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蓬莱寻仙 > 第三卷:红炉生怨火 第五章:忠心同北去,守义且南归。

天已黄昏,落日西下。

山林间丝丝雾气弥漫,平添一些寒意。

蒙面刀客看着原本百余位江湖好汉,如今只剩下二十余人,还一个个带着伤,不由眼中噙满泪水。他用仅剩的左手撕下面巾,赫然是风铃刀章天辟。

“阁下出手相助,还请受章某一拜!”章天辟作势就要跪倒在地,那人连忙将他扶住,说道:“章大人这是折煞贫道。”这人听声音似乎挺年轻,穿着青色长袍,用一块黑布面巾遮脸。

他扯下黑布面巾,说道:“路上出了些事情,耽搁了时间,真是对不起章大人与诸位。”

“是你。”章天辟怎么也没想到竟然会是此人,刚才他可是亲眼见此人剑法之凌厉。突然想到全清子道长所说的话,他那弟子剑法不在他之下,心中顿生羞愧。当初他若不是瞧不起此人,何至于此!

这人正是迟到的白玉京,白玉京在赶到的时候章天辟等人已经和官兵交上了手。他只好将道袍和斗笠放在马背上吸引官兵注意,而自身以轻功躲到一旁。

章天辟似乎也看出白玉京的歉意,摇了摇头,说道:“白道长能亲自赶来,章某已经感激万分。至于总督之事,却是得从长计议。”他又想到总督那些话,唉,他是死也不会做一介逃犯呀!

“章大人下一步打算如何?”白玉京问道。

其他人也纷纷看向章天辟,现下看来总督大人根本不愿意出逃,他们再去劫囚车,除了枉送性命,别无他报。

章天辟朝众人拱了拱手,道:“这次章某代总督大人谢过诸位好汉,章某在徽州府城东的宅子里还有些财物,诸位可以拿去分了。”

众人听了,神色各异,有人问道:“那章大人你呢?”

章天辟叹息一声,缓缓道:“章某打算去一趟京城。”他的眼神有些迷离,看着遥远的天际,残阳一点,似血一般鲜艳。

“章大人!”有人轻叹。

“好了,你们都去吧,省得官兵来追击。”章天辟说道。

一时间,众人面面相觑,“章大人,告辞!”有人终于萌生去意,施礼告辞。

顿时,三三两两,纷纷离去,除了白玉京外,只剩下三名年轻的汉子。而刚才,除了章天辟在白玉京面前摘下面巾外,也只有他们三人做了同样的事情。

“你们三人怎么还不离去?”章天辟说道。

“章叔,你少了一个胳膊,此去京城路途遥远,不如就让我们三兄弟照顾你吧!”其中一人说道,另外二人也纷纷附和,一脸热切地看着章天辟。

章天辟脸色微微一沉,想要赶他们走,又怕伤了他们的心,最后只能点了点头。

“白道长,你怎么没走?”章天辟看着白玉京问道。

白玉京不好意思地摇了摇头,说道:“章大人,本来我该与你一起上京城,但是受人所托,不得不去一趟南京,还请勿怪!”

章天辟笑了笑,说道:“白道长受人所托忠人之事正是江湖好汉所为,章某岂能怪罪于你,更何况,章某此去京城又不是想干劫狱的勾当,也无须白道长操心,你放心去吧。”

白玉京施了一礼,说道:“待南京事了,我也会北上京城,到时章大人有什么事情定要去白云观寻我。”

“一定一定……”章天辟只道白玉京因为迟到而表现地这般热情,连忙表示自己到时定会去寻他。

白玉京见此,这才放心离去。

……

南京本是大明京都,名号应天府,后本朝太宗改都北京顺天府,南京成了留都。纵观历史,也只有大明拥有两个六部,一个设在北京,一个设在南京。当然因为皇帝和内阁在北京,所以南京的六部成了摆设。虽然如此,但南京之繁华冠绝江南,秦淮两岸,夜夜笙歌,多少文人墨客为之流连忘返。

正如此时,白玉京一袭青色道袍,漫步在秦淮河畔。只见两岸灯火辉煌,江面上轻舟无数,隐隐有莺歌燕舞。“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婉转的歌声遥遥传来,不知何人在唱着西厢记。

“那人说秦淮河畔能见到剑公子,我已然来到这秦淮边,可如何能找到这剑公子呢?”白玉京微微皱眉。

“是清泠姑娘出来了。”

此时,前面一阵喧哗之声。江面上,不知何时已经漂泊来一艘画船,船头是一名身穿彩色罗衣腰衔白色玉带的女子,她正端坐在一张古琴旁。虽然灯火昏黄,又隔了好几丈远,但白玉京还是能清晰地看见那一张绝美的脸庞。

眉若春山,眼含江水,五指芊芊如玉葱,轻扣琴弦。

“筝——”

琴声响起,起初如女子低喃,又逐渐轻快起来,仿佛有人在哼唱着渔歌,竟然是一首古调《醉渔唱晚》。声音丝丝入扣,纵然是喧哗的河畔,都有一种让人陶醉留连得魅力。

白玉京虽不懂琴曲,亦觉得无比动听,不由自主放缓了步子。

“白师弟……”突然一道略微熟悉的声音响起。

来者是一名年过不惑的中年道士,穿着大红锦丝道袍,头戴紫金道冠,背负长剑,一身打扮极为精致讲究。乃至腰间的金丝锦囊,极品羊脂玉佩都彰显着此人身家不凡。若是其他道士如此打扮怕是让人感觉有些格格不入,但此人脸如满月,肌肤如玉,透露出一身贵气,反而自然而然。

“关师兄?”白玉京有些惊喜,此人正是全清子道长的记名弟子关天盛。关天盛作为全清子道长的记名弟子,平常很少待在葛皂山,所以白玉京也只见过此人几面。不过,毕竟是同门,在此相逢,焉有不喜之理。

关天盛笑道:“没想到会在这时候这地方遇见师弟你,果真是……”他似乎一时想不到用什么词来形容。

但白玉京却明显感觉到关天盛对于遇见他似乎显得过于高兴了。

“师弟,你来的正好。不然,这一次我怕是得声名扫地。”关天盛说道。

关天盛,魏国公的护院道士,专职教导世子练剑。

魏国公,徐达也?大明独一无二的一门双公,当初本朝太宗起兵之际,徐达幼子徐增寿通风报信,死后被封定国公,这一脉便随太宗皇帝迁居北京。而遗留长子徐辉祖一脉则继承魏国公,世居南京,担任南京守备。

而白玉京也跟着关天盛进了魏国公府,这魏国公府虽然看起来没有楚王府大,但院落格局却也不凡。

其占地之广袤白玉京不知道,关天盛带着他从正门到西南侧小门足足花了一刻时钟。小门里外都有侍卫把守,见了关天盛,纷纷问候。对于跟在一旁的白玉京竟然没有询问,足见关天盛在府中地位。

一入小门,便是重重庭院,假山奇石,池塘亭榭,让人眼花嘹亮。其中极为让人瞩目的莫过于宋代花石纲“仙人峰”和“倚云峰”,还有“观音石”和“童子石”等等,其奢靡之风可见一般。

关天盛将白玉京安排住下后,便前往禀告世子去了。

在路上,白玉京也知道了关天盛遇见他有何之喜。原来,关天盛之所以能教导魏国公世子剑法,并不是因为他剑法过人,而是他父亲本是魏国公贴身侍卫,后随全清子学剑有成后,被安排教导魏国公长子徐邦瑞剑法。

徐邦瑞虽为长子,实是庶出,所幸魏国公妻子张氏早死,所以按立长不立幼的规矩,徐邦瑞就是魏国公世子。只是偏偏魏国公喜爱小妾郑氏的二子徐邦宁,甚至贿赂当时内阁首辅严嵩的二子严严世蕃,把徐邦宁之母郑氏封为魏国夫人。所以,徐邦瑞虽贵为长子,实际地位并不占优。

徐邦宁亦是深知这一点,便拉拢了五弟徐邦庆处处与徐邦瑞相争。双方虽然表面上未曾撕破脸皮,但各自手下,身边的人相争相斗是时有之事。这不,徐邦宁据说请到一位绝顶剑客,便在城西莲园召开品剑大会,希望徐邦瑞能去参加。

徐邦瑞身为大哥,自然不能露怯,但关天盛却是多了几分担心。遣人一打听,心中担忧更盛。据说徐邦宁最近都在招待一位男子,那男子年方而立,风度翩翩,关天盛瞬间想到了一位江湖赫赫有名的剑客。

春风化雨柳无涯。

最近五年,江南最富盛名的年轻剑客。而江湖上只有取错的名字,没有取错的外号,此人号称春风化雨,足见此人剑法之迅疾。

如春风无痕,如春雨无际,剑光始一展开,就瓢泼如风雨。

莫说年轻一代,纵然是老一辈的江湖名家都有不少败在其手,天台寺的妙觉和尚,广信府五指通天侯若海,东海百步神拳蒋太岁等等。关天盛自认不会比这些名家差,但若真要击败这些人,却也没有十成把握。

更何况,枯巢道人编录的天地二榜中,柳无涯暂居第三十七位。关天盛虽然认为枯巢道人那榜单不实之处颇多,许多厉害人物都未能上榜。但能名列榜中足见其厉害。

所以对上柳无涯,关天盛料想是无一点胜算。如果是其他事情,关天盛还能推迟一二,但事关徐邦瑞脸面,他岂能独善于外?

也是天见可怜,让他遇上了白玉京。旁人不知道白玉京的剑法,他可是明白自己这一位小师弟的厉害。甚至有些时候他都会想,如今师父年迈,怕是都不如这位小师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