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从伦敦开始的诡异剧场 > 第五十二章 相持(一)

从伦敦开始的诡异剧场 第五十二章 相持(一)

作者:神秘的行星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2:06:04 来源:平板电子书

身后,没有追兵。

前路,格外平坦。

这跟陆离的设想完全不一样。

倘若倭人想要扩大战果,亦或者,想要彻底抹除关于南原的一切,那他们应该趁此良机发动追击。

纵使陆离对自己有信心,仍有一张底牌没有掀开,但依旧得面对现实:

倭人只需派出一支千人小军团,再配上贱岳七本枪之二,即可将他们悉数全歼,没有任何悬念。

这是令他最感觉疑惑的地方。

秀吉老猴子究竟有多暴虐,不仅麾下大名、将领了解,扮演者也有着深刻的认知。

不愿意再出现损失了吗?

看来红莲业火,以及多开马甲产生的影响力,确实产生了作用。

当然,陆离大致猜了一个最接近真相的答案,便抛开所有杂念,专心领着残勇退往北方。

在抵达公州、天安一带之前,根本不可能看到正规军,最多碰到一些溃退的李朝民兵,以及另一股倭人……

身后,除却宇多喜秀家的左路军,还有来自右路军的加藤。

而右路军在失去加藤军团后,实力依旧不可小觑,毕竟,两大军团中,发起佯攻的右路其实才是主力。

虽然可能性不大,但不能排除被对方撞到的几率,万一真就那么戏剧性呢!

要知道,无所不能的校长最喜欢搞事,让当事人感觉无语。

正因为如此,脖颈处有伤的陆离在远离南原以后,并没有立刻北上去全州。

有种说法,大劫来临时,天机会就会变得无比错乱,再强大、再精于卜算之道的存在,也什么都无法算出。

他尝试推算陈愚衷这家伙的下落,结果,龟甲和铜钱齐齐炸裂。

但凭借经验,陆离认为他已经弃城而逃了,在没看到倭人踪影的情况下,决定保存实力,等到明军后援抵达,大势已成,再奋勇抗日……

一个如意算盘打得啪啪直响的家伙,投机型武将代表,只肯打顺风仗,以及有一定把握的相持战。

“往西,沿着海岸线走吧。”

面对陆离突然的提议,妖魔们纷纷点头,哪怕搞不清楚其中门道。

不过,出于打消顾虑,征集意见并查漏补缺的原则,他还是解释了一番。

“倭人在赢得海战后,将大部分战船溯江而上,先前分别由岛津家和小西家搭乘,海岸防守明显薄弱……”

事实证明,他多虑了。

整个讲述过程,妖魔和辽东铁骑都沉默以对,当然,不是那种很消极的沉默,而是全神贯注的凝视,眼神中充满了期待。

好吧,没必要解释了。

确认自己受到完全信任的陆离,索性不再废话,沿着自身规划的逃跑路线进发。

南原之战,彻底拉下帷幕。

下面是汉城保卫战。

只要成功遏制住倭贼的攻势,跟它们对峙一段时间,即可进入战略反攻阶段。

介时,仗越打越顺手。

现在如何憋屈,反攻阶段便如何解气,攻守易位!

只不过,汉城保卫战没那么容易过关,倭人吞食半岛数道,两路军完成会师,士气肯定会相应增长。

若是没有扮演者插足,保卫战会以这种方式收尾——

倭人占领了天安,控制了稷山,明军被迫后撤。

从这方面来看,倭军赢得了胜利。

但看战损比,无疑是明军胜了。

陆离对此有不同的认知。

这得感谢某位学姐的栽培,课上监督他钻研史书,让他亲自扮演倭军将领,并要求以写论文的态度,去分析一场场战役,提交相关报告,以此获取学点奖励。

占领天安、稷山,是战果,打退明军,同样是战果。

那什么是目的?

倭军的战略目标是北上汉城,拿下李朝王都。

明军的战略目标是阻止倭军北上汉城,誓死保卫汉城。

在倭军两大军团长黑田长政与毛利秀元在占领稷山之后,没有继续进军,选择了停摆。

没办法,稷山大战中,明军全体将士给他们上了一课。

倭军一向吹嘘自己白刃战无敌,未尝败绩,而大明西北军团打破了这个神话。

并且,黑田长政全程亲自率军对战明军骑兵,这是他人生中第二次,初次是和李如松的碧蹄馆大战。

正因为如此,他对附近地形很熟悉,知道从稷山到汉城,是整个半岛少有的坦途,而地势开阔,最有利于大明铁骑作战。

【枪槊电飞】【驰突如飞】

一旦倭人北上,明军骑兵会再度让他们体验到,什么叫轻松自如、来回驰骋,想战则战,想走则走,不受任何阻碍。

这种随时随地,都可以发起攻击的战场,堪称明军乐园、日军的地狱。

所以,每每想到这里的黑田长政、毛利秀元皆选择静默,打定主意,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绝不轻易北上。

以上便是陆离对稷山之战的全部理解,结论非常明确,此战的实际胜利者,是大明。

倭军停止北上。

而这一停,这场战争便逆转了。

稷山是丁酉再乱中,倭人兵锋所及的最北端,很快,明、朝联军以此处为起点,进入反攻阶段。

下一次,倭寇再度越过稷山杀入汉城,就是数百年后,华夏积贫积弱的甲午年了,当政者是通古斯野猪皮家的慈禧太后。

眼下,建奴首领努尔哈赤还在猥琐发育,陆离暂时还想不到他,如果能活着打赢倭贼,带兵回防辽东,那肯定会想到这个贼酋。

可倭人……

有了秀吉督战,稷山之战后平静期怕是不会到来,打破明军第一道阵线的倭寇,会惊讶发现,就跟南原一样,一切都是外强中干罢了。

除非李如梅等人及时率军赶来,再来一场硬碰硬,彻底打掉这群侵略者的嚣张气焰。

绝不是陆离凭空臆想,随着一场场胜利,以南原为中心,历史已经发生重大改变,援军应该就在路上,肯定跨过了鸭绿江。

……

从万众瞩目,到无人问津。

南原用了短短几个时辰。

战略中心已然悄然发生偏移,不管是大明、李朝,还是秀吉老猴子,都开始把目光投向京畿道地区。

可南原百姓的痛苦仍在持续。

《朝鲜记》的作者大河内秀元参与了屠杀,此时此刻,他在砍下十颗首级后,在日记中写道:这是献给守护神八幡大菩萨的祭品。

接着,放下血迹斑斑的打刀和日记,将满是血污的手合十,朝着倭国本土方向毕恭毕敬地鞠躬。

为了提振士气,宣泄自身情绪,一座军事重城空了。

地上堆积着无数尸体,大部分没有脑袋,而脑袋上没有鼻子,因为秀吉大人突发奇想,想要用这些东西在本土建立一座寺庙,来彰显自身功绩。

……

八方云动。

陆离沿着海岸向北方挺进,确保自己能够及时赶上稷山之战。

在此期间,倭人在搞它们传统的屠杀,李朝文武心怀忐忑,等待局势明朗,倘若汉城守不住,那撤退一定是迅捷的、果断的。

不过,这群贪生怕死之徒,忘记了自家还有一颗巨星。

自从水军在漆川梁海战中全军覆没以后,李朝引以为傲、倭人恨入骨髓的水师,随着战船一同沉到了海底。

曾经,李舜臣掌兵时,水军指哪打哪,战无不胜,但随着壬辰倭乱被镇压下来,狡兔未死,走狗已烹。

这个令倭人恐惧,明军敬佩的水军战神,因为党争,直接被流放。

朝鲜王也似乎忘了,在国家危难关头,李舜臣给他带来的惊喜与感动。

元均走马上任。

可同样的队伍交给他带,一下子就完蛋了,速度之快,让制定周详计划的明军指挥部都直接骂娘,南原失守一事的罪责,亦与之脱不开干系。

奈何人死债消。

那帮专门搞窝里斗,深谙明朝官场之道的李朝大臣们开始装死,他们想起了被整得半死不活的李舜臣,希望他能够重新出山,继续创造奇迹。

可没有人敢提议,朝鲜王也想到了李舜臣,亦觉得太过丢人。

不过,李昖感觉不好意思的事情太多了,但感慨一阵,总能完成自我调整,特意派出使者,重新授予他三道水军统治使的头衔。

之后……

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忘掉这个男人。

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水师都没了,重新启用李舜臣只是给满朝文武留个念想罢了。

而李舜臣经历太多苦痛,浴血奋战,却惨遭贬斥,根本算不得什么,前不久的一个夜晚,他猛然从睡梦中惊醒,因为一个噩梦:

自己骑马走在一座山丘上,马突然失蹄,令他从上面摔了下来,跌入旁边的冰冷溪流中。紧接着,他最疼爱的小儿子葂,突然出现在面前,将他扶起后,紧紧抱着他,什么话也没说。

第二天晚些时候,李舜臣收到一封来自南方老家的信。

尚未开封,骨肉先动,心气慌乱。

当拆开以后,李舜臣发现是次子?的笔迹,信首为“痛哭”二字,他瞬间明白过来,小儿子葂死了,是为保护家乡而惨死倭人之手。

【天何不仁之如是耶。我死汝生,理之常也;汝死我生,何理之乖也。天地昏黑,白日变色,哀我小子,弃我何归。英气脱凡,天不留世耶。余之造罪,祸及汝身耶。今我在世,竟将何依,号恸而已,度夜如年。】

为已经惨死的儿子,写下这段文字后,李舜臣上任了。

十二条板屋船。

本来可以与倭军水师正面作战的部队,只剩下这点。

麾下将领劝说,事已至此,水师已经名存实亡了,不如彻底放弃吧,全军上岸,去打陆战。

李舜臣断然拒绝了这个建议,他并未因为蒙受莫大冤屈而避战懈怠,反而重新抖擞精神,从头开始整顿水军,继续上演奇迹。

这个男人会在接下来跟陆离擦出火花,而试图沿着海边,避开倭军右路军,安全抵达汉城的陆离,也没有想到,他的预判出现了失误。

倭军确实有很大一部分通过江流,进入了半岛,却还有一支船队游弋在外海,通过沿海一座座小型倭城进行补给——

陆军方面正在对全罗道发起全面攻势、自从漆川梁海战大胜以来,倭军水师暂无用武之地,两个大前提下,第六军团的藤堂高虎、加藤嘉明、胁坂安治等人耐不住寂寞,决定帮助宇喜多秀家打南原。

加上岛津家也有部分水军,这才给了陆离一种,倭军水师尽出的错觉。

事实是,仍有三百余艘倭军战船,在沿海区域游荡,首领是来岛通总。

在上次的壬辰战争中,李舜臣在一片叫做唐浦的水域,用龟船击毙过一员倭将,当时被误认为是龟井兹矩,后来确认为来岛通久,也就是来岛通总的兄长。

因此,两人是死敌。

当听闻李舜臣重新回到海面的消息,来岛通总每天都像发了疯似的,带着三百余艘战船,沿着海面,疯狂寻找杀害兄长的仇家。

另一边。

汉城,南山大营。

负责此处防卫工作的将领是潘明,他麾下有一千精锐,负责保护经略杨镐,并随时支援水原。

更准确来说,是与水原互为犄角,两者都在汉城周围,只不过,一个由杨镐镇守,一个由麻贵镇守。

而后者,兵力有两千,千总分别是周老板和杜泉。

历史的重担压在三人肩头。

好不容易饰演正派人物的周天,已经打定主意,要做堂堂皇皇的抗倭英雄,抓住这次来之不易的机会,并隐隐期待陆离出现。

因为,他已经创造了奇迹,成功改写这场战争的走向。

许多扮演者都觉得,陆离还能一直上演奇迹,潘明更是坚信。

“麻贵那封信,让杜克这家伙如愿离开全州,及时奔赴南原,也不知道有多少斩获……”

“要是利益足够,他脑子一热,很可能已经领盒饭了。”

离开大帐后,潘明登高远眺南原方向,角度非常之精准,猜测也非常之精准。

可惜,某人已不在那里,他已严重偏航,此刻,正带领乌泱泱一帮妖魔,以及五百骑兵,冲向海边,冲向另一个风暴中心。

不久之后。

李舜臣和来岛通总,两名水军将领,会向陆离诠释,什么叫做意外,什么叫惊喜。

……

------题外话------

中元节,新书上架更新八千字,老书更新四千,中途还回了老家,没空调,热成狗,今天可真难忘……

ps.注意,本书的历史走向变了,勿较真。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