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汉灵昭烈 > 武松来也 第425章:宋后之惑

汉灵昭烈 武松来也 第425章:宋后之惑

作者:七郎不姓杨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11:45 来源:平板电子书

柳如烟说的这人便是太祖的宋皇后。

太祖驾崩当日,她应该是为数不多守在太祖身边之人,也是亲眼见证了太宗嗣位之人。

按理说,作为先皇的皇后,在太祖死后宋皇后应当受到应有的礼遇。然而,太宗即位之后,次年便命其移居西宫,十年后又命其移居东宫。

至道元年四月,宋皇后去世。按礼制,追加了谥号“孝章皇后”,可太宗却不为皇嫂成服,也不让朝中百官临丧。这完全不合宋氏身为前朝皇后应享有的礼仪。

为此,翰林学士王禹偁曾言,“后尝母仪天下,当遵用旧礼”,却因此遭贬。

不仅如此,宋后崩后,其梓宫被迁于已故燕国长公主的第中,权殡普济佛舍,既未与太祖合葬,灵位也未供于太庙。

两年之后,宋后梓宫才祔葬太祖永昌陵之北,并命吏部侍郎李至撰哀册文,但其灵位却享于别庙。直到神宗年间,宋后灵位方纔升祔太庙。

从宋后身前与身后的遭遇而言,太宗不仅薄情,而且废礼,实乃不堪。

至于太宗为何如此对待自己的皇嫂,据官史与《涑水纪闻》所录,太祖晏驾当夜,宋皇后曾使内侍王继恩召秦王德芳入宫,而王继恩却去召来了晋王,也就是后来的太宗帝。

这也被认为正是太宗事后对宋皇后不满的原因。

不过,在起居注中记录中,并未有宋后召德芳入宫的记录,只有内侍王继恩召晋王入宫的记录。

对于此处出入,柳如烟认为,当夜之事,全程见证者只有宋后和王继恩二人,事后一切所录也只能来源自二人。

所以,其中真伪也能从二人动机中去判断。

“奴家以为,若那王继恩是以遗命召晋王入宫,那宋后断不会多言,更不可能违背太祖遗命而去擅召德芳入宫。”柳如烟道,“此乃谋逆之举,宋后三世皇戚,又岂能不知?”

“那柳女侠以为,是这王继恩有假?”静觉大师问道。

“王继恩做假固然可能,但也应当是上有意而下必趋之。”柳如烟道,“而且,杜撰出宋后私召德芳之事,也正好可以为太宗之后薄待皇嫂开脱。毕竟到司马君实公在朝为官时,太宗一脉的皇权已不可捍动,维护君誉亦是臣子本份。”

“烟儿,我有一点就不太明白了,那太宗为何要构陷宋后私召德芳入宫之事,并据此薄情废礼以对?”武松此时问道,“这似乎于理不合啊!”

“哥哥问得好!”柳如烟道,“当初奴家与家师在读及此案时亦是百思不解。不过今日得见这起居注所录,才顿有所悟。”

“愿闻其详。”静觉大师心里其实有和武松一样的疑惑。

“诸位请看。”柳如烟说着,又翻开了一册起居注,“据起居注所录,太祖过世后,宋后除了曾有两次移居之外,还有一次出宫的记录。而且,此次出宫的时间颇有巧合之处。”

“是何巧合?”亥言将脑洞凑到了起居注上。

“据录,宋后是于太平兴国六年十月出宫,至感业寺带发修行,半年后又回宫。”柳如烟道,“先帝遗孀移居寺院,这古来有之,不足为奇,但巧就巧在也是太平兴国六年。”

“哦。”亥言先反应过来了,“太平兴国六年,也就是赵普献遗诏那年,按时日推算,便应是金匮之盟现世在前,而宋后出宫于后。”

“正是。”柳如烟道,“这莫非又只是巧合吗?”

“那依柳女侠之意,这宋后出宫是与遗诏有关?”静觉大师道。

柳如烟点了点头,“虽说眼下并无实证,但奴家斗胆推测,应是遗诏现世之后,宋后发现遗诏内容有异,便与太宗起了争执,或愤然赴寺,或被贬出宫,才有此事之录。”

“娘子此论确实够大胆!”亥言立时道,“不过我附议,定是宋后见原先的三传之约变成了独传之约,才生出事端。”

“此论的确也合乎因果,不过若是再多些佐证就更好了。”静觉大师捻着胡须道。

“大师莫急,在此事上赵知州还有所获。”柳如烟道,“据赵大官人书中所注,他曾遍查了从太祖去世后直至宋后去世的所有记录,又发现一处古怪之处。”“又发现了什么?”

“其实,赵大官人并非是发现了什么,而是始终查不到一件事。”柳如烟接着道,“那便是,自太祖晏驾之后,其后十九年间,宋后便再无与德昭、德芳二位皇子在宫中见面之记录。德昭尚年长宋后一岁,不见还可以避嫌为由,而德芳则一直被宋后视如己出,十九年间竟然未曾入宫拜见,实属非常之事。”

“是太宗不让见吗?”武松道。

“必定是了。”亥言接过了话,“这便说明这太宗是心中有鬼,怕宋后将那金匮之盟中真实内容告之于太祖之子,才令其母子不能相见。”

“若果真如二位所言,宋后是因知晓遗诏真伪而被太宗所恶,那太宗为何不索性将其除之,以绝后患呢?”此时,静觉大师又问道,“毕竟,照之前推断,他已对太祖二子与其弟廷美下手了。”

“大师,小僧以为,二子与其弟皆是有嗣位之权,太宗自然要除之以绝后患。”亥言道,“而太宗即位之后,对其得位之事本就有飞短流长,流言漫天,若是他再贸然对先皇皇后下手,岂不更加授人口实。此中利害,他又岂能不知?”

“况且,想要封住宋后之口,继而堵塞视听,于太宗而言并非难事。”亥言接着道,“自古宫禁之地深似海,宋后只要一直居于深宫,连太祖二子都见不到,何况是他人了。”

“小师父言之有理。”静觉大师点了点头,“看来老衲还是低估了其心机。”

“眼下推论皆有了,可是证据呢?”武松道,“若无证据,如何令天下人信服?”

“证据或许真的有。”此时,柳如烟又将桌上起居注翻了一页,“据录,宋后出宫入了寺庙之后,其一贴身侍女曾突然暴毙,随后此侍女是由宋后家人移出代为安葬。而当时,宋后曾以一句唐诗相寄,附于棺椁之上。可古怪的是,一侍女暴亡,居然在起居注有记录,这实属罕见。不仅如此,甚至还录下了这句唐诗。”

“哦!”亥言一听也顿时瞪大了双目,“是那一句唐诗。”

“一片冰心在玉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