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汉灵昭烈 > 武松来也 第130章:神机之弩

汉灵昭烈 武松来也 第130章:神机之弩

作者:七郎不姓杨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11:45 来源:平板电子书

陕州州衙之内,经制使王喜一脸愁容,脸上哪来半分喜色。

也难怪,城外突然出现大队金兵的踪迹,让他顿时紧张起来。

他没法不紧张,整个陕州城,算上刚刚招募的义军也只有不足五千人,其中还有不少人是盗匪出身。让他们抢抢百姓可以,要面对金兵?王喜实在不敢想象。

“去请李大人的人去了多久了?”王喜一也焦虑地看着门外,一边问道。

“已经去了有一会儿,应该快了,大人。”立在下首的一名随从应道。

王喜一直觉得自己这个名字取得不错,因为他的运气一向很好。

靖康元年,他刚刚荫补入伍就遇上了金兵南犯。他随种师中将军东出潼关勤王,因解汴京之围有功,得以升任中山府马步军副总管。

其后种师中救援太原时中伏战死,王喜当时也在军中,却因为担任殿后之职而侥幸身还。

金兵第二次包围汴京时,王喜又随陕西宣抚使范致虚东出武关勤王。结果范致虚大军在邓州兵败,西北军精锐尽失,而王喜再次全身而退。带着麾下千余人逃到河东一带,当了一个月的流寇,

不久之后,他又被鄜延经略使张深招降,奉命镇守陕州,以经制使之职兼知陕州,成一方军政主官。

他原以为这是个肥差。但随着汴京城破,洛阳告急,陕州这座地处入陕咽喉之地的重镇又成了金兵觊觎之地。

正当王喜为身处这个四战之地坐卧不安时,一个年轻人的出现又拯救了他。

他也没想到,一个小小的石壕县尉居然如此善战,屡破金军。这也让王喜喜出望外,感叹自己是吉人自有天相。

这个人就是王喜在等的人:李彦仙。

“下官李彦仙见过大人。”李彦仙终于来了。

王喜顿时一扫愁容,连忙上前相搀,“李大人不必多礼,来来,快请坐。”

李彦仙知道王喜为何急着寻他,因为他也得知了金兵出现的消息。而且在来州衙之前,他已经命部下登上城楼戒备,并开始调集守城器械。

自从因为劝谏范致虚被逐之后,李彦仙一直辗转于河东陕西一带,继续组织义军抗金。直到出任陕州石壕县县尉,遇到王喜。

在李彦仙眼里,王喜和范致虚亦是一路货色,文人出身,不谙兵事,只时因形势相逼,才被推上了领军一方的重任。

不过和刚愎自用,好大喜功的范致虚相比,王喜却有一个最大的优点:他有自知之明。

他知道自己并无统兵之能,所以在军事上也从不乱插手。尤其是在发现李彦仙是位打仗的行家之后,他也不拘一格,将指挥军队之事统统交给了这位县尉。

而在经历了上次被范致虚怒逐之事后,李彦仙也开始懂得,要适当地收敛一下自己的傲气。

因为他明白,要想合力抗金,他不仅要赢得王喜这样的上司信任,更需要他的全力支持。而给足他们面子则是获得支持的必要条件。

好在,在和金人作战这个问题上,王喜对李彦仙的建议一直是言听计从。而李彦仙也一直是以军师的身份出谋划策,最终发号施令的重任还是交给王喜,这也让王大人感觉很好。

“王大人,探马所报情况如何?”待坐定之后,李彦仙马上问道。

“据报,金兵有骑兵过千,步卒不详,距城东大约只有三十里了。”王喜道。

“大人莫急,目前金兵意图尚不得而知,我等可先静观其变,再做决断。”李彦仙道。

“李大人之意是金兵并非为攻城而来?”王喜又问道。

“金兵所来何为,下官眼下也不得而知。”李彦仙道,“不过,若是要攻城的话,应该不止只有数千人,大人可再派出探马继续哨探金兵动向,尤其注意探查金兵是否携带了攻城器械。”

“好好好,本官这就派出探马。”王喜道。

“对了,下官敢问大人,城中目前粮草情况如何?”李彦仙接着问道。

“城中粮草尚足,可供半年之用。”

“好,大人放心。金兵若真敢来攻城,下官定叫他有来无回。”李彦仙信心十足道。

“有李大人此言,本官就放心了。”王喜顿时喜上眉梢,“城防之事,但有所需,李大人直管开口就是。”

“下官领命。”李彦仙拱手告辞。

对于守住陕州城,李彦仙的确是信心十足。

一则,陕州城不仅背靠黄河,城防坚固,不必担心四面受围。二则城北十里是三觜山,城南十六里则是天柱山,皆依山势筑有军寨,三处互为犄角之势。若金兵来犯,可相互支援,左右呼应。

此外,李彦仙一直惦念着的破敌神器:床弩的制作也快完工了,而今日正是测试的日子。

一旦有了床弩,即使面对金军的重甲骑兵,李彦仙也心里有底了。

出了州衙,李彦仙一路纵马往校场而来。

校场在城南城门附近,从州衙门前的大道一路向南,快马加鞭也用不了多久。

眼见校场大门在望,李彦仙心里惦记着床弩之事,催马疾驰,顿时扬起一路尘土。

“李大人,李大人。”李彦仙策马刚奔到校场大门前,只见一名麾下的都头奔了过。

“叶都头,何事?”李彦仙连忙带住了马缰。

“恭喜李大人,有人拔了头彩了!”

“哦!”李彦仙也不由一惊,“当真?”

“下官岂敢拿此事说笑。”叶都头道,“而且这好汉还只用了一只手!”

“是吗?天下真有如此神力之力!”李彦仙是又惊又喜,“快,此人在何处,速速带我前去。”

原来,李彦仙为了招募义军,特意在校场中设了一处赏擂台。

这擂台上没有擂主,只有三副石担,分别重三百斤、五百斤和八百斤。能举起三百斤的赏钱五两,五百斤则是十两,而若是能举起八百斤的石担,就能得百两赏银。

此所以如此,李彦仙是想以此发掘大力者,以充作义军。

原本,选拔军士是有一套流程的,弓马兵器拳脚皆有标准,不过由于时间形势所逼,也来不及一一考核。这个举石担的方法虽然简单粗暴,却也是行之有效。所谓一力降十会,只要力气够大,武艺再不济,也能有足够的战斗力。

自设此石擂以来,三日已过,能领到五百赏银的倒是有十余人,能领到十两赏银的却只有一人,而那副八百斤重的石担,甚至都无人敢碰。

而今日听闻有人举起了八百斤的石担,而且还是单臂,李彦仙也按耐不住好奇心,想见见究竟是何方神圣。

校场东角的马桩边,几名军士正对着两马高头大马啧啧称奇。也难怪,这一红一白两匹马不仅比旁边的马高出半头,而且头细颈高,四体修长,形体优雅却不失雄健,端是神骏威武。

李彦仙的眼光也被这两匹宝马吸引,不禁暗自羡慕。

“李校尉,还记得小僧吗?”突然一个小和尚蹦到了李彦仙面前,咧着嘴笑。

李彦仙定睛一看,猛然想起,这不正是当日在潼关要赠书与他的那个小和尚。

说话间,旁边一位大汉也摘下了头上的头笠,“李校尉,别来无恙啊。”

原来,武松和亥言听闻李彦仙在城内,就四处打听他的下落。最后听说他这几日都在校场招募义军,所以就直奔校场而来。

到了校场,正好碰上石擂前热闹非凡。武松一见,一时技痒难耐,一出手就用单臂将那副八百斤的石担举过头顶,拿下头彩。

武松这一举也让围观的百姓大呼神力,就连翠荷也惊得目瞪口呆。柳如烟表面上虽然波澜不惊,但见武松如此神力,心下更是又惊又喜。

对于武松的举动,亥言也没阻止,因为他知道,只要武松拨得头彩,必然会引得李彦仙现身。

果然,李彦仙闻讯而来。

众人相见,李彦仙一时颇为感慨。尤其是知道武松正是单臀举起石担之人后,他心里更是高兴。

“想我李彦仙一心抗金报国,不惜毁家纾难。”李彦仙感叹道,“许是上天眷顾,让我总能遇到奇人异士,助我抗金,真是苍天有眼啊!”

听李彦仙这话,武松还不是他遇到的第一个神人,亥言的好奇心又上来了,立即问道:“莫不是李校尉还遇到了其他高人,比我师兄还厉害?”

“小师父误会了。”李彦仙连忙道,“在下说的这人并非会武功,而是位能工巧匠。没有无图纸,他也能仿制军器监的床弩。”

“何为床弩?”武松问道。

“床弩乃是军器监研制的一种弩机。”李彦仙道,“此弩合数弓之力,发如枪之矢,远及七八百步,犹可洞穿重甲。”

“竟有如此厉害!”武松叹道,“这实非人力可及。”

“对了。各位来得正好,今日正是在下验弩之日。”李彦仙,“各位可一同来见识一下这床弩的威力。”

于是,众人随李彦仙来到校场阅兵台。

此时,军士已将一台床弩放在了阅兵台下。只见这台床弩是由三张大弓通过绞索相连,再配以机关绞盘架于木座之上。

而在床弩所指方向,约三百步开外的校场墙下,已经放好一个垛靶。和一般的垛靶不同,这个靶垛是用沙袋做成,上面还盖了数层皮甲,皮甲之上又叠了一块铁皮。

“试弩!”李彦仙下令道。

只见,三十名强健的军士左右分列,众人合力转动绞轮,才将床弩的弓绳拉开。然后将一杆如长枪般大小的铁翎矛矢置于矢道中。

待以望山瞄准之后,一名力大的军士抡动大斧砸动扳机,巨矢脱弦而出,犹如蛟龙出水,呼啸而去。

“数甲皆破,箭穿靶而过!”片刻之后,负责报靶的军士飞奔而来,禀道。

“好!”李彦仙大喜,“各位随我去验看吧。”

还没等李彦仙迈步,亥言早已迫不及待地奔向了垛靶。

待众人来到垛靶前仔细一看,果然,这枝巨矢不仅射穿了铁皮和皮甲,还直接穿过了沙袋,露出了如枪尖般大小的箭头。

若是换成披甲的金兵铁骑,怕已是人马俱裂。

“哈哈哈,什么铁浮屠,在这床弩面前皆是浮云!”李彦仙不禁喜形于色。

“恭喜李大人,大功告成!”一名都头拱手贺道。

“好,甚好!”李彦仙左右环顾了一周,突然又问道,“钟好汉呢?为何不见人?”

这都头脸色立即有点变了,小心翼翼地回道:“他去喝酒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