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科技:从超级动力电池开始 > 第八章 季鸣的蜕变!(两章合一)

接近凌晨三点的时候,季鸣和柳芸终于到达广州,并且在荔湾区吃了一顿味道很好的烧鹅,还喝了糖水作为夜宵。

很多北方人来这里长居,除了气候温暖之外,食物美味多样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而且南方还有着发达的夜市文化,无论多晚,都能在小吃街看到熙熙攘攘的人群,不像大部分北方地区,只要天一黑,街面就变的空空荡荡。

“这么说来,你的身份是集体协调员?”吃完烧鹅饭重新上车,季鸣十分好奇问道。

柳芸点了点头道:“到目前为止,集体协调员一共有十二个人,我是七号。”

“协调员权限应该很大吧?”季鸣又问。

柳芸道:“权限是必须的,因为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协调各方关系,为像你一样能够加速华夏科技自主的重要人物,提供帮助和支持。”

“自从文明对决正式开始,情况就变的越发严峻了,各种层级的博弈随时都在爆发,留给我们的时间越来越少,高权限可以提高集体的运转效率。”

季鸣微微颔首,不同意识形态的文明终究还是会死磕到底啊,所谓和解,退路,早已不复存在,任何花团锦簇的表象,都是下一轮激战前的平静。

不久之后,商务车驶入位于郊区的大院,这里就是原子力显微镜紧急项目组驻地。

众所周知,原子力显微镜可以通过检测原子间相互作用力,来研究物质的表面结构以及本源性质。

也可以在大气和液体环境下,对各种纳米级物理特性进行精确探测,或者直接进行纳米级微操,精度非常高,通常只有各大科学实验室才会装备。

原子力显微镜是科研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精密仪器,但可惜的是,这种科学显微镜的核心技术,全都掌握在西方手中。

柳芸亮明身份后,带着季鸣进入实验室,同车来的两位青年男子则等在外面。

季鸣毕业后一直在比亚迪集团研发中心工作,所以对这里的环境并不感到陌生。

只是实验室里的人门似乎都很疲惫,带着浓浓的黑眼圈,气氛也非常压抑。

“原来负责的李跃民博士突发脑淤血,此刻正在ICU紧急抢救,目前实验室里群龙无首。”柳芸向季鸣解释。

科研项目中,带头人的作用不可低估,除了负责分派任务,总揽全局,往往还有着旁人无法企及的经验和知识。

现在负责人李跃民病倒了,就需要几个和李跃民差不多水平的人,才能接替工作,否则实验室就算不停工,进度也会极大杯拖慢。

实验室里,有一些穿着白色防尘服的研究员,他们还在连夜工作,季鸣和柳芸看了看,随即来到隔壁办公区。

项目副组长刘有方热情的和他们打招呼,而刚好在广州公干的唐海顿唐博士,他已经换好防尘服,进入实验室内部了,季鸣没能见到他。

“季鸣小兄弟可真是年轻有为啊。”刘有方客气道。

季鸣看出来了,刘有方此刻焦头烂额,心思根本就没在自己身上。

“季鸣刚刚加入集体,我带他来熟悉一下,不要紧的,您先去忙吧。”柳芸说道。

刘有方点了点头,跑去外面打电话。

只见办公室里有无数的数据,资料,以及写满实验记录的黑板。

柳芸捡起桌上厚厚一摞数据,拿在手中看了几眼,又小心放回原处。

“李跃民博士突然重病,势必会极大增加项目完成的难度和时间,最坏情况下,国内将有相当一部分实验室,因为缺少原子力显微镜而放缓科研进度,甚至完全停工。”柳芸感慨道。

季鸣没说什么,普通人很少关注的科研仪器领域,其实是技术落后重灾区。

除了原子力显微镜,透射电镜,扫描电镜,低温电子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等等,这些核心技术也全都被西方企业掌握,科技独立之路,依然任重而道远啊。

忽然,季鸣停下脚步,眼睛死死盯住一块黑板。

“你看笔迹,墨水笔划过一个扭曲的弧,一直延伸到下方,想必李跃民博士就是在这里倒下的。”柳芸凭着经验和受过的训练判断道。

季鸣对李博士的遭遇痛心疾首,但他此刻更关心黑板上的内容,一连串大大的问号,说明这些都是原子力显微镜尚未解决的难题。

而正是这些难题,令李博士感到焦虑,夜不能寐,最终诱发了严重脑淤血。

时间一秒一秒过去,季鸣渐渐忘记了自己在那里,进入一种神奇的专注状态,思维完全进入李博士留下的一系列难题中,竟然无法自拔。

“一旦机台开始运转,微悬臂会在共振频率附近做受迫振动,进而导致原子探针失衡,微微敲击物体表面…”

“尽管压电陶瓷片可以制造能量激发,控制微悬臂振荡,但由于空间阻碍作用,只能让微悬臂振幅减小,无法完全消除…”

“所以需要比压电陶瓷片更精确的技术,一种强大的反馈系统,来控制微悬臂的振幅恒定…”

“没错,就是这样,李博士就是被这个难题困扰住了。”

“麻烦。”

“真的很麻烦。”

“精密成像需要原子探针高速移动,恒定振幅的同时,还要确保成像精度,对现有地球科技来说,的确是个不小的挑战…”

季鸣大脑高速运转,直接把心里想的说了出来,完全没有发现身边柳芸异样的眼光。

尽管柳芸并不知道季鸣这番话的意思,但似乎,很厉害的样子…

这时候,打完电话的刘有方回到办公室,刚进门便听到季鸣自言自语在那念叨,随后他浑身猛的一怔,眼神难掩惊讶,快步走到柳芸身边。

“居然看懂了?季鸣什么专业出身?”刘有方好奇问道。

“电气化学。”柳芸道:“档案上是这么说的。”

“电气!化学!”

“这怎么可能!”

刘有方当时就震惊了,差点原地跳起来。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季鸣既然是研究电气化学的,怎么会对原子力显微镜如此熟悉?

要知道,眼前黑板是项目组长李跃民博士留下的,即便对本专业的研究者来说,这些公式和数据也相当深奥晦涩,没有足够强大的知识储备,很难读懂。

然而季鸣却读懂了,不过几分钟时间,他就完全明白了困扰李跃民博士的技术难题是什么。

这时候,季鸣的声音戛然而止,因为他也发现了问题,自己怎么会懂这些?好奇怪啊!

站在黑板面前又是一阵沉默,季鸣有点懵逼,但落在旁人眼里,却是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

毕竟季鸣刚才读懂了李博士留下的难题,现在一言不发,所有人都觉得他陷入了沉思。

而实际上,季鸣的思绪早已回到科技庇护所。

他回忆起自己的经历,以及那道惨白色神奇光芒,光芒包裹住自己全身,灌输大量知识。

“我明白了,知识是具有共性的!”季鸣微微一怔,自言自语念叨。

系统向季鸣灌输高分子聚合物电池技术的时候,并不仅仅传输了电池科技,还有与之配套的高能物理学,材料学,结构学,甚至是数学知识。

一颗小小的电池背后,涉及的基础理论和研究多不胜数,季鸣只有把所有基础知识全部掌握,才能真正理解高分子聚合物电池技术。

这就是为什么季鸣能看懂李博士留下的题目,因为在不知不觉间,他的知识储备已经和过去有了本质飞跃。

现在的季鸣,早已今非昔比了。

“季先生果然博学啊!”

怀着一种惺惺相惜的情绪,刘有方激动说道:“说来惭愧,这块,还有后面两块黑板上,写的都是我们在研发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连日来,我们苦思冥想,始终没有找到答案,李跃民教授突发脑淤血,也和他思虑过度有关。”

“对了,季先生一眼就看穿我们的困境,不知有没有好的思路可提参考?”

刘有方身为华夏知名学者,竟对季鸣如此客气,柳芸也忽然对季鸣另眼相看起来。

季鸣的实力,恐怕比档案描述还要更强很多。

季鸣笑着摇了摇头,“没有。”

刘有方微微颔首,心中略有失望。

但他也明白自己太过强人所难了,毕竟这可是把李教授都累出脑淤血的大难题啊,季鸣能够看懂,就已经很出色了。

“我们马上要进行新一轮实验,没有办法继续陪两位了,季先生,办公室里的资料和数据,您可以随意看,千万不要客气,如果有需要,也可以叫工作人员帮忙。”刘有方说道。

也不知道是不是错觉,季鸣总感觉刘有方对自己客气了很多。

然而季鸣此刻却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思绪早已飘回了科技庇护所。

他隐隐有种感觉,刘有方这些人遇到的困难,或许可以在庇护所里找到答案。

“我们还要呆多久?”想到这,季鸣问柳芸道。

柳芸微微有些错愕道:“怎么,你想回去了?”

季鸣道:“我们留在这里也帮不上忙,而且台风明天早上就要登陆了,如果我们现在不返程的话,要多住上一天呢。”

“再说,我约了比亚迪和宁德时代谈合作,面对这两家巨头级别的企业,心里没有底,要提前做点准备才好。”

季鸣完全是在找借口,他急着回家唯一的目的,是想登陆科技庇护所,确认自己心中的疑惑。

柳芸不疑有他,略一思考后,便答应了下来。

……

“我来了!”

季鸣和柳芸离开不久,中科院光电领域的大牛级学者叶峰,便脚步匆匆而来。

刘有方和唐海顿刚刚完成一轮实验,正在办公室里喝咖啡,见到叶峰之后,他们当即站起来,亲切和他握手。

大家都是为了共同的目标而来,这种情谊绝不比一起扛过枪的战友差。

“可惜你来晚了一步啊。”刘有方感慨道:“季鸣和七号联络员刚刚离开,你若是早到半个小时,就能和季先生见一面了。”

叶峰点了点头,“季鸣的高分子聚合物电池堪称旷古绝今,将来注定要横扫整个世界,真是了不起的发明。”

“不过他不是住在深圳吗?为何连夜来广州了?”

刘有方笑了笑,“我也不太清楚,但看得出,七号联络员对他非常重视,更有趣的事,季鸣比我想象中要博学的多,尽管年纪不大,却能看明白困扰李教授的难题。”

刘有方将李跃民留下的黑板指给叶峰看,同时把当时的情况向两人仔细讲述。

叶峰和唐海顿听罢,无不啧啧称奇,他们都是顶级专家,很清楚看懂这些公式和数据,需要何等强大的知识储备。

“有点意思,我以为他只懂电气化学呢,居然还是个全才。”唐海顿道。

叶峰道:“能这么年轻就脱颖而出,季鸣肯定有过人之处。”

“无论如何,这对我们来说都是一件好事,文明争霸迫在眉睫,现在我们华夏的天才精英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

唐海顿连连点头道:“要是能多几个像季鸣一样的天才,我们就能早几年打到佛罗里达海岸,迎着大西洋的海风冲浪去!”

哈哈哈哈~

“~大西洋冲浪这种事情,算我一个!”

“还有我!”

这时候,办公室外面传来哈哈大笑的声音,众人急忙抬头,就见到京城来的左昌元老爷子,以及连夜从江西赶来的史教授。

刘有方看了一眼墙上的闹钟,此刻才刚过凌晨四点。

外面雨越下越大,左昌元穿了一件防水款风衣,他将风衣褪去,朝椅子上一扔,笑着问道:“看你们蛮开心的样子,刚才在讲什么呢?”

叶峰道:“讲季鸣,那个搞了大事情的年轻人,他和七号联络员半夜来过一趟。”

左昌元道:“是吗?竟然和他错过了,蛮可惜的。“

目光在其他几人身上扫过,左昌元沉声道:“无论如何,我们还是要先着眼与当下。”

“李教授进ICU了,生死未卜,是集体的巨大损失。”

“但是,李教授虽然病倒了,我们还没有!”

“从现在开始,他的工作,我们来顶!”

左昌元说罢,卷起袖子,对刘有方说道:“项目进展到哪一步了?”

刘有方微微颔首,示意众人看向黑板,随即他开始用尽可能简洁的语言,交待原子力显微镜的进展。

随着台风临近,雨越下越大,空气也越来越阴冷。

但这间办公室里的人们,身上散发的强光和热,却能冲破阴冷和黑暗。

距离刘有方发出求助仅仅七个小时。

四强援,到!

……

唰~

最终停在季鸣租住小区楼下。

“你明天什么打算?”柳芸问道。

季鸣指了指窗外的大雨和狂风,耸了耸肩膀道:“这鬼天气,台风过去之前,我恐怕只能宅在家里了。”

柳芸微微颔首,觉得是这个道理,台风天还是不要乱跑为好。

“集体的力量你今天已经见识了,大到你和比亚迪,宁德时代的谈判,小到你想买辆车雇个司机,全都可以联系我。”

“另外,这个东西给你。”

柳芸说罢,从口袋里掏出一个黑色的家伙,递给季鸣。

枪!?

季鸣直接呆若木鸡,大脑一片空白。

作为从小遵纪守法的良民,手无缚鸡之力的电气工程师,季鸣做梦也没想过会有一把枪递给自己,这也太恐怖了吧!

“是电击枪。”柳芸不以为然道:“以你的水平,真枪就算给你也未必是件好事,搞不好把自己给崩了。”

“没别的意思,高分子聚合物电池对全球影响实在太大了,会死很多人的,难保不会有人狗急跳墙。”

口口声声自保,又不给真枪,难道是我不配吗?

季鸣心里嘟囔,但他还是把高压电击枪收进了包里。

一溜小跑回到家中,季鸣打开冰箱,拿出一瓶无糖可乐咕咚咕咚猛灌,又小心翼翼把电击枪藏进书桌上方,这才拿着柳芸给他的探测器,沿着房间仔细搜寻。

确定家里没有监控设备后,季鸣伸出右手,轻轻打了一个响指,随后穿过虫洞,进入科技庇护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