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远征欧洲 > 746 有喜有忧

远征欧洲 746 有喜有忧

作者:鲇鱼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42:03 来源:平板电子书

企业创新的重要性不用多说,这是很多人都明白的事。

秦致远一直努力的方向就是让兰芳的所有企业在脱离秦致远的情况下进入正常轨道,这在秦致远看来,远比短期利润要重要得多。

兰芳企业其实是有点先天不足的,因为秦致远“先知”一般的存在,兰芳企业基本上没怎么走弯路,一直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所以一直以来都有创新不足的问题。

上一次的20式轻机枪定型,其实是兰芳军工企业第一次尝试不是在秦致远提供创意的基础上自主研发,这当然是好事,秦致远并未阻止。

在经过马南泰尼纳战斗的检验后,20式轻机枪虽然出现了一些问题,但都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相对于前线部队的损失,军工企业工程师队伍的成长更令秦致远欣喜,比如杰弗瑞・迪福,他提出的这个“通用机枪”的概念就很有价值。

武器“通用性”的好处可大了,技能降低成本,又能减轻后勤负担,甚至在某方面,武器“通用性”比威力还要重要,是武器设计要考虑的第一要素。

杰弗瑞・迪福并不是说说而已,已经形成了图纸,在听到秦致远的夸奖之后,杰弗瑞・迪福马上把那些图纸拿出来,请秦致远审阅。

这是一支在新式轻机枪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通用机枪,仍然是使用弹链供弹,充分保证了活力的持续能力。从图纸上可以看出,不管是使用两脚架的轻机枪形态,还是使用三脚架的重机枪形态,枪机部位的结构基本相似,不同的是枪管部位,重机枪的枪管明显要比轻机枪长得多,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分别。

“这个设计非常好,又没有样品生产出来?”秦致远马山就见猎心喜。

“有的,其实那边正在测试的,有两挺就是通用机枪的轻机枪形态,我们已经做过测试,如果把枪管换成重枪管,然后使用三脚架,射程可以达到1500米左右,而且稳定性很不错,不过现在材料还是有问题,枪管如果要保证足够的强度,重量要增加不少,还要等到材料取得突破这个问题才会最大程度上得到解决。”104厂长唐正阳没多少欣喜,还是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

材料,又是材料,看来秦致远有必要给隆承轩一些压力。

“材料的事总是会解决的,现在先积攒经验,反正枪管是可以更换的,现在重一些就重一些,等以后再换过来。”秦致远狠下心,两权相害取其轻吧。

也不能说是相害,总体上说还是在进步的,只是相对于前两年,进步的幅度没有那么大而已。

这也很正常,前两年兰芳刚刚立国,什么都是一穷二白,先要解决的是“有没有”的问题,所以只要工厂建起来,能够正式投产,就是个巨大的进步。

这两年随着各种工厂陆续投产,军工企业已经开始从“有没有”向“好不好”开始转变,这是个质的改变,想要取得前两年那样的进步并不容易。

归根结底,秦致远上辈子只是特工,不是材料专家,如果秦致远上辈子是材料专家,那兰芳就可以轻易跨过现在的这些门槛。

各有优劣吧,如果秦致远上辈子是材料专家,估计也没有现在的兰芳。

中午的时候,秦致远还是把所有的专家召集起来,就以后轻武器的发展方向开了一个座谈会。

简单说,兰芳以后的轻武器发展方向并不要求最大威力,而是开始向人工机效方向发展,轻武器是士兵们使用最多的武器,一般情况下都会随身携带,这时候对于人机功效的要求就越来越高,怎么样让士兵们用起来更舒服,就是这些轻武器专家需要研究的问题。

同时随着工业的发展,兰芳现在已经摆脱了所有物资都要依赖进口的窘境,因为皮尔巴拉地区铁矿石的输入,兰芳的钢铁生产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随着皮尔巴拉地区钢铁厂的修建,从皮尔巴拉地区开采出来的矿石将在皮尔巴拉地区就地冶炼,兰芳会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得到越来越多的钢铁,这种时候就要充分发挥优势,用钢铁去把敌人砸死,而不是依赖士兵的高素质去战胜敌人。

秦致远至今对世界大战中英法联军发起进攻前的火力准备记忆犹新,英法联军经常是集合上万门火炮,然后对德军进行长时间炮击,在使用火炮最大程度杀伤德军后,英法联军才会发动进攻,这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兰芳现在也有这个实力,随着兰芳工业的发展,秦致远理想中的战争形态,就是全力推进部队的机械化,使用钢铁去和敌人的血肉之躯对抗。

具体到轻武器上,秦致远的要求是大力推动自动武器的发展,比如现在已经少量装备的mp5,这就是一个很好的路子,如果兰芳现在能把部队中的步枪全部换成自动武器,那么秦致远现在就敢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

千万别说海军的差距有多大,海军只是战争的一部分,真正解决问题还是要靠陆军,就算是英国人的海军现在还占据着绝对优势,秦致远也有一百种办法能抹平英国海军的优势。

除了步枪和火炮,秦致远提出的另一个重点是枪榴弹。

其实在世界大战中,枪榴弹已经有过应用,当时的枪榴弹是把手榴弹加一个尾杆,直接插入枪口然后使用空包弹发射的。这种发射方式对于兰芳部队现在装备的b-2式步枪来说并不适用,b-2式步枪是一支半自动步枪,想要更换枪膛内的子弹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整个结构都要调整,这可是个大工程。

秦致远的要求更进一步,要求轻武器部门研究出一种可以由专人携带,射程在500米左右的专用榴弹发射器,到时候兰芳的步兵班可以增加一个榴弹兵的编制,伴随班组行动,进一步增强班组的火力。

发射器的要求其实并不难做到,难的是榴弹,要设计一种新式武器,首先要确定的是弹药规格,先研究出弹药然后再确定武器系统是军工生产的一贯做法。

关于榴弹,秦致远比较属意的是40x60毫米榴弹,可以以这种榴弹为基础研究出自动榴弹发射器,到时候就能安装在汽车上,或者是配发到连一级机炮排中,取代部分迫击炮的作用。

其实使用自动榴弹发射器最合适的载体是直升机,但兰芳现在的直升机研究还没有拿出成品,所以这只能想想。

说起直升机,其实早在科西嘉时期,秦致远就和隆承辕提起过这个想法。也正是因为和隆承辕的交流,秦致远才知道其实早在世界大战开始前的七年前,就已经有人制造出一架直升机,而且还是一名法国人。

当然了,当时那架直升机的试飞虽然成功离开地面,但仅仅是离地30公分,而且仅仅只飞行了20秒钟,根本就展现不出直升机的价值,所以也没有引起普遍关注。

秦致远当然是明白直升机的价值的,与是秦致远随手给隆承辕画出了直升机的结构,把包括旋翼、尾桨等特点都表现出来,然后秦致远就没有再关注直升机的进展。

现在看起来,还是要催一催隆承辕,毕竟直升机的作用实在是太大,早一天设计出成品,就能早一天获益。

秦致远的设想还是在轻武器专家们中间引起了强烈反响,尤其是“人机功效”这个概念,这简直是颠覆了一直以来轻武器设计的基础,在此之前,所有的武器都是追求高射程、大威力、高精度等等,从来没有人关注过“人机功效”,最多也就是适当减轻下重量,就算是已经很站在士兵的角度着想了。

秦致远提出的“人机功效”概念,可以说是第一次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不再要求射程、威力等等物理效果,而是把关注点放在“用户体验”上,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秦致远现在的作用也就是这样,只能高屋建瓴的在整体上提出要求,不可能去攻克具体的技术难题,那是轻武器专家们的工作。

当晚,秦致远本来是想留在104厂的,明天继续和这些专家们座谈,给这些专家们更多的启发,但金泰和的一个电话就把秦致远交到了坤甸。

沙捞越出事了。

曾经的沙捞越,通过“沙捞越自治联盟”一帮人的艰苦努力,在兰芳的支持下,终于赶走了英国人,完整的取得了沙捞越地区的自治权。

在这个过程中,兰芳是真真正正黑了英国人一把,英国人也知道兰芳肯定是在背后支持“沙捞越自治联盟”,但因为没有抓到兰芳的把柄,所以英国人只能死忍气吞声咽了这口气。

华人世界流行一句话,叫做“可以共患难,不能共富贵”,这句话也完美的反映在“沙捞越自治联盟”中。

就在赶走英国人之后,“沙捞越自治联盟”中的一些人再次自我膨胀起来,他们并不想服从兰芳的管理,而是想建立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自治联盟”。

这就叫不作死就不会死。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