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宋好屠夫 > 第四百二十五章何人所作又有何妨?

大宋好屠夫 第四百二十五章何人所作又有何妨?

作者:祝家大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2:42:15 来源:平板电子书

赵缨络听言,起身一福,开口与郑智道:“璎珞有礼!”

赵缨络倒是传统教育下的女孩,礼节上面一丝不苟。按理说应该郑智先给赵缨络行礼,倒是赵缨络听过郑智几首大作,心中对于郑智还是有几分好感,反而先行一礼。

“拜见顺德帝姬殿下。”郑智也拱手来拜。

赵佶开口说道:“郑卿,今日无事便随朕挥毫几番。若是得了佳作,郑卿再填词一曲。璎珞头前也听得你的词作,今日正好遇见,且指导一二。”

郑智听言也无可奈何,只道:“只怕臣难出佳作,配不上陛下丹青之美。”

郑智心中自然是有排斥的,刚才听得赵佶说战事完结之后再行卸甲,心中便有不快。

“哈哈。。。拙作也可,你些就是,随心而为才符合山水之乐。”赵佶倒是不在意这些,心中对郑智词作水平也有自己的认知。

梁师成极为见机,连忙开始准备笔墨纸砚。

郑智心中有话想说,思虑片刻,开口道:“陛下,臣对一事有些许见解,不知当讲不当讲。”

赵佶正在收拢大袖,以免画画的时候沾染了墨迹,听得郑智话语,轻松答道:“但说无妨。”

“臣以为,西北强军卸甲不妥。”郑智终究还是想说这件事情。

赵佶听言一愣,这种事情关乎赵家之根本,也是朝堂之上的共识,从来不曾听过反对的话语,便道:“且说来听听。”

赵佶当真也就是让郑智说来听听,此时自然不会真去多想。大宋朝哪里容得别人掌握强大的军事实力。

“多谢陛下,臣以为,此战若胜,党项虽然国灭,看似西北平定。但是党项人实非我族类,必然有异心。若是西北没有强军压制,必然还要再起叛乱,此为其一。其二,若是西夏尽归大宋,那么我大宋便与黄头回纥,草头鞑靼,西州回鹘等部落接壤,还有吐蕃诸部在一旁,这些部族势力极强,必然还有战端,若是西北无强兵,如何能抵御这些异族之兵。陛下圣明,开疆拓土之时,必然要有强兵弹压异族才能守土无忧。”郑智说了一番道理,也是希望说服赵佶能保留一部分西军悍卒。希望至少也让当初那些西军同袍有一个不错的生活。

黄头回纥与草头鞑靼都是甘肃酒泉附近的少数民族,回鹘人自然是新疆之地的少数民族,吐蕃是青藏高原的各部少数民族。势力都是不小。

赵佶听言,只是点了点头答道:“嗯,此事等战事平定之后再议。”

郑智已然无话可说,只得站在身后等着赵佶作画,画作的内容也还是艮岳一景。

虽然已是深秋时节,艮岳却还是郁郁葱葱,丝毫不显萧瑟,常青树木皆不凋敝,竟然还有各种各样盛开的鲜花。人道是春暖花开,其实秋天开的花也不少,这艮岳如同一个植物园一般,应有尽有。

赵佶一边作画还一边与赵缨络闲谈,内容多少教导赵缨络作画的技巧。两人一个教得好,一个敏而好学,画面当真极为温馨。

一幅丹青,与赵佶的心情也极为吻合,花草树木好风景。

赵佶转身来道:“郑卿,且填词一首。”

郑智心情不比赵佶,自然是不爽的,看着这一幅草木花鸟,也想不出什么符合立意的词作。

片刻之后,只道:“陛下,臣愚钝,实在想不出好词。”

赵缨络听言,撇了撇嘴角,开口道:“草木花草之词,最是好作,如何写不出,周度文常说你有大才,天下罕见。如何一曲草木也作不出来?莫不是你不愿意为我父皇作词?”

生长于皇家的赵缨络,当真少了一份对人对事的修炼,可能也是年轻,话语棱角尽出。心下想得也是直白,便是以为郑智不愿意给赵佶作词。

赵佶听言哈哈一笑,说道:“无妨,好坏本是他人评,且作出一曲再说。”

郑智听言,口中答道:“陛下,臣有一曲,却是不符合题意,不知陛下愿不愿听。”

赵佶听言,轻轻一抬手,示意郑智直说。

郑智也不多等,开口说道:“臣偶得一词,乃麾下军汉之妻所作,请陛下品鉴:

此恨何时已

滴空阶、寒更雨歇

葬花天气

三载悠悠魂梦杳

是梦久应醒矣

料也觉、人间无味

不及夜台尘土隔

冷清清、一片埋愁地

钗钿约,竟抛弃

重泉若有双鱼寄

好知他、年来苦乐

与谁相倚

我自中宵成转侧

忍听湘弦重理

待结个、他生知已

还怕两人俱薄命

再缘悭、剩月零风里

清泪尽,纸灰起”

一曲《金缕曲》,道尽了对亡故之人的思念。本是纳兰性德悼念亡妻所作,却是柔情悱恻,更似女子手笔,情深意切,相思之苦,泪尽死灰。

岂不闻,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郑智用这一曲来表达妻子对于马革裹尸的丈夫心中思念,实在恰到好处。

赵缨络已然听得潸然泪下,一股愁情,阴阳相思。如此感情最动少女心思。

赵佶听完,一口长叹,问道:“当真是你麾下军汉之妻所作?”

“军汉战死沙场,未亡人肝肠寸断。臣每见此情此景,无不动容落泪。何人所作又有何妨?”郑智答道。

百姓疾苦,从来不出汴梁半步的赵佶又哪里知晓。郑智便是要说与这个才子去听,用文人的方式与之述说。

“好词,绝妙好词!朕深知百姓疾苦,奈何家国事业未晋,北方强敌环伺,兵事也是无可奈何。待得收复燕云,成就太平盛世,百姓便可安享天伦。”赵佶心中显然也有所感,但是虽说深知百姓疾苦,却是他又哪里真知百姓之苦。

“陛下,兵事无奈,却是这些出生入死的军汉不能弃之如敝履啊,如此太过寒心。”郑智终究还是要表达这个意思。

赵佶此时也听懂了,看着郑智,眉头微皱,答道:“郑卿用心良苦,朕已知晓了。此词极佳,且唤伶人来唱。”

郑智听得赵佶话语,直感觉一股寒意,如之奈何?

赵缨络听得话语,擦拭一下双颊泪水,开口道:“父皇,便不请伶人了,儿臣来唱吧。儿臣头前恰巧学了苏学士《乳燕飞》的音律。”

《金缕曲》这个词牌,最早收录《东坡乐府》,便是苏轼的词最早开始传世,本来名叫《贺新郎》,因为苏轼的《贺新郎》之中有一句“乳燕飞”。这个词牌名又称《乳燕飞华屋》。当朝翰林学士叶梦得又填这首词牌,里面一句“谁为我唱金缕”。这个词牌便又称作《金缕曲》。

“璎珞来唱极好,朕也听听璎珞琴艺与唱腔有没有长进。”赵佶倒是欣喜,有这么一个女儿,也是赵佶的享受。

郑智站在一个军人的角度考虑许多事情,也背出了这一首词作,此时对赵佶大概也是死了心。并没有多少欣赏公主唱曲的心情。

梁师成安排好案几瑶琴。赵缨络便开始抚琴唱曲,技艺也是不差,只是少了曲中那一份极致的哀愁。没有真正感受的哀愁,终归达不到动人的效果。

赵缨络边唱便去看郑智,郑智却是没有丝毫感受。

一曲唱罢,赵佶提笔手书,把词句写在了宣纸之上,印章几处,随即递给了赵缨络,开口笑道:“璎珞弹唱技艺见长,朕便把这词赏给你了。”

“多谢父皇。”赵缨络接过词作,开口又问:“父皇赏赐之物,儿臣可不可以转送他人?”

说话间赵缨络还偷偷看的郑智几眼。

“赏赐给你了便是你的了,你想送谁便送吧。”说话间赵佶把印章往怀中收去。

“儿臣想把这副词作转送给郑智,此曲本是他所作,送给他正好。”赵缨络接着说道。

说话间,赵缨络拿着这幅瘦金体的好字走到郑智面前,递了过去。

郑智接过之后开口道:“多谢帝姬殿下。”

郑智一句多谢,赵缨络莞尔一笑,回到座位上坐好。

郑智便也不想多待,开口道:“陛下,时候不早了,臣今日刚入东京,还要往枢密院交割事宜,先行告退了。”

赵佶挥了挥手。郑智慢慢退出绛霄楼。

郑智一走,赵佶看得赵缨络,开口说道:“璎珞,这郑智早有妻妾,并不合适。”

赵缨络听言面色一红,忙道:“父皇说的哪里话呢,儿臣可未多想什么。父皇也不可乱说。”

赵佶看得赵缨络脸红模样,也是觉得有趣,从来未见过自己女儿有过这番模样,笑道:“哈哈。。。未多想便好。皇家帝姬是不可能下嫁有正妻之人的。郑智善战,以后也多上沙场,更不合适了。”赵佶终归还是表达出了内心的自私。说郑智多上沙场,所以更不合适,言外之意便是将士难免阵前亡。

“父皇,你说这郑智如此大才,为何偏偏要做一个领兵的武夫,当真是可惜了。”赵缨络又说一句可惜了,这一句可惜与上一次的语气已然不同。上一次单纯只说可惜,这一次便是带有个人感情的惋惜。

“朝廷用人,自然是善战者上阵。这郑智也是一方经略,有什么可惜的。”赵佶随意答得一句,抬头又是艮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