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帝国日不落 > 第十七章:技术人才

大明帝国日不落 第十七章:技术人才

作者:实在闲得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2:34:19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时外面冲进来了一个大男孩,他一下子就抱住了那个叫铃儿的孩子,对顾三夫妇道:“爹爹,娘亲,孩儿会做工给家里挣吃食,孩儿哪怕自己不吃也不会让妹妹饿着,你们千万不能把妹妹卖了。qiuyelou”

顾三大怒道:“宁远这里连老百姓都几乎看不到,那里有人要你做工?你们两个傻了吗?还不赶快跪下,这位是主簿老爷,只怕老爷看不上你们两个……”

辽东逃来宁远的百姓很多,官府每天两顿糊糊吊着他们的命,让他们勉强不会饿死。要找下死力气干活的人就给他们吃一顿干的,所以这里根本没有什么就业机会。

黄胜心软最不能看到这样的场面,赶紧打断他道:“现在不要说什么废话,治你的伤要紧。本官可以试一试,但是能不能成功全靠运气。顾三,你如果不怕被本官医死了,本官就带你回去治疗。”

顾三一家子都跪下磕头,他们已经走投无路,本意是找这个看上去好说话且大方的黄大人帮些银子度日,顾三已知自己命不久矣,舍不下孩子,存了想让小儿子和女儿到黄胜大人家里为奴的心思。

他们都没有想到,这位大人会医术,答应出手给顾三治疗。

顾三已经是等死之人,现在被伤口折磨得痛不欲生只想早死,他当即表态道:“大人肯给小人瞧伤,小人就是立刻死了也无怨无悔,您只管下手,小人不怕死。”

黄胜经过检查初步判断应该不是败血症,如果是受外伤引起细菌感染导致的败血症,顾三早就应该死了,在如此医疗条件下不会拖到现在。

口角溃疡,身体有瘀斑,伤口无法愈合,倒是很像坏血病。但黄胜不是医生,也只是靠自己的见识瞎猜。但是如果蒙对了症,黄胜还真的会治疗。

这里环境太差,自己实在无法忍受,把这一家子带回自己院子是最好的选择。

黄胜对顾山海道:“本官要时时刻刻关注你父亲的伤情变化,每次都到这里来太不方便,你们干脆都去本官那里挤一挤吧。”

顾三的大儿子见黄大人不嫌弃自己家人,竟然要带他们回自己官邸,好事来得太突然,他一下子反应不过来。

顾王氏又腿一软要跪下磕头,黄胜不胜其烦,却又无可奈何,封建王朝升斗小民的自卑心理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可以改变的。

黄胜吩咐黄东山他们帮顾三搬家,自己赶紧溜了,这里太臭,再晚一会儿,估计会把早饭吐在顾三的身上。qiuyelou

黄胜回到家里就安排狗儿他们收拾一个小屋子,用生石灰铺地,安排黄明道去药店买柠檬干,橘子皮,茶叶家里有暂时不需要。

患了坏血病只要大量补充维生素C就可以恢复,这个季节没有柠檬和橘子之类的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水果,只能到药店买这些干东西凑合。

黄胜是现代人,而且是个热心肠,本着治病救人的态度做好事,他自己认为这就是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可在那些家丁和顾三的那些工友眼里就是救苦救难的菩萨心肠了,黄大人在他们心里的光辉形象又拔高了不少。

黄胜还是采取山寨版云0南白药内服外敷,加上酒精消毒的方法来治外伤,伤口太大无法自然愈合,当然需要进行缝合。

让黄东山把准备的茶叶、干柠檬、橘子皮放在顾三床头。

让顾三婆娘有空就拿一些给顾三嚼,让两个婢女来风和巧珍去找着买青菜类的蔬菜洗干净了给顾三生吃。

渐渐地,顾三伤情慢慢有了往好的方向发展的趋势,黄胜忐忑的心这才放下,看来运气不错蒙对了症。

这一次不会庸医误人了,黄胜上一次没有治好那三个明军至今还耿耿于怀呢,他知道有很大可能是自己用药不对症,让他们送了命。

顾三一家子在黄胜这里感觉如同到了桃花源,黄胜给家里人提供的伙食在大明朝可不简单,每天都有肉吃。

因为家丁们每天都进行高强度的训练,自己是长身体的年纪要加强营养。

如今有大几百两银子在手上,当然要让大家吃得好穿得好,钱财哪有身体要紧。

顾三家的人肚子没油水惯了,一连几天大荤,身体受不了,几人都开始拉肚子,还好黄胜发现得早,让他们吃了几天干饭才没事。

这一家子都是勤快人,总是抢着干活儿。时光荏苒转眼间就过了快一个月,顾三身体慢慢的好了起来。

他的大儿子已经顶替他去了工坊,他们这些匠户是大明朝的廉价劳动力,匠户在身份上仍是父死子继,役皆永充。

也就意味着世世代代都得在朝廷的工坊做工,不去一个月要交三钱银子给上官,去了每个月能够得到米粮三斗﹑盐一斤。

现在辽东这里粮食太贵,顾三又家无余资,宁远是军镇,没有什么民间需要劳力的地方,也只有替军队效力这一条路可以走,当然没有一技之长的难民连这个机会都没有。

顾山海一个壮小伙子,怎么好意思在黄家混吃混喝,所以他来到黄家第三天就去工坊做工。

二儿子顾山河成天跟在黄东山后面,他实在喜欢他背的那两支枪,也跟着练习装填。

顾三那十三岁的女儿吃了近一个月的饱饭,穿上了黄家置办的花衣服终于能够看出来是个小丫头。眼看着自己已经能够拄着拐杖慢慢走路,顾三再也不好意思留在黄家。

他和婆娘商议,黄大人对自己恩重如山,而家里是一贫如洗,无以为报。如今只有把小儿子和女儿送给大人使唤,让他们俩尽心尽力伺候大人一辈子。

他们两口子本来还担心小儿子不肯,谁知这一次儿子乖得很,一口就答应了。

原来这小子从黄东山口里得知,大人对家丁奴婢好得很,从来不无端打骂,还教他们识字,但是如果不好好识字,会被打屁股。

大人时时刻刻都想着打建奴报仇,所有家丁都拼命苦练三伏,大人自己也每天都练习枪法。

黄胜带着家丁斩杀建奴的故事,宁远城里知道的人太多,顾山河一个十五岁少年当然悠然神往,当了大人的家仆,就意味着可以练习打枪、学着识字,可以去斩杀建奴,他当然高高兴兴答应。

女儿听到爹娘要把她和二哥都留在黄家伺候大人,高兴得跳了起来,拉着顾山河又笑又闹。小丫头在黄家过的日子是她有生以来最幸福的时光,第一次穿上了鲜艳的新花衣。

她对二老说道:“爹,娘,你们放心,女儿会伺候好大人,女儿也想着识字,以后好帮着大人做事呢!”

顾王氏看着一双儿女,叹了一口气告诉他们道:“你们不要高兴得太早,大人还知不知道看不看得上你们两个呢。”

顾铃儿一下子就愁容满面了,看看自己单薄的身子,再看看自己粗糙的双手,有些自惭形秽。

顾山河道:“儿子会求大人留下我们,我们不怕苦,不怕累,也不怕死,不管遇到什么危险都会保护好大人。”

顾三点了点头道:“正该如此,你们记住千万不能背弃自己的家主,背主之人以后在大明会寸步难行。”

下午黄胜带着家丁们从宁远城演武场训练结束,他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踏着黄胜的口哨声整齐划一的迈步前进。

黄胜要求自己家里所有人都必须识字,连两个女人都不例外。大家在一起学习、训练了近一百天,都是黄胜按照现代军队的纪律教导他们。

现在这个小小的队伍已经是宁远城一景,许多人在他们经过时都好奇的打量。

十个家丁穿着崭新的大明火红战袍,在一个年轻的官员带领下,昂首挺胸穿街过巷。家丁们每天活得很充实,工作、学习、训练忙得团团转。

他们现在吃得好,穿得漂亮,战斗力强大些的如黄明理、韩广他们七个人,每一月还可以拿到二两银子的饷银。

三个跟着黄胜的装填手,黄东山给了一两五钱银子一月,狗儿、鲁承祖每人给一两二钱银子。

两个婢女给了一人一两银子的月钱,她们两人实在想不到投靠为奴的人还有工资拿,当黄胜把白花花的银子发到她们手上时,她们一时间如同在梦游。

黄胜不是舍不得给家丁发饷银才如此做法,是认为不能搞平均主义,装填手当然不能够跟冲锋陷阵的士兵享受同样的待遇。

以后在黄胜的体制内要杜绝大锅饭,要奖勤罚懒,要给努力向上的人提高待遇,让他们越干越有奔头。

家丁们都乐坏了,跟着大人吃香喝辣还有银子拿,训练再苦我们也不怕。但是也有几个人隔半个月就开始愁眉苦脸,因为大人每半个月默写一次生字。

问题最严重的就是蒙古人黑虎,这小子最怕识字,为此老是被黄胜大人打屁股。虽然只是用竹条抽打,但现在是夏天,黑虎的屁股总保持是花花的。

这一点点疼对于黑虎这个粗犷的汉子不算什么。可是家丁们都一起洗澡,他们每次都看着黑虎的屁股乐,还给他起了一个诨号‘花斑斑’。

在黄家这个院子里,每天都是充满了笑声,两个婢女现在也是每天乐呵呵的,甚至在干活时还哼起山歌。

顾王氏已经爱上了这个地方,但是黄大人家再好也不能就这样没皮没脸在这里混生活。

升斗小民对于你的我的分得清着呢!大人施恩给自家男人治好了伤,还好吃好喝养了咱们一大家子近一个月,现在自家男人已经快好了,再也不能麻烦大人了。

这一天傍晚,顾三一家人来到了黄胜家的客厅,这里几乎没什么客人来访,现在都是一群家丁、婢女在黄胜教导下识字。

这个地方顾三的几个孩子都不陌生,晚上他们也喜欢来这里,因为黄大人教生字时还会给大家讲英雄的故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