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远征欧洲 > 745 值得鼓励

远征欧洲 745 值得鼓励

作者:鲇鱼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42:0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回家”,这个念头只要产生,就会在心中疯狂滋生蔓延,直到每一个藤蔓上都写满了对“回家”的渴望,就会变成促使行动的动力。

就在朱莉向秦致远说想回家三天之后,秦致远和朱莉就离开英国返回兰芳。

没错,虽然奥运会开幕式还没有进行,秦致远也不想留在欧洲继续等待,当路过科西嘉的时候秦致远甚至都没有上岸,船队穿过苏伊士运河,直接向着兰芳而去。

从三月份离开兰芳,已经足足过了四个月,这个旅程实在是太漫长了,不管是秦致远还是朱莉都是归心似箭。

好吧,现在的欧洲也确实是不怎么值得留恋,估计秦致远他们返回兰芳的时候都有归心似箭的感觉,整天生活在雾霾里确实是煎熬,哪怕那里就是世界中心,也没有多少欢欣鼓舞的味道。

这一路上就顺风顺水,没有任何波澜,历经一个半月,秦致远一行人平安返回兰芳。

在船上的一个半月,还是发生了不少事,比如皮埃尔已经前往马达加斯加走马上任,老雷诺为了确保自己的投资不至于打水漂,亲自率领一个勘探队去了马南泰尼纳,有黄励率领的护卫队在那里,相信老雷诺的安全不用担心。

巴塞尔亲王的政变已经是迫在眉睫,克里斯命令顾兴邦把大约一个营的兵力送到突尼・斯城附近,准备配合巴塞尔亲王的政变。

哈定上任之后还是有好消息,论功行赏的时候,西蒙・艾伦被哈定任命为财政部副部长,部长就是梅隆,艾伦基本上只是挂个名,并不负责具体事务。

这对于兰芳来说是最好的局面,西蒙・艾伦进入美国政坛,这也就意味着从此兰芳在美国有了顺利发出声音的渠道。为了避免嫌疑,秦致远在联合集团上市之后,出售了手中的所有股票,套现的金额达到12亿美元之多。

当秦致远出售了手中的股份之后,联合集团彻底变成一家美国公司,名义上和秦致远再也没有任何瓜葛。

当然了,这只是明面上,实际上艾伦手中的近六成股票还是属于秦致远所有,这一点所有人都心知肚明,但没有人会挑明这一点,现在的联合集团不再是一个外来企业,而是梅隆财团、洛克菲勒财团、摩根财团共同控制的一个庞然大物,谁都不敢轻视联合集团具备的能量。

在秦致远的计划中,兰芳和美国早晚必有一战,到时候如果联合集团还是具有如此浓郁的兰芳色彩,肯定会被美国政府当做强制对象加以打击,既然以后有可能会成为美国手中的把柄,那还不如现在就和秦致远脱清关系,让美国政府没有把柄可抓。

返回兰芳之后的第三天,秦致远就来到望海州,视察坤甸的军工基地。

20式轻机枪装备部队之后,在使用中还是出现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反馈到坤甸的104厂,然后由104厂军工专家们加以改进,秦致远这一次过来,就是要视察新机枪的研究进度。

104厂的射击场上,十挺轻机枪一字排开,正在进行的是疲劳测试。

马达加斯加的战报反馈回兰芳之后,104厂的工程师们就开始针对实际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开始改进,改进的结果又回到了秦致远提出的路线上,使用下置式弹箱的弹链供弹,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把子弹从弹箱里直接连接到机枪上使用,简化把子弹压倒弹鼓内这个步骤,尽量避免马南泰尼纳的情况再次出现。

马南泰尼纳那种情况其实是比较极端的,甚至有可能以后再也不会出现那样的场景,但作为军工人员,只要有可能出现的情况就必须要想到,不能有任何侥幸,一丁点的疏忽就会导致前线战士的不必要伤亡。

就在射击场周围的围墙上,写有“痛定思痛”、“大胆创新”、“保证质量”等内容的标语非常显眼,这是秦致远对军工企业的要求,也是全体军工人员的心声。

“我们现在正模仿马南泰尼纳的战况,要求轻机枪进行连续射击,看看最长能达到个什么标准,鉴于马南泰尼纳的战报,我们要求的标准是能连续射击四个小时,在上一批试验中已经达到了三个小时的水平,现在如果再应付类似马南泰尼纳的那种大战斗强度,已经没有问题。”104厂总工程师杰弗瑞・迪福负责为秦致远解说。

“很好,就是要有这种精神。”秦致远口头表扬,对于104厂的工作表示满意。

104厂,现在是兰芳最大的兵工厂,成立两年多以来,104厂的规模逐渐扩大,现在整个厂区面积已经是刚建厂时的两倍之多,机器数量也翻了105倍,整个工厂拥有1.1万名员工。

这1.1万人并不全是工人,有相当一部分是工人家属,这些工人家属现在从事的是后勤工作或者是服务工作,他们吃住都在工厂内,甚至子女上学都在104厂附属的子弟学校中。

这是104厂福利的一部分,彻底解决工人的后顾之忧,让工人们把全部精力都用到生产建设上。

当然了,为了避免出现“大锅饭”的情况,104厂内部还是有竞争,比如车间和车间之间,各个技术小组之间,甚至是食堂之间,竞争广泛存在,如果某一个单位连续三次评比垫底,那么这个单位将会被裁撤,所有人员全部调出104厂。

这个看似残酷的规定起到了很好的作用,104厂从成立到现在,产量节节攀升,质量稳步提高,对促进兰芳的军队发展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就在不久前,104厂将一大批正在使用中的机器拆解下来运往德国,这是兰芳和德国协议中的一部分,104厂借助这个机会进行了机器的更新换代,现在104厂的机加工水平在全世界都是领先的。

这种领先反馈到生产上,就是优秀的产品质量,兰芳军部有过测试的,104厂生产的b-2式步枪,有相当一部分可以直接用来当做狙击步枪使用,加工精度已经到了一个非常高的程度,在兰芳的所有军工企业中遥遥领先,所以现在很多部队在换装的时候点名要104厂生产的产品,宁愿等待一段时间也不愿意将就。

射击场旁边有凉亭,凉亭内的桌子上,摆着各种各样的枪支,有最原始的刘易斯机枪,也有目前已经停止生产的20式,也有测试场上正在测试的新式机枪,还有很多仅仅是小规模生产的验证枪,这些都是为了技术储备生产出来的样品。

新式机枪从表面上看很像是曾经的fn公司生产的minimi,造型短小精悍,结构紧凑,充满工业的机械之美。

看到秦致远注意到新式机枪,杰弗瑞・迪福还有点不好意思:“新式机枪的设计基本上达到要求,射速每秒十发左右,弹头初速达到900米每秒,枪机寿命五万发左右,重量上还和陛下您的要求有差距,现在包括一个200发弹箱在内,重量差不多是15公斤,这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杰弗瑞・迪福嘴里说着不好意思,脸上的自豪还是溢于言表。

杰弗瑞・迪福的眼睛里布满血丝,表情既疲惫又亢奋,可想而知,以杰弗瑞・迪福为首的工程师们最近一定没少辛苦,正因为有他们的付出,所以兰芳军工才会有长足进步。

“这不是你们的错,材料工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产业,饭总是要一口一口吃。”秦致远不着急,能有现在这种性能已经很不错了。

兰芳的材料研究的起步还是很高的,因为兰芳和法国的关系,法国人对兰芳并没有藏多少私,兰芳基本上是在法国科研人员的研究基础上开始发展的,这让兰芳的材料研究少走了很多弯路,至少和英、法、美比起来,兰芳现在并不落后,甚至在某些特殊领域,因为秦致远的不限额投入,兰芳的材料研究已经走到世界前列。

当然了,这个年代的材料研究水平还无法和半个世纪以后相比,所以现在拿出来的轻机枪成品比秦致远记忆中的minimi要重五公斤左右,这是可以接受的,只要以后材料研究出现进展,那么重量还会进一步减轻,现在要解决的有没有的问题,其他问题以后再说。

“在研究新式机枪的过程中,我们有一个设想,如果我们能有一个成熟设计,那么我们就能通过更换枪管这种方式增加机枪的威力,同时还可以采用更换两脚架或者是三脚架这种方式增加射程和稳定性,那样的话,我们只需要生产一种机枪,就能同时满足轻、重两种机枪,甚至是高射机枪的需求,当然现在这还只是一个设想。”杰弗瑞・迪福提出的这个设想很令人振奋。

“很美妙的设想,这个想法很有意思,回去写一份报告出来,需要多少资金直接申请,这个想法如果能实现,你们会得到一个嘉奖。”秦致远大方。

在秦致远的记忆中,杰弗瑞・迪福提出的这就是通用机枪的概念,如果是单纯的一个设想,这并不值得秦致远承诺提供无限制研究资金,但这是104厂第一次在没有秦致远提示的情况下提出一个新概念,这确实值得鼓励。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