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人生流浪 > 764:七、军争篇

人生流浪 764:七、军争篇

作者:yxy110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00:21 来源:平板电子书

764:七、军争篇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交和而舍,莫难于军争。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

故军争为利,军事为危。举军而争利则不及,委军而争利则辎重捐。是故卷甲而趋,日夜不处,倍道兼行,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劲者先,疲者后,其法十一而至;五十里而争利,则蹶上将军,其法半至;三十里而争利,则三分之二至。是故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豫交;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乡导者,不能得地利。故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合为变者也。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掠乡分众,廓地分利,悬权而动。先知迂直之计者胜,此军争之法也。

《军政》曰:‘言不相闻,故为金鼓;视不相见,故为旌旗。’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人之耳目也。人既专一,则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此用众之法也。故夜战多火鼓,昼战多旌旗,所以变人之耳目也。

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陈,此治变者也。

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从,锐卒勿攻,饵兵勿食,归师勿遏,围师必阙,穷寇勿迫,此用法之法也。

曹公曰:两军争胜。(曹操说:两军争夺的是制胜权。)

曹公曰:聚国人,结行伍,选部曲,起营为军陈。

(交而和舍,)曹公曰:军门为和门,左右门为旗门,以车为营曰辕门,以人为营曰人门,两军相相对为交和。

(莫难于军争。)曹公曰:从始受命,至于交和,军争难也。(曹操说:从开始接受命令,到与敌人下面对垒,这中间争夺制胜权是最难的。)

曹公曰:示以远,速其道理,先敌至也。(曹操说:以远道行军的假象迷惑敌人,暗中却加速奔袭,这样就能先敌到达预定的阵地。)

曹公曰:迂其途者,示之远也;后人发,先人至者,明于度数,先知远近之计也。(曹操说:采用迂回绕道的行动,是以行远的假象迷惑敌人;比敌军晚出发却先到达目的地,是因为将领计算得很准确,预先掌握了变远为近的计谋。)

曹公曰:善者则以利,不善者是以危。

曹公曰:迟不及也。

曹公曰:置辎重,则恐捐弃也。

曹公曰:不得休息,罢也。

曹公曰:百里而争利,非也;三将军皆以为擒。

曹公曰:蹶犹挫也。

曹公曰:道近至者多,故无死败也。

曹公曰:无此三者,亡之道也。

曹公曰:不知敌情谋者,不能结交也。(曹操说:不了解敌人的军情和预谋者,不能结交也,就不能与它结交。)

曹公曰:高而崇者为山,众树所聚者为林,坑堑者为险,一高一下者为阻,水草渐洳者为沮,众人所归而不流者为泽。不先知军之所据及山川之形者,则不能行师也。

曹公曰:兵一分一合,以敌为变也。

(故其疾如风,)曹公曰:击空虚也。(曹操说:这是因为袭击敌人的薄弱之处,所以迅疾如风。)

(其徐如林,)曹公曰:不见利也。(因为还没有见到好处。)

(其掠如风,)曹公曰:疾也。

(不动如山,)曹公曰:守也。(难知如阴,动如雷霆。掠乡分众。)

曹公曰:因敌而制胜也。(曹操说:‘掠乡分众’的目的是运用敌国的人力来战胜敌人。)

(廓地分利,)曹公曰:分敌利也。

(悬权而动,)曹公曰:量敌而动也。

曹公曰:左氏言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曹公曰:正正,齐也;堂堂,大也。

曹公曰:《司马法》曰:‘围其三面,阙其一面,所以示生路也。’

“军争篇的战争典范要数魏、蜀争夺汉中之战。赤壁之战后,刘备占据了荆州、益州(成都),与战据黄河流域的曹操、战据江南的孙权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形势。

公元215年,曹消灭了西北的马超、韩遂势力后,亲率大军进军汉中的张鲁(‘五斗米道’张天师张道陵的孙子、张衡的儿子。),占据了汉中。汉中地处益州,曹操的进军汉中,使刘备感到自己在四川的统治权及其稳定性受到影响,而且,由于汉中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刘备亦不甘心它落于曹操之手中,于是曹操、刘备争夺汉中之战发生了。

在汉中之争开始时,刘备在争夺战中处于不利地位,但刘备用‘知迂直之计’,善于将不利因素化为有利因素,成功地抢占了汉中。迫使曹军退出四川,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也巩固了自己在四川的统治权。孙武在《孙子兵法·军争篇》中提出,用兵作战最困难之处在于争夺制胜的客观条件。从刘备、曹操争夺汉中之战中,也确实证实了孙子这一观点的正确性。交战之初,曹操据汉中,扼守阳平关这一军事要地,打退刘备军队的多次进攻,使得刘备处于长期顿兵坚城要塞之下而毫无进展的被动状态之中;而后来,当刘备抢占了另一更为有利的军事要地定军山时,形势便完全发生了逆转。刘备由被动变为主动,由受制于人变为制人——能够以逸待劳,调动曹军,使曹军疲于奔命,来回奔走,以至于最后陷入了求战不得,进退两难的境地。争夺制胜权的重要,从曹、刘两军前后所处的决然相反的地位中,充分地体现了出来。刘备之所以能变被动为主动,最主要的一点是,他在关键时刻能够做到‘以迂为直,以患为利’。在初战不利的情况下,刘备停止了以硬碰硬的作战方法,通过长途迂回,占领了另一军事要地定军山,取得了战争的主动权。此后,刘备便反客为主,调动曹军并在运动中设伏歼灭了曹军。最后,刘备面对曹操的援军,采取以主力守险不战,以游兵扰其后方的战略,迫使曹军撤出了汉中。所以,我们可以毫不过分地说,刘备的夺取汉中,是运用孙子‘迂直之计’而取得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