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宋好屠夫 > 第五百六十七章 国岂能有二君(四千五,多谢2016茅十八哥万赏)

一郑居中手捏着一份并不长的军情文书,脚步飞快往宫城内奔去,神色慌张不已,几次趔趄,差点摔倒在地,心中的惊骇全部显现在表情之上。

守卫宫城的护卫并未上前阻拦,只是一脸疑惑看着这位枢密院大官。

东北艮岳入口处,“艮”在周易之中,乃卦名,东北之卦也。岳便是山,艮岳其名,便是东北处的山。

守卫入口的太监见得郑居中奔来,连忙上前去拦截。却是郑居中心急如焚,一把推开左右,口中大喊:“事关江山社稷,快快指路去寻官家。”

左右的太监连忙上前来拦,却是只在后面追,追得一会儿,一个太监开口说道:“陛下在绛霄楼。郑枢密不要着急,待得我帮你通传一下。”

郑居中哪里等待了太监通传,飞奔往绛霄楼而去,身后跟着的几个小太监也不敢真的上前去拖拽郑居中,只得这么一路飞奔跟随。

绛霄楼的台阶不少,郑居中已然是手脚并用往上攀爬。口中还在大喊:“陛下,陛下,大事不妙了!”

赵佶正在楼内,面前一位女子正腾空而起,双手水袖左右舞出,技艺极为高超,左右还有乐师伴奏。

听得楼外大喊,赵佶微微蹙起了眉头,开口道:“瀛国夫人正在起舞,何人敢在外大呼小叫?”

瀛国夫人自然是一袖,如今赵佶越发的不在意了许多事情,头前封一袖为瀛国夫人就让人议论纷纷,如今一袖虽然没有真正入后宫,却是常常得赵佶召唤,入宫来与赵佶解闷。

一个太监抬头往窗户外打量了一下,开口答道:“禀陛下,是枢密院事郑居中正在上楼。”

枢密院中的官员,从一品的枢密使是主官。下面还有知枢密院事,同知枢密院事,签书枢密院事,皆是正二品与从二品。再下面就到了四品五品了。

童贯为枢密院使,枢密院事郑居中显然就是童贯之下的主官。

本来赵佶预意发怒,听得是郑居中在大呼小叫,忍了忍,开口道:“且看他有什么天大的事情。”

赵佶的话语意思便是郑居中若是没有天大的事情就前来打扰,必然要受一番训斥。

一袖闻言,也停了舞蹈,慢慢退到一旁。左右乐师自然也停止奏乐。

郑居中进得厅内,快步走到面前,直接跪倒在地,粗气大喘,双手呈过文书,口中上气不接下气说道:“请陛下快快过目。”

赵佶接过文书,感觉纸张上非常湿润,显然是郑居中的手中的汗水打湿了纸张。

待得赵佶展开看得片刻,双手抖动之间,纸张竟然直接从他手中掉落在地,面色瞬间煞白,口中颤抖说道:“十几万大军,说败就败了,便是连濮阳都没有收住。。。。这当如何是好,这当如何是好?”

郑居中闻言忙道:“陛下不可乱了方寸,反贼军强,直有十数万,过濮阳,必围东京。陛下当速发圣旨与檄文传天下,召各路兵马进京勤王,剿灭反贼。”

赵佶显然就如郑居中所言,已然失了方寸。十几万东京禁军灰飞烟灭,蔡京都在奔逃回京的路上,秦桧已然身死。郑智不得多久就会兵围东京,赵佶日夜担心的景象,似乎就在眼前。

这诺大的东京城,哪里还有多少兵将可用,岂不是转眼就要落入反贼之手。真如晴天霹雳一般,震得赵佶胆战心惊。

“是极是极,快拿笔墨,召集天下兵马进京勤王,一定要保住汴梁。”赵佶话语慌乱,人也站了起来,已然在左右寻找笔墨纸砚。

郑居中连忙上前帮忙,摊开不远处桌案之上的宣纸,口中还道:“蔡太师与童太师都在回来的路上,应该只有一百多里地了,今天半夜必能到得东京。二位太师想来多谋,陛下可与两位问计,定然可保东京无忧。”

郑居中心中也是极为慌乱,郑智大军距离东京也不过二百里地,心中已然知晓事情严重,却还在出言安慰赵佶。

赵佶拿笔疾书,一笔瘦金好字,第一次写得这般歪歪扭扭,口中却又破口大骂:“蔡京无能,十几万大军竟然就这么败了,累及国家受难,可恨可恨。童贯这个狗东西双眼已瞎,识人不明,重用狼子野心之徒,更是可恨。大宋一百多年江山,即将遭受打劫,此二人者,国贼之辈尔。”

郑居中一边磨墨,一边答道:“二位太师想来沉稳,能力不凡,此战之败,兴许还有内情,陛下勿忧,郑智乃内患小贼,不得民心,大宋几千里山河,岂是反贼所能抵挡的,陛下旨意一出,举国上下必有百万带甲,便是反贼的末日。”

为人臣子,便是如此之难。既要卑躬屈膝,又要好言哄骗。如此天子,就像是一个权柄极大的孩童一般,所有人下意识里都拿着糖果围在旁边,才能伺候好这么一个孩童。

赵佶闻言,心态果然好上了不少,写的字迹也慢慢端正了些。却是也反应了过来,担心问道:“反贼离东京还有多少里地?”

“反贼已入濮阳,距东京二百里。”郑居中答道。

“二百里?二百里?如何就只有二百里地了?这当如何是好,这当如何是好啊,京畿附近,何处还有强军,速速调到东京来。”心态刚刚稳定的赵佶,此时又是不知所措,手下的笔都落不到纸面之上。

左右太监宫女个个一脸惊骇,便是一袖也吓得花容失色。最近几日多听郑智之事,头前多是为郑智担忧,怕郑智要遭受劫难。哪里想到转眼之间,郑智就要兵临东京城了,眼前这个温文儒雅的大宋皇帝陛下,却是被吓得手足无措,话语失度。

“陛下,臣立刻就去枢密院查找一下,调集京畿周边所有兵马前来支援。”郑居中开口说道,说是回去查找一下,不过也是托词。何处有没有兵将,这种事情还用得上查找?

赵佶闻言只道:“快去查找,朕等你的消息。”

两人皆知,东京是没有兵将的,除了皇城之内上值的守卫,还有一些衙差之类的。东京之兵,早已调集一空。

郑居中闻言,放下笔墨,直奔而出。一个太监连忙上前接着磨墨,赵佶又开始写了起来,口中又道:“速速去把朝中文武都唤来朝会。”

磨墨太监连忙又把墨放了下来,带着几人快步而出。

这一幕兴许历史上也发生过,只不过是提前了而已。金人南下汴梁之时,赵佶大概也是这么一副反应。

不得多久,朝堂之上,刚刚退朝而走的各个衙门官员,又都聚集了回来。事情众人也多大知晓了,便是还来不及听说的人,此时入得大殿也知道了消息。

整个大殿一片混乱,吵杂一片,各处都是唉声叹气,人人都是一脸惊讶。所有人围成一团,有人大骂不止,狼子野心之类话语此起彼伏,天诛地灭更是不绝于耳。

却是人也不可能真的被天诛地灭。这些骂人的声音,显然是徒劳无功。

也有人真在考虑该如何应对,调兵遣将之类,东京百万人口如何如何众志成城,定然要挡住反贼云云。

赵佶写好了剿贼檄文,安排太监送到中书省去,听得禀报说大殿上文武百官都到齐了,慌慌忙忙奔到大殿之中。

吵杂的大殿忽然都安静了下来,赵佶坐于龙椅之上,一副愁眉苦脸,这也是赵佶自从登基以来,第一感受到巨大的压力,这份压力再也没有人能帮他挡住了,直接压在了赵佶身上。

“反贼兵锋将至,京畿无兵可守,诸位可有对策?”赵佶开口问道。

赵佶话语一出,朝堂之下又是无数交头接耳之声,嗡嗡作响。赵佶却也并不阻止,只是一脸急切看着文武百官。

范致虚上前说道:“陛下,汴梁城中百万民众,若是众志成城以抗反贼,反贼必然无法破得城池。拖上两月,待得各地勤王之师到来,必可一举灭亡反贼。”

赵佶闻言,站起身来,开口又问:“若是挡不住郑智呢?郑智久于战阵,能破西夏,能破辽国。若是也把这汴梁打破了,那该如何是好?”

赵佶的忧虑意识不差,便是对于自己安危极为看重。一句话语,问得满朝诸公无言以为,全部面面相觑。

却是有一人出来开口道:“陛下,为保社稷稳妥,还请陛下南下暂避,待得东京战事结束,再请陛下返回东京。如此可保江山社稷立于不败之地。”

说话之人乃中书舍人吴敏。

赵佶闻言,心中一喜。只觉得这个计策不错,至少能保得自己性命,保得大宋朝廷的安稳。却是又觉得这个办法有些不妥当,反贼来了,一国之君却是逃跑了,实在有些说不过去。

赵佶还在犹豫之时,范致虚开口说道:“此计不妥,一国之君岂能在危难之时抛弃京中子民躲避。如此汴梁百万民众,必然人心涣散,何以御敌?”

吴敏闻言又道:“范相公,此乃稳妥之法,岂能让天子立于危墙之下。而今反贼虽然看似势大,却也不过是内忧小患,天下兵马何其多,待得聚集之时,必然一击而灭。此番陛下暂时先避其锋芒,随后再领大军回来救援,岂不是最为稳妥之法?若是非要说汴梁军心民心之事,也可让陛下先传位与太子,如此太子于东京登基,坚守城池,必然可稳住京城军民之心。待得陛下领天下兵马回援,又可剿灭反贼。一举两得之策,保得朝廷社稷安稳,何其妙哉。”

终究还是有人说出了这么一个计策。说得赵佶也有些意动,却是也知道这个办法是最后没有办法之下的权宜之法,显然不能轻易去做。

范致虚闻言又道:“荒唐,一国岂能有二君,荒唐至极。”

吴敏却是也道:“实乃权宜安民保国之策,即可让东京军民一心,又能保陛下安危。非常之时,当然要行非常之策。何来荒唐一说。太子向来谨守本分,孝义忠良。能为江山社稷出力,更是他的福分,又何来荒唐之语?”

赵佶此时心神安宁不少,心中已然认可的吴敏所说之法,有得这么最后一个稳妥的办法,也让赵佶安心不少,只开口道:“此事便议论到这里,明日再说。”

说完赵佶已然起身,并不想详细再讨论下去。明日再说,其实也是等蔡京回来再问上一问,问一下这东京是不是真有可能被郑智打破。若是真有这么一个可能,那赵佶已然没有了选择的余地。

国有二君的说法,倒是不可能。赵佶先当一下太上皇,便解决了这个问题,也未尝不可。待得赵佶带领大军回来救得东京,再复皇位,自然不难。

朝议便是如此散去,各方大小官员皆往各自衙门里回去。已然到了十万火急之时,许多人似乎也要为自己考虑一二,家中儿女之类,能名正言顺安排一两个先走的,自然要先走。有些事情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这城池真被反贼打破了,总要有条后路。

蔡京与童贯终于在快天亮的时候赶到了东京。反倒是郑智进了濮阳之后,倒是不紧不慢起来,并未快马加鞭往东京去。

蔡京与童贯两人入得东京城,被等候在城门口的太监直接带到了宫城之内。

赵佶一夜未眠,就在御书房内等候。

蔡京走了进来,大拜而下,痛哭流涕,不言不语。便是哭得撕心裂肺,哭得伤心欲绝。

童贯也拜道在地,却是不如蔡京那般哭得出来,口中只道:“臣死罪,臣死罪!”

赵佶看着面前跪倒的二人,皆是风尘仆仆模样,便是蔡京脸上还有伤痕,本来准备大骂的话语,也没有说出来,却是急忙问得一句:“朕且问你二人,这东京城到底收不收得住?”

蔡京依旧痛哭流涕,便是心想等童贯先答此语。心中也知道此时不宜多说话语,唯有痛哭才是唯一的解决办法。

果然,童贯闻言,思虑片刻开口说道:“陛下,郑智麾下之兵,多是虎狼之辈,与西夏辽国作战,皆是勇猛非常。若是单以兵事来看,汴梁危矣。”

蔡京听得童贯话语,也连忙说道:“陛下,童太师所言不差,郑智麾下之兵厮杀起来,勇猛无当,臣之败,只败于东京士卒贪生怕死。”

赵佶闻言,大怒而起,口中喊道:“好两个重臣良相,好两个大宋太师。百万汴梁繁华之地,皆葬送在你二人之手。童贯,你这个阉狗,还有何面目回来见朕。今夜你便上得城头亲身御敌,为国尽忠。若是城破,你便死在城头之上。”

童贯闻言,无喜无悲,大拜而下,口中高呼:“多谢陛下圣恩!”

蔡京听得赵佶处置了童贯,心中大惊,连忙伏下身躯,便等雷霆。

不料赵佶开口又道:“蔡京,你便总领东京防备之事,定要守住汴梁城。”

蔡京闻言大喜,也连忙再拜:“臣万死,必然守住城池。”

赵佶却是又道:“明日着太子登基,朕欲南下为国烧香祈福,祈求上苍庇佑,平定贼乱。”

两人闻言大惊,不由自主抬头看着赵佶。

却是蔡京反应最快,开口只道:“如此好计策也,太子登基守城,陛下聚勤王之师回援。如此两全之策,可保社稷无忧。”

童贯却是并不发表意见,而是又伏下了身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