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宋好屠夫 > 第三百九十二章 叩谢陛下天恩

大宋好屠夫 第三百九十二章 叩谢陛下天恩

作者:祝家大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2:42:15 来源:平板电子书

赵佶简单处理了朱勔之事,又与自己女儿赵缨络谈起了乐音之道。

此时的东京汴梁,已然暗潮涌动,正在酝酿一场政治风暴。

汴梁城王黼府中,人头攒动,御史台大小官员基本到齐,还有龙图阁直学士张叔夜之流,张叔夜此时虽然无多少实权,却是正气凛然的清流之辈。

管理科考事宜的知贡举事张克公也在场。张克公本也官拜御史中丞,却是因为得罪了蔡京,一步一贬,最后贬到去组织科考的这么一个差事,虽然这份差事有些实权,却在朝堂之上没有一点话语权。

张叔夜张克公二人与蔡京,便是有旧仇。

左司谏秦桧,自然也在场。宫中内侍李彦竟然也抽空到场,此时李彦刚刚接替杨戬荣升大内总管。

在场二三十人,皆穿便服,落座于大厅左右,把这大厅挤得满满当当。王黼却不居正中首席,只坐右边,李彦居左。正中的位置自然就空了下来。张叔夜虽然也到场,但是自顾自

众人也并不多交谈,都在耐心等待一人。首座也是留给此人的,便是检校太傅梁师成。

梁师成办好赵佶交代的差事,拟好给郑智的圣旨发往南方。随后出宫回家,梁师成在汴梁城中有一处大宅。

大宅就位于王黼府邸的旁边,所以王黼才能与梁师成交好。刻意讨好之间,王黼更是待梁师成如父亲一般,两家的宅子相连的院墙都打通了一个门,直接连通。

梁师成归家之后,换也一身衣服,直接从自己家院墙小门到得王黼家中,直入大厅。

众人起身拜见。口称太傅。

众人便开始议事,话题只有一个,就是明日早朝之时,就要向太师蔡京发难,要把这蔡京赶下朝堂。

厅内气氛热火朝天,众人皆是心潮澎湃。事议一半,童贯也到得场中,与众人见礼之后,坐与梁师成身侧。

童贯到场自然是表达一个态度,也不说话,只看得众人讨论热烈,安排谁先上奏说些什么。然后谁再说什么,谁说几条蔡京罪证,谁又说另外几条蔡京罪证。

一环套一环皆安排得妥妥当当,疑义之处,众人又商量几番,各自建言出谋。最后谁来总结陈词。总结陈词之后,还要准备辩论之言以应对蔡京的反击。

童贯听得满脸微笑,又是连连点头。不时去看王黼那一脸得意与胸有成竹。

王黼也感受到童贯目光,对视一眼,面带微笑礼节回应。

童贯见得王黼与自己对视,也是微笑点头,以示支持。童贯也一直在等候今日,等待着蔡京罢相,等候着自己那殿前司的职位。王黼在童贯心中,不过就是自己上位的棋子罢了。

待得蔡京再发动之时,童贯必然也是要身先士卒,把这王黼再踩在脚下。政治倾轧,向来便是如此。

童贯于其中,长袖善舞。这一场风暴,最后得利者,兴许就是童贯了。

童贯坐得片刻,众人的议论慢慢接近尾声,随后开始商量着写奏折。各自也取来自己的笏板,把明日要说的话语记录在笏板之上。

童贯与王黼两人到得旁边小厅私聊片刻,两人似乎也达成了某些共识。童贯随后便出了王黼宅邸。王黼自然又回到大厅与众人慢慢准备着明日的事情。

第二日大早,群臣开始聚集在宫门之外,等候早朝。

蔡京一人站在文武百官的最前面,左右一个上前搭话都没有。便是童贯也离得远远,两人只是眼神交流了一下。

蔡京似乎知道今日不同以往,身后百官,一大半是蔡京这十几年一手提拔。有人低头不语,有人不断用目光去看头前的蔡京。

等到王黼到场,身边二三十人跟随,皆是一脸兴奋与期待,便是互相交谈的话语声音都比旁人的要大。皆在期待着今日事成之后,众人皆能分上一杯羹。

却是这二三十人的小团体,引来左右无数的目光,有人不明所以,有人鄙夷一笑,也有人连连摇头。

中门紧闭,两侧小门洞开,左右群臣从小门而入。直上垂拱大殿。

百官列班站好。梁师成先出:“陛下驾到!”

随后一脸还未睡醒模样的赵佶才出,一身素袍,走到龙椅宝座,撩了一下身后裙摆,落座于上。

身边小太监上前倒茶。

之下百官手持笏板,躬身三呼万岁!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梁师成例行公事喊道,眼神已是期待。

“臣有奏!”

赵佶却是都不往下去看,一手拿起茶杯送到口中,一手凌空一挥示意奏表之人说话。

“臣今日所奏,弹劾太师蔡京。。。。。”

便是此言一出,赵佶心中一愣,放下茶杯,抬头往下看去,听这御史台官员弹劾。

头前话语刚毕,又有一人大声说道:“臣也有奏!”

赵佶本以为刚才一人弹劾蔡京,合该朝堂上议论一番,却是又有一人接着上奏,开口只道:“讲!”

“臣也弹劾太师蔡京,罪状八条。。。”

赵佶已然明白过来,转头看了看站在不远处的梁师成,又看了看下面念读罪状之人,似乎也知道今日之事不同寻常,便是梁师成最近也在赵佶面前说了许多次蔡京的事情,内容皆是蔡京之恶。所以赵佶才去看身边这个老太监几眼。

又出一人,还是弹劾蔡京。

赵佶又拿起了茶杯,喝得一口,便往蔡京看去。蔡京在赵佶心目中,一直是那个书画造诣绝顶、办事牢靠之人,也深得赵佶信任,只要赵佶出了满意的书画新作,第一时间便是给蔡京观赏,以至于赵佶画中题跋,多是蔡京手书诗词。

两人不仅是君臣,对于赵佶来说,两人更是同道中人,有惺惺相惜之感。

“。。。综上罪状,蔡京才薄德寡,不足以担当重任,理应辞去朝廷要职,再选有德者辅助陛下国政,还请陛下明鉴。”

待得再无人接话,赵佶扫视一下众人,开口问道:“可有人反对?”

朝堂之下,无一人出言。

赵佶点了点头,又问:“可有人附议?”

此问一出,堂下二三十人皆躬身答道:“臣等附议!”

赵佶哪里还看不出是怎么回事,只道:“好,既然如此,蔡卿可有辩驳?”

众人目光皆聚集在蔡京身上,只见蔡京面不改色,慢慢跪到地上,把手中笏板置于身前地上,随后拜倒在地,开口说道:“回禀陛下,臣无辩驳之言,诸公罪状加身,洋洋洒洒有几十条之多,臣一人百口莫辩。臣侥幸,得陛下信任多年,愧领要职。如今为诸公所恶,实已不得人心,惭愧之至,有负陛下圣恩。臣有罪,还望陛下念臣年迈老朽,近来又有病痛缠身,已到行将入木之年,让罪臣归家颐养天年。叩谢陛下圣恩。”

蔡京磕头再拜,话语一出,跌落无数人的眼珠。便是还有人准备了无数应对辩论之词,此时已然没有了用场。

王黼听言,胸中长出一口大气。不论什么过程,王黼等的就是蔡京这句话语。等的就是蔡京失败认怂。

却是不知蔡京何等高明,又对赵佶何等了解。这么多人攻讦自己,若真是一条一条去辩驳,反而落了下乘,这个朝堂便跟菜市场一般吵闹不休,赵佶乃文雅之辈,如何能见这般不雅的场景。

此时蔡京以退为进,不辩不论,俯首认罪。头前那五六个人的几十条罪状,在赵佶心中已然就留不下多少印象了。反倒凸显了蔡京高风亮节。

今日之事,众人对蔡京群起而攻之,赵佶心中自然有数,便是这些人早已组织计划好的事情。如今蔡京高风亮节,赵佶心中作何感想,不言而喻。

赵佶也长出一口气,又喝得一口茶水,扫视一番百官,出言问道:“那依照尔等之见,何人可堪当重任?”

这一问,自然有人早已做好准备,便是要出言推荐王黼。这人正是秦桧,此时秦桧一直没有出言,也没有附议,便是等这一问之后再发力。然后王黼再出言谦虚,愧不敢当。

却是秦桧正准备出列禀奏之时。跪伏在地的蔡京已然先开了口:“回禀陛下,罪臣以为,满朝诸公,能堪此重任者,唯有御史中丞王黼。”

蔡京此言,更是高明。便是蔡京知道王黼最近与皇帝赵佶走得近,皇帝赵佶更极为宠信王黼。此时出言,岂不又是为赵佶分忧?岂不又是深得皇帝之心?岂不更是高风亮节?

蔡京此法,就是要把王黼架在火上来烤。王黼既然想出头上位,那便把他放上去,至于谁来烧火烤这王黼,自然就是蔡京自己。这朝堂三省六部,蔡京不点头,连升八级的王黼当真还玩不转,也服不了众。玩不转自然就是要出事情。蔡京便等着这王黼出事情,即便没有事情,蔡京也要给王黼制造一些事情出来。

赵佶一听,看了看地上的蔡京,又去看王黼。王黼在赵佶心中,便如高俅一般,使唤起来极为顺手,与王黼在一起,赵佶直感觉浑身轻松。赵佶本来是玩味问得一句,此时蔡京一言,赵佶当真有些意动。

不为其他,只为这每日沉闷的朝堂能改变一个氛围,变得轻松起来,不让自己在这大殿上如坐针毡,只想赶紧下朝往艮岳去消遣。

赵佶心中有些意动,却是看得跪伏在地的蔡京,心中又有不忍。

童贯此时也上前出言道:“禀陛下,太师入朝多年,兢兢业业,日夜操劳,殚精竭虑。如今年迈,最近也多病痛缠身,再如此竭尽心神,只怕难以长久,若是有个万一,必然是朝廷损失。不若让太师回家将养些时日,待得太师身体康健之时,再招入朝为陛下分忧,此乃两全。御史中丞王黼,向来恪尽职守,可堪大任,请陛下定夺。”

童贯此言,丝毫不提刚才蔡京的几十条罪状。还把蔡京夸了一通,又推了王黼上位。分寸拿捏得极为到位。既合了蔡京心意,又合了王黼心意,也许还合了皇帝赵佶的固有认知。

此时王黼听言,连忙上前拜道:“陛下明鉴,微臣身为御史中丞,哪里有资格堪当重任,朝中老臣颇多,能力出众者不知几何,哪里轮得到微臣逾越。”

王黼之言,已然就把话题从蔡京有没有罪转移到何人可以堪当重任了。却是又表露出自己的谦虚。

赵佶听言,眉头慢慢皱了起来,头前心如明镜,知道今日之事是怎么回事。这个时候却是又有些糊涂了,话题突然就变成王黼有没有资格拜相的问题了。

“蔡卿既然身体有碍,且先回家将养,至于其余事情,容后再议。”赵佶出言便把这个话题至于此处。至于这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赵佶也要理一理头绪,至于王黼上不上位,赵佶自然也要权衡一下。

“叩谢陛下天恩。”蔡京再拜得一下,拜下去的身躯,起身都有些困难了。

“蔡卿快快请起。”赵佶见得蔡京模样,连忙出言平身。随即又道:“今日可还有奏?无事便退朝。”

稍等片刻,见无人说话,赵佶起身就走。

梁师成眯着眼睛与王黼交流一个眼神,随即喊道:“退朝!”

王黼又回头与许多人交换一番眼神,内心还在忐忑不止。

却是这连升八级之事,大概也板上钉钉,蔡京致仕。赵佶心目之中,唯有王黼一人!

蔡京爬起身来,低头便往外而出,也不与人交流眼神,更不与人攀谈。唯有童贯快步上前伴随左右,两人轻声细语说了几句,随后童贯便止住了跟随的脚步,只等王黼出来上前道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