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剑圣琴心 > 第3卷 历练中原之棋 第35章 刑部总捕

剑圣琴心 第3卷 历练中原之棋 第35章 刑部总捕

作者:繁星楼主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25:19 来源:平板电子书

裴敦复此时方知眼前的年青人乃故人之子,他上下打量了裴旻一番,见眼前这少年眉宇之间与当年叱咤沙场的裴鼎确有几分神似,他连连点头,喟然道:“虎父无犬子,你果然有当年裴大哥的风采!贤侄,请里面叙话!”

说完,他拉着裴旻的手,把裴旻请入府中大堂就坐。公孙管家碍于身份,不便相随,于是悄悄回驿馆中等候消息。

出人意料的是,堂堂的刑部尚书府,陈设却并不显得豪华,一切日常应用之物,俭朴而又实用,待客的大堂上,整整齐齐排列着两排黑中泛黄的木椅,堂上亦有木几木椅,堂上的墙上挂着一副松林江边浣纱图,墙顶匾额大书“风清气正”四个楷字。

此为刑部尚书府,自不免透着一些威严,来往家丁也神色严肃,裴旻初入府中,虽裴敦复是父亲故交,他亦不免拘谨了一些。

一二十年未有裴鼎一家消息,裴敦复此刻自是喜出望外,他不停的再次上下打量裴旻,他见裴旻相貌英伟,仪表堂堂,颇有乃父之风,见裴旻便如见当年之兄长,他自然显得十分亲热。

裴敦复道:“贤侄,我和你家人一别十八年,当年你父辞官归田,我长安城外十里长亭相送,那时你尚在襁褓之中,时间一晃而过,想不到你已长大,裴家将后继有人,我今天真是太高兴了!”

他连忙唤过府中侍者,吩咐准备酒菜,他要和裴旻闲话家常。

裴敦复从怀中摸出裴旻呈递的和田温玉,抚摸着,道:“这块玉佩本是我家传之物,当年我和你父义结金兰,情同手足,我以此祖传之玉相赠,而你父又将此玉与你,可见老友情深意笃。这可是父辈友谊的见证,你当好好保存!”说完,他将玉佩珍而重之地递于裴旻。

裴旻双手接过,道:“我也时常听家父提起您,当年你们二人驰骋疆场,浴血奋战的故事,常常听得我热血沸腾,我早盼能登门拜访,可早晚聆听伯父教益,如今世伯康健如昔,家父必定也十分欣慰!”

裴敦复话锋一转,道:“贤侄现在何处高就,为何来到长安?”

裴旻道:“说来话长。这十几年,我们全家并未回到蜀中,而是寄居太白山下。我此次离家出游,乃是初入长安,一有世伯消息,我便先来相见。”

“哦?当年听大哥说,他辞官归隐后,必定回到地处蜀中晋安郡剑门关一带的老家颐养天年,还叫我有时间携夫人和小女到蜀中游玩呢,我苦于公务繁忙,加之蜀道艰难,携家带口的极为不便,所以一直未能前往,不知你们为什么又去了秦岭太白山一带呢?”裴敦复满腹不解。

裴旻于是又把当年裴家在陶然亭之遭遇一五一十向裴敦复讲述,听得裴敦复怒气填胸,双拳紧握,恨不得回到当年,与裴鼎共同浴血战斗,杀退那帮歹徒。

等裴旻讲完后,裴敦复愤愤道:“后来可查到这些灰衣人的下落?这些年,大哥又为什么不来找我呢?幸许我还可以帮上一些忙。”

裴旻道:“我正为此事而来,父亲当年害怕灰衣人不会就此罢手,于是一直隐居太白山没有现身,等我长大成人之后,他再重出江湖。我此番出山,便是先行一步,想办法调查当年之事,不曾想灰衣人没有遇见,却在凤翔府碰到一伙穷凶极恶的黑衣人。”

于是,裴旻又把凤翔府奇遇向裴敦复详加描述。

裴敦复惊道:“我早已听闻此事。凤翔府贡品被劫,圣上十分震怒,本拟派刑部高手前往查案,不曾想是贤侄已立此奇功。果真是英雄出少年!”

裴旻道:“区区小事,侥幸而已,何须挂齿。”

裴敦复皱眉道:“不然,以此事而看,此贼如此胆大妄为,必定有强大靠山。山雨欲来风满楼啊!说不定那花面狐便和当年的黑衣人有所关联。”他话里仿佛满腹心事,但对裴旻又不知从何说起。

尔后,两人互相闲谈一些家事,可裴旻想到此行目的,心系公孙大娘安危,心里暗暗着急,话语便有些顾左右而言他,但裴敦复兴致极高,不停追问裴鼎家里情形和裴旻的一些情况,裴旻不便打断,只得一一回答。

片刻,府中杂役已准备好酒菜,来请主客入席。

裴旻眼见事急,哪还有心情吃喝,他硬着头皮向裴敦复道:“无事不登三宝殿,实不相瞒,此次拜访,小侄有事相求,还请世伯援手!”

裴敦复哈哈一笑,道:“何不早说,只要我办得到的,自然全力以赴,你的事,自然就是世伯的事,到了此处,不必见外!”

裴旻道:“小侄有一位挚友,昨日在长安城街上闲逛,被刑部拘捕,小侄的这位朋友并未犯法,当属误会而被牵连,恳请叔父能查明真相,放小侄的这位朋友出来。”

裴敦复沉吟片刻,道:“如若误会,尚还好办,如若真的触犯国法,恐法不容情!我亦无法相帮。”

原来,裴敦复能做到刑部尚书,因其人性格十分直爽,刚正不阿,在大是大非上,坚持秉承原则,他既为刑部尚书,当然讲究依法依律办事,一部《开元律》便是他公事准则,正是因为他这种正直的脾气,在当年才与裴鼎情投意合、意气相投。

裴旻赶紧把公孙大娘在西市的遭遇,向裴敦复竹筒倒豆子一般讲述了一遍。

裴敦复奇道:“根据你的形容,这被抓走的二人,我也应当相识。公孙大娘在千秋盛会上与我有一面之缘。而另一人,似乎是御前棋待诏王积薪王大人。这于轻鸿胆子越来越大,也不注意约束下属。只是这事我尚不明就里,是非曲直先要问个清楚,再做论断。”

裴敦复双掌连击三掌,一名下人立刻从大厅外疾步而入,屈身侍立在一旁听命。

只见裴敦复从腰边摸出一块古铜腰牌,牌上正面上刻一古形篆体的“刑”字,背面为虎头刻纹,想来应是刑部尚书令牌。他命道:“去请总捕头于轻鸿到此议事!”

裴敦复转身轻拍裴旻之肩,道:“贤侄且放宽心,真如你所说,我必定马上命他们放人。来来来,先喝上几杯,等于总捕头到来,我自问他!”

裴旻勉强陪同裴敦复入席就餐,可食不甘味,心里总是有些放心不下,就胡乱用了些饭菜。

一顿饭草草结束,正好,下人回报,总捕头于轻鸿已请到。

裴旻急忙跟在裴敦复身后,向大厅中走去。

大厅正中站立着一人,此人约莫四五十岁,身形矮戳,面容微胖,却是三角眼、吊梢眉、矮脖子,让人可怖的是,其人脸上有一条长长的疤痕,这条巨大的疤痕从这人的鼻尖一直延伸至左耳后,让人望而生畏。

见裴敦复二人到来,此人也仅仅微微欠身:“见过尚书大人。”观其言语甚傲。

裴敦复乃刑部尚书,本是其顶头上司,俗语云:不怕官,只怕管。但不知此人何以有些不通礼数,对顶头上司也不甚尊重。他眼见裴敦复身后跟着一人,也不打招呼,仅仅翻了一下他那对三角眼,从裴旻身上扫过,眼中凶光也随之一闪而过,让人有些不寒而栗。

裴敦复手一挥:“罢了!”

三人分宾主落座,裴敦复坐于大堂上首中央太师椅上,裴旻与于轻鸿分坐大堂两边的木椅之上。

裴敦复出口相询:“轻鸿,听说你几日前发现了大盗鲍经风的踪迹,可是让他跑了,可有此事?”

“确有此事,但此事是捕头武扬威在做,他也只是粗略回禀事情经过,属下还未及细问。这鲍经风打家劫舍,无恶不作,兄弟们追踪已久,不曾想此贼胆大包天,敢于长安闹市现身,被兄弟们发现其踪迹,但此贼武艺高强,打伤了几个刑部捕房里的兄弟后逃走了。”

这刑部总捕不苟言笑,话语枯涩,如老牛吃陈年枯草而难以下咽一般,闻其声如听鸦鸣。

“嗯,这鲍经风被官府追缉已久,追拿擒之当然,眼下他既然逃走,再派人追也就是了。可王积薪与公孙大娘又是为何被擒?你可知王积薪是圣上亲封棋待诏,天天陪同圣人下棋之人;而武扬威所带走的女子,是圣上亲封的‘舞魁’------公孙大娘,此二人身份尊贵,有没有证据证明他们与江洋大盗有牵连?”

一连串追问下,于轻鸿面上阴晴不定,但他迅疾回答道:“王积薪?公孙大娘?我实不知这二人身份,这王积薪与鲍经风闹市对弈,公孙大娘出面阻拦公差公办,捕头武扬威将他二人一并带回,也属情理之中。这二人名声虽响,可属下孤陋寡闻,与这二人未曾谋面,想必是捕头武扬威不明就里,一场误会。”

他一番强辩,仿佛句句在理。

“误会就好,棋待诏与‘舞魁’,二人不可等闲视之,速速请来,当面澄清此事。”裴敦复话语严肃,不容置喙。

于轻鸿唯唯诺诺,似有不甘,但摄于刑部尚书乃顶头上司,不得不从,他随即离府而去,脚步却是一摇一晃,慢慢吞吞。

过得一盏茶的时间,门外响起了一个爽朗的声音:“裴老儿,你好大胆,无缘无故的把我锁起来,看你如何解释!”

话犹未了,四人从门外鱼贯而入,为首者,闹市白净面皮棋手也。

公孙大娘紧随其后,于轻鸿一路如影随形,却依旧是漫不经心的缓缓跟随,脚步看似极慢,却始终与前面二人保持一定的距离。

而跟在于轻鸿身后的正是捕头武扬威,武扬威腰缠铁链,走在三人之后,一路显得恭恭敬敬而又有些垂头丧气,看来准是挨了总捕头的一顿训斥。

裴旻忙与裴敦复一齐起身,迎将出去。

真是:

恩怨情仇一笑中,是非名利总是空。

一曲高歌一壶酒,人生何处不相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