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汉灵昭烈 > 武松来也 第421章:夜深惊闻

汉灵昭烈 武松来也 第421章:夜深惊闻

作者:七郎不姓杨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11:45 来源:平板电子书

武松很想继续南下,去解相州之围。但他心里也清楚,此事已是万万不能了。

据静觉大师所言,围困相州的金兵在万人以上,而且附近的州县也已尽在金人之手。就凭自己这十来只人,纵使有通天之能也是杯水车薪。

何况白慕侠和钟立伤得不轻,而普鸣凤又有身孕。

为了防止还有金兵追来,武松决定还是先返回山里,先寻个安全的所在再做计较。

于是众人趁着夜色,沿着绵山的山脚又向西折返而去。而亥言则独自前出,为众人探路。

约摸半个多时辰之后,亥言回来了。他果然寻到了一个好地方:山间一座被废弃的道观。

这座道观很小,只有前后两进,而且后院的房舍已经坍塌,无法住人。于是,武松便让三位女儿家在堂内安歇,其余人等则在堂外前院中宿营。

白慕侠和钟立伤得着实不轻,好在普鸣凤随身带着伤药,在安顿下来之后便给二人做了治疗,倒也无性命之虞。

忙碌完之后,柳如烟和韩岳蓉连忙将普鸣凤扶回了堂内。看得出来,普鸣凤虽未受外伤,但内息损耗不小。

“姐姐切莫再过于操劳,小心你腹中胎儿才是大事。”柳如烟扶着普鸣凤坐下,一脸关切道。

“不打紧,只是连日奔波,有些脱力而已。”普鸣凤勉强笑了笑,“奴家自己也是郎中,心里有数。”

“姐姐可知身孕有多少时日了?”韩岳蓉看着普鸣凤的腹部问道。

“应当还不足两月。”普鸣凤道,“还未到显怀之时。”

“那更要多休息才是。”说着,韩岳蓉又将旁边的篝火拔旺了些,然后将一条羊皮毡子盖在了普鸣凤身上。

普鸣凤感激地看着二人,一时间眼眶中又有些湿润。

柳如烟和韩岳蓉皆知她并非是多愁善感之人,甚至比一般男儿更为刚烈,之前也从未见她落过泪。

“二位妹妹,姐姐本以为今日已是在劫难逃,没想到还能有我姐妹重逢之时。”普鸣凤道,“或许真是苍天有眼,让奴家能为官人留下血脉”

“姐姐莫要激动。”柳如烟连忙握住了普鸣凤的双手,“赵大官人一生忠义,本无绝后之理,姐姐侠义心肠,亦是吉人天相。今日重逢之后,你我姐妹便再也不分开了。”

“是啊,普姐姐。你这腹中胎儿虽未降世,但已经有了两位姨娘了。”韩岳蓉道,“他日便可三娘教子,岂不甚好。”

“好好。”普鸣凤不禁破涕为笑,“怕是不只两位姨娘,还有姨父吧。”

说着,普鸣凤朝着韩岳蓉扬了扬眉毛。

“姐姐胡说什么了,何来的什么姨父。”韩岳蓉顿时低下了头。

“好了,你就不用瞒我了。”普鸣凤道,“我虽然体力不支,可眼睛却还不累,你与那姜郎之情,姐姐岂能看不出来。”

“好姐姐,可别再说了。”韩岳蓉连忙求饶道,“奴家本也无意瞒你,只是方才情势所至,一时未得机会罢了。”

“知道,知道。”普鸣凤笑道,“姐姐又没怪你,而是为你高兴,这姜郎一表人才,和妹妹可谓天造地设。只是”

“只是什么?”韩岳蓉一愣。

“只是不知何时能喝上你的喜酒啊?”普鸣凤笑得更开心了。

“姐姐你”韩岳蓉脸胀得通红,但随即又道,“要说喜酒,那也先得喝柳妹子的才是”

“韩姐姐,奴家又未惹你,为何扯到我身上了。”柳如烟顿时嗔道。

三人说闹着,竟一时忘了此刻还身处荒山破败之地,刚刚劫后余生。

转眼间,夜已渐深,三人围着火堆合衣而卧。而堂外也传来了不知是谁发出的鼾声。

柳如烟正渐入梦乡,忽然觉得有人轻轻摇了摇她。她睁眼一看,正是普鸣凤。

只见普鸣凤一边示意她莫要声张,一边用手指了指后院。

柳如烟当即会意,二人小心翼翼地起身,然后轻手轻脚地朝后院走去。而此时,韩岳蓉正睡得香,并未有所察觉。

待二人行至后院,普鸣凤又寻了一处偏僻的破屋,再四周察看了一翻,确认无人之后才低声道:“好妹妹,此事事关重大,所以我只能先与你私下相言,切莫声张。”

柳如烟点了点头道:“奴家明白。”

“实不相瞒,奴家此番拼死杀出相州,除了腹中胎儿之外,还另有缘故。”普鸣凤接养道,“只是这后者只有奴家与官人知晓,就连静觉大师亦不知情。”

柳如烟一听,当即明白这“缘故”所涉之事必然不小,心中的好奇心顿起。

“姐姐既然信得过奴家,我自当守口如瓶。”柳如烟道。

“哎,其实我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置。”普鸣凤道,“只是我家官人以为,此事若能查出真相,昭告天下,那康王的官家之位或有得位不正之嫌。”

此言一出,柳如烟顿时猛然一惊。

“姐姐所言当真!”

“这是我家官人所写,还有相关的抄录。”说着,普鸣凤从怀中掏出了一纸白绢,递给了柳如烟。

柳如烟连忙掏出火折子打燃,然后将白绢摊在地上,借着火光看了起。

这一看不要紧,只是读罢数行,柳如烟便已心中大骇。

原来,赵不封在绢上所写,是他在翻阅御府所藏的起居注后,从中发现的蹊跷之处。

其一,太祖二子德昭、德芳当年皆是英年早逝,而其死因与起居注中所录多有不合之处。

其二,太祖驾崩之后,其正室宋皇后在起居注中曾有出宫的记录。

其三,当年的“金匮之盟”书函在太祖驾崩之后便在起居注中有过提及,为何直到太宗即位六年后才正式昭广庙堂?

赵不封在书中不仅提出自己的疑问,还注明在起居注中的来源备查。

他在书中写道,若是当太宗果真有违遗命,其传位于其子孙之事便失之法理,而太祖一脉则理当取而代之。

虽然赵不封自己也是太宗一脉,但在他看来,眼下康王赵杦如此苟且,实难承大统,更有辱先祖,还政于太祖一脉也是天理所在。

在书中最后,他还凭自己的记忆,提供了几位太祖一脉宗室子弟的下落。

看完书信,柳如烟心潮难平,连忙问道:“姐姐,赵大官人书中所提及的起居注记录可还在?”

“在,都在我随身的包袱中,不敢有失。”普鸣凤道。

“太好了!”柳如烟道,“若此事能成,赵大官人可谓千秋之功,社稷之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