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南宋英豪传 > 第八十八章 辽东一锅粥,被人抢先了

南宋英豪传 第八十八章 辽东一锅粥,被人抢先了

作者:样样稀松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2:20:0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尽管对南宋的懦弱,以及诸般自己作死的行为,孟九成心存鄙视,也心存戒惧。但在他的长远计划中,并不会主动与南宋为敌,象李全那样叛宋降蒙更是不可能的。

所以,对于南宋的支援,孟九成是心存感激的,并立即调兵遣将,与彭义斌联络,准备在淮西打一仗,解除金人对宋境的威胁。

上次彭义斌和郝定等联军攻打,虽然攻破了邳州的堈子堌,获得大小船只无数,但邳州四面环水,义军驾船攻打而不利,无奈退兵。

此次作战,孟九成便准备派出炮兵,帮助彭义斌攻下邳州。如果顺利的话,便再攻宿迁、下邳、兰陵,威胁徐州。

军事布置完毕,又有了渡过难关的粮食,其他事情也很顺遂,孟九成心情是相当舒畅。

发展商贸是孟九成极为重视的,也是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商贸也确实带来了巨大的收入,并有不断增长的势头。

商税在增加,说明占领区的产品流动性在增强。孟九成在增加财富的同时,也给占领区的商业活动注入了活力。少了沿途的关卡、勒索,少了很多繁琐流程,又推出了很多鼓励政策,也激发起商人的积极性。

“周家、刘家作为特派商家,已经在福州、杭州立稳脚跟,诸多商品的销售很是见好。只是,各类工匠的招募数量尚未确定,还请孟帅示下。”

前来汇报的是青岛的胡城主,还有两名商务官员,他们不是很明白孟九成要招募如此多的各色人等,到底是如何想法。但禀承着上官的旨意,还是很积极地执行他的命令。

“数量嘛?”孟九成只沉吟了一下,便确定下来,并令几个人感到惊诧,“越多越好,不定数额。”

不仅是钱粮有了保障,让孟九成有此底气。根据地的发展,乃至军队的壮大,也离不开后勤方面的支持。

冶炼、造船、织造等产业,既属军工,又能民用,对振兴根据地是相当重要的。

尽管不是很理解,但胡广和等人也未再发问,继续向孟九成汇报青岛和烟台的建设情况。

现在的劳力是有保证的,等着吃饭的人很多,且工价低廉,再加上不拘男女,按劳分配,使各地的建设速度都很快。

“我又想了些章程,或者有助于商贸的发展。”孟九成对工作表示了肯定,又取出几张纸,交给胡城主等人,让他们先阅后再作议论。

这是一份类似于后世商品交易所的章程,很粗略,但主要的几点都包括进去了。比如交易所会员制,履约押金的交付和退还,价格标示等等。

当然,孟九成根本没把期货写上,只是希望提供更加有秩序的交易场所,提供公开的交易价格和统一的交易规则,通过这种集中化实现信息通畅、价格公平、买卖公平。从而加快商品流通的速度,收取更多的税金。

胡城主是最先看出其中诀窍的,不由得偷偷看了一眼在桌案前不知写划些什么东西的孟九成,暗自钦佩不已。

对客商来说,把货物运来,出货便是最为紧要的。若是一时找不到买家,就得在商馆一直待下去,货栈里仓储要钱,吃喝居住要钱,更不说耽误时日了。

若是自己贩运货物来青岛交易所,却不必再费劲心力去四处打听了。每日到这交易所把自己的货物品种和价格标示出来,买家自然会寻来详谈。

假以时日,这商品交易所必定人头攒动。不知多少人要出售、购买各式货物。

而货物只要运送到这里,便可以直接到交易所,很快就可以把买卖谈成。甚至货物有时连入库都不必了,直接在码头上等待就是。

“孟帅睿智非凡,这章程订得极好。”胡城主拱了拱手,待孟九成抬头望来,才恭谨地开口说道:“卑职觉得还可稍加改进,比如从南来北往的商人中获取消息,可知异地商货之大概价格,作为参考标示,或可方便行商,为交易所增加人气。”

孟九成立刻想起了后世商品交易所的那种标牌,伦敦、纽约、曼谷、吉隆坡……有种时光错乱的感觉,一时竟愣住了。

胡城主见孟九成不发一语,以为自己的建议不合其心意,赶忙分辨道:“卑职见识粗陋,请孟帅勿以为意。”

古人是聪明的,起码在这商业智慧上,并不比自己差,差的只是眼光和思维的局限。而一旦在自己的提示下有了突破,便有举一反三之能。

孟九成脸上露出赞赏笑容,冲着胡城主一伸大拇指,赞道:“你能想我之未想,拾遗补缺,举一反三,甚好,甚好。我看,商务部的工作便全交给你好了。”

“孟帅过奖了。”胡城主赶忙躬身拱手,不想孟九成竟如此看重。

自己封的官员自己不尊重,让别人看了,又会如何想,又怎会得到重视?

孟九成自然知道“上有所好,下必行焉”,做好表率,得利的最终还是自己。

接下来,孟九成便把完善交易所规则制度的工作交给了胡城主等人,毕竟他的精力不能老放在这些琐碎的事务上。

而且,他也开始相信古代人的智慧。在接下来的汇报中,孟九成听到了另外一个消息,却让他心情复杂。

“卑职只是听说,来时匆忙,还未派人去求证其实。”胡广和看孟九成神色变幻,也不知道是喜是怒,忙补充道:“卑职回去后马上去问,如果属实,不知该如何处置?”

胆子好大,好有冒险精神的商人。孟九成垂下眼睑,并没有马上回答。

按照胡广和听来的消息,已经有商人从青岛去辽东贩马,当然不是卖给红巾军,而是贩到南宋。

众所周知,南宋缺马,如果拥有一匹象样的马,就如同后世有了私家车般风光显眼。当然,你或许能买到驽马,但要能骑乘作战的战马,那就非常困难了。

所以,从辽东贩马到南宋,绝对是暴利的买卖。有商人冒险为之,其实也不足为奇。

让孟九成心情复杂的是,他以为这个主意只有他想得出来,且还在派人打探,根本没来及实施呢!

问题还是出在孟九成的谨慎小心的心态,辽东纷乱,他觉得打探清楚形势,也是等财政再宽裕一些,再实行买马之策。

当然,辽东自金廷南迁后,确实是一片乱局。

自从金朝与蒙古的野狐岭会战一役后,金朝精锐尽没,衰败亡已见端倪。

金主卫绍王对境内辽代遗民契丹人心存疑虑、戒备,恐其与蒙古人呼应;故下令境内各地,凡有契丹人居住者,须以二户女真夹一户契丹。

这条命令,引起了辽东耶律留哥的愤怒。他出身辽朝皇族后裔。当时正是金朝辽东的千户,他趁金国上京(今黑龙江阿城)、泰州(今吉林洮安四家子)守兵调防之机,于1212在隆安(今吉林农安)、韩州(今吉林梨树偏脸城)起义反金。

周围被金国压迫的百姓,纷纷加入。尤其是他前朝皇族后裔的身份,对契丹人,更有一种无与伦比的号召力。不及数月。起义军已成气数,后与耶的合兵,竟拥众十余万。

一二一三年三月在上京临潢府,耶律留哥称王,国号辽,建元元统,史称东辽。

随后,金国的咸平路招讨使蒲鲜万奴奉命征讨耶律留哥,率领着大军直逼辽河杀来。

耶律留哥认为没有办法和如此强大的敌人相抗衡,便选择归附蒙古,与蒙古将按陈那颜结盟共同抗金。

不久,辽金两军交战于迪吉脑儿(辽宁昌图),在蒙古军援助下,耶律留哥奇迹般地大败金军,初步稳固了新生的政权。

而在另一边,金主竟然不但原谅了蒲鲜万奴,反而于第二年(1214年)升其为辽东宣抚使,在归仁县(今辽宁昌图四面城)率四十万大军,二战耶律留哥。

由于蒲鲜万奴的轻敌,耶律留哥再败金军,并收服安东同知阿怜,尽有辽东州郡,遂建都咸平(今辽宁开原老城镇),号曰“中京”。

由于金国对蒙古战争连年不利,国力迅速衰弱。蒲鲜万奴预测到金国即将灭亡,竟然也在一二一五年春发动兵变,反叛金国。蒲鲜万奴在东京建都自立为天王,国号“大真”,年号天泰,史称东夏国。

尽管耶律留哥和蒲鲜万奴这两个家伙都造反了,却没和好的迹象。

蒲鲜万奴再度发兵,以攻取金国上京为战略目标,迅速占领了咸平、东京、沈、澄等州,接着又进攻婆速府路,攻掠上京城等地,只派副元帅移剌都镇守东京。

而耶律留哥趁机偷袭东京,败移剌都,城破。但耶律留哥无意久居,劫掠一番后离去,蒲鲜万奴才得以收复东京。

虽然耶律留哥当时的兵锋极盛,群臣劝他称帝,完全摆脱蒙古影响。但耶律留哥不听,于贞祐三年(1215年),赴北朝觐蒙古成吉思汗,被赐金虎符,仍号辽王。

蒲鲜万奴和耶律留哥这两位老兄在辽东打来打去,辽西锦州的地主武装张鲸兄弟坐不住了,聚兵十万,杀死金国派驻的节度使,割据锦州,自称临海郡王。

等到木华黎和蒙古军队到来,精明的张鲸决定以退为进,暂时投靠木华黎,等待东山再起的良机。

贞祐三年(公元1215年),铁木真下诏木华黎,要求张鲸统领十提控兵,跟随脱忽阑阇里南下攻略辽西诸州县。

但张鲸并不打算把自己的命运交给蒙古人来管理,先是行动缓慢、拖延时间,接着是在平州装病,想偷偷溜回锦州中继续当他的临海郡王。

可惜,未逃到锦州,张鲸便被石抹也先擒获,为自己的野心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张鲸之死彻底激怒了锦州城中的张致,将张致推向了极度仇视蒙古的一方。

贞祐三年(公元1215年)冬,张致利用自己的威望和人气,利用大哥张鲸的被害事件,率部杀死蒙古派驻锦州城内的监军,迅速称帝建国,自称汉兴皇帝,改元兴隆。

接着,张致率领锦州军团开始向以锦州为中心的辽西其它各处州县急速扩张,并且迅速攻占了平、滦、瑞、利、义、懿、广宁等州县,成为独霸辽西的一支重要军事力量。

到目前为止,孟九成得到的信息是辽东地区四强争霸,辽西是张致的汉兴国和木华黎的蒙古军队,而辽东则是耶律留哥的东辽国和蒲鲜万奴的大真国相抗衡。

面对这样一锅乱粥,孟九成持审慎态度,可以说是非常正常。可就有不正常的商人,不正常的事情。

孟九成思虑良久,觉得也没什么好办法,难道你还不准人家做生意?

关建是青岛港口的建成开发,可以说是间接打通了历史上的北路通航。

当时宋到高丽或辽东的海路分为南北两路,北路是由登州过黄海,到朝鲜半岛大同江口的椒岛,再南行至开京附近的礼成江口。

到辽东也是从登州起航,到肃州(现大连),也就是宋金海上之盟屡番联络的海路。

虽然从青岛出海,比登州要远一些,但在登州港口重建之前,也不失为一条捷径。

“此事你且打听清楚,可也不必有什么处置。”孟九成想了好半晌,才缓缓开口说道:“另外,在商品交易所放出风声,我们也需要牛马牲畜,待登州港建成后,将组织商队前往辽东贸易。”

停顿了一下,孟九成继续说道:“你们回去且好好商议筹划,拟出具体章程,使我们能在这牛马生意中获得最大利益。”

“便如盐铁,实行官府专卖如何?”胡广和想到的是最直接的办法。

“管得太严太死,恐怕打消了商人的积极性。”孟九成也不能轻易决定,垄断或许可行,或许也是大弊,“且拟出章程呈报给我,如何实施,再议。”

和胡城主等人又谈了些别的事情,孟九成才挥退众人,独坐沉思。好半晌不禁苦笑连连,娘*的,竟然让古人抢先了,算不算丢脸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