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南宋英豪传 > 第九十八章 暂且休整,又遇蓉儿

南宋英豪传 第九十八章 暂且休整,又遇蓉儿

作者:样样稀松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2:20:0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全能修炼至尊

从目前的位置看,直接开向青石关是最方便、最安全的,但涉及到投靠,就由不得刘莹莹费心思量了。

红巾军一直没有接纳谁投附,孟九成也没有接纳投附武装的表示。

杨妙真的人马可以作为一个比较特殊的例子,毕竟两家如何商谈的不得而知。但杨妙真嫁给了孟九成,也就解决了合军和投附的问题。

要刘莹莹学杨妙真,显然是有些强人所难。何况一个姑娘家,脸皮再厚,也不会在这事上主动。

可刘莹莹也想到了其他选择,比如向霍仪所部靠拢。但那形同往刀口上撞,金军已经向南,目标很明显,头号人物干掉了,就是二号首脑霍仪。

按照之前的战争情况,刘莹莹觉得霍仪也抵挡不住。毕竟霍仪的嫡系人马不多,那些投附的义军也不靠谱。

而作为刘二祖的女儿,刘莹莹太年轻,也根本没有号令群雄的资本和威信。就是霍仪,恐怕也不会把军队交给她,奉她为主。

思来想去,刘莹莹缓缓开口,显得很纠结,很无奈,“金军主力南去,我军暂无危险,不若便在这里暂且休整,收拢散落的人马。以后,再看形势而定行止。两位前辈,你们觉得如何?”

李思温张了张嘴,刚要说话,便看见程福的眼色,只好闭上了嘴。

程福使完眼色,开口说道:“就依大小姐,暂且如此,看看形势再说。”

李思温听这话还是很有余地的,暂且如此,先看形势,如果形势有变,那自然也会再作决定。

“我同意程大使的意见,便依大小姐。”李思温知道得私下和程福商议,便起身说道:“时辰不早了,大小姐请早些安歇。”

程福也起身,施礼之后,迈步离开。

两人转了一圈,又碰了头,坐在一起,才开始谈论真心所想。

“在这山地休整,虽说是比较安全,可粮草物资如何解决?”李思温先说出心中疑问,“大小姐可能不清楚,你还考虑不到吗?”

程福苦笑了一下,说道:“我岂能不知在这山地不能久待?但现在好歹还有些粮草,大小姐又不想投靠他处,便暂依她好了。等到粮草不继,她的想法也必有所改变。”

李思温想了想,不太确定地说道:“是我心急了?可这所剩粮草,也支撑不了多长时间啊!”

程福捋着胡子说道:“要投红巾军的话,由我说比你说要好。粮草断绝时说比现在说要好。大帅挑咱们两个护着大小姐离开,其意可知,便是要在大事不济的时候,投奔红巾军,让大小姐能够平安。”

李思温恍然点头,说道:“程大使所言甚是,是某心急,考虑不周了。”

这李思温是杨安儿的太师,杨安儿败后转投刘二祖。虽说刘二祖在表面上以礼相待,但论亲疏,还是差了一层。

程福却是跟随刘二祖的老人,也与孟九成有过接触。刘二祖派这两人护送刘莹莹走小路离开大沫堌,未尝没有象程福所揣测的心理。

大沫堌能守住,那自然不必提什么投靠他人;可要真的失败,有李思温和程福帮着,刘莹莹就算不能再当什么首领,可投奔了红巾军,孟九成也能保她后生平安。

粮草物资的困难,难道刘莹莹就没想到吗?那当然不是,刘莹莹好歹随父亲征战四方,这点头脑岂能没有?

就象程福所说,现在说投奔,不如粮草断绝时说更好。那时,刘莹莹就有了合理的借口,不管她愿不愿意,投奔红巾军应该是不错的选择。

…………

小吃不是正餐,点心而非果腹,原本就是一种闲暇中的享受。

而在青岛城中,孟九成发现小吃已经很多,商人的敏锐由此可见一斑。

“孟帅,这家小吃是最有名的,是建康商人新近所开。”陪同的官员给孟九成做着介绍。

建康是南京在六朝时期的名称,是孙吴、东晋、刘宋、萧齐、萧梁、陈朝六代京师之地,也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

孟九成笑着点了点头,突然想起后世曾逛过的南京夫子庙,那里的小吃可真是演绎出中华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夫子庙的小吃,“色、香、味、形、具”式式精湛,要模样有模样,要滋味有滋味,更有一种让人感受诗一般遐思和联想的情趣,让人馋涎欲滴。

金灿灿,黄澄澄,绿油油,白花花,如大千世界,五彩缤纷;甜滋滋,咸味味,酸渍渍,辣乎乎,似磊落人生,百味俱全。荤素果菜,随心所欲,春夏秋冬,各领风骚。

而夫子庙的特色还在于灵活生动的经营方式,不仅有青砖小瓦、粉墙坡屋,张灯结彩的“老淮扬”,鳞次栉比排列着的是香气四溢、现做现吃的小吃摊,灯光下的动人笑靥,民歌式的招徕吆喝,为沉浸在灯影浆声中的迷幻秦淮带来了温馨和欢乐。

“娘子,先在这家尝尝?”孟九成不易觉察地咽了下口水,转头问着杨妙真。

杨妙真点了点头,笑着随孟九成进了店。

“鸭血粉丝汤?一人来一份。”孟九成翻看着菜单,象个熟客似的点着。

南京人对于饮食的细腻心思令人惊诧,让人每每徜徉街头,流连起大街小巷的景致,愈发产生一种浓浓的吃的兴致。

鸭血粉丝汤便是由来已久的喜好了,在功夫上着实下足了劲。

鸭血要新鲜,粉嫩粉嫩的那种,加上粉丝、鸭肝、鸭肠、香菜,用鸭汤煮,待到香味撩人时,色泽乍现。

翠绿的香菜,晶莹的粉丝,细碎的鸭胗、鸭肝、鸭肠沉淀碗底,微微地透着馨香,在唇边缭绕。适时,送一块鸭血入口,香嫩粉滑,舌尖蠢蠢欲动。

“梅花糕来一盘,赤豆元宵一人来一碗……”孟九成怀疑自己到了南京,只觉得口中垂涎。

梅花糕形如梅花,色泽金黄,是一种特别好吃的糯米甜点。

如果在梅花糕的上层平撒上点缀的红绿丝,加点瓜子仁,一层层吃下去,保准无限惊喜。松软可口,糯香鲜美,实乃人间美味。

此外,赤豆元宵也颇得美女喜好。浓浓的赤豆羹,浮着大大小小晶莹的元宵,仿佛大珠小珠落得玉盘,别有景致。

偶尔夹杂几块酒酿,碎金般的桂花,着实令人感叹,古美女的雅致仿佛瞬间映上眼帘。纤细玉指,浓浓赤豆,秦淮河畔,佳人有约便如此产生了

“嗯,满好吃的。”杨妙真拈起块梅花糕放进嘴里,细细咀嚼,发出赞声之声。

孟九成则先把一碗鸭血粉丝干掉,回味着上千年记忆中的差别。

外围的桌上坐着杨妙真的侍卫,都是便装打扮,将孟九成和杨妙真隔开保护。

净街包楼是用不着的,孟九成更想象平民一样,安步当车,随意走坐,在熙攘的闹市中感受一下。

今天一来是带杨妙真出来玩耍;二来也是想自己放松下心情。

楼梯上一阵脚步声,竟然是蓉儿和一个中年人在两个仆从的陪同下走上了楼。

“你这丫头,要把爷爷这老骨头累散嘛?”黄老川找了个桌子,一屁股坐下,喘着粗气抱怨着。

“可我要自己逛,您又不放心。”蓉儿娇嗔着,伸手给爷爷拿捏着肩膀。

“他们也人生地不熟的。”黄老川看了下人一眼,轻轻摇了摇头。

蓉儿目光一扫,立刻隔着张桌看到了孟九成。她刚要张嘴招呼,又看见了旁边坐着的杨妙真,眨了眨眼睛,这丫头只是笑了笑,点点小脑袋。

伙计上前招呼,蓉儿也不看菜单,便开口说道:“黄桥烧饼,鸭血粉丝,梅花糕,赤豆元宵,什色点心……”

这丫头是个吃货,也肯定到过建康,竟把特色小吃都记住了。孟九成暗笑,低头舀起个元宵,掩饰过去。

“对不起客官,本店开张不久,建康小吃整置得并不全。”伙计也很惊讶,但旋即点头哈腰地解释道:“黄桥烧饼,什色点心,这两样是没有的。”

“黄桥烧饼余味浓郁,什色点心荤素兼备、甜咸宜人,你们竟没有。”蓉儿皱着小鼻子,又故作大度地摆了摆手,“那就把有的端上来吧!”

杨妙真的目光移注过来,对这女孩也颇觉有趣,脸上似笑非笑。

“伙计,鸭血粉丝,两碗;元宵,两碗。”

乔娥三口两口便吃完了,这些小吃只是垫了个底儿,她也不见外,大声招呼伙计。

作为一个头脑简单,有蛮力,武艺又有限的女将,在孟九成起事之初确实立下不少功劳。

但随着军队的扩充,战阵之上便不太需要这种冲锋陷阵的将领,而是要求能够指挥,能够根据战场形势灵活而动的智将。

尽管韩守仲、阎通、王仙等人离孟九成的期望还差一些,可乔娥就差得更远了。

所以,孟九成把乔娥调来,充当杨妙真的亲卫首领。因为,乔娥纵有别的缺点,但忠心、听话,这就足够了。

杨妙真对此也没有意见,相处之下,反倒是对乔娥的憨直、忠诚很是喜欢。

孟九成张了张嘴,想说小吃不是填饱肚皮的,这家吃完吃那家,得挨个品尝。可犹豫了一下,他却没吱声。

“那个小丫头挺可爱的。”杨妙真微微偏头,低声说道:“认识你吧?”

孟九成点了点头,笑道:“蓉儿,捡来的妹妹哦。”

杨妙真抿嘴一笑,不时地打量,与蓉儿四目相对时,还点头微笑示意。

蓉儿也不怕生,笑得欢快,眼珠转了转,起身便向这桌走来。

她迈步一走,一下子便触动了侍卫们的戒备圈,几道不善的目光顿时投注过来。

黄老川到底是见多识广,气氛一变,他立刻感觉到不对,忙阻止孙女,“蓉儿,别乱动。”

孟九成已经抬手,吩咐侍卫,“无妨,是相熟的,放她过来。”

蓉儿倒不觉得刚才有什么事情,听了爷爷的话,只是顿了下脚步,又见孟九成放她过去,便又迈开了步子。

“哥哥,嫂子,蓉儿有礼了。”蓉儿蹲身万福,称呼亲热,杨妙真不由得笑出了声。

“来,蓉儿是吧,坐我这边。”杨妙真也真喜欢这小丫头,加上她和孟九成都是没有什么亲人,听这干妹子叫得亲近,心中也是高兴。

蓉儿也不客气,落座之后,便取下手腕上的一串五彩小贝壳编的手链,捧着递给杨妙真,“嫂子,这是蓉儿要送给你的礼物。虽不贵重,却也稀罕。”

“呵呵,我还要收妹子的礼物?”杨妙真愈发高兴,伸手接过摆弄着,赞道:“真的很漂亮,五彩斑斓,是贝壳吗?”

“是啊,是蓉儿从海底摸的,又用金线串起来。”蓉儿点着小脑袋,语音清脆。

你,下海摸贝壳,还穿手链?孟九成是不太相信这么跳脱的丫头,会做这种事情,但也不想说破。

“蓉儿的手还真巧。”杨妙真却是信以为真,想戴在手腕上,却又有些紧。

蓉儿伸手帮忙,解开金线,先戴再系,帮着杨妙真弄好。

杨妙真戴上之后,晃了晃手腕,看似很满意,又望向孟九成。

“嗯,真好看。”孟九成赶忙夸赞。

杨妙真这才笑得开心,转头对蓉儿说道:“我可不能白要妹子的东西,蓉儿喜欢什么,嫂子找来送你。”

蓉儿摇头,说道:“嫂子不必费心,蓉儿什么也不缺。”

孟九成起身,说道:“那边是蓉儿的爷爷,待我去见礼叙谈。”

杨妙真点了点头,说道:“正该如此,可不能失了礼数。”

孟九成走到黄老川桌旁,抱拳拱手,说道:“在下孟九成,见过黄前辈。”

孟九成?!黄老川微吃一惊,赶忙起身还礼,“原来是孟帅,草民有礼了。”

“我这帅是自封的,又哪里来的什么草民?”孟九成谦逊道:“黄前辈请坐,在下是有些事情要相询的。”

黄老川坐下后,伸手给孟九成倒上了茶水,笑道:“孟帅有事相询,草民也是前来拜见,这岂不是巧了?”

“哦,那还真是巧了。”孟九成举杯示意,轻啜了一口,缓缓说道:“想必蓉儿也透露了一些在下的意思,在下要相询的也是这个事情。”

黄老川的脸色郑重起来,说道:“草民也有下情禀告,只是此处非讲话之所——”

孟九成点了点头,说道:“前辈若放心,便让蓉儿随贱内闲逛散心,然后回府安歇。前辈可随我先回府上,详加叙谈。”

“草民又有何不放心的?”黄老川笑道:“陪着这丫头,我这老骨头还真受不了呢!”

孟九成起身回到桌旁,对杨妙真和蓉儿交代了几句,让她们随便闲逛,然后一起回府。

黄老川也过来嘱咐了蓉儿几句,两人才下楼出去,直奔府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