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帝国日不落 > 第十六章:料敌预先

大明帝国日不落 第十六章:料敌预先

作者:实在闲得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2:34:19 来源:平板电子书

黄胜知道科学家是个实在人,见自己好像十分喜爱千里镜,他又没有多余的送给自己所以才有这样的解释。

黄胜对他道:“大人,您可不可以把那些水晶下脚料都给我,我自己也想试试,看看能不能碰到好运气也弄个千里镜。”

孙元化还以为这个年轻人是少年心境好个新鲜玩意,道:“小友聪慧,在那些本官挑选过的镜片里找到可以搭配的大有可能。”

他就让黄胜自己去取水晶,只要剩下的都可以拿走,反正他是带着研究目的来制作千里镜的。

现在已经试验成功,以后回到京师如果再想制作无论自己需要多少水晶,只要派人跟淮安府知会一声,他们就会快马加鞭送到恩师徐光启大人主事的工部制造局。

黄胜在孙元化那里搞了两麻袋透明水晶,包括那些报废的水晶碴。

黄胜心里乐坏了,现在无法生产玻璃,可是能够在自己改造过的高温倒焰炉里融化水晶啊!自己就可以得到水晶玻璃,而且还可以用模具做成自己需要的形状。

黄胜找那三个专门给孙元化打磨水晶的工匠,把他们工作流程都记录下来,把他们的所有工具都花银子买了回来。

水晶打磨不难,最难的是开料,把一个不规则的固体,开成薄薄的片状物太费事,不知道要失败多少次才碰巧成功一次呢。

黄胜通过融化后重新浇注就把这个最困难的工作省略了。千里镜是这个时代的高科技,这个技术可不能外泄,如果建奴获得了这样的东西,明军会更加悲催。

黄胜决定亲自制作几支八倍焦距的单筒千里镜,做几架四十倍焦距的伽利略固定望远镜。自己在这里跟建奴打游击就更加有把握了,可以料敌预先,就能够先发制人。

远远地就能够发现建奴的部队,决定攻击还是撤退都可以从容布置。关键是千万不能被建奴缴获千里镜,这对已经是不堪一击的明军犹如雪上加霜。

黄胜安安心心在宁远城呆着,每天都抽时间躲在家里带着黄东山、狗儿、鲁承祖用小锉刀修正燧发膛线枪零部件。这些零部件都是用黄胜亲自炼出来的钢材加工出的,精工细作的纯手工产品,质量毋庸置疑,可惜产量太低。

黄明理、黄明道和李大钢那些家丁们都在苦练军事技能,特备是三人突刺的配合。黄明理三人已经在上一次的实战中尝到了甜头,他们又总结了许多经验,强化了几个简单有效的动作让大家一起勤练不已。

要求就是快、准、狠,不管敌人多少,己方永远三打一。qiuyelou这几个家丁都是有实战经验的战士,个人技艺都不弱。经过专门的协同作战训练,他们单打独斗可能打不过建奴马甲,但是三对三就能够打赢。

况且黄胜打制的六支钢枪可不简单,根本不是什么枪头,而是选择硬度很高的钢材特地制造的三棱军刺。黄明理试验过,用这样的枪,可以只花费用建奴虎枪一半的力气,就能够达到连破建奴三层铠甲的效果。

因为黄胜有可能在密林里打游击战,枪太长不方便,但是在跟建奴骑兵对决时枪太短又很危险。没关系黄胜有高质量的钢材,用手工精工细作,打制了这六支可以伸缩的大明朝绝无仅有的长枪。

大家给它取了一个很拉风的名字‘破甲神枪“。

在树林里作战时,‘破甲神枪’就保持一人高的长度,这样的长度,刺杀最有力,转动最灵活。遇到建奴骑兵冲击时,几秒钟就可以变成一丈出头的长枪,能够保证刺中敌人的同时不被战马撞到。

大明朝的办事效率太低,夏天都快过去了,上一次的封赏还没有下来。在这两个多月里,黄胜给自己和十个家丁都打制了带面甲的头盔,面甲比较难看,如同百叶窗似的,但是很有防护力。

黑虎的骑射最高明,他在三十步用建奴的步弓射箭都无法穿透黄胜设计的面甲达到伤害效果。燧发膛线枪已经完成了十支,而且也只来得及做十支,黄胜对每一支都认真校准,这十支枪绝对是标准接近统一。

自己在辽东犹如裸露在狼群,这十支耗费心血慢慢磨出来的燧发膛线枪,可是这个没有任何武力值大明士子身体的唯一保障。

黄胜只敢做了四支千里镜,两架固定式伽利略望远镜。还鬼鬼祟祟的藏好,谁也无法得知。只是铠甲还是不能够满足十一人装备三层,其实黄胜可不愿意穿三层铠甲,会被它们的重量压死。

三层铠甲有一百斤,一个读书人如何扛得动。况且黄胜给自己定位的是一个狙击手,作战时当然不会身先士卒,每一次作战都应该预先设定安全有保障的几个狙击位置,自己偷偷地开枪击毙敌人。

自己炼的那些钢材可是这个时代的宝贝,应该是大明朝独一份。黄胜把来不及加工的所有钢材原料都拉回家藏了起来。

心思缜密的黄胜当然在每一根上都留下了材质鉴定书,敲了钢印,并且用油纸包好。特备是几根可以用来加工成为铣刀、弹簧的钢材,都让黄东山在厨房里挖坑埋起来了。

这一天黄胜刚刚准备出门苦练枪法,就听见有人在门口痛哭。黄胜心里有些纳闷,谁呀?一大早来自己家门口哭泣。

这时黄东山领着一个人进了院子,一边走还一边安慰那人道:“顾山海,你别哭哭啼啼的,一会儿见了我家大人好好说,我家大人宅心仁厚,肯定不会不管你家的事情。”

那个叫顾山海的年轻人,大概十七八岁,是孙元化大人那里的工匠小头目顾三的大儿子,他还有一个弟弟十五岁,一个妹妹十三岁。

顾山海来到客厅见了黄胜立刻跪下,又忍不住开始哭泣起来,话都说不出来。黄东山无奈,只好把他刚才在门口了解的情况说了。

黄胜在孙元化那个工坊完成了自己需要的东西后就没有去过那里,他太忙时间太宝贵,要自己练习射击,还要用现代科学的理念指导家丁训练,识字。

还得躲在家里带着黄东山他们手工制作望远镜,燧发枪,试验一些小发明忙得不亦乐乎。

现在这位大明士子黄胜的手可不是白白净净的,简直都跟鲁承祖的手有一拼。黄明理他们每次看见黄胜亲手做东西都来抢着干,他们都认为不能让读书人失了体统,可惜他们手太笨,只能做一些用蛮力的粗活。

比较精密的零部件黄胜也不敢给他们加工,报废率太高可不行,太费时费力费材料,材料太珍贵,不能浪费。

就在十几天前,工坊那里出事了。几个工匠带着民工把笨重的红夷大炮往宁远城墙上抬的时候,一个民工一脚踩空跌到了,导致步伐整齐喊着号子前进的民工都失去了平衡。

结果太悲惨,五千多斤的红夷大炮沿着内城墙的马道滚落下来,五个民工和一个大明兵丁当场死亡,二十几人受了伤,其中伤重不治又有三人。

顾山海的父亲顾三也不幸被火炮从脚上擦过,这个笨重的家伙轻飘飘就把他的半个脚掌压扁了。他当场就疼得晕死了过去,本来他应该还不算伤情严重。工坊给二两银子打发他回家治伤,好了再来做工。

顾三以为经过医生救治,把粉碎部分切除后应该可以靠大半个脚掌一瘸一拐的走路,谁知不知怎的,他的伤口就是无法愈合,成天血淋淋的。家里人不知道花了多少心思,也无济于事。

他们家本来就是一贫如洗的匠户,为了给顾三治伤,家里一点点可怜的积蓄早已经花光,现在更加雪上加霜,变成赤贫了。

一家子现在完全靠那些穷哥们凑一点银子维持一口吃食,顾三的伤情日渐严重,一个强壮的汉子日渐消瘦,已经快不行了。

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那些工友想起了来这里打制火铳那个平易近人的黄大人,所以顾山海抱着试一试的心里来这里找黄大人帮些钱财,看看能不能救他父亲的性命。

黄胜听清楚了情况后大惊,那位顾三可是不可多得的高级技术人才,虽然他不会写字,可是他肚子里掌握了这个时代最实用的钢材鉴定方法,而且他还是大明朝顶尖铸造高手。

黄胜赶紧叫上黄明理、黄东山跟着顾山海就急匆匆往顾家而去,现在正是六月,天气热得很。这些工匠聚居的地方垃圾遍地污水横流,苍蝇蚊虫飞舞臭不可闻,黄胜不禁紧邹眉头。

这里的工匠应该是大明朝的宝贝才对,有了他们的发明创造这个时代才会进步,可如今他们的生活环境如此不堪,也难怪他们对自己的工作没有热情。

大明官僚如此对待这些工匠,最后导致火器质量不合格谁之罪也?

黄胜来到了一个院子,这里到处都是被焚烧后留下的黑色,这里的房子就是在断壁残垣上马马虎虎用芦席和干草搭起的窝棚。有四家工匠在这里居住,他们都认识黄胜。

黄胜一进院子,那些工匠和家属们看见了,都纷纷跪倒。黄胜就是不适应这一种场面,赶紧让大家起来,来到顾三一家五口四处漏风的蜗居。

顾三脑子还清醒,见到自己的儿子竟然真的请来了黄大人激动得泣不成声。

他想挣扎着给黄胜磕头,被黄明理按住了。顾三被伤痛折磨了近二十天,每天都是疼痛难忍,无法睡眠,一个壮实的汉子已经瘦得不成样子。

如今他已经万念俱灰,只想早死,他看见黄胜开始动手检查自己的伤口,对黄胜道:“大人,您能够来看看小人,小人已经感恩不尽,如今郎中都无法医治小人,大人您是读书人,千万不要脏了您的手。”

黄胜不理他,强制忍着令人作呕的臭味,细细的检查了顾三的伤势。顾三又道:“大人您是好人,小人贱命一条,死了就死了吧!只想托大人收了小人一双儿女,她们都是做惯活计的,定会伺候好大人。”

这时他的婆娘顾王氏已经痛哭失声了,一个瘦得如骷髅般衣不遮体的孩子,根本看不出是男是女,跪在顾三的床前嚎哭道:“爹爹,娘亲,不要把铃儿卖了,铃儿再也不嚷嚷肚子饿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