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汉灵昭烈 > 武松来也 第249章:潭里玄机

汉灵昭烈 武松来也 第249章:潭里玄机

作者:七郎不姓杨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11:4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山中的夜晚出奇的寂静。

柳如烟在灯下静思了许久。想到自己正是借助此地的深山幽林,才甩掉了金兵的穷追,或许正是冥冥中自有天意,她也最终下定了决心。

为了避人耳目,一直到了子夜时分,柳如烟才独自来了积翠潭边。在确认四下无人之后,她才褪去罗衫,走入寒潭之中。

其实,柳如烟有些多虑了。

这积翠潭本就不大,圆周只有七八丈,且位于山石围绕的低洼处,东西南三面皆是岩壁,只在北面有一条山径通入。若有人至,在潭里一眼就能看到。

而且,空见大师知道柳如烟入潭多有不便,在通往寒潭入口的一株桃树上,挂上了一件袈裟,作为警示之用。

原来,自从发现此潭的神奇之处后,寺中僧人每逢初一和十五也会到潭中沐浴。而谷中的村民多是信佛之人,自然也乐于给僧众行个方便。

久而久之,每月这两日也成了寺僧们专享寒潭的日子。而空见大师则会将自己的袈裟挂于树上,以防有村民忘了日子误入。

有了袈娑,加之又已是深夜,自然不会有人来惊扰柳如烟了。

当时已是初秋,山中本就凉爽,而潭水又寒冷如冰,所以柳如烟初入潭中自然顿觉寒气刺骨。

不过,神奇的是,在一阵寒意袭遍全身之后,潭中看似水流平静,但柳如烟却能感到潭底却是暗流飞旋,似有万千条小鱼在啄食,又像有无数银针在灸刺,酥、痒、麻、酸,却又有说不出的通畅......

入潭之前,空见大师也曾告诉过柳如烟,在潭中泡浴,耐受度因人而宜,有人只能坚持片刻,有人却可以泡上一柱香的功夫。

而自有人下潭以来,坚持最长时间的人也没有超过两柱香的。所以,他让柳如烟以两柱香为限,切莫为了疗伤而贪进。

约摸一柱香之后,柳如烟起身出了寒潭。待她擦净身上的潭水,虽感觉寒意犹在,但却浑身通透,竟然和洗了热水澡一般。

回到寺中客堂之后,柳如烟尝试着运功调息,虽然内力还未有恢复迹象,但气脉却已变得流畅了许多。

柳如烟顿时又惊又喜。于是,每日过了子夜之后,她便到寒潭中泡浴。如此半月之后,柳如烟已可以在潭中泡上近两柱香的功夫,而未有丝豪不适。

更神奇的是,她的内息也渐渐恢复,丹田聚气时已是意到气凝,气动自如。

整整两月之后,柳如烟已完全恢复。

而此时,空见大师才告诉她,三年前,自己在登山时曾不慎坠落,内腑受伤极重,也是依靠此潭才得以伤愈。

当时,空见大师让寺中僧人将他抬至潭中,他以禅定之态坐于潭水中,足足坚持了两柱香的功夫。如此坚持了十余日,空见大师便慢慢痊愈了。

虽然空见大师也不知其中奥妙,但却就此认定此潭乃是神潭无疑。这才建议柳如烟去潭中一试。

而据空见大师所言,此潭之奇绝非偶然。因为,五台山早有仙山之名。

相传,此地原本是冬有严寒、夏有酷暑,草木不生,生灵罕见的苦瘠之地。因文殊菩萨感念百姓对佛祖的虔诚,便从龙王处借得天石,然后抛石而下去,将此地点化成了冬暖夏凉,百木繁盛的仙家之地。

直至今日,谷中最大的一座寺院中一直供奉着这块名为清凉石的天石,寺院亦以“清凉”为名。

数百年来,此地逐渐成为佛家圣地。最盛之时,整座五台山有二百多间寺庙,光清凉谷中就有十余座,香火之盛,皆慕佛家恩德。

而神潭济世,在空见看来亦是菩萨显灵,恩泽延绵之果。

伤愈之后,空见大师也提议,让柳如烟遍游五台山。尤其是东西南北中五台顶上,皆建有雄伟寺庙,乃是当年隋文帝下旨敕造,即东台望海寺、南台普济寺、西台法雷寺、北台灵应寺、中台演教寺。

五台寺庙遥相辉映,堪称天下奇观。

照空见所言,登五顶拜寺,一则是借摩天之地,感恩菩萨显灵,赐神潭造化。二则,五台山之奇尽在五峰,既然机缘让柳如烟来到此地,何不顺道游赏,亦是不虚此行。

柳如烟其实也早就闻听过五台山之名,师父无涯子也曾言,世间素有“五台归来不看寺”之说。既然此番在此地得遇奇缘,也自当拜遍五台,以感恩德。

所以,柳如烟这才花了一月遍游五台五顶,也是在读万卷书之外,于壮美山川中得尝行万里路之愿。

回到终南山豹林谷之后,柳如烟将这段奇遇对师父如实相告。无涯子在思量良久之后,也颇有些不解。

据无涯子推测,潭水至寒,可将体内的循环损耗降至最低,甚至暂时封印不必要的气脉流动。

如此反复多日之后,体内内息也得重新蓄积,直到气满而溢,重启气脉循环。

据无涯子所言,柳如烟当时并未受到过重内伤,只是因为脱力而至内息耗尽,犹如风中之烛,雨中之火。而寒潭之水则如一道屏障,暂时将体内外不必要的损耗与内息阻断,以待内息复元之时,便可自愈。

不过,对于潭中之水有如针灸推拿,无涯子也难解其中玄妙。他只是猜测,如此水流与针刺封住身体穴位或有异曲同工之效,只是其行程更加平缓,循循渐进,以配合内息的休养。

如此神奇的寒潭,柳如烟自然是不会忘记,这也正是她今日之行的真正目的。

事实上,在得知太岳岭对面就是五台山时,她就打定了主意,要带武松到这寒潭中一试。

只不过,若是师父所言无虚,这寒潭之水只是能帮助内息复燃的话,那能否对内力尽失的武松有效,柳如烟也不敢抱太大希望。

随后事出巧合,众人为躲避袁淳风和令虚的追杀,一路进洞出洞,直至滑过那座吊桥,直接到了五台山,这让柳如烟觉得是天意使然。

所以,在得知亥言要独自去往应天府,而让武松留下养伤之后,她也欣然同意。直到今日以游山之名,带着武松等人重返清凉谷。

进到谷中,柳如烟很快就寻到了那座熟悉的寺庙:翠华寺。

其实,这寺庙原本叫光华寺,不过在神潭现世,尤其是潭水助空见大师重伤得愈之后,他便取了寒潭名字中的一个“翠”字,将寺名改为了翠华寺。

故人重逢,柳如烟和空见大师自然是一番寒暄。而在柳如烟道明来意之后,空见大师则先让僧人安排柳如烟等人在客堂暂歇。待亥时之后,积翠潭中的村民尽皆散去,他这才提了一件袈裟,将众人引到了潭边。

对于寒潭的来龙去脉,柳如烟也在路上悉数告知了武松。

寒潭疗伤之说,众人听来皆觉神奇,武松更是觉得不可思议,甚至不敢相信。不过,武松不想辜负了柳如烟一片苦心,故而一到潭边,他也并无任何犹豫,立即脱去上衣,坐入了潭中。

这一坐就是足足半个时辰。

空见大师担心武松初入寒潭,时间过长会有不妥,曾数次询问武松可有不适之感。可是每问之时,武松皆大呼畅快,竟久久不愿起身离开。

直到在潭中坐泡了三柱香的功夫,武松才恋恋不舍地从潭中起身。而起身的原因也并非是感到有何不适,而是,困了。

空见大师不禁对武松的耐受能力叹服不已。要知道,他当年是以禅定之功才在潭中坚持了两柱香之久,而这已是无人能及。如今,武松初入潭中,便如鱼得水,实在是奇观。

见武松在潭中如此表现,柳如烟自然也是喜出望外,心中希望大增。

此后一连数日,武松皆在亥时之后来到潭中泡浴。柳如烟则一直陪在一旁。

而普鸣凤、韩岳蓉等人碍于男女有别,虽也有心下潭一试,却只能暂时作罢。

倒是一同随行的上官令二话不说,也脱了上衣下到潭中,一试究竟。

众人皆是江湖儿女,自是不会过于拘泥于小节,柳如烟对上官令的举动也不介意。不过,只在潭中泡了不到一柱香功夫,上官令就耐受不住,出了潭水。

他一边擦着身上的水,一边用奇异的眼神看着在潭中悠然自得的武松。他实在想不通,武松为何能在这寒潭中坚持如此之久。

不,应该是享受!

武松在潭水如此神奇的表现,也令众人对他的内力复元抱有了更大的期待。柳如烟更是以为,奇迹或许就在眼前。

然而,整整过去了七日,武松虽然每日皆去潭中坐泡,时间最长时已近一个时辰。可待他运功调息时,却并未感到内力有任何恢复的迹象。

武松犹不甘心,又取了戒刀,在寺中空地操练了一番。但十招一过,刀重之感又从手臂上传来,他勉强坚持舞到了第十四招,却已是浑身大汗,气喘如牛。

一怒之下,武松将戒刀掷在了地上。

眼见希望化为泡影,在一旁的众人也一时无言。

此时,只有柳如烟走上前去,用手扶住了武松的胳膊。

“哥哥......”柳如烟欲言又止,也不知该如何宽慰武松。

“武大侠,在下倒是有个提议,不知你愿否一试?”此时,自入谷以来一直不太说话的上官令突然开口道。

“有何提议?”

“你可记得那个完颜拓海?”上官令微微一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