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汉灵昭烈 > 武松来也 第422章:金匮之谜(上)

汉灵昭烈 武松来也 第422章:金匮之谜(上)

作者:七郎不姓杨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11:45 来源:平板电子书

月落参横,天边渐渐泛白。

柳如烟悄悄将武松唤醒,将他引到了道观之外,然后才将昨夜之事与他说了个大概。

什么“金匮之盟”、“烛影斧声”之事,武松并不太了解,但听得此事或可扳倒赵杦小儿,他自然乐见其成。

二人简单商议之后,决定先寻一个妥当的落脚之处,待白幕侠与钟立的伤势好转之后,再返回五台县从长计议。

而借着休整的机会,也可以再仔细斟酌此事的利弊。毕竟倘若真能证实太宗当年得位不正,有违太祖遗命的话,那也意味着在五台县的赵榛也非正统,这也是个大问题。

主意已定,武松二人便返回了道观内,先叫醒了还在熟睡的亥言。毕竟,探路之事还是得由他出马才行。

亥言睡意尚浓,突然被叫醒已是有些不耐烦,又说要自己去探路便更加不情愿了。不过,待柳如烟在他耳边耳语了一番之后,他立时就来了精神,一转眼就消失在山林中。

“烟儿,你与他说了什么?”武松也很是好奇。

“奴家只是对他说,待寻得一个妥当之处,便有一个天大的秘密告之于他。”柳如烟笑着道。

“你还真是将这小和尚拿捏得恰到好处。”武松道,“试问这天下,也只有烟儿你能让他服贴了。”

“哥哥说笑了,亥言小师父聪明绝顶,又岂会识不破奴家这点伎俩。”柳如烟道,“他还是给哥哥面子罢了。”

随后,趁着亥言前去探路的工夫,众人开始整理行装,检查马匹装备。

此时,普鸣凤找到了武松与柳如烟,告之二人自己随身携带的药物已快用尽,而白钟二人的伤势还需继续用药,所以最好能寻一处大一些的集镇,好采卖一些草药。

武松连忙将乔三水找来,询问这附近是否有大的集镇。

乔三水想了一会儿道:“此处方圆百里皆是多山之地,要说散居在山中的山民猎户倒是不少,但大的集镇却少有。若是想采卖药材,怕是得平定县城中才有。”

约摸一柱香之后,亥言回来了,也证实了乔三水的说法:由此去往平定县的一路上还真没有像样的集镇。

不过,亥言也带回来了一个好消息,沿着山脚确实有通往平定县的小路,路虽不宽,有些地方还需翻梁过坎,但勉强可以行马。

所以,众人决定即刻启程,争取在天黑之前进入平定县城。

为了在入城时不引进金兵的注意,众人还在入城之前从百姓手中买了两驾马车,扮作进城卖柴的山民,随便把姜望等人的长兵器藏于马车之中,然后分头进城。

待在城中寻得一间客栈,安顿好之后,普鸣凤见天色尚未太晚,便与韩岳蓉出门买药去了。

而武松则将柳如烟、亥言和静觉大师请到了屋中。他深知此事重大,暂时不便为太多人所知。

四人坐定之后,柳如烟又将那纸绢书给亥言与静觉大师看了一遍。

看完之后,这一老一小两个和尚皆是神色凝重。

“这金匮之盟在本朝一直就有诸多传言,不少文人著作也曾提及此事,坊间也素有‘独传约’与‘三传约’之说。”静觉大师捋了捋胡须道,“若真如赵大官人书中所言,此事的隐情怕真是要颠覆乾坤了。”

“大师,没想到你脱离红尘多年,对这庙堂之事倒是了如指掌。”亥言偷瞄了一眼静觉,“你老人家平时这闲书也没少看吧。”

“小和尚,怎能如此没规矩!”武松连忙嗔道。

“无妨、无妨。”静觉大师却丝毫不恼,“小师父直言快语,倒也是我等出家人应持之道。不过,佛门弟子,无论出世也好,入世也罢,不忘凡心,亦是佛性,不舍尘念,更是修行。”

“大师这话我爱听,小僧也一直如此。”亥言冲着武松翻了个白眼。

“好了,我等还是言归正传吧。”静觉大师道,“贫僧想请教柳女侠,那起居注中的记录可真有蹊跷之处?”

“普掌门已将籍册交与了奴家,若照册中所录,的确有不少可疑之处。”柳如烟说着,将数册书本拿了出来。

“大师请看,开宝九年十月壬午夜,太祖晏驾,孝章宋皇后遂命内侍王继恩召德芳进宫。照册中所记,继恩以太祖传位晋王之志素定,并示以太后之‘金匮遗诏’,故不召德芳,径趋开封府召晋王光义入禁。”柳如烟道,“可见,这金匮之盟应当在太祖驾崩便已有了,可为何直到太平兴国六年九月,即太宗即位六年之后才由宰相赵普献出此诏,以正视听。这难道不古怪吗?”

“赵普献诏之事,的确是世人皆知。”静觉大师道,“倘若这起居注中所录属实,那自然是有些古怪,既然有遗诏,大可当时便昭告天下,何处遮遮掩掩,直到六年后才敢示人。”

“那大师以为,是赵普献诏可信,还是起居注所录可信?”柳如烟又问道。

“这”静觉大师道,“起居注应是照实所录,删减或有可能,杜撰应无可能,自然可信。至于赵普献诏嘛,贫僧不敢妄言。”

“当然是起居注可信了。”此时,亥言接过话,“大师不便明说,我便直说了,这赵普所献之诏谁知道是从何而来的,矫诏这种事也并非少见。况且,若是太宗有心隐瞒什么,授意臣下杜撰个遗诏也不难。”

“小师父所言不无道理,只是这遗诏据说当年便是赵普奉谕执笔所录,由他献诏倒也算合乎情理。”静觉大师道。

“大师所言应当是从涑水先生所著之《涑水记闻》中而来吧。”柳如烟道。

“正是。”静觉大师道,“君实公为官四朝,又一向以修史严谨著称,其说应当可信。”

柳如烟点了点头道:“所以,奴家在想会不会有两种可能,其一,正如司马先生所记,金匮遗诏确是存在,亦是由赵普所录,其二,有遗诏不假,但赵普所献之遗诏或已有异。”

“娘子是说有人将遗诏内容改了吗?”亥言马上问道。

“这虽只是奴家的猜测,但也非空穴来风。”柳如烟道,“殊不知坊间一直就有“独传约’与“三传约’之说。而且,也正好对应了太祖二子之死的诸多可疑之处。”

“究竟何为独传约,又何为三传约?”武松终于忍不住开口问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