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汉灵昭烈 > 武松来也 第93章:城楼相会

汉灵昭烈 武松来也 第93章:城楼相会

作者:七郎不姓杨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11:4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安上门的城楼顶上,亥言和丁路相对而立。高处不胜寒。

“杭州一别,小师弟一向可好?”丁路揶了揶衣领,像是要挡住这深夜的寒意。

“承蒙丁师兄挂念,我很好。”亥言道,“倒是师兄看起来不太好。”

“哦。如何不好?”

“师兄既已入金营,为何不着金服,披貂领,穿左祍,也不至冻坏了身体。”

“哈哈哈。”丁路笑了,“汉服也罢,金服也罢,右祍也好,左祍也好,衣冠之别,只在其表,礼仪之差,却在其心。这个道理,小师弟应该懂。”

“原来师兄也知道有衣冠之别,礼仪之差。”亥言道,“而如今之局,黎民遭难,社禝将倾,礼将不存,这也是你想要的吗?”

“宋金之战乃大势所趋,与我又有何干?”丁路颇不以为然。

“与你何干?”亥言正色道,“师兄你可知你已铸成大错了吗?”

“错?我何错之有,错在何处?”

“你装神弄鬼,以妖术蛊惑官家,以至汴京城破,大宋降金。你骗得了官家,骗得了所有人,却骗不了我!”

“小师弟此言差矣。”丁路慢悠悠道,“其一,我用的是灵术,当年仙师也曾用此术助黄帝中原逐鹿,你怎能称之为妖术?”

“你......”

“其二,官家他自己蠢,这是我的错?难道他父子二人听信谗言,宠信奸佞,穷奢极欲,劳民伤财,以至朝纲不振,武备松懈,民不聊生,匪患四起,这,也是我的错?”

“宋皇昏庸,自是咎由自取,但万民无辜,你为何要推波助澜,暗助金贼?”亥言的语言已经越来越重。

“小师弟此言又错了。”丁路依旧不急不徐,“我只是顺天下大势而为,宋廷之败已是不可避免,又岂能是我等能改变?”

“这就是你与金人为伍,助纣为虐的理由?你此举究竟意欲何为?”

丁路没有马上回答,只是悠悠地望着远处灯火阑珊的宫城,“究竟何人为纣,何人是昏君,日后自有公论。至于后果,小师弟莫急,尽可拭目以待。”

“你......”亥言知道再问下去,也问不出什么。

但他隐约感觉到,灵戒苦心孤诣的背后,绝非只是为了打造一个袁淳风这样的绝世高手,他们似乎乐得见到宋廷的崩溃,甚至恨不得落井下石,让这个王朝落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小师弟问完了。那该我问了。”丁路道。

“你所问何事?”

“武松。”

“武松与你何干?”

“难道武松身上没有灵环之力?”

“哼。”亥言不由冷笑了一声,“丁师兄认为我也私携灵环入世,用在武松身上?”

“难道不是?”

“你等行不轨之事,怀不轨之心,再以己度人?”亥言不由冷笑道,“没有仙师法旨,灵坛内的灵环岂能私下凡间?”

见亥言言色凌然,丁路知道此言不假,心里更觉不妙。倘若武松没有灵环相助,那他的能力简直太可怕了。

和在杭州元道门一样,二人此次会面也不欢而散。

不过和杭州那次不同,亥言已经明显感到灵戒

的恶意,但这个恶意最终目的何在,却还不得而知。

丁路心里也没底。虽然目前一切都依然照着自己设想发展,但他觉得武松的存在会是一个不小的变数。

而此时的武松正陷入深深的自责之中。

云涯茶楼里,武松彻夜未眠,一直在喝闷酒。直到亥言回来时,武松已有了七八分醉意。

自相识以来,亥言还从未见武松喝成这样。

“武都头......”亥言想劝慰他,却又不知如何开口,欲言又止。

武松双眼通红,虽然已经脱掉金军的戎服,但中衣上依然满是血迹。

那都是金军的血,但再多的胡虏血也解不了武松的心头之恨。

此番冒险夜袭金营,武松知道,陈琦两兄弟已经抱定必死之心。但武松以为,只要能杀掉完颜宗汗,金军必然大乱,他当可带着二人趁乱杀出重围。

可未曾想半路上却杀出个袁淳风,让完颜宗汗逃过一劫,也让陈琦二人丢了性命。

“武都头,完颜宗汗不死或许是天意,非你之过。”亥言还是忍不住劝道,“行刺一事本就是不得已之举,你不必过于苛求自己。”

武松没有说话,只是又干了一碗酒。酒尽碗空,武松忽然站起身来,以碗掷地,“不杀此贼,誓不罢休!”

亥言知道,又到了该讲道理的时候了。虽然武武松明显已经有些醉了。

“杀了完颜宗汗,金人就会退兵吗?”亥言问道。

“不会。”

“那杀他有何意义?”

“逼官家弃和死战。”

“所以,战才是目的。”亥言道,“而要想战,却并非只有这一个法子。”

“还有其他办法?”

“自然是有。”

“那你快说。”

“如今行刺失手,金营必然有所戒备,再想故技重施已无可能,所以逼官家死战这条路怕是行不通了。”

“那究竟该如何?”

“城里的不敢战,只能让城外的人战了。”

“城外?何人?”武松醉眼一立,“你说的莫不是那康王赵杦?”

“正是。”亥言点了点头。

“他?”武松不由面露不屑之色,“他会吗?”

“他如今已是兵马大元帅,理应担起勤王的之责。”

“可他一直按兵不动,奈之若何。”

“那就令他出兵。”

一看亥言又露出了那熟悉的鬼脸,武松知道,这小和尚定是又有了什么鬼主意。

“你的意思是......”

“武都头你忘了,在尚书省衙时,我曾看过官家的诏书。”

“难道你真有圣手书生萧让那般本事?”武松问道,“准备矫诏假传圣旨?”

“这实则不难。”亥言原本想说,按凡间算,自己写字已经几千年了,模仿个笔迹有什么难的。但又怕一时说不清。

“那官家的字和他爹一脉相承,也算得上大家之作。这好字模仿起来不难,若是武都头的字,可能就不好说了。”

武松看亥言居然还有闲心开玩笑,知道他应是胸有成竹。

武松道:“原来你寻黄绢,看诏书,是早有预谋。”

“也不然。”亥言道,“我原本是想待刺杀事成之后,可以矫诏命内城军民一同举事。如今只能另谋他路了。”

“那事不宜迟,你赶快写吧。”

亥言随即拿出了黄绢,找来纸笔,略微思索了片刻,提笔写下:

『见书如朕亲临,望康王即刻起兵,入卫京城,朕盼王师如久旱望雨,万莫迟疑。』

......

陈道前其实并没有死。

当他准备用最后一口气横刀自刎时,却被一名金将将刀拨落,最终伤重被擒。

完颜宗汗马上提审了陈道前,想问出行刺的幕后主使。但不问还好,这一问却给了陈道前一吐为快的机会。

“我华夏万万之众,地不分南北,人不论老幼,皆怀杀贼之心,人人恨不得吃你肉,喝你血,将尔等碎尸万段,以祭苍生,以慰亡灵。”

陈道前一身伤痕,满脸血汗,犹怒目圆睁,泼口大骂。骂到兴起,竟一口鲜血喷向完颜宗汗,若不是双手被缚,又伤重难支,他恨不得扑上前去咬死完颜宗汗。

完颜宗汗一怒之下,命人将陈道前的舌头剜去,将其吊在辕门之上。

虽然没有从陈道前口中得到什么有价值的信息,但金兵却从陈道前身上搜了一枚金牌。

完颜宗汗接过一看,正是自己交给神箭营十八骑的那枚金牌。

看到金牌,完颜宗汗终于明白了,为何十八骑领命之后就再无消息传回。

虽然他并不知道那十八骑已经皆死于武松刀下,但他也明白,刺杀康王一事不成了。

康王不死,始终是一个心腹大患,如鲠在喉,如芒在背。

完颜宗汗知道,这康王在外面一日,他们就一日难得心安。

完颜宗汗心事重重的样子,丁路自然是看到眼里。

和亥言不欢而散之后,他原本一直思考如何对付武松之事。不想被陈道前的骂声搅了清静,索性来到完颜宗汗新帐中一看究竟。

“大帅莫非担心那康王赵杦?”丁路问道。

完颜宗汗点了点头,眉头稍展,“丁郎又有妙计?”

“不用什么妙计。”丁路道,“只需大帅一声令下即可。”

“本帅下令,那康王怎会听众?”

“诶,大帅命令不了康王,还命令不了宫城里的那位官家吗?”

闻听此言,完颜宗汗恍然大悟。连忙叫道:“来人,速拿纸笔来。”

何栗最终没有等来那红色的响云箭,却等来了完颜宗汗派人送给官家的一封信。

或者说是一道命令。

『今议和已定,天下归心,两国间不便再有兵伐之事。宋帝应速遣使臣分赴各地颂布诏命,莫再以勤王之名兵临汴京。河北之康王,乃宋帝一脉,当速召其归京,以安天下,以罢干戈。不得有误。』

送信的人还特意强调,送给康王的诏书须先交给完颜宗汗看过之后,才能遣人送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