗声宣读:“门下:着将作监录事李炫即刻晋封太史丞,协助袁天罡处理天文异象事宜。赐永兴坊宅邸一座,即日迁入。钦此。”

太史丞?李炫接过圣旨,心中五味杂陈。历史上李淳风正是从太史丞做起,后来升任太史令。难道皇帝也在冥冥中受到了某种指引?

内侍又取出一个锦盒:“这是陛下私下赐予大人的,说您一看便知。”

李炫打开锦盒,里面竟是一枚青铜令牌,正面刻着“推背”二字,背面是星象图案。他手指轻颤——这分明是皇帝对今日之事的认可!

送走内侍,李炫立即命人收拾行装,准备迁往新赐宅邸。王铁柱兴奋不已:“大人高升了!太史丞可是从五品上的要职!”

李炫却忧心忡忡:“福兮祸所伏。职位越高,责任越重。”他望向太史局方向,喃喃道,“明日见袁天罡,恐怕还有更大的考验...”

夜深人静,李炫独坐新宅书房,取出纸笔记录今日所见所闻。当写到“推背”二字时,他突然顿住——自己究竟是在记录历史,还是在创造历史?

窗外,那颗陌生星辰的光芒透过窗棂,在地板上投下奇异的光斑。李炫伸手触碰光斑,恍惚间仿佛看到无数时空线在自己手中交织。

“如果我就是李淳风...”他轻声自问,“那么真正的李炫又去了哪里?”

这个问题在寂静的夜里回荡,如同投入历史长河的一粒石子,激起层层涟漪,却找不到答案。

月光如水,洒在永兴坊新赐的宅邸上。李炫站在书房窗前,手中捧着那枚青铜令牌,令牌上的“推背”二字在烛光下泛着幽幽青光。这是皇帝对他的信任,也是对他的考验。

“大人,您还在想今日的事?”王铁柱端着热茶进来,看到李炫若有所思的样子,忍不住问道。

李炫回过神来,接过茶盏轻啜一口:“铁柱,你说...人真的能改变命运吗?”

王铁柱挠了挠头:“小人不懂这些高深道理。不过大人不是常说,尽人事听天命吗?”

李炫苦笑:“是啊,尽人事听天命。可若这‘人事’本身就是‘天命’的一部分呢?”

王铁柱一脸茫然:“大人,您今天怎么尽说些玄乎话?”

李炫没有回答,只是将目光投向窗外那颗依然可见的陌生星辰。自从面圣归来,他脑海中不断回放着与袁天罡在凝碧池畔的对话,每一个细节都像刀刻般清晰。

“参军今日表现,令老道刮目相看。”袁天罡的声音仿佛又在耳边响起,“那些卦象谶语,参军似乎...早已了然于胸?”

李炫放下茶盏,走到书架前取下一卷《乙巳占》。翻开书页,那些关于星象、谶纬的记载在他眼中突然变得不同——它们不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活生生的预言,而他,似乎早已知晓这些预言的内容。

“大人?”王铁柱的声音将他拉回现实,“您在发抖。”

李炫这才发现自己双手紧握成拳,指节发白:“没事,可能是今日面圣太过劳累。”

他合上《乙巳占》,目光落在书架另一侧的《人皮秘术》上。那本邪典自从从定襄带回后,就一直带给他不安的感觉。书中记载的不仅仅是画皮妖的邪术,更像是一部关于操控人心、改变命运的手册。

“明日我要去太史局。”李炫突然说道,“袁太史约我商讨推演一事。”

王铁柱点头:“小人这就去准备马车。对了大人,今日府上来了一位奇怪的客人。”

“奇怪的客人?”李炫皱眉。

“是个道士,自称‘青阳子’,说是受人之托送来一封信。”王铁柱从袖中取出一封没有署名的信笺,“他说大人看了便知。”

李炫接过信笺,展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青阳子”

字迹苍劲有力,却透着一股说不出的诡异。李炫心头一震:“青阳子?...来人可留下其他信息?”

“没有。”王铁柱摇头,“那道士说完就走了,连茶都没喝。”

李炫眉头一皱,将信笺收入袖中。这“青阳子”三字让他莫名想起袁天罡提到的“李淳风”,二者之间莫非有什么联系?

“时候不早了,你先去休息吧。“李炫对王铁柱道,“明日还要早起。”

待王铁柱退下后,李炫独自在书房踱步。新赐的宅邸比原先宽敞许多,书房外还有个小院,种着几株桂树,秋风吹过,暗香浮动。他推开窗户,深深吸了一口带着桂花香的清凉空气,试图平复纷乱的思绪。

就在此时,一阵极轻微的“沙沙”声从院墙外传来,若非李炫修炼《天罡正法》后耳力大增,几乎难以察觉。那声音如同落叶拂地,却又带着某种规律——是轻功高手踏瓦而行的声响!

李炫眼神一凛,迅速熄灭烛火,身形一闪隐入窗边阴影。他屏息凝神,体内《天罡正法》悄然运转,真气在经脉中流转,五感顿时敏锐数倍。

“嗖——”一道黑影如鬼魅般掠过墙头,落地时竟无半点声息。来人一身夜行衣,黑巾蒙面,只露出一双精光四射的眼睛,在月光下如同两点寒星。

李炫心中暗惊:此人轻功之高,已臻化境!若非自己早有察觉,恐怕连对方近身都难以发现。

黑衣人似乎对宅院布局了如指掌,几个起落便直奔书房而来。就在他即将推窗而入的刹那,李炫突然出手!

“砰!”

一掌击出,带着凌厉罡风直取黑衣人面门。这一掌李炫已用上七成功力,寻常高手根本难以招架。

岂料黑衣人反应奇快,身形如鬼魅般一晃,竟以毫厘之差避过掌风,同时反手一指点向李炫手腕要穴,招式狠辣精准。

“好身手!”李炫低喝一声,变掌为爪,施展《天罡正法》中的“擒龙手”,五指如钩扣向对方手腕。

二人在这狭小书房内瞬间交手十余招,拳脚相击竟只发出轻微闷响,显是都将内力控制得妙到毫巅。李炫越打越惊,这黑衣人武功之高,竟是他来到大唐后仅见!

“阁下何人?”李炫沉声问道,同时一招“天罡指”点向对方膻中穴。

黑衣人却不答话,身形突然一矮,竟从李炫腋下钻过,同时袖中寒光一闪——一柄薄如蝉翼的短剑直刺李炫后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