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帝国日不落 > 第四百六十二章:窃国者侯窃

大明帝国日不落 第四百六十二章:窃国者侯窃

作者:实在闲得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2:34:19 来源:平板电子书

黄家大军进城接管每一座城池,短时间当然全部是军管。

老百姓对于城池换了主人什么感觉都没有,生活依旧,但是他们马上发现日子会好过不少,因为大家得到了大量报酬优厚的工作机会。

海南岛每一个州县都在大规模招募壮劳力,开出管吃管住每天二十文金背钱的优厚条件大量雇佣人手,连健妇都给十文一天,具体工作是修路、修桥、修水库、开挖疏浚河道、造砖胚、运矿石等等。

本来听说海南岛被海盗攻破的老百姓都感到无所适从,忽然间觉得如今的世道反过来了,官府鱼肉乡里,而海盗却完全在做好事而且不纳粮。

为什么大家都说攻取琼州的是海盗呢?天下有这样的好海盗吗?他们比大明朝廷的官老爷和气多了,而且净做修桥铺路这样的好事。

很快老百姓就知道了一个人,大明南安侯状元公黄胜,原来海盗头子郭大王迫于状元公战神的威名,选择接受招安,早就投降了。

海南岛孤悬海外,黄家以海军封锁琼州海峡,在岛上在推行保甲联防体系,朝廷根本无法获得这里的情况,黄明道、黄东山当然要表明身份,要不然岂不是替海盗费心劳力收买人心?

黄家钱粮充足,这一次又是有备而来物资准备充分,暂时不在海南岛收取任何苛捐杂税。

其实海南太穷了,在得不到大量投资的情况下,靠现有的状态提供税赋,只能逼得老百姓走投无路,即便如此也收不上仨瓜俩枣。

黄家那里看得上盘剥老百姓得到的那些带着血泪的税赋,大大方方免整个琼州府三年钱粮。

以往朝廷免税老百姓根本得不到实惠,乐坏了官吏和衙役,他们会爆发出无限热情催缴税赋,因为收多少就意味着他们可以私分多少。

如今不会,军管的海南岛,所有的旧官吏、衙役都成为了劳动者,跟升斗小民一样按劳取酬。

黄家赎买并不鱼肉乡里地主的田亩,收缴民愤极大的恶霸土豪所有的财产,完善海南岛部分城池的基础设施,给当地老百姓带来实惠就不担心他们不拥护黄家的统治。

海南岛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比较大的河流大都发源于中部山区,组成辐射状水系,因此这里的河水有一部分往西流乃是司空见惯,全岛独流入海的河流共一百多条。

因势利导修建水库蓄住入海的淡水不仅能够确保旱涝保收,还能够利用落差为水力粉碎机、锻打锤等等水力机械提供动力,利用水流落差漫灌水稻田也是多快好省。

如此浩大的投入会花太多真金白银啊!不要紧,钱财身外之物,黄胜一文钱都不留,投入、再投入,钱不够负债发展也要竭尽全力。

海南岛不费吹灰之力就一鼓而下,黄东山留下统筹指挥,黄明理带着一大半海军和所有的货船回去了,他们很快又会回来,届时又会有大量的物资、设备和十几万人口送来。

海南岛不连黄家移民所有人口究竟有多少?没有准确的官方统计,黄东山估计连山民也不会超过七十万。

山里有太多不服王化的山民如何对待?“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在黄家体系内没有特殊化,先给所有人机会让他们适应黄家的管理,有害群之马绝不姑息,这里没有不公平的民族政策,无论是谁都是一部法度准绳。

这是黄胜铁腕的一面,对于异民族不欺负他们,当然更加不会惯着他们,要从精神上、文化上彻底进行民族融合。

黄东山开始蚕食中部山区,他有办法,以山地步兵一百人,火枪手一百人通语言的当地向导二十人组建了十几个武装工作组。

任务:进山查户口,测绘山川地貌制作海南岛详图,制作主要黎族聚居区有超过五百人武装存在山寨周边地形沙盘,给足钱粮招募劳工修通到达一个个山民聚居地的简易道路。

黄家私兵跟黎族军民暂时不激烈冲突,采取怀柔政策,给他们礼物让黎人少抵触情绪,造成能够让黄家人马接近的机会。

这是最重要的一条,接近群众才能了解民情,才能深入群众。你即便机智百出,人家你离八丈远你也没辙啊!

给山里人的礼物最简单,一斤盐就足以让他们感恩戴德了。

黄家虽然占据了几个海岛立足,却根本不生产太多食盐,因为这份工作属于劳动密集型含金量太低,黄家以前劳力总是不够,因此根本没有大规模建设盐田晒盐。

大明的盐如此之贵,导致许多穷苦人家吃不起,为什么说人人以为暴利的盐业含金量太低呢?

因为老百姓买盐吃其实是交了税款,跟国朝汽车加油,大部分加的是税是一个道理,生产汽油的中石油、中石化每年都巨额亏损就是这样的笑话。

大明生产的盐足够供应市场,可是没有盐引的盐就是私盐,只算盐引提供的数额恐怕满足三分之一大明百姓的需求都做不到。

明朝挑一担私盐发卖,被逮拿严重点被杀头都有可能,可是运一船私盐发卖就屁事没有。

这是什么道理?嘿嘿!窃国者侯窃钩者诛就是这个道理。成船贩运私盐的都是既得利益者当然无罪。

黄家不去贩卖私盐和官僚资本争夺他们的既得利益,但是也直接去盐城用船装运按照计划供应给体系里的老百姓,黄家海洋捕捞工作船上腌制大量的鱼类也需要盐。

盐城盐田里工作的盐丁当然靠盐吃饭,他们就是盐的生产者,属于世袭,家家户户穷得几乎穿不起裤子,太多人劳作时一丝不挂。

终日劳作的盐丁们完成了盐引交割,剩下可以支配的盐只要抛去工本赚一成利润就心满意足了。

可惜私盐被官僚资本垄断,可不是由得他们,得罪了盐商不买他们盐场出产的盐,盐丁们的汗水就白流了,他们可没有这个能力吧盐走私出去。

为什么生产者根本得不到实惠?这就对了,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就是这个道理。

这不奇怪,即便现代,在大城市建造了无数高楼大厦的建筑劳工不也蜗居在地下室或者脏兮兮的工地吗?标榜为人民服务的政权不过如此,万恶的封建王朝当然更加变本加厉矣!

盐场的盐丁根本没有大客户。黄家特立独行,从海上来,属于无法无天的存在,谁敢拦船检查?从来都是黄家检查别人的商船是否夹带。谁敢捋黄家虎须?

黄家这样有实力的大户只欺负强者,从来不欺负升斗小民,来买盐给的价钱比其他官老爷都高,能够得到一成利润的盐丁们都点头哈腰陪着小心伺候。

黄胜体系的工作者都是高工钱,真的自己晒盐,恐怕得到产品的成本价会比直接去盐城购买还要高出许多。

因此黄胜利用海运的便利直接去几个官办盐场买盐不愿意自己生产,也不做贩卖私盐的生意免得得罪海量官僚资本。

发展才是硬道理,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浑身长刺要不得,合作共赢的路子才能够久远,要改造大明也不能操之过急,要随着实力的增长循序渐进。

先给自己定个小目标:比如收藏笔趣阁:. 手机版网址: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