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宋好屠夫 > 第六百二十三章 月色如水,人心不古

大宋好屠夫 第六百二十三章 月色如水,人心不古

作者:祝家大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2:42:15 来源:平板电子书

赵佶坐在御辇之上,一路经过外城门,内城门,皇城门。

再一次回到了久违的大宋皇宫之内,赵佶心情也变好了许多,皇宫还是那个皇宫,红墙绿瓦,大殿亭台。

却是赵佶又一次看到了东北艮岳高耸的绛霄楼,甚是欣喜,开口说道:“且往艮岳去看看,朱勔于国无功,功勋却是都在这艮岳里面了。此人可用做私差,却是不能于朝堂。而今花石之事也该先停下来,便先把朱勔打发到个闲散衙门里去吧,要用之时再说。”

赵佶话语,便是再一次与赵桓说封朱勔为太师的事情不妥当。

赵桓闻言答道:“儿臣这便派人去拟旨,把这朱勔的太师给免了。”

赵佶闻言,看了看赵桓,随后说道:“皇儿,事情不该这么来办。君臣有义,便也要互相留着脸面。他日若是再用,便也不会为难。所以下旨免职之事,除了真正奸恶之辈,便也不能如此去做。只需暗示其主动辞去太师之名,才是妥善之法,也给朱勔在这东京里留一个脸面。以后不论要免什么权职,皆要如此考虑一下,方才稳妥。”

赵佶话语,便是真在教导赵桓为君之道。比较赵佶当了这么多年的皇帝,经验上还是比赵桓足上不少的。

却是赵桓听言,低着头撇了撇嘴,不以为意,若不是要等候赵佶回京,这朱勔哪里还会留有命在。所以听得赵佶谆谆教导,赵桓心中只有着急,开口说道:“父皇,今日父皇刚刚回宫,要不要先去洗漱一番,也扫去头前的阴霾。如此再去艮岳游览,便也多一分神清气爽。”

赵佶闻言不以为意,笑了笑道:“也好,便先去洗漱一下,把这一身穿了几日的行头换一换。”

赵桓闻言,连忙又抬手作请,开口说道:“父皇,头前儿臣都安排好汤浴之事,烧了热水,备了香料,点了熏香。父皇随儿臣来。”

赵佶闻言又是连连点头,对着赵桓笑了笑,心中也多感觉这个儿子不错,这份孝心当真暖心。迈步便随着赵桓直往后宫而去。

一路上,人越走越少,本来跟随着的太监侍女,到得后宫之后,大多也各自散去。

便是赵佶一路往里走,见得不是回自己的寝宫,而是一路往偏僻处去,便开口疑惑问道:“皇儿,这是往哪里去?”

赵桓心中焦急,挤出一个笑意,开口说道:“父皇,今日备了温汤,温汤之旁还有几处围炉烧水,便是要让父皇好好沐浴一番,便在后宫西北之处安排了,还请父皇移驾。儿臣今日陪父皇一起泡汤,细说一番这几个月的朝堂之事。”

赵佶这一辈子,当真就是少了几分洞彻人心的本事。也是赵佶这皇位得来太容易,年少时从未想过争夺皇位,便也不曾去谋划这些事情,闲散度日,学文习画,逍遥快活。

成年了忽然得了兄长传下来的皇位,便也不曾真正去操心半点,每日被人恭维伺候着。城府已然生定,要说鉴别书画,那是眼光精准老道。却是这洞察人心,实在差了太多。

听得赵桓言语,赵佶兴致大起,便也觉得这个儿子当真不错,甚至也有些觉得愧疚,这么多年来,赵佶多喜赵楷,对于太子赵桓便也少了几分父亲对于儿子的关注,此时也合该父子交心几句。如此想了想,便示意赵桓头前带路,赵佶的步伐也轻快不少。

待得一座皇宫西北的小院之内,院门之外当真有几个太监恭恭敬敬等候。

再入院内,院内又有几个太监等候。

走到房门之前,赵桓停住了脚步,开口说道:“父皇先进去更衣,儿臣且去吩咐一下。”

赵佶带着笑意说道:“些许小事,随便唤个人去操持便是。”

便听赵桓开口说道:“父皇今日回宫,儿臣必然要亲自前后操持,方显孝心。”

赵佶闻言点了点头,一脸笑意往房内而入,进去之后,只见左侧厢房当真备好了一池温汤。

赵佶走近几步,见得左右并无侍女等候,自顾自解开了外衣,便开口唤道:“来人,且来更衣。”

便是赵佶话音刚落,身后传来一声重重的关门之声。

这声音之大,又出人意料,吓得赵佶一个哆嗦,回头去看。只见正门已被关闭起来,还听得门外有落锁之声。

赵佶已然察觉事情不对劲,连忙几步奔去,这大门哪里还打得开。

赵佶心中大惊,哪里还不知道事情不对劲,开口大喊:“皇儿,皇儿。。。”

门外并无人应答,却是左右声音大作,便听得窗户之上传来叮叮咚咚的响声。

赵佶伸手拉了几下大门,依旧拉不开,口中更急,大喊道:“桓儿,桓儿。。。”

依旧无人应答,大事不妙。赵佶飞快跑向一旁的窗户,大力之下,却是这窗户也拉不开了。

“桓儿,你这是为何啊?为何把为父关在房间里面?”赵佶出言大喊。

房间四周都是响声大作,便是不用猜。封门封窗,甚至连墙都在加固。

赵佶心乱如麻,四处奔走,到处拉拽,却是这几间房屋,已然变成了一个牢笼。

“外面是谁?安敢如此行事?莫不是不要脑袋了?”赵佶喊声震天,既有惊惧,又有气愤。

此时放才听得门外一个回音:“太上皇,奴婢对不住了。”

说话之人,音调尖锐,明显是一个自小就净身入宫的太监。却是也自小就服侍在太子赵桓身边。

赵佶听得这一句回应,大怒骂道:“狗奴婢,岂有此理,大逆不道,教你全家斩首。”

“太上皇还是消停一些吧,奴婢也是无可奈何,今日多说两句。以后便再也不会开言说话了。房内有书籍几千,有笔墨纸砚,每日当也有一日三餐。太上皇好好颐养天年,多自珍重。”门外的太监显然也受了叮嘱,以后便是不能与赵佶接话了。

赵佶此时已然明白透彻,心慌不止,开口大喊:“桓儿呢?他在何处,叫他过来。。。”

便是赵佶依旧还不能相信,不能相信自己竟然被这个大孝大义的儿子给关起来了。

“陛下已然离开了,以后大概也是不会来了。”太监话语之中带着些许的无奈,宫闱之事,也由不得他一个太监左右。

叮叮咚咚的声音慢慢消停了,赵佶却是依旧大喊大叫,叫人把赵桓找来。门外却是再也没有了回音。

安静的可怕,安静得似乎连风声都听不到了,好像连鸟雀的声音都没有了。屋内便是连光线都极为的昏暗。

此时赵佶方才反应过来,连忙去寻了一支笔,凑到窗户的格子上,大力去捅格子蒙着的锦布。

捅开锦布,一抹亮光透了进来,透过亮光,房外院内,空无一人,院门也是紧闭。便是赵佶猜测,院门之外应该是有人的,又是大喊:“来人啊,去把我儿赵桓唤过来。”

此时哪里还有赵桓,赵桓已然离开,带着忐忑的心情飞奔而走,心中也是狂跳不止,既有事情成功的喜悦,又有做了亏心事的愧疚。

却是这份愧疚只是一闪而过,更多的这皇位坐稳的欣喜,更是吩咐身边的太监去请李邦彦、耿南仲等人进宫拜见。

李邦彦自然就在宫门之外,围着自己的马车打转,转了几十圈也没有停下来。

有人欢喜,有人忧愁,也有人蒙在鼓里还在憧憬着大治之世。

赵佶呼喊着,没有应答。赵佶疯狂用手脚去击打房门与窗户,甚至回身搬起座椅击打的房门与窗户,力气用尽也是徒劳无功。

天色慢慢黑下,赵佶已然瘫坐在了地上,不敢相信发生的这一切。

想着想着,泪流满面,想着想着又爬起身来,用沙哑的声音大喊:“种师道,种师道。。。。”

“你个乱臣贼子,包藏祸心,狗贼。。。。。”

“种师道。。。。你不得好死。。。。”

便是赵佶忽然明白了,从见到种师道的那一刻,便是种师道与赵桓在配合着演戏,把赵佶骗进宫内。

沙哑的声音骂了许久的种师道,终于还是消停了。因为喉咙实在喊不出话语了,干涩而疼痛。

此时天色黑尽,赵佶就这般躺在冰凉的地面之上。

远处还余了些许温度的汤池,在微光之下,还有点波光粼粼的感觉。却是格外的讽刺。

赵佶进门之时脱了外衣,此时就这么躺在冰凉的地板之上。目光直勾勾的看着天花板,看得出神,却是又两眼无神。

窗外的月色极为明亮,透过窗户上的锦布进了房间,房间之内,有书有画,有笔有墨。唯独没有了一颗跳动的心。

忽然赵佶似乎听得了什么声响,猛的回过神来,从地面上爬起,凑到被戳出十几个空洞的窗户之上,一脸渴望的往外观瞧。

期盼着窗外出现一个人影,期盼着那个纯善的赵桓忽然出现在门外,亲手解开铜锁,跪在地上忏悔。

随着几声猫叫,赵佶又一次无力瘫软在地。

月色如水,人心不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