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佛光龙影 > 第三十章 拜师

佛光龙影 第三十章 拜师

作者:速度引爆激情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12: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丹阳道长眼眸张开,一双眼竟似比头顶上的大铜灯还亮。他凌厉的眼光在殿中众弟子面上如电光般缓缓扫过,最终停留在张青峰的面上,变得柔和了两分。

鹤发童颜的丹阳道长望向张青峰,慈爱地笑着道:“青峰,你来了。”张青峰感觉那眼神如和煦温润的阳光照在心上,让他温暖而安定。

他快跑几步上前,对着丹阳道长跪下去,叩了几个头,道:“青峰拜见太师父。”

丹阳道长袍袖轻动,用一股平和之力将张青峰托起,微叹了一声道:“峰儿,起来说话。”他坚毅的眼神中忽然流露出一股哀伤。

张青峰只觉一股柔和之力将他托起,不由自主站起身来,抬头看着丹阳道长,悲声道:“太师父,我父母几个月前突遭大难,青峰为之悲痛欲绝。此次上山,青峰只想一心习武,只盼能早一天为双亲报仇,求太师父传我青城绝学。”

嘉定府捕快房惨案发生后,青城派举派震动,尽出精英探查,但二个多月过去,依旧未能发现重大线索。

今日丹阳道长听闻张青峰上山,便召集座下大弟子素云道长、三弟子青玉道长、四弟子林长风共同商议相关事宜。

丹阳道长环顾门下弟子道:“今日聚会主要为二件事:第一件事是要定下青峰拜谁为师;第二件事就是要商议与宗正一案有关的大事。

我们先谈论张青峰拜师一事。现今我年迈已不便收徒,何况他父亲还是我弟子,你们三人看看,青峰归入哪一位门下拜师学艺最好?”

丹阳道长一说完,场中众人的目光同时投向张青峰的身上。

习武之道,资质极其重要,青城派主修道教功夫,对悟性与资质的要求更为苛刻。

众人眼见张青峰谈吐流畅,行步稳健,又长得剑眉星眸,骨骼非凡,显然为修道习武的一流人物,都在心中叹道:“好一块浑金璞玉!”

张宗正与三位同门师兄弟一向交好,是以素云道长、青玉道长、林长风三人心中都有将他收在门下的念想。

四弟子林长风抢先道:“二师兄生前与我最是投缘,我自然是责无旁贷,要将青峰收在门下。请师父师兄放心,我一定会将青峰培育成材。”说罢便要起身去牵拉张青峰。

不料身旁的“建福宫”首座青玉道长抢先起身,挡在他身前,对丹阳道长道:“四师弟虽然天资过人,但毕竟年纪不大,江湖经验和体悟道法终归还是浅显了些。”言下之意是四师弟做老师资格还不太足。

林长风见师兄和自己争抢起来,不觉笑将起来,道:“诚如三师兄所言,我的确道艺尚浅。虽然我心中极为喜爱青峰,但还是忧虑会耽搁青峰的学业,就让师兄做他授业恩师好了。不过,要说到说武艺精湛之修为,我以为还是非大师兄莫属。”

林长风不过三十来岁,本为江湖义士之后,全家被仇家所杀独剩他一人。丹阳道长感念其父道义肝胆,便将他收为关门弟子。

青玉道长道:“要说到武艺精微高妙,自然非大师兄莫属,只是大师兄杂务繁多,门下弟子也最多,一个人毕竟精力有限,恐怕不能全心教导青峰。”

大殿众人都转眼望向素云道长。素云道长淡淡一笑道:“众位莫急,我看师父他老人家似有考虑,不妨听听师父怎么说。”

丹阳道长不理会众弟子充满疑问的眼神,望向张青峰道:“青峰,你父亲随我习武十载,而后便投身军旅与捕快房,在我的众位弟子当中他是最为特立独行的一位。”

说完,他目光转向身边空着的那张松木椅道:“青峰,你可知道这张椅子为什么会空着?”张青峰沉思了一下,眼泪慢慢地掉下来,哽咽道:“想来……想来是太师父挂念父亲,还将他当日在青城的席位保留。”

丹阳道长道:“不错。我们永远都记得你父亲,前次和你父亲欢聚的情形仿佛还在眼前。记得上次和他见面是我大寿之日,我们师徒四人喝酒聊天到天亮,你父亲开心地喝醉了。世间悲痛莫过于白发人送黑发人,你父亲的葬礼我没有参加,是我老了,怕过于伤心。”

说到动情处,丹阳道长的眼眸中似乎起了一阵烟雾,湿润起来。青峰低头拭泪道:“请太师父节哀。”

丹阳道长慢慢恢复肃然的神态,缓缓道:“你父亲颇有侠义精神,无论是早年从军还是近年做捕头,一向刚正不阿,从不贪恋财色,亦不畏惧权贵。青峰,日后你要以你父亲为楷模,做一个为国为民的真豪杰。”

张青峰闻言心间豪气激荡,含泪朗声道:“谨记太师父教诲。”

丹阳道长想了想,才道:“长风,青峰就跟你拜师学艺吧。你俗务不多,有时间教导他,何况你和青峰也有相同的际遇,更能彼此沟通。

”林长风心头一跳,心中暗喜,站起来道:“多谢师父,弟子必将竭尽所能教授青峰武艺。”

丹阳道长道:“好了,青峰拜师一事就这样定下来。其实我也有些私心,长风主要负责照料我的生活起居,青峰拜他为师离我也近,我也好指点青峰一二。”

众弟子方知丹阳道长是要亲自指导张青峰,齐声道:“是。”素云道长向殿中站立的弟子挥手道:“除青峰外,二代弟子先退下。”

其余众弟子闻言纷纷行礼告退。

丹阳道长问道:“素云,关于宗正一案你们这些天查得如何?今天青峰也上山了,让他也一起了解些相关情况。”

素云道长道:“禀告师尊,我多次前往事发地点,也向案发中的当事人详细了解了情况。根据峨嵋派白飞猿和何灵讲述,凶手一行有两大特征:第一,面带凶恶的狼头面具,搏击之术似乎是从狼的攻击动作中化来;第二,凶手领头之人身具少林派五毒掌功夫和江湖久已失传的黑白阴阳掌,想来和少林派或者死去的阴阳道人有些渊源。”

丹阳道长闻言沉思道:“那你们必定根据这两条进行了查探,具体结果如何?”

素云道长道:“我们分成两拨人马追查了这两条线索。我负责追查与少林派五毒掌功夫有关的线索。一个月前,我骑马前往嵩山少林,拜会了少林罗汉堂首座明达禅师。明达禅师将习练少林五毒掌的少林弟子名单给了我一份,确定少林寺精通此项功夫之人不过数人,我已派出几名弟子前去一一排查,相信不久就会有讯息回来。

三师弟负责追查与狼搏击术有关的线索。江湖中习练龙形、虎形、蛇形、鹤形等象形功夫的人物不少,而独独没有习练狼形功夫的门派。在这一个多月中,我们已将西南、江南地区排查,没有任何发现,下一步我们将派出精英前往北方查探。不知师尊有何高见和示下?”

丹阳道长分析道:“狼群主要分布在黄河以南,长江以北的中原地带和西南地区大山之中。这批人戴狼形面具,精于恶狼攻击之术,必定是与狼长期相处并熟知狼群习性之人。所以有大量野狼聚居的地方,或许就是他们隐藏之地,可以作为重点查探地区。”

素云道长沉吟半晌,沉声道:“师父言之有理,我立刻暗中派人调查有野狼大量聚居之所。这批人有一统江湖的野心,必定会再度出手。我已在江湖中广布眼线,他们一出手就会露出破绽。”

张青峰从议事殿议事完毕出来,打着一盏马灯,沿着陡峭的山道,随着丹阳道长和林长风向上清宫行去。

青城山的夜晚静谧而安宁。

张青峰来到给他安排的房间,不久就沉沉睡去,这是家门发生变故以来,他第一次睡得那样安稳而舒适。

巍峨的青城山在夜色中矗立,宽厚的山峰,潺潺的清泉,清脆的鸟鸣,带给张青峰心灵的抚慰。

自凶案以来的多少个夜晚,他都处在半睡半醒之间,一个晚上常常会醒过来好几次,噩梦总是伴随着他。

梦中有漫天的风雨,有凄厉的呼喊,有流淌的鲜血……而上青城山的第一夜,这座神秘而古老的大山成为了他的依靠,成为了他的守护神,让他不再感觉孤苦无依。

“咚……咚……咚……咚……”

青城山的晨钟在山间响起,不知来自何方,带着神秘的音韵,悠远而肃穆。

钟声穿过青城山的风与阳光,落在张青峰心上。

他从钟声里醒来,没有睁开眼睛,而是将四肢散放,让身心随着钟声飘向山谷,飘向山顶的白云间……让往昔苦疼随着这悠扬的钟声飘向茫茫太虚。

他就这么安静地躺着,直到听着最后一缕钟声消散在远处的风中,方才张开眼睛,翻身起床。

他所居的房间为木石搭建,地下铺着青石块,窗户上雕刻着道教吉祥纹饰和衣袂飘飘的神仙人物。

木雕的门窗色调古旧,被时间和艺术赋予久远的情感,给修道的孤寂生活带来了一丝世俗的情调。

一侧墙壁上悬挂着一幅太极阴阳八卦图,以鲜明的黑白对比色成为房中视觉的焦点所在。

太极阴阳八卦图图下靠墙放着一张松木原色长案。长案正中是一本半旧的道家典籍《道德经》,右边是一只小小的铜炉,上面插着三支细檀香,正飘起缕缕轻烟。昨晚张青峰睡得安稳,离不开檀香发挥安神静气的功效。

张青峰走到太极阴阳八卦图前,好奇地打量,立刻被这幅古老的图案所吸引。它黑白对分,合二为一,像两条黑白鱼环抱成圆,相映生辉,自然天成。

他看得一会儿便深深地呼了一口气,打开房门。和煦的晨光洒在张青峰的脸上,仿佛太师父温暖而慈爱的目光。

他将腰挺得笔直,心中充满了力量和信念,心间默默发誓:“从今天开始,张青峰就要全力以赴,苦练武技,找出杀害父亲和母亲的凶手,为双亲报仇,告慰双亲在天之灵。”

他所居院中,中间是三尺青石铺砌成的一条小径,小径两旁是青草和沙地。

沙地上栽种着三四根竹子、一株栀子树和一株桃树。

晨风轻拂,树叶竹枝沙沙响动,眼前是一幅清净安宁的图画。

他握紧拳头,一步一步坚定地走过庭院。他不再是以前那个嬉闹调皮的孩童,而是一个背负重担前行的修道者。

他见过白飞猿的快剑败在仇人手下,所以他知道自己将来面对的敌手有多强。他知道自己要付出比常人多得多的心血和汗水才能复仇,他必须全力以赴。

上清宫是青城山上位置最高的一座道观,向上不远处就是青城第一峰高台山彭祖峰。上清宫的早晨清静异常,周遭唯有鸟雀在清脆的啼鸣。

张青峰沿着回环曲折的走廊,穿过几座古朴的殿堂,在偌大的上清宫也没有见到一个人影。

“听父亲讲,当年他跟随太师父习武之时,太师父会带领弟子早起晨练,呼纳天地灵气,想来此时上清宫的人都在某处习练青城吐纳秘术。”张青峰望着文武殿中孔子和关羽的金身塑像想道。

果然,张青峰走得不久,便见到几人正在宫殿前的一块平地上练功。

林长风与两位道士正在习练闪腾之术,而丹阳道长正双掌环抱,如渊水般深沉,正练习吐纳之术。

张青峰早听父亲讲起过丹阳道长高妙的修为,第一次亲眼见他习练道术,不由心间激荡,疾步行去。

行得不远,张青峰目光被醒目的几个朱红大字所吸引,只见院墙下的石砌雕栏旁有两口古石井,井旁立有一块青石碑,碑上雕刻着三个古篆大字“鸳鸯井”。

他走进细看,发现这两口井形状为一方一圆,两井虽相距不足一米,但井中之水却清浊不一,圆井中水浑浊不清,方井中之水却清澈见底。

张青峰心下惊异,看圆井之上似乎有缕缕白烟升腾,将手探入,觉井水有温热之感,再将手探伸入方井,那水却冰凉一片。

张青峰内心充满疑问道:“两井相距近在咫尺,必定是同一源头,为何如此奇异不同?”左看看,右看看,忽然觉得这两口井和刚才所见到的太极八卦图似乎有种神秘莫测的关联。

这个念头一闪而逝,他摇摇头笑了笑。对于他这样的年龄,青城山远古神秘的文化让他充满疑惑,但也会激起他的探索之心。

张青峰走到几人面前,只见两位道童正在对练拳术,见素使的是青城七星拳,抱朴打的为青城秘手拳。两人来来往往,空中拳啸之声不断,战得势均力。

不远处,林长风正在练习青城龙虎剑法,时而龙剑虎拳,时而龙拳虎剑,将龙虎之势施展得淋漓尽致。

远处,一株千年古松下,丹阳道长以青城派混元桩姿势站立,面南站立,两脚距离与肩同宽,沉肩坠肘,两手成莲花掌,双手虎口相对,呼吸深长。

张青峰不敢打扰呼吸吐纳中的丹阳道长,转眼见一株古松枝叶繁茂,顶部形如车盖,便走到古松下练习父亲传授的青城劈空拳拳法。

他年纪虽幼,但已练至拳法第二层,苦练一个时辰后,额头泌出汗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