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汉灵昭烈 > 武松来也 第151章:杀人诛心

汉灵昭烈 武松来也 第151章:杀人诛心

作者:七郎不姓杨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11:4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塞雁孤鸣南去,高飞难寄音书。祇应宗社已丘墟。愿有真人为主。

岭外云藏晓日,眼前路忆平芜。寒沙风紧泪盈裾。难望燕山归路。

赵檀以树枝为笔,以沙土为纸,写下了这阕《西江月·塞雁孤鸣》。

虽然是用树枝所写,但依然可见笔法隽秀飘逸,行文一气呵成。

夜宿黄河边,让赵檀第一次有机会如此近距离看着黄河,脚下水波拍岸,举目百丈江阔。

“官家,夜里风凉,还是回营帐去吧。”身后的内侍叶平生轻声劝道。

赵檀没有动,他依旧站在岸边,迎风而立,望着大河北岸的点点灯火。那应该是另一队的宿营地,却不知道是不是朱皇后。

夫妻难见,父子难见,兄弟难见,君臣难见。这一次北狩,让赵檀尝尽了骨肉分离和亲情难聚的滋味。

他曾经以为,在权位之争面前,这些亲情根本不值一提。但当如今真成了孤家寡人之后,他才发现,亲情对他而言却已变得可望不可及。

他并不相信自己已是众叛亲离,他甚至不觉得自己出城降金有何不对。为全城的黎民百姓计,为延续国祚计,他皆觉得降金是最好的选择。

要怪只能怪金人太无耻,出尔而尔,反复无常,乃至赶尽杀绝。

他一直觉得,投降并不可耻,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才是愚蠢的。而且,投降这二字也不妥,应是妥协和退让,而妥协和退让也只是一种治国策略而已。

正如我大宋一朝,历代先皇皆是如此。对外,可以让城让地,让钱让粮;对内,则可让权让名,让文人在本朝名利双收。

恨只恨,金人未得教化,只有虎狼之欲,却无礼仪之心,非我族类,又岂能懂得礼教才是天下臣服的根本……

见官家无意回帐,叶平生撕下了一块衣襟,将食指咬破,以指为笔,准备低头抄录那阕《西江月》。

突然,一道波浪涌来,打湿了赵檀的皮靴,也将地上的词句冲掉了几个字。“塞雁......南去......”叶平小心翼翼地问道,“官家,塞雁之后是何字?”

赵檀这才发现,叶平生在以血为书抄录自己的这阕临江之作。他苦笑了一声,“罢了,大浪淘沙,没了就没了。”

接着又是一道河浪冲来,一阕《西江月》就此消失得无影无踪。

北撤的金国大军走得很慢,一日所行不过六七十里。

西路大军还带着近万名宫女和各色工匠,由于车马不够,他们大多只能步行,所以行军的速度就更加快不了。从汴京出发已经七日了,前后五路人马还未全部渡过黄河。

不过,对于武松等人而言,金国大军走得慢却是个好消息。

从得知金军从汴京开拔之后,武松和群雄就不断派出探马,一路打探着金军行进的消息。

当西路金军悉数渡过黄河的消息传来时,上官令的伤势也已经基本痊愈了。按照原计划,依然是由武松、静觉、令虚和上官令联手,以四象阵法突袭金军,伺机救出圣驾。

不过,如今的问题则是,如何在金军队伍中确认圣驾的位置。因为据探马传回的消息称,西路金军分为五队,除了担任前锋的第一队是打着金军铁骑的旗号之外,其余四队皆有宋皇的旗号,前后连绵数十里。

官家究竟在哪一队?静觉大师也即刻召集众人商议对策。

“这金人还会用障眼法了,真是可恶。”韩岳蓉不禁恨恨道。

“这也不难。”亥言此时站了出来,“依小僧之见,我等可以先猜后探。”

“猜,如何猜?”静觉问道。

“若大师是金军统帅,会将官家置于哪一队?”亥言反问道。

“这......”静觉一时也没了主意。

“不如让贫道先来猜上一猜。如何?”此时,令虚笑着,又捻起了他的胡须。

亥言就喜欢这老道的默契劲儿,当即道:“那就先请道长赐教。”

“若是官家必在这四队之中,贫道以为,第二队和第四队,金人必择其一。”亥言道。

“哦?这是为何?莫非道长会算?”韩岳蓉也问道。

令虚笑了。“贫道又不是神仙,如何会算。我只是依小师父所言,在揣摩金人的心思。”令虚道,“第二队最靠近金军铁骑,一旦遇袭,自然是便于救援。而第四队居后,却又不是殿后的队尾,一旦前军有变,也有足够的时间应对。”

亥言点了点头道:“道长所言不差,不过小僧也以为,官家在第四队的可能性更大些。”

“为何?”韩岳蓉又问道。

“诸位应该皆看过戏吧,可知压轴之意?”亥言又反问道。

“我知道。”翠荷突然出声道,“压轴就是一台戏的倒数第二个剧目,通常是由戏班里的头牌来唱。”

“对。”亥言冲着翠荷一乐,“在金人大军中,官家不就正是这个头牌吗。”

如此一说,众人也明白了亥言之意,皆点头称是。

“好啊,小和尚,你胆敢把官家比作伶人,你不要命啦。”翠荷却不想放过这个机会,冲着亥言挤了挤眼。

“鬼丫头,休要胡说。”柳如烟连忙拉了翠荷一把,却也忍不住笑了。

“那探呢?”静觉大师接着问道。

“这探嘛,就交给小僧即可。”亥言一脸自信道,“这打架之事非小僧所长,但若论寻人探路,小僧也就不谦让了。”

众人皆知亥言轻功了得,来去无踪,也不再多言。

正在此时,普鸣凤走了进来。说话间,只见她掏出了一块白绢,待展开之后,众人才发现,绢上画有两个人的画像。

原来,在得知众人即将前去截救圣驾之后,赵不封特意将官家和太上皇的肖像画在白绢之上,以助众人按图救人。

毕竟,这一众人中,只有自己见过这父子二人。

“我家官人知道各位将行力挽狂澜之举,亦有心同去。”普鸣凤道,“但苦于他身居其位,不敢擅离职守,所以只能以此画尽力相助诸位了。”

“这是哪里话。”令虚连忙道,“赵大人这画像可是要紧之物,不然我等即使有通天之能,此去怕也是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了。”

“原来皇帝老儿长得是这般模样。”此时,上官令也凑了上来,仔细端详了一番白绢上的画像,“眉短面长,果然是个短命皇帝。”

众人皆知上官令一向口无遮拦,不过,如今当着宗室妻氏的面,就如此数落当今官场,这多少还是有些不敬。

“上官兄,你这嘴也未免太毒了些。”丰赫扬总算还比较客气。

“呵呵,嘴毒点倒是无妨,也就是逞口舌之快。可心毒就不同了,尤其是居如此高位之人,心里若是只有私算,受苦的却是天下百姓。”上官令丝毫没有退让的意思。

“官家是非,又岂是一两句话能说得清楚的。”令虚见气氛不对,连忙出言圆场。

“一两句说不清楚?”上官令不但没有借令虚之言顺坡下驴,反而不依不饶起来,“可他在位一年有余,就败光了百年江山,诸位总看得清楚吧?”

上官令语锋犀利,得势不让,但却也说得句句属实,众人一时也无法反驳。或者说,也没人想反驳。

只是,在这要紧的时候,上官令却突然对官家出言嘲讽,难免让这救人的气氛有些尴尬。

“诸位不必多虑,在下也只是一时有感而发而已。”见众人沉默,上官令又道,“救驾一事,既然我已经接了,就必当践约守诺,全力以赴。”

言罢,上官令转身扬长而去。

这官家倒底该不该救?这其实也是武松一直在想的问题。

亥言也看出了武松有心事。

尤其是看着武松一连干了三杯,却一口菜也没吃,亥言也知道,定是上官令方才的那番话让武松又有了想法。

“武都头,你是怕了吗?”趁着柳如烟和翠荷去取酒的功夫,亥言问道。

“怕?我何时怕过,大不了就是一死!”武松回道。

“我不是说你怕死,我是说,你是怕走这一遭不值,对吗?”亥言又道。

武松没回话,也等于默认了。

“其实,救一个官家或许真不值。”亥言接着道。

“你也觉得不值?”武松刚举起的酒杯又放了下来。

“不值。若是为了救一个昏君,却可能白白搭上如此多人的性命,的确不值。”亥言道。

“那我等为何还要去?”

“你觉得你要救的是一个人吗?”亥言反问道。

“难道不是?”

“不尽然。”

“这是何意?”

“的确,你要救的是一个人,而且还是当今圣上。”亥言正色道,“但其实你要救不是他的人,而是他的名。”

“名?”

“正是。如今之局,官家个人的生死其实已无意义,但他的名节却事关大局。”亥言道,“他若以一国之君的身份被掳到上京,所受之耻,那就非他一人之耻,而是整个大宋之耻,诸夏之耻。而且,耻亦不在当世,而在千秋文明。”

“所以,这亦是金人废他却不杀他,还要将他掳往金国的原因?”武松似乎也明白了。

“对,所谓杀人不如诛心,正在于此。”亥言道。

“所以,金人希望他活着受辱,而不是人死名灭?”

“是,对于金人而言,一个活着的废帝,远比一个死了的官家更有用。”

“那到万不得已之时,官家亦可杀?”武松陡然眼神一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