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剑圣琴心 > 第2卷 历练中原之琴 总第14章 凤舞九天

剑圣琴心 第2卷 历练中原之琴 总第14章 凤舞九天

作者:繁星楼主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25:19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14章 凤舞九天

皮影戏,也叫“影子戏”或“灯影戏”,这是一种民间戏剧,先用兽皮或其他坚韧的材料做成人物或马匹、武器等道具的各种形状,然后用蜡烛等光源照射着台前白色的幕布,而表演者就在幕布上用这些道具表演相应的故事。

表演时,艺人们躲在白色幕布后面,他们一边操纵手里的各种戏曲人物或其他道具,一边用流行的曲调唱讲故事,同时配以锣鼓等打击乐器或二胡等丝弦之乐,使得皮影戏里有光有影,有声有色,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因此,皮影戏一旦开场,常常是观者如山,热闹非凡,经久不衰。

皮影戏操作高手一人能同时操纵七、八个影人。

如果是武打场面,更是紧锣密鼓的进行,但见白幕上皮影人上下翻腾,前后灵动,影人手中刀来剑往,场面极其热闹。

而在一边相配的音乐与唱腔或激昂高亢、或缠绵悱恻、或有喜有悲、或声情并茂,是那么音韵萦绕、优美动听、动人心弦。

因此,皮影戏是多种元素相结合,以此来征服观众。

由于皮影戏中的车船马轿、奇妖怪兽都能上场,飞天入地、隐身变形、喷烟吐火、劈山倒海都能表现,还能配以各种皮影特技操作和声光效果,所以演出大型神话剧的奇幻场面之绝,非皮影戏莫属。

编钟及演奏者缓缓退了下去,表演皮影的白色幕布又推了上来。

今天,凤翔府皮影戏团精心准备的戏场是《三英战吕布》。

话说东汉末年,董卓弄权,虎牢关下,诸侯云集,天下豪杰,共讨逆贼。

只是董卓义子吕布吕奉先勇猛神威,冠绝当下。

两军阵前,吕布身着红锦百花袍,身披兽面吞头连环铠,手持方天画戟,坐下骑着赤兔马,真是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吕布更是耀武扬威,不可一世。

两军交战,吕布无人能敌。危急关头,一声怒吼,诸侯阵中,一将飞出,他圆睁环眼,怒吼如雷,手持丈八蛇矛,口中大喊:“匹夫休要猖狂,燕人张翼德来也!”他边喊边一矛向吕布刺去,他正是猛张飞!

张飞与吕布大战五十余合,不分胜负,两人相斗,威震八方。诸侯齐声喝彩,声动九天!鼓手擂得手软,兵士看得惊呆!

张飞久战吕布不下,当时恼了一人,此人瞪起丹凤眼,竖起卧蚕眉,手提八十二斤青龙偃月刀,大喝:“三弟莫慌,二哥前来相助。”他催马上前,夹击吕布。

这人正是关羽关云长。

刹那间,刀若闪电,矛似流星,奉先画戟,更若猛虎出山,神龙捣海。战阵上,时有兵刃撞击,响彻八方,声传十里!关张奋力挺身向前,吕布抖擞精神应战,三将酣战三十回合,关张战不倒吕布。

三人战得难分难解之时,诸侯军中,又奋起一将,他手持雌雄双股剑,催马上前加入战团,此人正是刘备刘玄德,但见他一马当先,前来助战。

刘关张三英合力攻杀,意欲将吕布斩于军前!

吕布虽勇猛无双,方天画戟天下无敌,但无奈独木难支,大战多时,左拦右挡,竟有些遮架不住。

三英中看似刘备的武功最弱,吕布觑得真切,方天画戟带一股疾风,直取刘备,刘玄德急忙闪躲,再凝神看时,吕奉先以进为退,已然纵马跳出了三人的包围圈。

正是放开玉锁走蛟龙,飞身反上虎牢关。

虎牢关前,怯于吕布神威,在无人上前的情况下,桃园三英挺身而出,就此兄弟扬名,出尽风头,为以后创立基业打下了广阔的人脉基础。

这场“大战”,皮影戏团里的演出者逞尽所能,把战斗场面表现得淋漓尽致,操作者光、影、手、口配合默契,尤其是戏里的四人四马加上方天画戟、丈八蛇矛、青龙偃月、雌雄双剑四般兵器,交织在一起,被操作者表现得活灵活现,看得众人连呼过瘾。

皮影戏演奏完毕,观众似乎意犹未尽,幸好接下来还有川中龙舞队、中原狮舞队、滇南竹竿舞、塞北陶俑舞、西域彩带舞等表演节目。

中原龙舞队来自蜀中铜梁郡,表演者共二十五人,其中,二十四人舞动龙身,一人在龙头前舞动龙珠,那龙长二三十丈,造型逼真,色彩明快,龙头如狮,血口鹿角,长髯长鬃,双目如炬,身腰柔软,鳞爪飞扬,尾巴灵动。舞动时候,长龙上下翻飞,变幻莫测,如真龙般时而显得富丽高贵,时而显得怡然自得,时而展现出无拘无束,又时而展现出龙行天下的气概,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鼓声震天,纵跳扑腾,那是中原狮舞队。

据说狮舞这种节目便是本朝开始盛行的,据说,当唐明皇梦游月殿时,在月殿阶前出现一只五彩缤纷、阔口大鼻的独角兽,此怪兽不但对唐明皇没有任何恶意,它还在月殿阶前滚球戏耍,姿态十分威武。唐明皇醒后,想要在现实中重睹这一现象,便让画工将梦境中的瑞兽根据描述画了出来,同时由乐部配以雄壮的锣鼓编成狮子舞,以娱嘉宾。自此之后,狮舞便流入民间。

但见两只彩色狮子在凤仪台上做出各种抖动、搔样、跌扑、跳跃、踩球、过板、登高等动作,随着锣鼓声 ,动作合拍,维妙维肖,十分逗人喜爱。

至于竹竿舞、陶俑舞、彩带舞等,各有各的招牌,各有各的技艺。

这些表演团队各具特色、各有千秋、各呈本事,一一表演,他们都拿出看家绝活,以博取观者欢心。

演出从戌时直至亥时,现场亮如白昼,热闹喧天,仪仗官面带笑容,朗声宣道:“九天仙子入凡尘,琴艺剑技惊世人。最后一场,乃本次盛会压轴大戏,豫州公孙氏---剑器舞!”

一言已毕,一白衣女子缓缓来到凤仪台上。

女子抱着琴囊站在台前,微微敛身万福道:“小女子月娥眉,来自蜀地西南峨眉山,自幼从名师董先生习得古琴之术,得此良辰美景,愿以微末之技,以琴音伴公孙大娘随剑而舞,助君一乐!”

这女琴师声如环佩叮当,清脆悦耳。

裴旻身处人群之中,放眼望去,只见台上的月娥眉长身玉立,微风轻拂之下,青丝白衣俱随风飘动,她双眼有如幽幽之碧潭绿水,妙目所到之处,似有引力无穷,加之妙曼身姿与清越少女之声,如一块鹅卵石投入如镜之湖面,陡然间,裴旻内心泛起阵阵涟漪,一种心动的感觉使得他不由自主向台前靠去,想一睹这女琴师之芳容。

月娥眉更无多话,她解开怀中琴囊,将琴置于台前琴架之上,她盘膝而坐,双手轻挥,悠悠的弹动起来。

琴,是凤仪琴,长三尺六寸,面圆底方,上装七弦,掌七音:宫、商、角、羽、徵、少宫、少商。

凤仪琴,据传是取凤凰栖息之梧桐木,经神农氏巧手精心打造,声名尤凌驾于四大古琴号钟、绕梁、绿绮、焦尾之上,为绝世孤品。此琴琴声音韵深厚,沁人心脾,有感人肺腑之功,有三日绕梁之效,有“凤求凰”之绝妙,有“懊恼曲”之悦耳。

曲,是《颐真访贤令》,时如泰山之高大巍峨,时如流水之恣意汪洋,时如晨雾之虚无飘渺,时如钟鼓之清越雄壮。春之暖风融融,夏之赤日炎炎,秋之寒雨萧瑟,东之冰雪戚戚,尽可赋予。

手,芊芊玉指,嫩比青葱,十指轻挥,交错起落,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琴音如水银泻地,致使周遭鸦雀无声,个个屏息凝神,竖耳倾听。

人,绝世容颜,沉鱼落雁。人琴一体,技艺非凡。

一曲未停,正当裴旻暗思:不是说剑器舞么,怎么只闻弹琴佳丽,不见剑舞之人?想来台下大多观者与裴旻也是一般心思。

正在此时,从台后阁楼之上飞出一匹巨大的彩布,彩布一直搭到凤仪台上,此时,从阁楼上竟翩翩而来一女子,这女子双髻高耸,衣袂飘飘,一袭长裙摆动,身上珠玉摇晃,只见她左手持剑,张开双臂,从彩布上缓缓而下,踏着彩布来至台前,似天上仙女乘风踏浪而来,其姿势美妙已极,此女看似轻功已臻上乘,甫一出现便震摄全场。

微风吹拂着粉衣女子的刘海,来的正是豫州公孙大娘,她英姿飒爽地从容上前,纤手一伸,缓缓拔出一把长剑,剑身狭窄细长,光华游离闪动,她放下剑鞘,伸出左手轻轻在剑脊上一弹,“铮”,剑身轻颤,长剑低吟,竟似懂得主人之意。

此时,台上月娥眉所弹古琴乐调一变,正是满含古典雅韵的《剑器舞》,与前者编钟古曲有暗合之意。

琴声之中,公孙氏展开身形,起初还随着音乐,左一剑,右一剑,刺一剑,撩一剑,剑剑清晰可见,配合她美丽的身段,俏丽的眼神,着实让观者着迷。

而舞到后来,公孙氏手中剑身慢慢转快,剑光所到之处,身如柳絮飘飘荡荡,眼随剑动,剑随身走,似游龙护体,似仙雾缭绕,剑刃破空之声,声声入耳。

正是传闻已久之西河剑器舞!

舞至最后,一瞬间,观众尚未看清,公孙大娘已是往前一纵身,人在空中旋转一周,脚尖一挑,剑鞘已跳至她掌中,随着她长剑顺势往剑鞘一送,一切,又归于平静。

两女并肩而立,向台下微笑致意。

裴旻看得痴了,竟忘了叫好!他本身对剑已是心痴,不料世间竟有如此女子,如此剑舞!二人一琴一剑,真是配合得天衣无缝,妙至毫巅。

而周遭,雷鸣般的掌声烈如潮水,经久不歇。

月娥眉之七弦琴,音韵流长,有诗题曰:

我月太古色,我琴太古音。

色见音声求,焉能知我心。

公孙剑舞,有杜甫诗歌为证: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

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

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然则其时公孙大娘剑舞初成,尚未登峰造极,他日得遇剑圣,共同切磋技艺,方吸取他山之玉,成为盛唐第一舞者,一有演出即万人空巷,这是后话。

正是:

绝代有佳人,飘然欲出尘。

剑舞惊天地,琴音摄心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