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变革1854 > 一零一章 说服

变革1854 一零一章 说服

作者:东方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2:25:52 来源:平板电子书

而且,犹太人是天生被基督和绿绿们敌视的。想到这耶路撒冷圣城附近建国后,到时候除了向身边的中国求救还能请谁呢?

如今清廷在中东这一带的统治就是收税,因为这里耕田少而游牧部落多,清廷也就沿袭了以前奥斯曼土耳其的统治时期的办法,收人头税。大的部族多交一些,小的部落少交一点,甚至还可以用实物以及可爱的男孩子和可爱的女孩子顶税――人口也是奥斯曼土耳其定收取的血税之一。

在这里清廷收的税比起奥斯曼土耳其时代要少得多,而且看到众多造反的部族被清军一一剿灭,男子处死女子发卖,甚至还搞出钓鱼事件来,一些实力不强的部落一看清军实力太强手段更狠也就不想造反了。

艾尔莎说道:“您看的没错,我的确是这次犹太长老会派出的特使,和您商议关于以色列的建国问题。我们也有一批人正在此时和朝廷的掌控者慈禧太后见面,商议关于国土的价格问题。但是我们知道,如果没有您和您的友人同意,以色列建国之路是不会顺利的。”

宋海平:“只怕不只是找了我和慈禧,只怕那些汉人督抚以及满清亲王你们也都派人去收买了吧。”

艾尔莎没有正面承认这个问题,只是说:“一点点金钱,对未来的以色列国的新生来说,该花的是不能省的。”

宋海平:“还是直接说吧,要我做什么呢?我可能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大的影响力。”

艾尔莎:“或许吧,但是我们犹太长老会认为您办事一定能成功,所以搅事也必定能成功。我们希望这次关于以色列建国问题上,您和您的友人只要不反对就可以了。”

宋海平问道:“那你拿什么来收买我呢?钱,说真的,论金银储量的话,我们可以拿出的绝不比犹太人几千年积存的建国基金少。女人,说真的,我家里实在太多了,洋妞都有几千个。而且个个都是美女。我现在愁的是腰疼。”

艾尔莎:“关于这件事,我们可以付出我们能付出的一切,或者,未来以色列的友谊。”

宋海平:“你应该是从英国长大的犹太人把,你就没听英国人说过,国与国之间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恒的朋友。国家的友谊这种东西,在利益面前真的不是很靠得住。”

这也不是宋海平乱说的,当年老大哥一夜之间还变成苏修了呢,一年几千次边境冲突最后居然还想在红色中国种蘑菇。当时中国为此不得不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进行三防,还挖了大量的防空洞,一些重工业和军工业都布置在交通不便的山区。

这件事也造成当时中国倒向北约,其实当时的情况,作为举足轻重的大国中国不论倒向北约和华约哪一边,都会对另一边产生压倒性的战略优势――中国在华约友情站街的时候,正好是前苏联各种花样吊打欧美的年代。结果是最后间接造成了前苏联解体,虽然骨子里前苏联高层自己作死作出来的。

宋海平站起来走了两圈,又坐下喝了点茶水后说道:“这样吧,谈感情伤钱,我们还是直接谈利益吧。”

艾尔莎:“您说。”

宋海平:“未来以色列建国后,应该是和日本、朝鲜、琉球、越南、泰国等平等的中华联邦加盟国之一。官方语言,应该定为汉语,官方文字应该使用汉字。犹太语和犹太文字可以在本国内部作为民族语言和文字通行和使用。

信仰问题。中华联邦概不干涉,但信仰并不能排他。也就是说,别人可以信你们的神,也可以不信你们的神。但是你们不能因为别人不信你们的神就杀人。这样是不对的。这等邪教未来一律扫清。”

艾尔莎:“信仰上问题不大,可是文字和语言,用汉字和汉语的话,绝大部分人要重新学。这一点……”

宋海平:“我写一封推荐信,你可以先去我们在日本建立的学园都市看一看再说。你看过之后就会明白了,未来,中华文明崛起是不可阻挡的。现在能搭上这个顺风车你们是赚大了。”

艾尔莎:“好吧,我先去看一看,才能说服长老会。”

宋海平:“以色列建国后,因为两族人民的多年传统友谊,我可以考虑每年给以色列每年三十个学园都市留学生的名额,前提是这些人已经会汉字汉语了,扫盲不是我们要做的。”

艾尔莎问道:“这个,两族人民多年的传统友谊从何而来,我们犹太人很少在亚洲的。”

宋海平哈哈大笑:“以色列消失的十支派,其中部分人是来到了古代的中国定居。再去学园都市之前你可以先去开封,那里还有你们的寺庙和教会存在,说不定你还能做个礼拜。虽然在血缘上你们在那里的族人已经和我更接近,但我记得犹太人是以信仰区分族类的,而非血缘。”

艾尔莎:“您真是博闻广记。犹太人中白人、黄人、黑人都有。我们认为只要维持犹太信仰的就是犹太人。”

汉族和中华民族从来都不是单一民族,而是由多民族融合而成的。从有记载的历史来看,自汉唐时代就有大量的外国人和外族人仰慕中华文明和中国的繁荣来中国定居。这些移民中以商人为多――但也不绝对,郑和下西洋年间,有的王国国王都不当了带着家人来中国定居的,西北和两广的阿拉伯商人千百年来中国的移民活动一直没停过。

犹太商人当年也是非常有名的一个商业组织,开封的那一支犹太人应该是商业发达的北宋年间从海上丝绸之路来中国定居的。他们并不是最早来中国的犹太人,但却是一直保持了自己的信仰和文化。这也和中国独特的宽容社会有关系。

中国人认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要别人的信仰不碍着自己的生产生活,那就没必要干涉阻止别人信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