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剑圣琴心 > 序曲第3章 盛事危情

剑圣琴心 序曲第3章 盛事危情

作者:繁星楼主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25:19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3章 盛事危情

唐朝(618年—907年),在中华上下五千多年的历史上是一颗璀璨耀眼的时代,是一个星光熠熠的时代,是一个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国力强盛的时期,整个唐朝历经二百八十九年,其间共有二十一位皇帝执政,这二十一位皇帝,除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外,其余皇帝都是李姓,因此唐朝又被称作“李唐天下”。

当时的唐朝是地球上最发达的国家,其社会先进程度海内外声名远扬。

因为国力强大,贸易发达,唐朝与许多亚欧国家均有贸易往来,他们互相通商,互相学习。这种自由通商还造就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唐朝以后,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美国的旧金山就有华人聚集地“唐人街”,由此可见唐朝的影响力之巨大。

唐朝文化实行兼容并包之策,接纳当时世界上各个民族宗教文化而进行交流学习,形成开放的国际文化。从一千多年前的古人的思想与思维特征来看,这是极其伟大的,这样的兼容并包导致唐代军事、科技、文化、经济、艺术等各行各业异常繁荣,盛况空前。

而唐朝最辉煌的莫过于唐太宗时期的贞观之治与唐玄宗时期的开元盛世。而本文所涉及的故事就发生于开元与天宝年间。

公元七百一十二年九月八日,二十七岁的李隆基于大唐长安城(今陕西西安)的皇宫太极殿即皇帝位,史称唐玄宗。

玄宗李隆基生于神都洛阳,是唐睿宗第三子,其母为窦德妃。玄宗成年后,显得仪表雄伟而俊丽,且为人英明果断,多才多艺,擅长书法,尤其精通音律。

历朝历代皇帝之中对音乐的研究,玄宗应该是最深入也是最精通的,他不但会编制舞曲,他还会吹拉弹奏各种各样的乐器。

相传玄宗李隆基曾经有一次梦游天上月宫,听到天上有仙乐奏响,身穿霓裳羽衣的仙子翩翩起舞来迎接他。唱歌的仙女歌声玄妙优美,跳舞的仙女舞姿风度翩翩,使得他如痴如醉。待得玄宗皇帝醒来后,对梦中的情景还记得清清楚楚,从而根据梦中情境创出了震古烁今的一套乐舞---《霓裳羽衣曲》。

不得不说,玄宗皇帝在位前期的政绩是有目共睹的,是十分伟大的,他宵衣旰食,拨乱反正,知人善任,赏罚分明,干练果断,任用多谋善断的姚崇、直言上谏的宋璟、文武双全的张说、才华出众的张九龄等贤能之人为宰相,殚精竭虑,励精图治,创造了唐朝的极盛之世---开元盛世,唐玄宗也成了唐王朝在位最久的皇帝。

开元盛世可说是唐朝的鼎盛时期,也有人称之为中国古代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在开元年间,唐朝首都长安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没有之一),也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口过百万的大城市,由此可见开元盛唐是怎样的空前繁荣,各门各业的蓬勃发展造就了大唐一副雍容华美的绝世画卷。

在这样的背景下,玄宗时代的唐朝产生了一大批伟大的人物,他们如一颗颗闪亮的空中明星,共同营造了大唐华美的灿烂星空。

政治上,有前文提及的姚崇、宋璟、张说、张九龄等贤相,使得开元初期,政通人和,朝纲有序。

外交上,鸿胪寺卿专门接待各国使节宾客,不但各国使臣万里来朝,更有四处出国交流的各类人才,东渡日本传授佛道的鉴真和尚就是其中之一。

军事上,有王忠嗣、李光弼、高仙芝、哥舒翰等名将,他们东征西讨,南征北战,镇守边疆。

文化上,有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四明狂客贺知章、岭南张九龄、七绝圣手王昌龄、渤海高适、诗画双绝王维、田园山水孟浩然、边塞诗人岑参、诗豪刘禹锡等;兼之有舞圣公孙大娘、棋圣王积薪、草圣张旭、画圣吴道子、乐圣李龟年等各行魁首,组成唐朝开元的灿烂星河。

后来,为了行政上的管理便利,玄宗把大唐的辖区划分为十大镇,设下了十镇节度使进行分区管理。

这十镇是:朔方、河西、河东、陇右、安西、北庭、范阳、平卢、剑南、岭南。并在这十镇上分派节度使,这十镇节度使,各自统领所辖数州郡,手握重兵,驻扎四方,兵精粮足,常常击退突厥、吐蕃、奚、契丹等外族的侵扰,以致唐朝兵威,远震塞外,唐王朝周边些许小国,一一臣服,年年纳贡。

任何事情有利必有其弊,物极必反也!

本来节度使在设立之初仅仅是作为唐朝的一种武官,主要掌管军事、防御外敌,但没有管理州县民政的职责和权利,然而后来渐渐的各地节度使拥兵自重,他们也开始干预民政之事,使得节度使势力大大加强,后来发展到了独揽军政大权的地步,导致如果在任命节度使的问题上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的话,他们一旦起兵造反,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无法控制的。

由此一来,各方节度使利用手中兵权,不断增加赋税,征缴军费,征召士卒,扩充自己的军事实力,互相暗地较劲,预防别人吞并,藩镇割据势力渐渐强大,互呈分庭抗礼之势,渐渐达到一发而不可收拾的地步!正所谓养虎为患,而唐玄宗却未能审时度势,不知预防,反以为四方臣服,天下太平,便在长安城中夜夜笙歌,恣情声色,放松享乐起来。

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众多才人,一一宠幸,这其中更有三妃为玄宗最爱:

赵丽妃,本为潞州娼妓,容止妖冶,歌舞娴熟,一时得宠非常。

武惠妃,原是武氏后裔,聪明秀媚,杏眼桃腮,风月无边,常常肆意承欢。

江梅妃,生如梅花绽放,风神楚楚,秀骨姗姗,能歌善赋,吹白玉笛,起惊鸿舞,满座生辉,宠幸一时。

但这三妃都比不上杨贵妃。

杨贵妃,本名杨玉环,弘农华阴人氏,据传出生时腰上便有一道如玉环一般的痕迹,故而得名。

杨玉环天生体态丰艳,眉如远黛,长发漆黑,粉颊朱唇,双脸丰盈,有倾国倾城之姿,闭月羞花之貌,更精晓音律,善吹玉笛,笛声清音曼妙,声韵铿锵,加之其绝世容颜,称为“羞花”,毫不为过。(古代四大美女:沉鱼指西施,落雁指王昭君,闭月指貂蝉,羞花指杨玉环,其中西施浣纱、昭君出塞、貂蝉拜月、玉环观花的典故,有兴趣者可一一查证,在此不再赘述)。

据史料记载,杨玉环原本为玄宗的儿子寿王李瑁之妃,不曾想机缘巧合之下,被玄宗瞧见,惊为天人,为把杨玉环占为己有,玄宗可花了一番功夫:先是假意敕令杨玉环出家为女道士,赐号“太真”,出家修行,借此与寿王脱离干系。

待得三年修行期满后,杨玉环便立刻被玄宗大张旗鼓迎接回宫中,将她封为贵妃,藏娇太真宫,成鱼水之欢。这种有违人伦之举,在唐朝这种从上至下的社会开化状态下,加之皇权至上,故而并没有多少人非议此事,而寿王李瑁也只落得无可奈何而已,只得奉命另娶韦氏为妃。也正因为有此一节,杨贵妃一生未被封后,她也不以此为意。

玄宗自从得到杨贵妃,便对其无比宠幸,整日与其纵情享乐,为此耽于国事,为唐王朝埋下了深深的隐患。

玄宗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为杨贵妃在骊山下引来地下温泉之水,在这温泉上,建起华清宫。这华清宫内含灵台殿、飞霜殿、九龙殿、长生殿、明珠殿等大型殿宇,规模宏大,金碧辉煌,黄金翡翠,绫罗绸缎,美酒佳肴,数不胜数,极尽精巧豪华之能事,又不知耗费了多少民脂民膏。

玄宗与贵妃常常在酒酣耳热之际,沐浴华清池,温泉的凝露从贵妃的娇躯上缓缓滑过,贵妃出浴,粉面桃花更是诱人,玄宗常常看得是目瞪口呆,梦眼朦胧。

浴罢,杨贵妃常常舞起唐玄宗亲手做所的歌舞乐曲---《霓裳羽衣曲》,贵妃微胖的身形与绝世容颜配上婀娜的舞姿,让玄宗仿佛看到作此《霓裳羽衣曲》时的月宫仙娥悠悠起舞之景,引得玄宗龙心大悦,如登仙界,连宰相张说在《华清宫》一诗中都说:天阙沉沉夜未央,碧云仙曲舞霓裳;一声玉笛向空尽,月满骊山宫漏长。

杨贵妃被称为古代四美之一,自有其独特之处,非仅仅是外貌绝佳,而是舞技独步,且善于迎合唐玄宗,使得一代帝王,对其颇有依赖之心,如胶似漆般形影不离。

在有一年的七月七日乞巧节这天,唐玄宗和杨贵妃在华清宫长生殿叙话,二人仰望星空,牛郎织女双星挂在深蓝的天际,玄宗竟深有所感,而后与杨贵妃面对牛郎织女星双双跪拜,许下海誓山盟之约:“人寿有尽,但愿我们世世生生,永为夫妻!过了今生,还有来世再续情缘!”

白居易《长恨歌》中用诗句也记录了这件事:“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一代君王和妃子能如寻常百姓家庭的小夫妻一样指天盟誓,这在历史上的确罕见,也可见玄宗对杨贵妃用情之深,实乃性情中人。

为了使杨贵妃开心,唐玄宗哪怕天上的月亮,也要想办法给她捧下来,亦或是龙肝凤髓,也不惜代价寻得。为了美人一笑,简直到了无所不为无所不用其极的地步。

正如李白《清平调》中所言: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

盛世危情,一触即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