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剑圣琴心 > 第5卷历练中原之画 第72章 寿比南山

剑圣琴心 第5卷历练中原之画 第72章 寿比南山

作者:繁星楼主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25:19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行人晓行夜宿,几百里地谈笑间,在裴母寿辰之前便来到了太白山下。

故乡山水今犹在,不见当年放牛郎。

借我些许少年狂,不负青春好时光。

踏入陌桑村,一切是那么的亲切自然,裴旻不由感概万千。

远远的看见那四合院外,旧时的梨树又粗壮和苍老了些许,小院里,大榕树的树冠更加繁茂,厨房的烟囱里,一缕炊烟悠悠直上,随风飘散在空中,

裴旻加紧了脚步,他推开院门,轻轻的唤了一声:“娘亲!”

裴母从厨房里走了出来,手里端着盛满黄豆的簸箕,她看见裴旻推门进来,便笑盈盈的将簸箕放下,亲切的唤道:“旻儿,是你回来啦!”

一眼看去,裴旻分明看见母亲头发斑白了许多,额上平添了几道皱纹,背也没有原来那么挺直了,母亲老了,裴旻鼻子一酸,紧走几步,单膝跪在母亲面前,哽咽道:“娘亲,是孩儿回来了,家里的一切还好吗?”

“好,一切都好。”裴母张臂将心爱的孩儿搂在怀里。

此时,院外传来一声大笑:“伯母,我们也来了!”

万仞山魁梧的身子涌进小院,紧接着,裴鼎等纷纷进得院来,裴旻一家便忙着张罗大家坐下休息。

沉寂许久的小院顿时热闹起来,裴母的脸上也漾起了久违的笑容。

第二日便是裴母的寿诞,这一日阳光明媚,天气晴好。陌桑村左邻右舍的乡亲们纷纷上门道贺,大家一番张罗,正堂上贴起了大大的“寿”字,小院的厨房外的木桌上摆满了鸡鸭鱼肉等美食,一切准备停当。

万仞山古道热肠,嗓门最大:“听闻公孙大娘剑舞天下无双,何不趁此良机,让我等一饱眼福?”

公孙大娘微笑道:“今日裴伯母寿辰,公孙别无长物,便用剑舞恭贺伯母生辰吧!”

说罢,公孙大娘走到院子中央,俏生生的站在那里。

公孙管家本在榕树下与古通今闲聊,见公孙大娘就要展露剑舞,他起身来到月娥眉身边,微微屈身鞠躬,道:“月姑娘,还请你为小姐弹伴琴曲。”

这昔日的武林大豪,其实是非常懂礼数的。

月娥眉微微一笑,将凤仪琴取出,放在了榕树下的石桌上,十指搭在琴弦上,准备弹奏。

这几年来,公孙大娘活跃于前台,剑器之舞,名动天下,月娥眉一直甘居幕后,不离左右,正所谓红花虽好,还需绿叶扶持,二女一直志同道合,相辅相成。

九天凤仪剑此刻正在公孙管家的背上,他见月娥眉和公孙大娘俱已准备就绪,他便从鞘中拔出双剑,喝道:“小姐,接剑!”

与此同时,他双手一扬,已将双剑朝公孙大娘凭空抛了过去。

双剑在空中被阳光一照,闪烁的剑光如两道白练向公孙大娘飞去,人群中发出一阵轻呼,那场中看似弱不禁风的美娘子的确让他们担心。

那担心自然是多余的,公孙大娘轻舒皓腕,将双剑轻轻巧巧的接在掌中,做了个双剑朝天起手式,惹得众人暗暗喝一声彩。

一首“田园牧归曲”已从凤仪琴上悠然响起。

公孙手持双剑,先一剑出,一剑守:左剑出,右剑守,或右剑出,左剑留,每一剑都缓慢异常,如微风拂柳,让在场的每一位都将剑的去留看得分明。

渐渐的,双剑舞动快了起来,但双剑则变得同进同出,同攻同守,上下左右前后,四面八方不留一点空隙,而双剑或刺、或挑、或削、或绕、或截、或点,皆齐头并进,配合公孙轻身法,看得众人拍手称快。

但公孙并未就此罢休,双剑一错,九天剑压向凤仪剑的剑身,右手凤仪剑不甘失利,反而推了过来,两剑竟交缠在一起,双剑在艳阳照耀下如两条蛟龙,你来我往,你攻我守,你逃我追,你追我赶,闹得不可开交。

双剑就像两个顽皮的小孩儿,颇为顽皮,又有灵性,斗了一会儿,似乎打得累了,九天凤仪剑又悠忽分开,一剑在左,一剑在又,各自起舞,再不交集。

陡然间,公孙大娘双腕一转,倒持双剑,将剑背在身后,剑光顿时消失不见。

公孙大娘英姿飒爽的站在场中,向大家行礼致意,月娥眉的琴曲也适可而止,手法由心。

在场的多半是乡下人,他们哪里见过如此神妙无比的剑术,如此美妙动听的琴声,四周一时掌声雷动。

公孙大娘笑盈盈的退至一边,月娥眉也将凤仪琴纳入琴囊之中。

只听有人喝道:“好剑法!好琴曲!”

喝彩声迅即被掌声淹没,可这几个字却清晰的送入了裴旻的耳朵,他循声而望,只见院门外站有两人:

一人四十来岁,头束蓝布巾,身穿灰白相间的长袍,脸型消瘦,天堂饱满,长须飘飘,面上略有风尘之色,而喝声似乎就是出自此人之口。

另一人约莫五旬上下,头戴幞头帽,面容微胖,两耳如轮,凤眼清须,一派雍容华贵之相,更惹得裴旻多看了几眼。

裴旻正要出言招呼那二人,在院中的张旭忽有所动,他越众而出,大呼道:“痛快!痛快!今日得见大唐舞魁之剑技,得闻大唐女琴师所奏雅音,张癫忽有启发,愿写书一副,以供众人一观!”

早有热心邻人从裴家堂屋里端来条桌,铺上纸卷,摆好笔墨纸砚。

张旭昂然向前,但步履缓慢,显是边走便思,每一步都踌躇缓行,短短的距离,他居然走了十来步之多。

良久,张旭来到桌前,从腰间拔出新制的大笔(原来之笔已成叶知秋案的凶器而被刑部收入机密档案室),提笔饱蘸浓墨,“唰唰唰”下笔如风,与刚才禹禹独行之态大相径庭。

众人不知道他写何内容,皆翘首以盼,张旭提起大笔,又“唰唰唰”连下几笔,一口气在纸上写完之后,他绕桌三圈,待字稍干,他将纸卷高高举起,转了一圈朝众人展示。

但此时院中之人多为乡民,识字本就有限,众人只觉得张旭之字如天上之行云流畅,但内容却看不甚懂!

那院外一直旁观良久的微胖者忍不住叫道:“好字!”

张旭道:“谁人识得张癫之字?便请念上一念!”

那人见张旭相邀,便抬首挺胸昂然而入,从张旭手上取过纸卷,朗声念道:

今有公孙剑,太白祝寿宴。

一舞柳翩翩,再舞蛟龙翻。

琴声妙相伴,双剑剑星寒。

舞罢剑光潜,唯留观者叹!

那人继续赞道:“诗虽好,字更绝,气势之磅礴,运笔之遒劲,真是出神入化,浑然一体,好字!好字!”

他从开口至今,连说三个“好字”,显是对张旭的书法极度欣赏。

裴鼎见此人言语不俗,便拱手道:“敢问客人来自何方?”

那清瘦者施礼道:“这是我家主人,我主仆二人贪恋此地美景,错过旅店,饥肠辘辘,远远闻见这里传来阵阵饭香,本指望能得主人招待一餐,不想有幸能欣赏到如此精彩之剑道琴艺与书艺,真是不枉此行了。”

裴鼎展颜道:“相请不如偶遇。我等正要用饭,尊客何不留下共饮一杯?”

清瘦者微微一笑道:“那感情好!如此多有叨扰了。”

正午已到,有乡邻在庭院外点响了一挂长长的鞭炮,一阵噼里啪啦声响中,人群顿时欢腾热闹起来。

众人纷纷向裴母拜寿。

长者为先,古通今与张旭上前行礼:“祝老妇人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裴母笑眯眯的还礼。

万仞山性格直爽,上前鞠躬道:“伯母,祝您福寿安康,年年有今日!”裴母一边应承,一边招呼他坐下。

裴旻上前跪拜在地,磕了几个头,道:“娘亲养育之恩,孩儿没齿难忘。愿娘亲福寿安康,如意吉祥!”望着眼前已长大成人的裴旻,裴母更是喜笑颜开。

接着,月娥眉、公孙大娘、裴紫嫣三女走上堂来,三人站成一排,向裴母敛身行礼。

裴紫嫣道:“祝娘亲身体安泰,松鹤长春!”

裴母凭空得此美艳义女,真是喜上眉梢。

公孙大娘道:“祝伯母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裴母饱经风霜,多历世故,她早已看出公孙大娘与裴旻举止亲呢,此刻看到公孙大娘粉衣如花,容颜美丽,光彩照人,加之公孙大娘剑舞艳绝天下,她更是笑得合不拢嘴。

月娥眉道:“月儿祝愿伯母福寿安康、笑口常开、益寿延年!”

裴母早已留意此女,自从客人们到来之后,她见裴旻总是有意无意的偷看月娥眉,做母亲的自然有几分明白孩子的心思。

裴母向月娥眉招手道:“孩子,你过来。”

月娥眉一愣,但还是依言来到裴母面前。

裴母仔细看了看月娥眉,道:“好个标致温柔的可人儿,孩子,你叫什么名字?”

月娥眉答道:“我叫月娥眉,娥眉淡扫似弯弯月儿的意思,您叫我月儿就可以了。”

“好美的名字,月儿,你初来我们裴家,老身却别无长物相赠,这枚温玉镯是裴家祖传之物,就送了给你吧。”

说完,裴母从自己的手腕上褪下一只莹白色的镯子,拉着月娥眉的左手便要给她戴上。

月娥眉轻轻躲闪道:“这么贵重的东西,月儿不能要。”

裴母笑道:“我见你温柔可爱,是我诚心要送了给你的,可不要辜负了我的一番心意哟。”

裴紫嫣也劝道:“妹妹,今日娘亲大寿,老人家送你一份礼物,也是对你的一种祝福,更是一个喜头,你收下吧。”

公孙大娘见裴母不知因何缘故对月娥眉如此疼爱,她心里自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她不知道,她公孙大娘剑舞独步天下,身份尊贵,每到一处,连那些王公重臣也无不敬她三分,她人又心直口快,豪情奔放,敢爱敢恨,而月娥眉不过是自己的随从身份,又柔柔弱弱,不善言谈,为什么裴母对她格外看重。

裴母道:“是了,紫嫣之言在理,来吧,我给你戴上。”

“多谢伯母厚赐。”

月娥眉再也不好拒绝,只得伸出皓腕,让裴母将那莹白温玉镯给她戴上了。

拜完寿后,众人围坐在小院的几张饭桌上,一同开怀畅饮,在这里,脱离了尘世的羁绊,没有了江湖的纷扰,远山如黛,溪流叮咚,鸡鸣狗吠,清风鸟语,一切是那样令人沉醉。

天下无有不散之筵席。酒足饭饱后,乡邻纷纷告辞归家。那过路的两名客人也起身告别,清瘦者道:“今日得观剑舞与草圣绝技,又适逢主人寿诞,我主仆二人蒙主人款待,无以为报,吴某今就即兴绘图一副,相赠寿星,聊表寸心!”

说罢,这客人来到院中条桌旁,他取过纸卷,凝眉瞪目片刻,又才落笔悠悠。

此人此番下笔,与适才张旭用笔大相径庭,只见他双眉微蹙,轻提笔杆,下笔极缓,手法或勾点、或细描、或提按、或转折、或虚实、或滑涩、或顿揉,笔头时而中锋、时而侧锋、时而藏锋、时而露锋、时而逆锋、时而顺锋,用笔极为繁复。

直过了一个时辰,一副《南极仙翁图》跃然纸上,只见画中南极仙翁鹤发童颜,面慈含笑,左捧仙桃,右持长拐,花鹿白鹤承欢膝下,人物之丰腴,栩栩如生,可谓独具匠心。

原来此人对画理悟性极高,琴棋书画本就同源,刚才他亲眼目睹公孙剑舞、书圣狂草、娥眉鼓琴三般绝技,也不禁将他们的一举一动融入到绘画技巧中,创出了如此神奇的画卷。

此画既成,这两名过路之客便飘然而去,裴母对此画极是喜爱,她让裴旻将这《南极仙翁图》悬于正堂上供奉。

是夜,堂中亮起了明晃晃的烛光。裴家人与京城远道而来的客人围坐在一起,闲话家常,王积薪本是飘逸洒脱之人,不知何故,今日却寡言少语,只偶尔与裴紫嫣谈论棋道,也显得有些心神不宁,过了许久,众人也一一到厢房中休息去了。

裴紫嫣与公孙大娘去了裴母的房里陪她聊天,而万仞山的瞌睡虫却早已钻了出来,此刻他躺在厢房中,鼾声如雷。

正堂中就剩下了裴鼎父子、张旭、王积薪与古通今五人,古通今于今日白天晚上大快朵颐,大碗饮酒,一时醉眼朦胧,昏昏欲睡,正欲起身告辞,张旭却请他留了下来。

只见张旭从腰间取出白日所用的大竹笔,众人以为他又要一展书艺,不料张旭道:“在座的都不是外人,张某心中有一大事还需大家共同参详,以解张癫心中郁结。”

众人皆一头雾水,不知张旭有何心事。

正是:

重回陌桑村,亲是故乡人。

风平浪静里,波涛再来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