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剑圣琴心 > 序曲第7章 猝然遇敌

剑圣琴心 序曲第7章 猝然遇敌

作者:繁星楼主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25:19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7章 猝然遇敌

老者信步而出,眼见裴旻艺业小成,他内心欢喜无比,多年含辛茹苦,悉心教导,这份努力和辛劳总算没有白费,他苍老的脸上浮起了一丝慈祥和蔼的笑容,愉快的心情让他仿佛年轻了十岁。

老者开心地说道:“小旻,这些年你勤学苦练,狠下功夫。如今你终于武艺小成,我就如你所愿,今天你就打点打点行李,明日即刻启程吧!不过,在你出行前,还有一些你必须知道的非常重要的旧事,稍后我便告知于你。”

裴旻点点头,满脸高兴,父亲历来对他较为严厉,这些年来,自己勤学苦练,一是自己本身对学武有很浓厚的兴趣,二就是不想辜负父亲的期望,此时,得到父亲的肯定,他自然心里有些畅快,再者,这太白山陌桑村,他已经住了十八年,好男儿志在四方,外面的未知世界,他充满了向往,充满了憧憬,他渴望面对各种挑战,聊胜于村里的平平淡淡。

乡下的夜,穹庐深蓝,皓月当空,伴随着星星点点,偶尔有流星划破天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人却习以为常,并没有留意这些自然之景,而大都带着劳作一天的疲劳,早早进入梦乡。

裴家小院,院外,虫蛙低鸣,此起彼伏,清晰可闻;屋内,烛光摇曳,对影成双。裴母依旧还在厨房里忙碌着,而厨房旁小屋餐桌上,难得的摆上了一盆香喷喷的香菇炖鸡,一盘红烧鲤鱼,一碗红烧肉,一罐窖藏多年的高粱老白干儿,而裴家父子二人围坐在木桌旁,正促膝而谈。

“父亲,我明日即将远行。男儿志在四方,读万卷书,行千里路。我天生好剑,剑,就是我的第二生命,我决意练成世上震古烁今的厉害剑法,做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我坚信,事虽难,做则必成;路虽远,行则必至。只要有恒心,愿望当可水到渠成。然则前路茫茫,不知父亲有何教诲?”

裴旻以为父亲无非是给他再讲讲江湖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有备无患而已。

老者取下酒坛上的泥封,给裴旻倒上一杯,自己斟上一杯,他左手擎住杯脚,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尔后,他方才打开话匣子,悠悠的说了开来。

“我要告诉你的事至关重要,以前,我之所以没有向你透露一星半点儿,一是因为你年龄尚小,我不忍这些世俗仇怨降临你的身上,让你内心有了阴影,因此受到煎熬;二是因为你武艺未成,这些事情知道后,你必然担负心里包袱,也必然担负起应有的责任,会影响你练功。不过,现在你既然长大成人,又武艺大进,现在,是时候让你知道了。我们裴家祖籍川中,本非此地人氏,这十八年来,我们隐居于此,实在事出有因。为父本姓裴,名鼎,曾为武周大将,后三朝为官,东征西战,直至官封神龙左卫大将军暨越州都督。”

裴旻吃了一惊,小时候,本以为自己是世代居住在这与世隔绝的陌桑村,和村中众孩童并无二致,只是家中比一般村民稍加富足,不同的是,别的村民山上都有祖坟,每到年关之时,家家都要上山祭拜祖先,但裴家却没有祖先葬在山上,仅在堂屋中有几块供奉的祖宗牌位,而父亲对家里祖辈之事总不愿多说,更没有谈及过他年轻时的风光事迹。

此时裴鼎主动谈起过往,裴旻自不免急于知道,正想出声询问,裴鼎把手一摆,示意他先耐心的听下去。

尔后,裴鼎接着说道:“当年我年少从军,奋勇杀敌,随军从南至北,由东而西,经历过的战阵可说是不计其数,多年来,立下战功赫赫。后来功业既成,不断受到封赏,直至官封将军,我虽为大唐三朝大将,功勋卓著,但我从不炫耀贪功,且历来没有参与朝政,故而一直可以明哲保身。武周女皇帝驾崩之后,中宗、睿宗时期,为父仍得到朝廷重用,镇守一方,作为三朝老将,我不负使命,战则必胜,但是一将功成万骨枯的道理,我也明白,对于官场和军队里的是是非非,我渐渐力不从心,遂起了退隐田园之意。”

“后来,直到开元年间,我记得是十八年前,那一年,玄宗皇帝已在位八年,他励精图治,重用贤臣,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边关殊无战事,百姓安居乐业。这年恰逢你母诞下于你,我四十中年得子,自是欣喜异常。为保你平安,得享天伦,更加快了我解甲归田的念头,我遂推脱身体负伤,疾病缠身,无力征战,向皇上辞官归隐。”

追忆往昔,重拾旧事,裴鼎仿佛心里正经历翻江倒海一般的情景,汹涌澎湃的心情,使得那枯瘦的手此刻竟微微有些颤抖,他又举起酒杯浅酌一口,使得内心稍微平复。

裴鼎长吁一口气,继续道:“后得我数次请辞,动之以情,终于成功,玄宗皇上念我效忠朝廷多年,从来都是不辞劳苦,就重金赐还。于是,我们在长安府邸忙碌收拾一番后,全家上下男女家眷三十多人,轻车简从,离开长安向川中蜀郡老家出发,一路上,大家都愉快的交谈着,笑容荡漾在每个人的脸上,想到日后闲云野鹤,白日种菊东篱、遥望南山、哺育幼子、读书舞剑,夜来躺倒竹椅,仰望星空,时而与亲人闲话家常,不再为俗世所扰,那是何等的逍遥快活,因此,全家人都格外高兴。”

讲到这里,事情仿佛就在昨天,历历在目,裴鼎眼神十分的复杂,眸子里不是幸福满满,而是痛苦纷呈,仿佛有股火焰在眼眶里燃烧,他缓缓地说:“不曾想,我们一行人刚离城三十里,便遇到极大的变故!我们的车队走得有些倦了,刚停下来休息,一切来得那么的突然,没想到我们遇到了一群灰衣人的围攻。”

当年,离城三十里的陶然亭,正是归心似箭的裴家众人,这陶然亭地处官道,秋季,落叶缤纷,草木枯黄,四周一片萧瑟,见众人走得累了,管家裴山招呼众人停下暂作休息。

亭中,裴夫人抱着刚满半岁的儿子,慈爱的笑容好不容易从婴孩儿粉嘟嘟的脸庞上移开,她笑盈盈的对裴鼎说:“夫君,孩儿已至半岁,他的名字你想好了吗?咱们不能老是叫他的乳名‘阿天’吧!”

裴鼎轻抚虬髯,乐呵呵地说:“夫人且放宽心,爱子之名我早已有了主意。当年你分娩之日,有一须发皆白的异僧径来拜访,他观我面相,再听闻我喜得此子,便云他与此子有缘,欲收我们的爱子为徒,我虽对他以礼相待,但对他未敢深信。但这僧人信誓旦旦的说我们的孩儿日后必成大器,嘱咐我好生教养,后飘然而去。”

“此事一直萦绕我的心头,我也希望这孩子长大后是宅心仁厚之人,是以天下苍生为己任的高瞻远瞩之人,方不失裴家历代先贤之风范,我苦思多日,查经据典,其名字故早已有所定夺。《尔雅·释天》有云:春为苍天,夏为昊天,秋为旻天,冬为上天。‘旻’者,苍天也,春华而秋实,取其以天下为怀、秋天丰收之意,孩儿之名就叫‘裴旻’吧!”

管家裴山适时从旁递过一杯清茶,高兴地说:“老爷,好名字!一人之名,举足轻重,风过留声,人贵留名,一个好名字将来就是一块响当当的招牌,我虽识字不多,但这‘裴旻’二字念来朗朗上口,让人一听便记忆深刻,名如其人,这孩子定当不负您所望。”

裴鼎接过茶杯,喝了一口,道:“山兄,这么多年来你我共同进退,我们虽名为主仆,实则情同兄弟,我望你能视旻儿如同己出,咱们共同教养,定能让他成人成才。”

裴山稽首道:“这个自然,我自当鞍前马后,定不负老爷知遇之恩。”

裴山比裴鼎略小着几岁,他本为关外人氏,早些年关外历经多年战乱,导致当地生灵涂炭,民不聊生,他被迫流落街头。

有一年,边关无战事,裴鼎奉命回长安修养,与夫人在街上闲逛,恰巧夫人之玉佩不慎遗落,被裴山拾得,裴山并未见财起意,而是在原地苦候失主,玉佩失而复得,裴夫人自是惊奇万分,裴鼎被裴山行为所感动,因此将他收入裴府,赐名裴山,让他在裴府中听候差遣。

裴山是个精细人,且知恩图报,在裴府做事,事无巨细,样样上心,多年后,裴鼎见其踏实敦厚,便让其管理裴家家务,裴山也十分胜任,把裴家众人的饮食起居打理得井井有条。

众人正谈笑风生,突然传来一阵怪笑,更有人阴阳怪气的说道:“哈哈哈……此路是我开,此亭我已买,在此坐一坐,留下过路财。”

声音不大,却丝丝入耳,顿时,裴家大部分家眷被吓得鸦雀无声,有胆小的女眷直往角落里躲去。

裴鼎久经世故,处事不惊,只站起身来,按剑不动。

裴山环顾四周,大喝道:“我等是左卫大将军家眷,尔等意欲何为?”

亭子周围,不知何时竟出现了一群彪悍的灰衣人,这些人皆灰巾蒙面,把一个陶然亭团团围住,亭子周遭布满了凌厉的杀气。

而站在这些灰衣人前面的领头者,看身形却颇为臃肿,他亦是灰布衣衫,脸上也用一条灰布遮盖,只留下一双极其难看的三角眼,他恶狼般的眼睛扫视着亭中众人,仿佛这些人就是他的一顿待其吞食的美餐一般。

但任何人猝然遇敌,都会奋起反击!

正是:

陶然亭中惊天变,忽有怪客途中现。

裴家众人逢危难,别无退路只一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