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宋好屠夫 > 第三百九十三章 夜有高人穿墙过

大宋好屠夫 第三百九十三章 夜有高人穿墙过

作者:祝家大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2:42:15 来源:平板电子书

郑智站在高淳城头之上,城头不远是一条通往石臼湖的小河,水流清澈舒缓,水下并不深,仔细观瞧还能看到水里的游鱼,有大有小。

进这高淳也可以说是兵不血刃,燕青带着成扬与十几个汉子混了进来,郑智大军一到,燕青就把这城门打开了。

高淳其实并不是县治,而是镇,但是又并不归属于溧水县管辖,颇有点“县级镇”的意味。

高淳镇的城墙也是极为低矮,有些富户家里的围墙似乎都比这城墙要高。但是高淳镇也是一个比较富庶的地方,城内人口也有两万以上。之所以有这么一个低矮的围墙,也是这高淳两百年从来没有过刀兵之事,这城墙也就没有修高的必要。

不仅高淳,整个江南两浙,城墙皆比北方的低矮。即便是曾经作为南唐首都的江宁城,城高也不过两丈,二十多万人口的城池,城墙的规格比之渭州都要差上一点点。承平太久的副作用便是如此。

燕青上得头前禀报:“相公,高淳的文武衙门里都是空无一人,主官也不知道去了哪里,衙差与士卒一个也找不到了。”

郑智听言,摆了摆手,只道:“算了,不找了,想来这江南,大多是这么个情况了。等到反贼平定,想来这些人又都会冒出来。”

鲁达气呼呼道:“若是在秦凤,一个个抓来砍了!读书人,没有一个好东西。”

鲁达似乎自己总结了这么一个结论。鲁达印象中,临阵脱逃的在秦凤哪里会有活人。

郑智心中自然也有类似的感觉,口中说道:“话不可这么说,你看种家相公,世代书香门第,镇守西北这么多年,不是挺好的?还有李纲,虽然手无缚鸡之力,却把沧州治理得井井有条。品性如何与是否读书没有关系,只在于个人。”

鲁达其实明白这些道理,不过就是埋怨一句,此时郑智如此去解释,鲁达也没得什么可说,只道:“哥哥说得对就是。”

“小乙,宣州来的贼兵到哪里了?是不是方七佛亲自来了?”郑智问道。

“相公,方七佛似乎没有来,来的是方腊麾下的宣州守将,来了三个,分别叫家余庆、李韶、韩明,有七八千号人马,宣州贼兵应该来了一半。”燕青答道。

“哦?方七佛身在何处?”郑智又问道。方七佛便是方腊麾下最为信任之人,杭州便是方七佛打下来的,湖州也是方七佛北伐攻克,宣州大部分也是此人拿下。如今再往北,就是江宁府了。

燕青被郑智一问,面色有些尴尬,似乎觉得自己的差事没有做好,音调也低了不少说道:“还未探明方七佛在何处。”

“无妨,我等初来乍到,也是无法,待稍过几日,这些情报就自然清楚了。”郑智显然也看出了燕青情绪上的微小变化,出言也是安慰,说的更是事实。若是在河北山东,燕青做情报实在是一把好手,到得这江南,人生地不熟,也只有如此。

“相公,家余庆所部,已经过了宣州边境水阳镇,如今到了固城湖边,到高淳大概也只有三四十里地了。过得中午,贼军大概就要到高淳了。”燕青听得郑智吩咐,又连忙把知道的情报说了出来。

“还来得挺快的,这家余庆是何来头啊?”郑智虽然知道敌人就在不远,却是一点慌张也没有,与那石宝一战,方腊麾下这些贼军的战力一目了然,对于郑智来说,威胁实在太小。

此时郑智心中,对于杭州之外的贼军,已然不放在眼里,却是也知道方腊身边,应该还是有些能战之人的。

“至于这家余庆是何来头,卑职也是不知。只知道这人官职不小,是方腊亲封的宣州经略制置使,想来也是深得方腊信任之人。”燕青说道。

“哼哼。。。还真是不小的官,与某品级了。”郑智开了一个玩笑,又道:“鲁达,击鼓备战。”

鲁达回身便去做事。郑智也下得城墙,准备吃午饭了,午后便要上阵杀敌。

行军打仗总是无聊的。在南方打仗对于郑智来说更是无聊,在西北,还能抓得满地牛马羊。在这江南,即便胜利了,也看不到什么战利品,敌人比自己都穷。此时敌人的钱财,只怕都集中在了杭州。

方腊更是在杭州卯足了力气,生产一切军械设备,从刀枪剑戟到甲胄,方腊实在缺的太多太多,还不谈弓弩,方腊麾下,能用军中弓弩者,唯有一人,便是昱岭关守将庞万春。

此时方腊显然也没有着重与弓弩之上,方腊一路几个月的作战经验,这弓弩似乎可有可无一般。否则此时庞万春就不应该在昱岭关驻守了,而是正在训练弓弩兵。

无妨吃罢,郑智又上了城头。

等候许久,本应该出现在眼前的贼军,竟然迟迟未到。郑智之所以在高淳以逸待劳,而不是出兵去三四十里之外迎敌。只因为大规模骑兵作战,往往就需要比较宽阔的地面。江南的道路,要不就是临水,要不两边郁郁葱葱。实在不适合骑兵作战。

若是在西北,三四十里地面,郑智只要不是防守任务,一定趁敌赶路时候队形散乱,迎头痛击之。这种遭遇战,在会州打败嵬名仁明的之后,打了不少次。

又等几刻,燕青皱眉上前问道:“相公,贼军应该要到了,此时迟迟不出现,一定是中途有变,不若我再出城去探一下。”

郑智又看了看远方小河的那一边,除了零星几个拖家带口的行人,没有一点大动静。吩咐道:“小乙,你便再去探探,多带人马,即便遭遇也要保个安全。”

燕青拱手得令,下了城墙,片刻之后一百余骑打马而出。

郑智下得城楼,等候许久,太阳虽然不算毒辣,却是也晒得身上铁甲发烫。见得街道之上站满了一列一列的铁甲,郑智挥了挥手,示意众人下马纳凉。这般队形严整备战了许久,却是没有敌人来,这些老卒只怕也晒得有些疲惫了。

“相公,莫不是贼人惧战撤退了?”吴用上前问道,心中也在思索这个问题。昨日石宝大败而逃,也见识了新到官军的战力,此时若是石宝既是赶到宣州边境,兴许这些贼人当真惧战退回去了。

“不来倒是省事了,不过这宣州经略使亲到,想来不至于未战就撤了。”郑智倒是没有往吴用的思路去分析,而是分析了一下人心。方腊初立,封了一堆将军与经略使,这宣州经略使本就是一方封疆大吏,如何会这般不战自溃,与方腊也无法交代。

果然,快到晚饭时,燕青打马回城,只有一个消息,便是宣州经略年庆余在固城湖边下了营寨,也在埋锅造饭。

想来是要修整一夜,明日再战的意思。

郑智自是无所谓,吃罢晚饭,洗漱一番便去休息。

城墙之上,四周城门之处皆燃起了巨大的火盆,把城门附近照得明亮。城门之上,皆有小队来回巡弋。这城防之事,郑智麾下这些军汉自然是熟门熟路,从来不会有差池。

月如圆盘,月光也给了人许多视线,照得整个高淳城朦朦胧胧。

一个黑影从高淳不远的小河趟过,便是脚步在水中,也不出多少水声。即便到了河中央齐腰深的水面,这黑影脚步也是极为稳健,丝毫不受水流阻扰。

便是这过河的手段也知此人武艺非凡。趟过河水上岸,一个光秃秃的头颅便显了出来,一杆巨大的禅杖更是在月光下铮铮发亮。

过河之后,这人却是走到一棵小树背后,站着并不动弹。唯有极为细小的水声滴答,黑衣之上被河水浸透,此时水珠正在从衣角处滴落到地面上。

待得几刻,衣角再也不滴水珠,自然也就不闻这水声滴答。忽然见得一个黑影冲出小树之后,往城墙处飞奔而去。速度快得如猎豹一般,却是不闻一点脚步之声。

有这般轻功,只怕比之那神行太保戴宗也是不差。难怪这人头前会在小树后面等待身上的水分滴完。原来这水滴之声对于这人来说都是累赘。

从小河边到城墙下,一百多步的距离,这黑影瞬间即到。身形已然就在城墙之下,城墙之人正有来回巡弋的小队,竟然毫无发觉。

只等城墙之上巡弋之人的脚步声一过,一柄硕大的禅杖迅猛往地上一点,一个身影已然跃上了半空。

再定睛一看,这人竟然悬停在了半空之中,身形就挂在城墙之外,一手抓住了城垛,一手还拿着那柄硕大的禅杖。

此时这一段城墙之上,又走来一个铁甲小队。脚步极为整齐,在这安静的夜间咔咔作响。

待得脚步一远,这黑影翻身而上,一步跨过不到一丈的城道,身影竟然已经悬空挂在了城墙内侧。

此时另外一个小队铁甲就在不远处,慢慢往这边走来。这黑影就挂在城墙之上一动不动。

巡逻如此严密的城墙,这黑影竟然这般简单就翻了进来,此人手段,在这大宋只怕难遇敌手。

再等城头上的脚步远了一点,这黑影已经稳稳落在了高淳城内。

实在匪夷所思,即便郑智自己,对于麾下士卒的巡逻极为熟悉,也不可能像这黑影一般如此简单便过了城墙。这大宋朝,实在是藏龙卧虎,高人辈出。

已然是下半夜,高淳城内本就没有留下多少百姓,此时军管戒严,城中除了不时走过的巡逻军汉,更是见不到一个人影。

那黑影上蹿下跳,翻墙入户,不得多久,高淳街道阴影处竟然出现了七八个黑影大汉,人人手中皆有利器。显然是这刚刚进城之人一一联络到的人手。

一个矮小的汉子探出头在街道上左右看了几番,往一边指了指,低声说道:“教主,那姓郑的官军主将就在城北张家大宅。”

“头前带路。”身后刚刚入城的那个秃头大汉点了点头说道,声音极为低沉,还带有一股沙哑。

七八条黑衣大汉在这高淳街道的阴影处不断前行,碰到巡弋的士卒便翻墙入户躲避,却是这七八个人翻墙竟然都不发出任何声响。没有一个庸手。

张家大宅片刻就到,几个汉子在围墙之下,都往秃头看去。这手拿禅杖的秃头做了几番手势,随后一跃上墙,骑坐在围墙之上,把禅杖悬在半空。

下面七八个汉子陆续抓着禅杖越过墙头,稳稳落在院子之内。院内正是典型的江南小园林,草木假山便是最好的掩护。

中国的宅子,不论南北。几进院子,最里面的永远是最豪华舒适的,因为往往这宅子的主人都住在内院。中院一般住着家中稍微有些地位的人,外院自然是住下人奴仆的。

这些黑衣汉子也是极为高明,翻进来便是内院。内院文雅,有大树参天,也有小池荷塘。

七八个黑影看得不远正中厢房门口站着两个军汉守夜,已然知道自己找对了地方。皆匍匐在地面之上,慢慢往那门口处挪动而去,与这夜色融为一体。

两个守夜的军汉手拿长枪,两人正在无聊,却是并不交谈,只因为自家相公正在里面熟睡,不敢有丝毫打扰。只要站得一个时辰便有同袍来换岗。

地上的黑衣借助草木石头的掩护,移动的幅度极为微小,便是蠕动一般。如此动作,便是要一击致命,不能让这两个护卫发出喊叫,以免惊动旁人功亏一篑。

那秃头此时也找了一块黑布抱住了光亮的头顶,半个时辰竟然只往前挪动了三四步的距离。可见这人耐心十足,胆大心细。

忽然听得一声轻微门响,秃头连忙把脸埋进草里,又是一动不动。

门响之声来自不远处的侧面厢房,厢房里又出来两个军汉,脚步轻微间往正房而去。头前两个站岗的军汉似乎松了一口气,轻轻拿起杵在地上的长枪,起身回侧房休息。

两个刚出来的军汉自然又到得正房门口处站定。

等到一切安定,秃头又慢慢往前挪动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