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小太岁 > 第一百六十二章夜谈

小太岁 第一百六十二章夜谈

作者:老白干不酸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27: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走到茶楼的时候,这里早就被锦衣卫团团包围,刘青陵不在这里,应该是被送回了鸿胪寺会馆,在这里处理事务是周立元。

王逸与刘如月走上前,看着倒塌一半的酒楼,他们相互对视一眼,王逸从刘如月眼里看到了幸灾乐祸,他知道刘如月是在看热闹。

王逸走上前,看到周立元正在那里管理着现场的秩序。

看到王逸与刘如月到来,周立元急忙带着人走过来,保护刘如月的安全。

“大人,这里的北齐据点被我们拔了。”

王逸嗯了一声,询问道:“为何这般的混乱?”

周立元满脸的苦涩,看着那些破碎瓦片,微微一叹,看了一眼刘如月,带着询问的眼神看向王逸。

王逸摇摇头,示意无碍,周立元这才缓缓道来,“北齐的这些人有些扎手,不知道何时来了个武夫,还是个六境的武夫,先前要不是马顺无聊跟着前来,说不定,锦衣卫的损失更大。”

王逸出声问道:“可有人伤亡?”

周立元一笑,对于这一点还是有些脸面来见王逸的,“伤了三个弟兄,不过都是轻伤,没有大碍,这次抓住的,有一个北齐在长安城的小头目,应该会挖出不少的东西。”

王逸轻轻嗯了一声,有些话刘如月在的时候不能说,只好将她送走。

“老周,你让人将少华公主送走,记住一定要送到鸿胪寺会馆,多带点人,防止有人伤害我们的贵客。”

周立元嘿嘿一笑,拍拍自己的胸膛,在长安城这点自信还是有的,笑嘻嘻接过这项任务,周立元来到刘如月的面前,摆出请的手势,“少华公主,请吧。”

刘如月看了一眼王逸这个胆小鬼,心里也不在意王逸明面上驱赶自己,“王大人,我期待着下次你带我走遍长安城的每一处角落,我很期待。”

王逸直接忽略刘如月的言语,在他的心中早已将这个疯女人无视,做事疯疯癫癫,毫无规律可言,真不知道这样的人是怎么获得南楚老皇帝的赏识。

“走好,不送。”

刘如月哈哈大笑,手中的猪头面具挥舞不停,对着王逸摆手,随后跟在周立元身后离去。

王逸看也不看刘如月离去的背影,转过身,看着这座倒塌的酒楼。此次行动算是被刘如月赶鸭子上架,不得不将这群盘踞在长安城的北齐密探一网打尽。

但是原本按照锦衣卫的谋划,是要在这里调出一条大鱼的,一个小头目远远不及锦衣卫当初的预期,甚至可说此次计划已经失败。

这一切都是刘如月的原因,那么刘如月是如何得知这个秘密的呢,王逸眯着眼,以绣春刀拄地,仔细思考着。

身边锦衣卫打着火把,为王大人照亮酒楼的废墟,王逸其实知道锦衣卫里面有别国的密探,南楚,北齐都有。

但是长安城里面的锦衣卫,王逸觉得这样的可能性很小,所以当初王

逸在与卢忠谈论这个问题的时候,并没有将注意力放到这上面。

锦衣卫这些年来,收下的人鱼龙混杂,盗贼,杀人犯,江洋大盗,各式各样的人都有,所以这些问题都是难以避免的。

就想当初王逸与马顺遭到刺杀一样,具体的路线都是怎么泄露出去的,什么泄露出去的,都是问题。

所以在那之后,卢忠与马顺在锦衣卫内部其实进行过一次大清洗,清除了不少长安城各家的密探,能杀的杀,不能杀的就废去武功,关在诏狱里面。

王逸也是后来才知道这些的,本以为各家的密探早就被清洗干净,但是现如今看来,并没有,还有那些隐藏在深处的人,没有找出来。

但是这种事情又不可能完全的做到一点没有,那不现实,也不可能。

既来之则安之,王逸的行事准则一向如此,计划可以有,但是往往赶不上变化。处理过了茶楼楼的废墟,王逸便带着锦衣卫众人离去。

街道之上,那些个窗户纷纷打开,目送着锦衣卫众人的离去。没有人敢于正面叫嚣锦衣卫,那是活的不耐烦了。

锦衣卫办事,生人勿近。这句话从来不是空话。

人们再见锦衣卫走后,胆子大的一些人走出家门,来到自己平日里经常去的茶楼前,看着已经成为废墟的茶楼,唏嘘不已,感慨万千,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是从如今的景象看来,茶楼已经是不可能再重现。

更有一些人,走路左摇右晃,走进茶楼的废墟,不断翻找,竟然有人在此时想要发一笔横财。附近这些商户见状,纷纷出言制止,将这些混迹在街口的人赶走。

一座不知名茶楼的后院,两人对坐。身边一名长相惊艳的女子温水煮茶,在一旁服侍两人。

一人手中书籍不断翻阅,借着月色看去,相貌清雅,书生气十足。对面之人,一身的黑衣,手中的佛珠不断转动,放在自己的膝盖之上,神色平静地看着书生。

严嵩,姚道衍。

严嵩是那科举正途出身,天下皆知,后来被燕王收入麾下。姚道衍则是先皇指定的托孤大臣,明皇的先生。

两个本应该是敌对的人,现在却是在美人的服侍下,相对而坐。

严嵩翻了翻手中的书籍,书籍是一本多年前出版,严萧所著的那一本《臣心论》,现在早就被朝廷明令禁止,不允许出现在世面之上。

姚道衍双手放在膝盖之上,笑问道:“严嵩,看了半天这本书,对于这位与你同姓的御史大人,有什么想法?”

严嵩放下那本《臣心论》,笑着接过美人送上的一本热茶,热茶下肚,稍稍驱散了冬夜的寒意。

“没啥想法,不过严御史现在要是活着,地位肯定不输杨钊。”

美人对着姚道衍嫣然一笑,手中奉上煮好的热茶,姚道衍接过热茶,将茶杯放到自己眼前,仔细欣赏着茶杯的纹路。

这番话语我要是明天与杨钊说上一番,那么你们燕王府就有的忙了。”

严嵩将茶杯放到茶盘之上,拿起茶壶,又为自己倒上一杯,“我燕王府何曾怕过他杨钊,况且过了今日,我今夜所说的话大部分都不算数。”

姚道衍哈哈一笑,“你是在暗示老和尚,今夜的谈话不要流传出去?”

严嵩冷笑一声,将那本在世上所剩不多的《臣心论》扔到了火炉之上,眼神冷漠,丝毫不心疼。

“我有些好奇,太子的先生徐弱,嘉和初年的司马徽,还有那个赵明,究竟是不是你的棋子?”

姚道衍一笑,笑容和蔼,靠在坐垫之上,一只手搭在自己的膝盖上,打趣道:“你猜呢?”

严嵩看着老和尚的样子,直接将这一问题跳过,不在理会姚道衍的打趣。

姚道衍笑道:“你说说徐天德得到了与祖制不符的世袭罔替,朝中会有多少人站出来,要死要活的阻拦这件事?”

严嵩从自己身边的书堆之中,又拿出了一本书籍,书籍封面破烂不堪,看不清楚具体的名字。

“不知道,不过料想不会少了,大明朝除了那些个封王的几个人,谁能有这个殊荣。此举更是将那些个儒家子弟好不容易建立起的礼制又打破了,他们又岂会善罢甘休。”

姚道衍抬起头,看着冬天长安城的夜空,“如此一来,徐天德的世袭罔替拿不到了?”

严嵩知道眼前这位老人是在嘲讽自己还看不清楚徐天德的事情,也不恼怒,继续看着自己手里的书籍,“老国公用命换来的世袭罔替,陛下不可能不给。不过陛下也不是白给,徐家经过老国公这么一闹,多年来与李家的感情算是没了,之后再发生什么事情就不好说了。再一个,徐家是为了那些凉州百姓出头,要陛下彻查此事,可是如此一来,徐家在梁王那里,算是画上了记号,以后会不停地针对徐家,那个在北部边境的徐家老二,难喽。”

姚道衍笑着说道:“这么说来,徐家除了世袭罔替,什么好处也没有了?”

严嵩又将手里的书籍扔到火炉之中,嘴里骂了一句,“什么人都可以写书,狗屁不通。”

坐直身体,严嵩伸了一个懒腰,“也不至于,还有那虚无缥缈的人心与民心,都会为徐老国公鸣冤,边军之中,更多的人会对于徐家一脉心存善意,进而与徐家站到一起,这样一来,春秋之中本就在武将之中势力庞大的徐家,会借此机会更上一层楼,彻底超过关天南,成为大明武将的领军人物,不过这可能要过个几十年才可以实现,毕竟关天南的还活着,天下十人的名号不可小觑。”

“这样说来,短时间里徐家还是亏的。”

严嵩看了一眼姚道衍,靠在身边的书堆之上,懒洋洋说道:“知道为什么我们都比不上那个在江湖上给人算命的老道人,贾真吗,就是因为他可以看的久远,而我们注重的是眼前的这些利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