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剑圣琴心 > 第3卷 历练中原之棋 第34章 刑部尚书

剑圣琴心 第3卷 历练中原之棋 第34章 刑部尚书

作者:繁星楼主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25:19 来源:平板电子书

此时,一群如狼似虎的捕快旋风般突然出现在街上,他们纷纷抽出所挎唐刀,团团围住了刚刚下棋的两人。

一个领头的捕快越众而出,他却不用唐刀,而是左手提一条黑黝黝的铁链,右手食指朝蓬头垢面者一指,喝道:“鲍经风,你以为我们找不到你?还不快快束手就擒!”

白净面皮者忙道:“官差大人,这位兄台所犯何事?”

领头捕快瓮声瓮气道:“我是刑部的捕头,武扬威。这是江洋大盗鲍经风,此贼杀人越货,被官府通缉多年。你敢于闹市与其下棋,交情绝非泛泛,如此情形可疑,当一并押回,听候审讯!”

白净面皮者大叫冤枉,欲待进一步争辩,不料那领头的捕快大喝:“抓起来!”

两名捕快不由分说,把那白净面皮者用锁链锁了起来,那白净面皮者手无缚鸡之力,任由他们捆绑。

另有几名捕快去抓那蓬头垢面之人,那人却步步后退,意欲拒捕。

捕头武扬威继续继耀武扬威地喝道:“鲍经风,你还敢反抗,兄弟们,大家给我上!”

一名捕快抽出长刀,一刀向那人劈去!

不料,那被称作鲍经风的人身手极为不凡,他见长刀劈来,眼睛猛地一瞪,反而抢进身去,左手抓住那捕快执刀的手腕,右手一掌劈下,掌沿如刀,劈在那捕快胸膛,那捕快已轰然倒地。

一名捕快趁势从背后一刀桶来,鲍经风耳目灵敏,早已听到脚步声,他反身一错,避过刀锋,右脚猛地一蹬,一脚蹬在那捕快的腹部,那捕快一下子飞出去了两三丈,跪在地上再也起不来了。

武扬威大骇,他铁链一抖,链子向毒蛇一般猛向鲍经风脖子缠去,这一招倒也迅捷毒辣,比普通捕快的武艺的确高明许多。

鲍经风眼疾手快,间不容发之间,上身猛向后一仰,躲过铁链,右手一抬,已将铁链抓在掌中!

武扬威与鲍经风各拉着铁链一端,双方相持斗力,慢慢的,鲍经风右手微曲,手臂上青筋迸现,在他的全力拉拽下,竟将武扬威拉得向他靠近了两步,显然,他的力量比武扬威的要有劲儿许多。

众目睽睽之下,武扬威自不愿就此认输,他双手齐出,抓住铁链拼命后拖,要将鲍经风拉过来!

鲍经风待武扬威用足了全力,他忽然手一松,武扬威只觉一股大力涌来,身体不由得“蹬蹬蹬”后退了几步,方稳住身形,等他一看,那鲍经风已推开围观的人群,在哈哈大笑声中大摇大摆的离去了!

围观众人指指点点,武扬威差点儿跌了个仰面朝天,又在他手上走脱了江洋大盗鲍经风,他脸上无光,将全部怒气发泄到被抓的白净面皮者的身上,他大怒道:“把这个人给我带回刑部,不管用什么办法,严加审问,一定要问出他和鲍经风的关系!”

公孙大娘本欲离开,见此情景,怒从心起,她伸手一拦道:“天子脚下,肆意妄为,不问青红皂白的拘禁百姓,所为何事?”

公孙管家平日处事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想小姐性子刚烈,行事风风火火,他本想阻止公孙大娘多管闲事,但已然不及。想公孙大娘多日与裴旻和千载寺空见大师这样的人物朝夕相处,深受他们仗义执言,好打不平的性格的影响,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看到这些捕快的蛮横无礼,她不由强出头。

武扬威双眼一瞪,如疯狗乱咬人一般,吼道:“刑部办案,自有分寸,主谋鲍经风逃走,你胆敢阻挠公干,必是此人和那江洋大盗的同党,给我一并押回刑部审讯!”

真是阎王易躲,小鬼难缠。于是乎,白净面皮者、公孙大娘以及周围几个看热闹的人,都被一干捕快带走,反而是那真正的大盗鲍经风早已走得无影无踪了。

公孙管家眼见不妙,以他的身份,又不能强行施救,情急之下,只得四处寻找裴旻,看裴旻是否能想到什么好的办法将公孙大娘予以解救。

听完公孙归鸿的讲述,裴旻也心焦起来,来长安已然两三个月,可仍是人生地不熟的境地,不知道公孙大娘将会遭遇怎样的待遇,要知道衙门的脸难看,下一步,只有打听清楚具体情形,再行解救。

还好,裴旻离家所带财物颇多,公孙家本为富户,且公孙四处献艺,所得赏赐不可胜算,裴旻与公孙管家一合计,二人决定前往刑部天牢,重金贿赂牢头与众差役。

刑部大牢的牢头本就是个肥缺,为何?原来这牢里犯人的待遇好坏,都是牢头说了算,每个被抓人犯的亲属无不想尽办法上下打点,故而这历代牢头个个被养得如同吸血之蝇。

果然,在裴旻与公孙管家重金贿赂之下,细细一打听,才知道带走公孙大娘的正是刑部捕房的捕快,然则最棘手的是这刑部总捕,此人姓于,名轻鸿,据说他做事铁面无私,心狠手辣,武功更是高深莫测,这让裴旻隐隐多了一层担心。

再进一步寻访,原来刑部尚书就是裴旻的本家,亦姓裴,名敦复,这一下裴旻倒有些喜出望外,稍稍安下心来。

正所谓无巧不成书。原来这刑部尚书裴敦复正是裴旻欲前往长安投靠之人。

还记得裴旻从太白山陌桑村出发之际,父亲裴鼎曾告诉他,当年他在长安城有一位生死之交,姓裴名敦复,遇危急可前往投之。还写信一封,请裴敦复代为照顾裴旻。

裴鼎与裴敦复这二人当年在战场上共同浴血杀敌,是出生入死的兄弟。

有一年北方突厥突然入侵大唐边境,裴鼎与裴敦复皆随军出征,裴鼎为唐朝十万大军前部先锋,裴敦复也恰巧在前部先锋帐下效力,为帐前校尉军官。

有一次,裴敦复领着三十名先锋勇士打探消息,不料竟然中伏,面对数倍于己的突厥人,裴敦复毫不退缩,领着三十勇士奋力血战,身边的战士一个个接连倒下,到最后,仅剩十余人苦苦支撑。

眼见这三十一人将无一幸免,以身殉国,幸得裴鼎得知消息,及时率队支援,杀散敌兵,救下裴敦复和还在血战的先锋勇士的性命,裴敦复感恩之下,死心塌地跟随裴旻为国效力,更把裴鼎以兄长之礼待之,二人皆是血性之人,由此撮土为香,歃血为盟,结为同姓兄弟。

二人后来皆屡获军功,不断得到朝廷封赏,又同朝为官,互相倚仗,兄弟之情与日俱增,只是当时裴鼎贵为将军,而裴敦复也加入了皇帝的亲率卫队千牛卫中。

不曾想一二十年光景,裴敦复由于一如既往的精明干练,已擢升至刑部尚书。

裴鼎曾对裴旻敦敦教诲,如有困难,可求助于裴敦复,只需拿出书信与裴家信物------一块雕刻着“裴”字的和田温玉,裴敦复必念当日恩情,舍身相助。

裴旻到长安,正是有意寻访投靠此人,不曾料想当年的千牛卫卫士如今已贵为刑部尚书。

刑部尚书府,庄重而简朴,朱红色的铜钉大门上,左右分别贴着两位门神:尉迟敬德与秦琼。

据传言:唐贞观十三年,长安城里有位占卜算卦的先生,名叫袁守诚,专为人算命,据称能知阴阳,断生死。这人的来头倒不小,是那当朝钦天监台正先生袁天罡的叔父,而袁天罡,则是唐朝有名的星相家,曾经发明了流传至今的称骨算命法。

泾河龙王为了和袁守诚打赌,结果私改降雨量,犯下天条,罪该问斩。玉帝任命魏征为监斩官。泾河龙王为求活命,梦中向唐太宗求情。太宗爽快答应相助。到了斩龙的时辰,太宗便宣召魏征与之对弈。

没想到魏征下着下着, 打了一个盹儿,就魂灵升天,将龙王斩了。

龙王抱怨太宗言而无信,日夜在宫外呼号讨命。太宗内心有愧,十分惊惧,寝不安席,于是告知群臣,徐茂公献计,让大将秦琼,同尉迟敬德全副武装立寝门外守候,太宗应允。那一夜果然相安无事。但此终不是长久之计,太宗因不忍二将辛苦,遂命巧手丹青,画二将真容,贴于门上。

为什么要画这二人呢?

秦琼,官至左武卫大将军、翼国公。勇武威名震慑一时,于万马军中取人首级如探囊取物。为大唐南北征战,立下了汗马功劳。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其人相貌英伟,擅使金双锏。

尉迟敬德,官至右武候大将军,封鄂国公,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其人面如黑炭,纯朴忠厚,勇武善战,擅使铁鞭,骑乌骓马,立功无数。

这二人战功赫赫,威风禀禀,鬼神自然敬而远之。

这样的做法,被后代加以效仿,秦琼与尉迟敬德便成了门神。(相关情节参见《西游记》第九回《袁守诚妙算无私曲 老龙王拙计犯天条》,引用此典故,实是因此事发生在唐朝,而门神被历代沿袭,是一个十分经典有趣的故事。)

裴旻与公孙管家二人来到刑部尚书府门前,献上礼物与和田玉佩,对守门人只言道,尚书故人到访,有信物在此,烦劳通报。

守门人见礼物包装精美,自然认为是贵重物品,且和田玉佩入手后,即感到温润剔透,自非凡品,刑部尚书府的守门人,常年与来客打交道,见多识广,他不敢有误,急急入内通报。

不消片刻,一人声若洪钟,大声喊道:“我的裴大哥人在哪里,快快给我请进来?”人未到而先闻其声,话里尽是英武豪迈之气。

转眼间,一人来到裴旻眼前,只见来人五六十岁年纪,身形魁梧,浓眉大眼,国字大脸,须发皆张,不怒自威。

来者一见裴旻,微微疑惑,守门人道:“大人,就是这位公子求见。”

裴旻躬身行礼,道:“世伯,您好,在下裴旻,家父特意向您问好!”说完,他这才从怀中掏出临别时父亲所书书信呈上。

来者自是刑部尚书裴敦复,他打开书信,飞速阅悉,疑惑之情顿解。

正是:

小鬼无常畏门神,岂知衙门庭院深。

官字两口疑无路,柳暗花明遇故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