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汉灵昭烈 > 武松来也 第192章:苏堤解剑

汉灵昭烈 武松来也 第192章:苏堤解剑

作者:七郎不姓杨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11:45 来源:平板电子书

春日里的杭州又是另外一番妩媚。

此时已是暮春四月,芳菲褪去,姹紫嫣红虽已难觅,却是草木葱茏,满眼晴翠。

“虽无乱花渐欲迷人眼之景,但这绿扬阴里白沙堤却是名副其实。”走在西湖岸边,望着湖中的孤山,亥言不禁感叹道。

“小和尚,你又诗性大发了。”柳如烟微笑着看了亥言一眼,随即又望向了西湖西岸的山林。

春末夏初的西湖的确景色宜人,杨柳抚堤,湖光潋滟。但柳如烟却独恋西岸的那片在秋日里会红透的山林,那里正是她和武松初识之地。

如今冬去春尽,半岁已过,她和武松也从萍水相逢的江湖朋友,变成了携手仗剑的江湖侠侣。

从扬州一路南下,柳如烟等人原本可以直接前往钱塘县城,不必再绕到杭州。

不过,柳如烟还是选择先去了一趟杭州城--在城东的孙记铁匠铺,早已有莫干山的兄弟等在那里,将事先打探的关于沈束的消息一一相告。

沈束,的确住在钱塘县,但却不在县城内,而是住在郭外的惠民乡放马镇。镇东有一处依山傍水的大宅院,正是沈家。

据打深的消息得知,沈家世居此地,是有名的乡绅世家。历代更是多有为官,家声显赫,在当地无人不知。而沈束正是沈家现今的家主。

得知沈束还在,柳如烟等人也暂时放心下来。这才一路出了杭州城,朝着钱塘县方向而来。

而沿着苏堤绕西湖而行,也是柳如烟有意为之,一来,是故地重游,二来,则是她还有心事未了。

“小和尚,你方才吟诵的可是唐人的诗句?”看着亥言依然还在摇头晃脑,沉浸在西湖的美景中,柳如烟问道。

“对啊,只是诗中所写与眼下时节稍有不同罢了。”亥言回道,“娘子何来此向?”

“奴家也有一句,乃本朝大词人柳七之名作,倒也和此地景致有相合之处。”柳如烟道。

“莫非是那首专为杭州所作的望海潮?”亥言道,“可眼下只是晚春,既无三秋桂子,亦无十里荷花啊。”

柳如烟莞尔一笑,轻轻地摇了摇头。

“奴家所指并非是此,而是那句杨柳岸,晓风残月”柳如烟道,“只是此句也非为杭州所作。”

“杨柳岸,晓风残月?”亥言摸了摸脑袋道,“景致倒也合,只是时和地皆不对,此刻已过正午了,柳七所写也非西湖吧。”

亥言觉得,柳如烟应该不是在光说诗词。

“你所言也是奴家一直困惑之处。”柳如烟道,“也正是今日来这苏堤的缘故。”

“哦?”亥言有些越听越糊涂。而一旁的武松更是如坠云中。

“小和尚,你应该记得,奴家的无涯剑法中,每一招皆是以一句诗词为名吧?”柳如烟又道。

“记得,当然记得。”亥言道,“当日在豹林谷时,尊师无涯子特地说起过此事。”

“嗯。”柳如烟点了点头,“无涯剑法十六招,其中有一招就是‘杨柳岸晓风残月’,不过,奴家一直难以参透此招的剑意。”

“那无涯子前辈可有指点?”武松也问道。

“家师曾言,此招乃是十六招中唯一以词句而非诗句为名,亦是诸招之中剑意最深的一招。”柳如烟道,“师父亦言,剑意之领悟在于个人的修为,非外力能左右。”

“那娘子为何此时此刻又提及此事?”亥言又问道。

“前番回豹林谷时,师父知道奴家曾居杭州三年,所以特意提及此事。”柳如烟道,“他老人家说,若是有机会,可再到西湖苏堤上走一走,或许就可参悟此招的剑意。”

“原来如此。”亥言总算明白柳如烟为何要特意来此一游了。

“如何?小和尚,你一向聪明过人,悟性也高,可有何指教?”柳如烟望着亥言道。

“嗯......容我想想。”亥言一边说,一边朝着堤岸边走去。

他一会儿摸摸岸边的垂柳,一会儿又向湖心远眺,口中还念念有词:“杨柳岸,晓风、残月......”

看着亥言在苦思冥想,武松也禁不住问道:“烟儿,这杨柳岸的意思我明白,那所谓晓风残月又是何意?”

“晓风乃是拂晓风起,残月则是残余月影,皆是天明时的景色。”柳如烟回道,“不过在词中亦有凄凉之意。”

“哦……”武松默默地点了点头,也在一旁独自沉思起来。

过了一会儿,亥言率先蹦了回来,朝柳如烟道:“娘子可否先将这招‘杨柳岸晓风残月’”舞一遍,让我看看?”

“这有何不可。”言罢,柳如烟后撒两步,长剑出鞘,剑光一闪,剑势乍起。

只见秋水起舞,顿如波澜层层而进,忽而剑势上挑,波住剑凝。

但动静之变只是一瞬,转眼剑势再起,剑如长虹,如破浪而出......

柳如烟舞罢,转眼看了看亥言。

亥言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对柳如烟道:“娘子可知这苏堤上有六桥?”

“当然,苏堤六桥乃西湖胜景。”

“那娘子可知六桥之名?”

“映波、锁澜、望山、压堤、束浦和跨虹。”柳如烟站在堤上,回头朝南望去,一一数来,“我等此刻脚下恰好是束浦。”

“哦,竟有如此巧事。”亥言眼前一亮。

“巧从何来?”柳如烟却是有些茫然。

“束浦,或许正是这剑招的要诀所在。”亥言又晃起来小脑袋。

“你的意思是,这招剑法亦暗合苏堤六桥之名?”柳如烟问道。

“对。”亥言道,“方才见娘子所舞,剑势起停转合,恰如六桥之名,而且正好是以映波起,跨虹止。”

“如何见得?”武松也不禁好奇起来,一边问,还一边用手指比划着柳如烟方才的剑招。

“你等皆是习武之人,自然看重的是招式的变化。”亥言道,“但招式我又不懂,故而我看到只有剑势而无剑招。娘子之剑正如映波而舞,聚澜而兴,望山之远,却又恋水之深,最后蓄势而出,如长虹贯日......”

“你确定不是你书看多了,臆想出来了的?”武松眉头一皱问道。

“师兄,你莫非忘了,无涯子前辈也是钱塘县人,西湖上的苏堤他岂能陌生?”亥言道。

柳如烟也默默地点了点,“家师的确说过,他年轻时常游西湖,于苏堤之上观水望山。看来此招的确合六桥之意。不过......”

“不过,合六桥之意,却为何以‘杨柳岸晓风残月’为名,娘子所问应是在此吧?”亥言又道。

“正是。莫非你也有了答案?”

亥言点了点头。

“是方才你和师兄之言提醒了我。”亥言道,“晓风残月皆有势衰之意,尤其是残月,天明在际,月影已残,是为不可留之意。娘子以为然否?”

“月乃夜象,天明之际确是不可留。可这和束浦桥又有何相干?”柳如烟道。

“束浦,我以为正是收剑之意。”

“收剑?”

“对,剑招我虽不懂,但若是以六桥之意度之,行至束浦,正如月至天明,残影难留,应随风而去,见好即收。”亥言道,“但束浦,是收,亦是聚。”

此时武松似乎也明白了什么,他对柳如烟道:“烟儿,你不妨试试看,剑势停滞凝结之时,不进反退,收剑之后再起长虹之势,或有奇效。”

闻听此言,柳如烟还是有些将信将疑。不过她也知道武松武功修为极高,应该也是看出其中奥妙,随即长剑再起。

剑起波澜,如波涛滚滚,又到了蓄势而发的那一刻。

柳如烟心念一闪,不进反退,先收剑入怀,再全力刺出。

剑去如长虹贯日,但剑影却如飞虹跨桥,叠浪翻滚,在空中出了一道诡绝的弧影......

一时间,剑意四起,四周杨柳飞舞,就连武松背后的戒刀也在鞘中发出阵啸鸣。

“好一个束浦、跨虹!”武松不由大叫了一声。

亥言则在一旁笑而不语。

眼见柳如烟收住剑势,一直一言未发的乔三水也暗自惊叹,这一招“杨柳岸晓风残月”一出,天下怕是没几个人能接得住。

柳如烟收剑入鞘,嫣然一笑,如花映日,灿烂似霞。

“小和尚,到了钱塘县城,我请你好好吃一顿!”柳如烟道。

“知我者,娘子也。”亥言乐开了花。

按照路程估算,柳如烟觉得在天黑之前怕是到不了放马镇,所以众人决定,先在钱塘县城投宿,次日一早再前往放马镇。

钱塘县城虽然只是一个县城,但繁华程度却超出了武松等人的想象。整个县城居然有六厢五十二坊,完全就是个缩小版的杭州城。

所以,黄昏一过,这座城市仿佛才刚刚焕发出活力,在灯火通明之下,勾栏瓦肆中喧闹之声渐沸,街头巷尾充满了烟火气。

这可乐坏了亥言。从扬州出来之后,众人急于赶路,已是一连数日没有好好地吃上一顿饭了。按照亥言的话说,但凡一顿没超过半个时辰,那就不叫吃饭,只能叫进食而已。

寻得一处酒楼,点上一桌菜,几壶好酒,还没动筷,亥言就已是一副心满意足的表情。

“我说小和尚,还没吃呢,你怎么就像已经吃饱了一样?”翠荷忍不住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