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汉灵昭烈 > 武松来也 第116章:劫书北归

汉灵昭烈 武松来也 第116章:劫书北归

作者:七郎不姓杨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11:45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个不好的消息来自汴京。

据丐帮弟子探得的消息,在汴京城里的太上皇也出城去了金营。

据回来的丐帮子描述,他混在阻拦太上皇的百姓之中,于南薰门欲拦下圣驾。但随行的宋官却斩杀了数名痛哭拦架的百姓,活生生将太上皇送到了门外的金军手中。

这名丐帮弟子并不识得这名宋官,只听其属下称他为范将军,而太上皇则称他为范巡检。

群雄亦不知此人是谁,但也都明白,汴京城内的部分宋官已经沦为金人的走狗。

一连数日,坏消息不断传来。

除了官家父子之外,包括太子、后妃、嫔御、诸王、王妃、帝姬、附马在内的皇室宗亲三千余人,皆被押往金营。

赵氏父子一脉,除了康王赵杦之外,已经悉数在金人手中。

掳完皇室诸人,金人又开始索要汴京城内的女人。嫔妃、帝姬们是两位元帅留给自己和帐下诸位将领的,但还有更多的军士需要女人。

土地、金银、女人,金人大举南犯的述求看似简单,却也很残酷。

尤其是在发现开封府根本凑不出他们索要的金银,而割让城池的交接又迟迟没有进展的情况下,汴京城内的女人也成了金人觊觎的目标。

一时间,无论是帝姬、宗姬、族姬,还是宫女、女乐、倡优,皆成为了金人的战利品。所不同的只是标价因身份不同而不一样罢了。

比如帝姬和王妃每人一千锭金,宗姬一人五百锭金,族姬一人二百锭金,宗妇一人五百锭银,族妇一人二百锭银,贵戚女一人一百锭银......

金人无法从汴京城内搜刮出更多的金银,这些女子就成为偿债的物品。但就算宋廷能够凑足金银的数目,她们就会幸免于难吗?

事实上,从官家决定投降的那一刻起,这座京城之内的一切都已经成了金人囊中之物,耻辱早已注定。

也许,耻辱会让官家父子悔不当初,更无颜面对列祖列宗。但真正承受耻辱的却不是他们。

因为不愿换上金服侍酒,三名宫女被击杀;而郓王妃和信王妃也因为不堪受辱,一入金营就选择了自尽。

除了主动以死相抗之外,还有更多的女人是在金人的摧残下暴毙于金营,其中不乏数位帝姬。这些盛世中的金枝玉叶,转眼间就成为了乱世中的残花败柳......

听着这些消息,众人皆忿闷难消,却也一时无可奈何。汴京之围,绝非众人之力可解,而国难之危,也非众人之能可救。

他们只能等。等一个合适的时机,再出奇制胜。

不过,上官令却等得有些不耐烦了。

自从在滑州城外和武松见面之后,他就留在了军营。眼见正月已过,众人依然没准备行事之意,上官令自然有些坐不住了。

“这买卖到底做还是不做啊?”上官令终于忍不住,来到了武松和亥言的营帐,进门就问道。

武松此时也正在独自喝着闷酒,见上官令一进门就有兴师问罪之意,他也不知该怎么作答,只能看向了亥言。

“施主莫急。”亥言道,“这时机未到,又如何行事呢?”

“那要等到何时?”上官令明显不满意,“金人一日不来,等一日,那若是一年半载都不来,岂不是要等死人?”

“那依你之见,是要硬闯金营不成?”

“切,这明摆着有去无回的赔本买卖如何做的。”上官令道,“我上官令虽然爱财,但更惜命。”

“那还请施主稍安勿躁。”亥言道,“施主可别忘了,你我已有约在先,你既已接了这勾当,就不可毁约了。”

“这......”上官令一时语塞,他只恨自己当初没有和亥言约定一个期限。如今,眼看这买卖遥遥无期,自己却是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

打发了上官令,亥言扭头看了看武松。

武松依然喝着他的闷酒,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亥言知道,武松心里憋闷,除了汴京城传来的那些消息之外,还有一件事,就是柳如烟的下落。

按理说,柳如烟若是真已率众北上,江湖中应该不会没有任何消息,尤其是还能避开丐帮弟子的耳目。

但一连半月,鲁正全都没有带回任何关于柳如烟的消息。

唯一可能和柳如烟有关的,就是近日的确在黄河沿岸出现过几支义军,专门偷袭金军的粮草辎重,但并没一支由女子领军的队伍。

“武都头莫要多虑。”亥言道,“这没消息,也是好消息。”

“你是说柳妹子?”武松道。

“对啊,这没有任何消息,要么就是柳娘子根据没有北上,要么就是来了,但却一直隐而不发,也在等待时机。”

“哦。你真是如此想的?”武松问道。

“当然,你难道忘了,当初她夜袭杭州府衙不也是蓄谋已久,才一击必杀吗?”亥言道,“以柳娘子的心机,她是不会贸然出手的。”

听亥言如此一说,武松也稍稍放下心来。

......

数日之间,岳飞又领军打了几个胜仗,斩杀了数千金兵。虽然还是解不了汴京之围,但也让宋军军心大振,群雄也跟着杀贼,一吐胸中之气。

而武松留在军中,自然也参加了这几次战斗。他把满腔的憋闷也尽皆发泄在了金兵身上,一对雪花戒刀又饮血无数。

而经历数战,武松的骑术已日渐精进,纵马撕杀已是娴熟无比,比之当年梁山的五虎上将,也是有过之无无不及。

“当年林教头说起马上之妙,我还有些不以为然。如今看来,这纵马撕杀果然是如虎添翼。”武松一边给自己这匹汗血宝马喂着黄豆,一边和亥言说道。

“你终于知道骑马的好处了。”亥言道,“那你可知道昔日关云长,为何一照面就斩了河北名将颜良?”

“为何?”

“无它,唯马快刀重尔。”

言罢,亥言拍了拍自己那匹汗血宝马的马脖子,走了。

亥言出了马棚,正好撞见上官令。见到亥言,上官令满脸堆笑,拱身施礼,甚是客气。

原来,见上官令留在军营无聊,亥言就又和谈了笔生意,杀金兵一人十两,金将一人五十两。

如此一来,上官令也不再整日缠着亥言,而是每战必奋勇当先。几仗下来,他也赚了数百两,自是心情舒畅。

“小师父,何时需要杀人,哦不,杀敌,直管开口,在下必不相负。”上官令道眉开眼笑。

“施主这生意再如此做下去,怕是金人要找上门来了。”亥言道。

“诶,不妨事。”上官令道,“但凡有人出价,我是来者不拒。”

亥言心里道,此人果然脸皮够厚,也真是见钱眼开。这天下之大,还真是什么样的人都有。

对于上官令所为,群雄一直就看不惯,也尽皆远之。而上官令一向独来独往,特立独行,也并不在意。

唯一例外的是令虚道长。

因为,在眼见上官令数次出手之后,令静道长也不得不承认,以上官令的身手,的确是四象阵法之一的不二人选。

所以,一有闲暇,他就会与将四象阵法的奥妙传于上官令。

眼看二月已近半,汴京那边也终于传来了群雄期待的消息。

据丐帮弟子回报,金军大营里,已经有车马整装待发,似乎有北归的迹象。

闻听金人要撤,群雄也顿时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不过,群雄此时也并不清楚,官家是否就在这队要北撤的金军中。

果然,两日之后,丐帮弟子又传回了消息,这队准备北归的金军是以马车牛车为主,足有上千辆之多。据丐帮弟子打探,车上所载多是书籍礼器。

原来,在金人搜刮汴京城内的金银和女人的同时,他们也没有放过城内的书籍。

在将官家赵檀扣为人质之后,金人就索要了书录,凭着书录,金人不仅将宋室族亲一网打尽,无一遗漏,也索取京城全部藏书及印版。

在开封府交给金人的名录里,太上皇的后宫除了有五名后妃之外,还有嫔三十一人,宠婢四十一人,婢六十七人,皆有名有姓,也皆是耻辱的筹码。

而那些浩如烟海的藏书,曾经是这个王朝灿烂文化的象征,如今也成为耻辱的标志。

金人的确也需要这些书。他们虽然在战场从来就瞧不起宋廷,但在国家制度却一直效仿宋制,甚至在文化上亦多有仿汉之礼。

这些典籍不仅可以帮助他们制定规章制度和礼仪,更是他们自认得承大统的标志。

而主持这项工作的不是别人,正是有着一半汉人血统的七王子完颜杰律。在他眼里,这些经史子集才是这个王朝的根本,才是诸夏之地真正的不朽之道。

话说,一日之后,这支浩浩荡荡的队伍果然离了汴京,直趋河北而来。

要不要截杀这支金军,群雄却有了不同意见。

丰赫扬、贺连山等人以为,一旦袭击了这支金军无疑会打草惊蛇,让金人有了戒备,以后再想突袭北归的金人队伍就更难了。

“这支金军明显是探路的,为的是试探我等的虚实。”贺连山道,“一旦遇袭,金人必然加强戒备,那救官家一事怕就更难了。”

身为群雄之首,静虚不置可否。他也在犹豫,一时不知该如何决断。

对于贺连山之言,令虚也没发表意见,而是望向了亥言,“小师父,你意下如何?”

亥言看了看众人,见大家都一时无言,这才开口道:“贺掌门所言,这支先行金军是为探路而来,小僧以为确是如此。”

“哦。”令虚稍觉意外,“小师父也不同意截杀此队金军?”

“不。”亥言突然话锋一转,“小僧倒以为,这队金兵非截不可。”

“这是为何?”贺连山急了。

“这队金队此来为探虚实不假。”亥言道,“但说句得罪诸位的话,金人要探的并非各位,而是康王。”

令虚微微颔首,却也没接话。

“一旦这队金兵一路安然无恙,金人必以为康王怯战。”亥言接着道,“到时,汴京城的金国大军势必沿此路北归,十余万之众,我等岂有可趁之机?”

“小师父的意思是?”静觉还是有些不太明白。

“诸位皆身在军中,想必也已知道,宗泽将军日前在开德府连战连捷之事吧?”

众人皆点头。

“若是宗帅在东,我等在西,于河北黄河一线皆有动作,那金人会如何?”亥言问道。

“那金人势必要避开河北,取道河东北归。”令虚终于接话了。

“道长所言极是。”亥言心里道,终于有明白人了。

“你是说金人会避战?”静觉又问道。

“倘若道长是金人主帅,你会如何?”亥言没有回答静觉的问题,反而转向令虚问道。

令虚又捻了捻胡须,沉思了片刻才道:“若是贫道为帅,势必以可战之兵出击河北,以牵制宋军,而不战之兵则取道河东北归。”

“何为可战之兵,又何为不战之兵?”静觉追问道。

令虚望着亥言笑而不语,明显是等着这小和尚来回答。

“金兵善战,自然是可战之兵。”亥言也不客气,“但北归的金军却已有不可战之兵了。”

“此话怎讲?”

“金兵来时如饿虎饥狼,但如今汴京城破,宋帝投降,金兵已是满载而归。”亥言道,“试问,一支金银锦帛在手,女色在怀的军队又怎会恋战呢?”

“小师父的意思是,我等先袭杀这支探路的金兵,以虚假声势,再迫使金人分兵北归,到时再下手。”静觉道。

“对。”亥言点了点头,“而且,若我所料不差的话,官家等人必在取道河东的这路金兵之中。”

“既然如此,那就干吧!”丰赫扬道。

“好了,生意又来了。”上官令则悠然地起身,出了营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