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佛光龙影 > 第三十五章 后山惊魂

佛光龙影 第三十五章 后山惊魂

作者:速度引爆激情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12: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张如晦惊叹道:“难怪家师神通非常,原来他自幼便追随东坡先生,所见所闻都是世间一流。”

丹阳道长道:“第二天的深夜,我起来夜解,发现林掌门的房间还亮着灯,上前一看,见林道长正在灯下记录白天东坡先生及诸位贤德的精言妙语。林道长今日能得圣上赏识,除去他的聪慧,也离不开他的刻苦。”

赵小姐道:“师父不过在东坡先生身边做了几年书童,便能以道法神威名动天下,东坡先生真是神仙般的人物。” 丹阳道长道:“那是自然!”

几人一番谈论后,现场气氛融洽了几分,心间也感觉熟稔了两分,不由又谈论起天下四方逸事来。

赵小姐喝完一壶茶便带着张大人告辞而去。

丹阳道长对张青峰道:“明日,我便要与你素云师叔前往北方,一则为一位老友贺寿,二则便为查探你杀父仇人之所在。自你上山这几年来,我派精英多次前往北方打探,最近总算有些眉目。”

张青峰跪拜在丹阳道长面前,流泪道:“青峰日夜苦想的就是能手刃杀父仇人,告慰高堂在天之灵,恳请太师父带我一同前往。”

丹阳道长见他一片至诚,将他扶起道:“峰儿,起来说话。我从老友处得知,杀害你父母的主谋之人神秘强大,不但与宋朝权贵奸佞勾结,而且还与北方强寇颇有来往。这件事看来已不是简单的江湖仇杀,或许还与国家的命运转折连接在一起。”

张青峰愤然说道:“不管仇人是谁,哪怕粉身碎骨,我都将与之决一死战。太师父,可知道仇人确切消息?”

丹阳道长道:“青峰,你勇气可嘉,可惜你还年幼,不知道江湖的凶险。江湖中的事并不是两人面对面的决斗,很多人往往还没有走到决斗的地点就早已倒下。如今敌在暗,我在明,切记不可鲁莽行事。一切行动,待我与你师叔探明后再谋定而后动。”

张青峰垂首道:“ 峰儿谨遵太师父教导。现下峰儿还有一事不明,太师父也知道我一向不喜俗世的迎来送往,为何还要峰儿陪伴赵小姐与张大人游玩?”

丹阳道长说道:“是赵小姐今早找到我,指名点姓要你同行。张大人乃是神霄派宗师林灵素的首徒,在京中地位非比寻常。

赵小姐虽然隐藏了身份,但看张大人对她毕恭毕敬之貌,地位必然显赫,所以你要走一趟。一个人的力量有限,日后你要想报仇要想纵横天下,就需要更多的贵人相助,多交个朋友就多一条路。”

张青峰叹口气道:“ 太师父,峰儿实在不想去伺候那些娇生惯养的官家小姐。”说话间,口气里有了些撒娇的口吻。

丹阳道长笑道:“太师父何曾有过半分攀附权贵的想法,只不过是如水一般,自然随行世间之事罢了。说不定啦,赵小姐看上了我家英俊的青峰,要把他招去做上门女婿也不一定哟。”说罢,捋住胡须笑起来。

旁边无人的时候,老人再无半分的杀气,偶尔与张青峰开些玩笑,俨然是一位和蔼慈祥的乡野老人。

张青峰有些脸嫩,红着脸道:“太师父又来和峰儿开玩笑了。”

接下来的三四日,张青峰大部分时间都在陪伴赵圆珠两人饱览青城前后山风景。

赵圆珠才情出众,见识广博,小小年纪便对琴棋书画、文史儒道皆有独到见解,而张青峰饱览群书,志趣高雅,故两人谈吐颇为投机。

第四日黄昏时分,赵圆珠叫张大人与几位侍卫退下,与张青峰两人散步至老霄顶,站在老霄顶木亭远眺数百里江山图画。

老霄亭顶的琉璃瓦金碧辉煌,亭子四角弯曲出流畅的线条,翘角上都系着一只铜制的风铃。

风过时,风铃便发出叮叮当当的的悠扬铃声。铃声在山谷间回荡,分外悦耳。

两人凭栏远眺,将眼前数百里蜀中盛景尽收眼底。

近处,青城诸峰满目苍翠,拱伏有致,山风吹动中则翠浪起伏,令人心清而目爽;远处,峨眉岷山隐隐可见,岷江蜿蜒如带,成都平原横亘千里……山川辽阔而舒怀。

张青峰心藏蜀中丘壑,便将眼前江山一一指点与赵小姐观看。

赵圆珠眼见江山如画,晚霞绮丽,而身畔少年又风神俊逸,谈吐不凡,才气勃勃,心间不由十分欢喜。

赵圆珠听张青峰讲完眼前江山,便讲起大宋汴京的繁华绮丽来。

赵圆珠望着远山,黯然神伤道:“后日我便要回京,不知何时何日又才能再见蜀中风物?回到京都,我一定会怀念这一趟璀璨之旅。”

张青峰道:“早就听闻汴京自古帝王州,富丽繁华天下。听你讲完隋堤烟柳、相国霜钟、汴水秋声、金池夜雨、州桥明月的万般美好,我都很想去游历一番了。异日若有缘到东京游玩,还请赵小姐差遣府上之人代为引路。”

张青峰向来只在蜀中走动,还未出过远门,听赵小姐描绘东京景象,不由悠然神往。

赵圆珠笑道:“如若张公子来访,我必定效蔡邕之闻王粲来访—倒屣相迎。” 两人转头目光相接,不由相视而笑。

赵圆珠诚恳道:“张公子武艺精熟,饱读诗书,过得三五年,可有意愿到京中为官?我愿极力保荐。”

张青峰摇头道:“锦衣玉食,出将入相,非我所愿也。我的愿望是将来可以隐居山野,做一位逍遥自在的真人或者散淡的渔夫。”

赵圆珠问道:“你所谓的真人是怎么样的?渔夫又是怎么样的?详细说来让我听听。”她望着张青峰,露出兴致盎然的神态。

张青峰道:“真人者,体洞虚无,与道合真,同於自然,无所不能,无所不知,无所不通。渔夫者,撑一艘渔船,随波而行,唱渔歌,吟啸艳霞,赏明月,饮美酒。”

赵圆珠闻言,对他眉眼含笑道:“如果张公子将来做了张真人,我便来青城山随你修仙访道,你可愿收我这个弟子?”

张青峰躲闪着她的眼神,笑道:“赵小姐说笑了。你出身钟鸣鼎食之家,享不尽的荣华富贵,怎会有修道之念?”

赵圆珠吟道:“玉真之仙人,时往太华峰。清晨鸣天鼓,飙欻腾双龙。弄电不辍手,行云本无踪。几时入少室,王母应相逢。你可知道玉真公主其人?”

张青峰略一思索道:“这首《玉真仙人词》是李太白开元时所作。李太白一生好道,玉真公主也是修道之人,喜与修道之人来往。于是经人推荐,李太白得以和玉真公主相会。太白写诗豪放不羁,以此诗盛赞了玉真公主的仙风道骨。”

赵圆珠幽幽道:“那玉真公主都可以出家修道,为何我又不能效仿呢?我性情自来孤高,向来不喜热闹繁华,最喜寻幽访胜,求仙问道。”

张青峰一时不知如何作答,转移话题道:“赵小姐今晚可早点休憩,明日我带你们去味江寨和青城后山观赏。”

第二天一大早,张青峰刚刚站桩完毕,便见赵圆珠带着张如晦等人前来找寻他。赵圆珠几人为了不引起路人注意,都扮作游客模样。

味江寨为青城后山第一景,不但景色清幽,而且自古以来便是成都茂汶、金川物资交流的中转重镇,故历来商贾云集,游人众多。

几人先去镇上有名的泰安寺烧香拜佛了一番。

泰安寺始建于唐,楼殿壮丽,甲于青城,自唐宋以来,一直为佛门弟子向往的圣地,并为佛教的讲习之所。寺旁有一座舍利塔、三通古碑和数十株粗壮的古银杏、桢楠和红豆树,寺前有古驿道,是川西地区通往藏地的茶马古道。

几人出了泰安寺,只见寺旁一带五溪合流,五峰环聚,风光幽洁,便在溪边茶铺叫了一壶茶,听茶铺老板讲述蜀王杜宇将米酒倾于味江中与将士共饮的传说。

几人看看时辰到了中午,吃罢午饭便向山上行去。

青城后山宫观和香火虽较前山少了许多,但景致清幽洁净更胜一筹。

沿山道而行,只见山花烂漫,飞瀑流泉不绝;峭壁悬岩,天光云影一线。

几人一路游玩,时见栈道逶迤曲折不见头尾,时见群山环抱,绿草如茵,真是处处有美景。赵圆珠爱恋山中景致,也不坐轿,只是慢慢步行沿路观赏。

几人下山行至五龙沟时,但见沟中山花烂漫便徘徊流连其间,不觉忘路之远近,时辰之早晚。

张如晦抬头看天,见天色黯淡下来,便对赵圆珠道:“小姐,山中夜间清凉,亦怕有野兽出没,我们还是加快步伐赶回山下味江寨为佳。”

赵圆珠看看天色道:“从京都不远千里来此,必定要饱览景致而归,不然就如洁白珠玉有瑕疵一般,难免遗憾。我想在附近找一家山野人家留宿,听听山泉看看山月,于松风中抚琴一曲。”

张如晦转身向张青峰暗暗摆手。

赵圆珠又道:“有师兄与张公子在旁边,就是有猛兽,想来也无妨。”转头向张青峰嫣然一笑。

张青峰见她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不觉心间一软,说道:“下面不远处是龙隐峡栈道,其尽头不远处有一家小小的客栈。客栈老板时常到前山宫观听师兄讲道,故与我相熟,我们可以在那里留宿。”

赵圆珠朝张如晦调皮地笑了笑,张如晦只得苦笑默许。

暮色中,一行人向龙隐峡栈道赶去,远远地望见一条木桩穿岩铺板的栈道出现在对峙的两山中间,宛如隐身于峡中的长龙。

龙隐峡栈道上石梯、石栈、悬桥,上下勾连,倚山曲折,端的是一处山中胜景。

赵圆珠一路迈着轻盈的脚步,时而采摘山道边的野草鲜花,时而停下来呼吸山涧中清新的空气,时而埋头在水边泼洒清澈冰凉的涧水,似山间一只活泼泼的山鸟。

她的活泼欢快感染了身边所有人,连严肃沉闷的张如晦也不时露出了笑意。

几人走完龙隐峡栈道向前又行出一里多路,见地势平坦起来,一道山泉的旁边出现了一座小客栈。

客栈依据山形水势修建,古色古香,门头牌匾上雕刻着“龙隐峡客栈”几个大字。暮色里,大门两边的木架上点燃了两盏迎客灯笼,也点亮了众人略感阴沉的心。

一位店伙计笑脸道:“几位客官请随我入店。”

当晚住宿的客人不多,这时候还可以接到几个客人,店家自然高兴。

“难得张公子大驾光临,快上好茶!”店老板见是张青峰,连忙殷勤上前招呼。

张青峰道:“这几位是来自京都的贵客,孙老板尽管将最好的茶水和饭菜拿来招待,客房也要几间最好的。”

孙老板早见赵圆珠衣衫饰品华贵,气度不凡,又闻得来者身份不凡,笑着道:“接待贵客的都是本山极好之物,茶是从丈人峰五百年老茶树上摘的好茶,吃的是青城后山的老腊肉、白果炖鸡和长生宴。”

张如晦目光四顾,沉声道:“小姐住宿须得单独安排才可。“

孙老板陪笑道:“女眷住宿的地方是一个单独的小四合院,雅致清静。四合院中有一株八十年的老栀子树,现在恰好是栀子花开的时节,满院都是栀子花香,保证女眷睡得舒适。”

赵圆珠并不说话,只是冷冷地点点头。张如晦将大手一挥,孙老板见了,赶紧安排晚宴和住宿去了。

吃罢晚宴,一行人又来到四合院饮茶。

闲谈了一二个时辰,赵圆珠看着满树的栀子花开得灿烂繁华,心中喜欢,嫣然笑道:“山中此处夜间幽静,景致清雅,倒是抚琴一曲的好所在。”

张青峰大喜道:“几日前偶听过赵小姐一曲仙音,至今犹于耳畔萦绕,今晚若能再聆仙音,实乃我等福分。”

赵圆珠当即叫随身丫鬟取出古琴,净手抚琴。

夜色微明中,琴音自四合小院悠然响起,随着清风散落青城后山。张青峰听了二支琴曲,怕贵客劳累,便自去附近客房读书习武。

赵圆珠弹了几曲,先去梳洗了一番,又点起一炉香坐在窗下抚琴。

赵圆珠所居四合院与张青峰居住的客房相隔不过几丈,张青峰听琴音又起,便掩上书卷,信步走到院子外聆听那一曲清音。

赵圆珠这次所弹琴曲为《梅花引》,是表现梅花的绝佳之作。琴曲曲音清幽,表现了梅花洁白芳香、凌霜傲雪的高尚品性。

赵圆珠性情与梅花傲霜斗雪的品性相合,故能将梅花之孤傲高洁淋漓尽致现于指下。

琴音中先是缓缓弹奏出溪山夜月曲段,展现万木凋零之际,唯有梅花迎寒而立的画面。不久,琴音一起,四周万物似乎都为之一顿,山野间寂静了许多。

张青峰听得琴音传来,只觉似有寒香沁入肺腑,身心一片清正,正在静候即将弹出的精绝之音,忽听得空中传来飒然响动之音,似为大鸟振翅飞过。

他抬头看去,见一道黑影飞鸟般从他头顶掠过,虽然夜黑空高,但依然被他见到衣衫晃动之状。

张青峰见来者正扑向赵圆珠所在院落,立时警觉,口中发出一声长长的警示之音,随即纵身跃了过去。

他身还在空中,听得院中传来一声大喝:“来者何人?”声音刚猛如雷,正是赵圆珠身边侍从头领张如晦口中发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