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五代箫剑录 > 第一卷 风云际会 第四十五章 太行第一路武学

“原来是何长老高徒,得见阁下,晚辈幸甚。”柴荣拱手道。

那农人又砍了几斧之后,再度停下,转过身来问柴荣道:“你知道我是谁吗?”

柴荣见多识广,然而对于何长松弟子之事,确实不甚了解,只得道:“晚辈见识短浅,并不识得前辈。”

农人并不作答自己的姓名,而是话锋一转,问柴荣道:“那你知道我派缘何唤作五行派吗?”

柴荣略一回想,答道:“晚辈听闻先秦之时,有贤人箕子于此地修道,悟出五行之论而言于周武王。故太行山又称五行山,贵派便称五行派。”

“你说的很对,说话还挺恭敬。”农人微微点头道。

柴荣轻轻笑道:“前辈见笑了。”

“嗯。”农人看起来不喜张扬,说话也无甚礼法,“我姓钱,单名一个峰,便是五行派金护法。”

“久仰!”柴荣听闻这人乃是“太行五峰”之一,当下颇有些激动。

何长松曾和师父颉跌博等人合称“江湖四老”,五行派又有何长松直系弟子五护法护教,看来之前倒是自己低估了五行派的实力。

“想见我师父,得过我这一关。”钱峰道。

“晚辈愿领教前辈高招。”柴荣心想这次拜山,也是师父和何长老有意要考验自己的武功进境和应变能力,当下做好了动武的准备。

若是此时单打独斗尚且不胜,更别提那“太行五峰阵”了。

“你出手吧。”钱峰平平淡淡道。

“刀剑无眼,前辈小心!”柴荣话音刚落,已然一剑如飞梭,直刺向坡上的钱峰。

钱峰虽是前辈,也不相让,直接从半坡之上凌空跃起,一斧劈下。这一斧势大力沉,果真是猛虎下山一般气势。

柴荣见势难挡,连忙收剑向侧边躲开,那一柄伐木手斧砍在一块大石上,火星四散,大石当即崩裂。

柴荣对钱峰的力量早有预估,却不想到已经可怕如斯。之前钱峰在坡上一斧一斧地劈砍树木,当真是好雅致。

钱峰劈开大石之后,毫不停留,猛地横斧接连砍来。柴荣心知钱峰力大,唯有以巧取胜,避开第一斧后,便施展出平生所学剑法,竭力回击。

钱峰手斧不为大,却有挥转自如的优势,柴荣几路剑法攻击之下,钱峰原地守好门户,竟让柴荣的青冥如同打在一块巨石上一般毫无收效。

柴荣几乎使完了一路剑法,最后一式一剑直刺钱峰腰间,被钱峰侧身横斧挡下。

钱峰随即以斧内侧钩剑而上,使个“顺水推舟”,直削向柴荣右手。

柴荣为防止弃剑,握住剑柄的手急忙回钩,紧跟向前平推,以剑身抵住斧柄。

钱峰手斧沿剑身溯源而上之举为此中断,然而此时剑斧相交,钱峰单纯以气力与柴荣相逼,占尽上风。

柴荣硬扛不住,猛起右腿,以一个“将军上马”式踢中钱峰腰跨。钱峰体格厚实,略略后退,柴荣起腿瞬间却在钱峰斧力重压之下单腿失衡,向后趔趄了数步。

“你的招式用的不错,是比我强,可是却及不上我杨四哥。”钱峰停斧道。

“前辈硬功深厚,无懈可击,柴荣实无破解良策。”柴荣无奈道。

钱峰点点头道:“人说‘一力降十会’,也是有些道理的。”

往往江湖上二人相斗,斗到兴起,经常会血气上涌,打得六亲不认,酣斗之下还能保持理智已经殊为不易。

而钱峰虽然使的一路刚猛武功,却还能在招数之外有所保留,打斗之余,心平气和,这也是五行派金法武功锐利与收敛中和之效。

“前辈,再来进招吧。”柴荣也学会了几分钱峰的心平气和,从容举剑说道。

“好,我用快斧来攻,你小心莫要伤着。”

钱峰说完,回身又在地上捡了一把同样的劈柴手斧,在原地使个“旋风缠头”,果真个抡斧如飞。

二人更不打话,斧剑交手数招,柴荣方才惊讶于钱峰在力道之余,出手速度更是不俗。

钱峰斧法力道已让柴荣在拆招对拼之间落于下风,在绝对的出手速度面前,柴荣在兵器距离和招数上的优势则更是无法施展。

相斗越久,柴荣就越是剑法散乱,破绽频现。

柴荣明白,若是一直如此慌乱不定,必败无疑,连忙一边御敌,一边暗自重整了气息。

冷静之后,柴荣再看钱峰的进攻,力与速俱在的双斧,缺陷何在?

柴荣慧眼如炬,渐渐看出,钱峰的快与力都局限于一招一式上,每一招之间,却都留给了柴荣极大的空隙喘息。

这也是为什么柴荣虽身处劣势,却仍屡屡能化险为夷。

人说“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对付快攻,若能更快,自然破解。上乘武功路法中所谓“后发先至”、“连消带打”便是此理。

柴荣想通这一节,避过一招后,在这间歇中使出“青光剑影”,接连三招,已将钱峰逼退了数步。

柴荣紧承攻势,反守为攻。几剑之下虽然伤不到钱峰,也已经完全扭转了劣势。

只是柴荣却始终不解,自己尽占上风,却总是功败垂成,用不出制胜一招。

钱峰自觉被柴荣抓到了破绽,无心再斗,便一撤步道:“你头脑果然好用,我的武功破绽被你抓到了。”

柴荣见钱峰此话,言外之意便是认输给自己,连忙道:“多承前辈相让。”

“嗯,你剑法连绵不绝,却刚猛不足,若是你见过五行派火法武功,自然能将我彻底击败。我且与你演练一边五行金功,你看好。”

钱峰说罢,抬起双斧,一招招演示开来。柴荣在旁看得心花怒放,知道这五行金功虽然被钱峰以斧法用出,剑法也是一般道理。

钱峰用完一路基础功法,天色已经转向深蓝,夜色之下,绵延不绝的太行山愈发显得深邃不已。

柴荣心中默默回想方才的那场对决和这路五行派武功,自觉大有感悟。

茫茫大山的另一边。

夜幕降临,被唤作“通哥”的书生和湘姑娘不由得加快了脚步。

湘姑娘那把白玉风尘剑握在手中,每走三步便要有一根树枝遭殃,湘姑娘每砍下一剑,口中便道一声:“不嫁!不嫁!”

书生也不理他,只顾赶路。湘姑娘见得夜幕之下,四周更显得阴森无比,连忙收起剑来跟上了书生。

“通哥,还有多久才到啊,我……怕黑。”湘姑娘收起砍树枝那副跋扈神态,怯生生问道。

“‘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这等山中夜景,应是极美的。”那书生似乎是怕扰了这山中宁静,轻轻说道。

“大夏天的,哪来的霜?”湘姑娘吐吐舌头道。

两人摸黑赶路,脚下不自觉地慢了几分,走了不知多久,却见前方半山腰上层层树影之下,隐隐有一间木屋露出了轮廓。

两人走近木屋,却见这木屋背倚山坡,三面无窗,只开了一扇小门半掩半合,一点点昏暗的烛光从门缝泄出。

湘姑娘正是走得疲累,一看见这小木屋,当即眼中放出光来,连忙向前小跑了几步道:“通哥,这小屋想必便是五行派的暗哨所在,我们这便去问问。”

书生答应一声,快步赶到湘姑娘身前,准备推门进屋。

屋内,木门两侧各自贴墙站了两名农人,手持刀剑,紧盯木门。一个身材瘦小的女子正对木门端坐,面色冷峻。

那木墙上开了个极小的孔洞,一个农人朝外张望一眼,小声对那女子道:“不是唐进。”

那女子也是农人打扮,暗暗摸着背后的一只铁钩道:“拿下,别让他们坏了计划。”

却说书生见妹妹急急忙忙便要进屋,心中隐隐不安,急忙抢上前去,横臂挡在湘姑娘身前,右手已放在了木门上。

书生稍一推动木门,那门便“吱吱呀呀”地响了起来,湘姑娘连忙按住了剑柄,门那边的农人女子也握紧了铁钩。

“湘妹,我们走。”那书生缓缓将手从木门上收了回来,轻轻说道。

荒山老林之中,四下茫茫夜色,一间腐朽的木屋着实令人心悸。湘姑娘不想多待,已后退了数步。

书生也把从门下收回的手放在剑柄上,缓缓后退。

“头儿,还动手吗?他们……”屋里靠墙站着的一人对中间的女子问道。

“让开!”那女子突然冷冷道。

话音刚落,一把玲珑精致的利剑突然从他背后透墙刺来,那下人连忙一闪,剑刃已在他腰间留下一道血痕。

电光火石间,那女子突然身如猞猁般猛地前跃,两条铁钩一条从门轴缝隙伸出,恰巧卡住书生长剑,另一钩破门而出,直接钉向书生持剑手的腕部。

书生见状大惊,拔剑不出,眼看不得不弃剑保手,湘姑娘急忙抽剑跃前,将那钩向手腕的铁钩挡住。

这身材瘦小、使用双钩的农家打扮女子,正是寒鸦四杀客中最为年轻、招式也最为毒辣的勾魂客。

她人尚在屋内,知铁钩被截,右手一翻,溯剑而上勾住湘姑娘剑柄护手,随即手如飞梭般猛地一收。

门外湘姑娘只觉手腕一震,虎口剧痛,“当啷”一声,护手上嵌着的一颗宝石蹦落在脚下一块石上,不知弹在了哪里。与此同时,白玉素剑也已脱手。

趁勾魂客卸下湘姑娘白玉素剑的片刻,书生猛一用力,已将剑收回手中。勾魂客随即破门而出,一钩打来,和书生交起了手。

湘姑娘正要上前拾剑相助,勾魂客其余手下鱼贯而出,湘姑娘手上功夫本就寻常,马上左右支绌了起来,甚是狼狈。

勾魂客武功怪异非常,都是些迅捷无比、出手毒辣的招式,而那书生用的剑法自成一派,步伐飘忽,剑式飘逸。

斗了两招,书生自觉吃力,急忙对那湘姑娘喊道:“湘妹,速速下山,找你迁哥来救。”

书生随即一脚将湘姑娘那三尺风尘白玉素剑朝她踢去,接着身形一变,开始如游鱼一般左右游走,将剑招尽数挥洒开来。这一招叫做“鱼戏莲叶”,正是他自创剑法中最为得意的一路。

勾魂客冷笑一声,左手铁钩搭上剑身一袅,将那剑撇到了空中,随即右手铁钩一伸一带,已勾住那书生后领,将他扣翻在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