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剑圣琴心 > 第5卷历练中原之画 第71章 血溅金榜

剑圣琴心 第5卷历练中原之画 第71章 血溅金榜

作者:繁星楼主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25:19 来源:平板电子书

话说殊不赦自杀身死,铁笔三怪之首,外号铁面无私的铁面先生被奉为铁笔门新门主,铁面在仅存的铁笔门弟子里功力最强,年纪最大,又最是实诚平和之人,在他重掌白玉笔以后,铁笔门在他的整治下,终又重归于平静。

大理寺横遭变故,大理寺卿、大理寺少卿、大理寺主簿、大理寺正副司狱五人先后身亡,整个大理寺群龙无首,如此重大事件,早已惊动了新上任的刑部尚书张钧,那张尚书一边派人调查真相,一边向皇上禀明案情。

玄宗皇帝闻后,勃然大怒,责成刑部务必查清此案,并选拔官员赴大理寺上任,让大理寺重新运作起来。

华山一战后,裴旻等马不停蹄直奔刑部。三天之后,在裴旻的陪同下,裴鼎和张旭跨入刑部大门,呈上铁笔门新门主铁面亲笔书函,上面将殊不赦因贪恋权势,如何假借铁山之手杀害叶知秋,又如何嫁祸于张旭等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个明白。

那张钧也是个精细人,他亲派衙役回铁笔门一一证实信上所言,方知此事之前因后果,而后,他便将所有收罗的证言和证物封存,将调查结果向皇帝具折呈报。

话说张旭从刑部出来以后,他担惊受怕了二三个月,此时心里的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这还全靠裴氏父子的全力帮助,于是,为表感激,他拉着裴鼎父子二人,非要请他们去自己家中做客。

张旭的茅屋地处西市,而刑部又在东市,两地相隔数里,从刑部到东市还要走上许久,裴旻父子也正好借此顺道游览一下长安城。

长安城东西市之间是城中的中心地带,非常繁华,街市上,贩夫走卒来来往往,人流车马络绎不绝。

三人一路走马观花,长安城自是热闹非凡,而街市上,中原人物固然常见,但裴旻等偶然还可以见到有几个生得人高马大又长着黄头发蓝眼睛的异邦人士,他们也不禁暗暗称奇。

唐朝中期,因为经济和国力比较发达,因此,教育制度比较完善,尤其是京城学府国子监,是全国最大的学舍,里面学科设置也比较全面,所办学科之中,五花八门的都有,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六种学科,当时称为六学,即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和算学,其他的诸如书法、医学也多有涉猎,天文学算是冷门学科了,但还有专门研究道教经典的玄学呢!

因此,每次唐朝国家级的考试,也多半在国子监进行,尤其是会试,也是如此。

张旭陪着裴氏父子恰巧路过国子监时,只听见传来一阵喧哗之声,路人中有人大喊道:“放榜啦,放榜啦!大伙儿去瞧瞧热闹吧,看看今年皇帝钦点的进士啰!”

街上,一些人顿时向前涌去。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大家都想早一步知道是哪些读书人金榜题名,光宗耀祖。

裴旻一听,顿时来了兴趣,他想:此次长安会试,钟馗不也来参加了么?不知道他有没有考上?以他的才学,绝对能行的。

唐朝科举,是为国家选取栋梁之才,裴鼎和张旭也是极为想知道是那些人又将为国效力,因此,他们也跟着往放榜的地方走去。

裴旻紧跟人潮,不一会儿便来到榜文前,那榜文贴在一面高大的汉砖砌成的砖墙之上,黄纸黑字,金光闪闪,此时的金榜前,围观的人群正站在榜文前指指点点,更有赴考的考生急切的寻找着自己的名字。

裴旻挤进人群,将榜上二十四个名字从头到尾的细细看了一遍,没有发现钟馗的名字,他似有不甘,再看一遍,还是没有。

不一会儿,围观的人群渐渐散去,可裴旻还不曾离开,他甚至还怀疑这金榜是不是写错了!

这时,街上远远的走来一名玄衣汉子,这汉子头发披散,看不清面容,他手里提着一坛烈酒,口里酒气冲天,但仍是边走边喝,他踉踉跄跄的来到金榜前,忽然手指金榜骂道:“十年寒窗,壮志难酬;可恨圣上糊涂,以貌取人;想我空负才学,名落孙山;如此金榜,名不副实,可笑之极!可笑之极!”

骂完,玄衣人将一坛烈酒猛然喝了个底朝天,忽然,他猛然将酒坛往天上一抛,仰天一声长啸,尔后,他忽然张开双臂,振臂高呼道:“苍天!大地!我来也!”

玄衣人奋身一跃,飞身向金榜撞去!

顿时,玄衣人额头迸裂,倒于地上,而金榜上鲜血喷溅,一片狼藉,那砖墙在玄衣人一撞之下,竟有了一道长长的裂痕,可见这一撞倾尽了玄衣人平生之力。

周围的人惊呆了,有人呆若木鸡,有人呼喊连天,有人慌乱奔逃。

裴旻早听玄衣人的声音有些耳熟,此时见那大汉跃起的身形,方才惊觉,他大叫道:“钟兄,不要!”

可惜为时已晚,玄衣人正是钟馗,他已倒于金榜之下。

原来,唐朝科考,诗是经常考试的内容,诗歌讲究的就是要对仗工稳,富有韵味,只有独具一格,或气势恢宏、或浑然天成、或引经据典、或怡然自得等有特点的好诗,才会得到考官的欣赏。

此次“举国会试,由鸿胪寺卿安庆绪任主考官,先在国子监专用的考舍里进行,但题目仍是皇帝亲自命题。

那日玄宗皇帝一时兴起,即命考生对画作诗,此画乃画圣吴道子之作,却是一副仗剑骑狮的文殊菩萨像。

吴道子本就善于画佛教和道教人物画像,文殊菩萨又称法王子,为智慧之象征,但见此画中的菩萨全身紫金色,形如童子,右手持一柄能斩妖除魔的金刚宝剑,左手持青莲花,花上有金刚般若经卷宝,坐骑为一狮子。

那日玄宗正在欣赏此画,主考官安庆绪忽然来请玄宗出题,玄宗一想,既然文殊菩萨是智慧的象征,而众考生中谁最有智慧,必然便能参透这幅画像,于是,他便将此图交予安庆绪,让考生们对画作诗。

钟馗一见此画,沉思片刻,顿时脑海千言,文思泉涌,即刻成诗一首:

菩萨仗剑望远苍,浩淼苍穹白云傍。

坐下圣骑狮子吼,八方伏魔镇四方。

少小微名翰墨场, 梦里常闻诗书香。

我今欲借金刚剑,天昏地暗一扫光。

此诗气象恢宏,意境深远,既描绘出了画之意向,又表达了自己的志向,真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安寺卿看后大喜,遂以钟馗第一名荐上。

每位进士都须皇帝召见钦点,听说玄宗见过钟馗之后,是因为见钟馗长相粗犷而凶猛,内心极为不喜,未看文章便让其出殿。

最终,钟馗不但未能夺魁,连寻常进士之列也未能入榜,到底是因为钟馗相貌的原因还是有其他的原因,真是情况却只有皇帝才知道。

钟馗何等心高气傲之人,被轰出金銮殿后,便心灰意冷,在长安街头沿街豪饮,喝得酩酊大醉后,他忽然想到自己会试失利,殊不赦官居高位,势力强大,自己的家仇也不能报了,满腔的热血却被辜负,十几年的苦心谋划和寒窗苦读都前功尽弃,顿时万念俱灰,此时一怒之下,再加上酒力上涌,他刚烈的性子突然迸发,以致血溅金榜。

裴旻心中万分悲痛,他与钟馗一见如故,早将之视为自己的兄长,而钟馗天纵奇才,下场如此,怎不令他有兔死狐悲之感!

据传钟馗死后,天帝感其忠烈,擢钟馗为九幽三曹都判官,掌管幽冥界,让其“天下都领判官,捉绝魍魉鬼怪”,虽为传言,不可尽信,但后世之人却对此深信不疑,皆认钟馗为“鬼王”。

这一日,适逢清明,淅淅沥沥的小雨不停地下着,大地笼罩在一片烟雨迷蒙之中。

裴旻亲将钟馗葬于长安南山之上,位于裴敦复夫妇之墓一侧,裴鼎、裴紫嫣、张旭、月娥眉、公孙大娘、公孙管家、以及闻讯而来的钟家人悉数在列,连棋圣王积薪也闻声而至,万仞山亦已到场。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此时,裴旻便是那断魂之人!

裴旻将玄铁绿玉双笔放在墓前,朗声祷告曰:“钟馗吾兄,魂兮归来!南阳钟馗,生于望族;自幼聪颖,勤学苦读;年纪轻轻,身材魁梧;一身是胆,仗义江湖;家道遭变,千里寻殊;偶见陀螺,一时顿悟;钟馗锥法,灵巧无铸;钟兄高才,遍览群书;见识不凡,神仙也妒;春日会试,昂然而入,略加思索,挥笔而出;扬扬大言,心存今古;会试第一,非他莫属;容貌威猛,圣上糊涂,可叹金殿,被轰而出,血溅金榜,如此命苦!”

雨润湿了裴旻的发肤,他却一动不动,而听者无不动容。

而后几日,裴旻内心抑郁,月娥眉、公孙大娘等再三劝解,他也不能一时释怀。

来长安已逾三年,大仇已报,而母亲一人孤苦持家,过几日便是母亲六十之寿辰,裴旻突然萌生回家的念头,此时朝中传来消息,裴旻因保护张旭,勘破大理寺一案中有功,皇上特封升他为正六品昭武校尉,裴旻决意不受,与父亲商议回乡之计。

琴师月娥眉、舞魁公孙大娘、棋圣王积薪、书圣张旭四人难得一聚,不愿就此散去,除月娥眉较为内敛之外,其余三人皆是豪爽之人,裴旻与月娥眉、公孙大娘形影不离,而王积薪和张旭又对裴旻父子相助之恩难以忘怀,几人便约定,与裴旻一同前往太白山一游。

只可惜当今画圣吴道子未能再此,否则琴棋书画齐聚一堂,岂不是美事一桩?

那万仞山依旧如影随形,他每逢危险时分与裴旻等共患难且倾尽全力,裴旻也不好说什么,繁星楼人亦正亦邪,大概如此。

万仞山初见裴紫嫣,惊为天人,裴紫嫣与裴旻兄妹相称,此次亦同裴旻一道前往太白山拜见义母,万仞山说什么也要跟了去!

真是:

我本逍遥郎,奈何入罗网。

看惯名利场,不如且回乡。

青山绿幽幽,河水淌远方。

云淡风轻扬,一觉好梦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