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小太岁 > 第一百六十三章登城

小太岁 第一百六十三章登城

作者:老白干不酸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27: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姚道衍笑了一声,“所以那个贾真骂我只能做一任帝师,是个短命鬼。”

严嵩斜着眼,看了一眼有些自嘲的姚道衍,“不光是你,那个鬼谷出身的庞涓,不同样被贾真列为短命鬼。”

姚道衍听到严嵩说起那位在春秋之中,久负盛名的庞涓,来了兴致,“我能够与那四位搅动春秋谋士之一的庞涓相提并论,也算是不往来这世上一趟了。”

严嵩对此有些不满意,说了一句,“你就这么崇拜那个只会躲在暗地里算计这,算计那的庞涓?怪不得贾真瞧不起你,换做是我,我可能。。。”

严嵩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出什么好的词汇形容姚道衍,最后憋了半天,说道:“我可能会更瞧不起你。”

姚道衍不怒反笑,手中佛珠转动的更加欢快,“没办法,谁让我这一身的伏龙术的起源就是那位贾真老道士呢,能够得到祖师爷亲自评判,也算是我的荣幸。”

严嵩听见姚道衍这般言语,心里厌恶的不行,“来说说正事,别说这些无关紧要的,我还想着早点回去睡觉呢。”

姚道衍见到严嵩开门见山,自己索性也不再掩饰,“老和尚此番前来,是与严先生就派遣谁去调查凉州案一事,探讨一番。”

严嵩皱皱眉头,“你们不是已经确定人选是那郑怀先的岳丈严之维了吗,莫不是你们想要改变人选?据我所知,严之维清廉,且又刚正不阿,是这件事情的不二人选。”

姚道衍解释道:“朝廷没有想改变人选,不过是怕到时在朝会之上提出人选的时候,有人反对罢了。”

严嵩算是明白了姚道衍今夜找自己来的目的,这是害怕燕王这一脉的人从中作梗,在朝会之上联合其他人反对这件事情。

“放心,我们不会做什么,你们自己选择严之维,而他自己又愿意找死,主动上书自荐。正所谓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我们可不会拦着。”

姚道衍站起身,对着严嵩行了一礼,“如此说来,多谢燕王与严先生了。”

严嵩知道姚道衍如此行事,不过是为了燕王的面子与承若,自己是万万没有资格当得起姚道衍这位三朝元老的行礼。

严嵩摆摆手,示意姚道衍坐下,自己话还没有说完,姚道衍还想着靠这个行礼将自己后面的条件压下去,那姚道衍可是有些异想天开。

“先别着急道谢,我们王爷也不是没有条件的。”

姚道衍早就料到了燕王会有条件,所以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什么条件?”

严嵩不紧不慢地说道:“我家王爷说了,希望朝廷将庭州的驻军换成燕王属下的军队。”

姚道衍怒斥道:“这不可能,绝对不同意。”

严嵩嘿嘿一笑,早就料到了姚道衍会有这种反应,“别急,姚先生,等我说完其中的利弊,你再做定夺。”

“先不说别的,单单你们调查凉州这次的案子,就可以借机削弱梁王的势力,这等于间接削藩。”

姚道衍冷哼一声,显然这点利弊不足

以让朝廷让步。

“你们调查出来之后,梁王要么放弃手下凉州骑兵的掌控权,要么就放弃自己世袭罔替的权利,从而抱住凉州骑军的掌控,再不济,你们还可以大幅削减凉州骑军的后勤粮草与军饷。”

“第二个,除去那个被贬到汴州的四皇子李茂不说,近几年来太子与其余两个皇子的争夺储君的行为已经让陛下感到不满,而你这位一向忠于陛下的先生也是不愿意看到这种景象。陛下春秋鼎盛,正值壮年,保不齐与贵妃娘娘可能还有小皇子不是,所以现在皇家内部的稳定,要远远大于其余藩王对于陛下的威胁,所以我保证只要那个晁错不在上什么折子削藩,那么我家王爷就可以不去计较所有的事情,只要庭州。”

姚道衍坐在那里,他不得不承认严嵩说的全部都是事实,自己无力反驳。近年来,发生在皇家的肮脏事一件接着一件,父子之间,兄弟之间,比比皆是。老和尚看得多了,无奈也痛心,当年先皇还在的时候,虽然也有这样的事情,但是那一切都是在先皇默许的情况下,而时至今日,明皇无力去约束他们,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胡作非为。

老和尚有些累了,也有些倦了,他活得太久了,从太祖到明皇,整整六十余年,自己也从一个小沙弥,变成了鸡鸣寺的老和尚。

“即便你说的是对的,但是庭州地处大明的中央,左边是洛阳,右边是长安。一旦交出属于那里的掌控,那么无异于将大明放到了分裂的边缘,陛下就彻底失去了对大明的掌控,”

严嵩笑了一下,起身弯腰,近距离看着姚道衍的目光,极为放肆的看着这位帝师,嘴角笑意浓浓,“陛下又何曾真正掌握过大明?”

“你!”

姚道衍伸出自己的手指,指着有些放肆的严嵩,这实在是大逆不道。

但是这是事实啊。

七大藩王坐拥大明的七成兵马,陛下这么多年来为什么要削藩,并且不断试探,分裂几大藩王之间的势力与联系,不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吗。

严嵩不急不忙坐回自己刚刚的位置,手中随意翻开一本书籍,“不急,我与我家王爷可以等,不过时间不要太久,毕竟我们王爷的时间也不多。”

说罢,严嵩可能是觉得手中的书籍无趣,将书籍扔到火炉上,火炉之中的火势又瞬间高涨,严嵩起身一脚踹在身边的书堆之上,而后大步离去,只留下姚道衍一个人,坐在那里。

火炉之中的火光,照在姚道衍的身上,老和尚一身的疲态与无奈,充满了心间。

老和尚手中的佛珠不在转动,一个人坐在院子里,满脸的苦涩。

这位为了大明谋划多年的帝师,终究是老了,老的掉牙了,当年的猛虎要死了。

望着满天的繁星,老人身后,地藏菩萨的虚影缓缓出现,老和尚喃喃道:“老臣愧对先皇。愧对先皇啊!”

长安城的冬夜里,有一名身着官袍的老人来到了自己儿子平时总待的长安城南门,坐在自己儿子平日里经常坐的椅子上,老人嘴角

笑意浓浓,心情莫名的一些开心。

此时这里早就关闭城门,没有一个人通过这里。

棚子里,守城的将军站在一旁,盔甲之内,额头上不断冒汗,右手放到自己平日里经常佩戴的长剑之上,只有这样,这位将军才勉强站在张居正的身边。

张居正坐了一会,轻轻拍了拍这位将军的肩膀,“离去吧,本官今日自己走一走,你就当本官今日没有来过。”

将军长长叹出一口气,对着张居正行了一礼,头也不回的离去,张居正虽然不是军队中人,但是那一身的气势,将军这辈子都没有见过。

管家在一旁递上自己手里的灯笼,张居正接过之后,开始一个人一步一个台阶的走上城头,驻守城墙的士兵纷纷弯腰行礼。

张居正站在了城墙之上,身后便是灯火辉煌的长安城,这座城里,有明皇陛下,有姚先知,有自己一家人,还有许许多多的官员和百姓。

身前便是停留在城外,等待长安城打开城门的各色人,商贾学子,江湖人士,各地官员。。。

这座长安城自大明建立以来,就是大明所有百姓向往的地方,也是所有人飞黄腾达的福地所在,更是那些豪门大族纵情声乐的放肆之所。

这里有培养学子的书院,有被百姓称为销金窟的花舫街,也有自己留在翰林院里面,一张桌子上的烛火。

这一盏灯火,可能会出现在某个陋巷之中,寒窗苦读的学子书桌之上,也会出现在陛下的御书房,或多或少都会为每个人照亮自己的内心。

张居正转过头,城外面,有时刻望着长安城城门的商贾,有窝在大树下,仅仅一件棉衣用来取暖的寒门学子,也有那些压着货物来到长安城的镖师,几辆停在那里,等待城门开启,好第一时间回到自己家里的官员家眷。

张居正身后不断有巡城士兵经过,纷纷对着老人驻足问安,老人则是一一回应他们,毫无那些大官们的傲气,更像是一个在自己家门口与邻居子女打招呼的老汉。

张居正看了一眼长安城,笑了,笑的很开心。

老人看了一眼长安城外,笑了,笑的很满足。

作为科举正途出身,连中三元而闻名大明的张居正衷心希望,每一个入城之人,都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

名利,金钱,美人。

应有尽有。

功名,富贵,美酒,玉人,武功秘籍,修炼功法。

诸君自取,各凭本事。

老人摸了摸自己下巴上,有些略长的胡子,真是老了,自己的儿子都在这南门当了多少年的差。

想当年谁还不是个少年,哪个读书人不向往那个代表着死后最高荣誉的“文正”。

自己呢,人老了,文正是没有希望了。

最后自己为大明,为百姓付出了那么多,又给自己剩下了什么。

没有的。

想当初老人身无分文的来到长安城,到死也是孑然一身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