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从伦敦开始的诡异剧场 > 第一百零三章 洗牌

从伦敦开始的诡异剧场 第一百零三章 洗牌

作者:神秘的行星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2:06:0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叙话之后,陆离等人一路步行,朝山腰处走去,事实上,两拨人都敢肯定,两位皇子就在此处歇脚。

一个是按照寺人的提示,搜遍附近,只剩下眼前这座庄院了,另一个则会望气之术。

在大儒卢植眼中,整座邙山是由各种颜色构成,以灰紫色为主,密密麻麻,几乎占据了视线,并且还不断向外溢散,其次是灰红色,零零散散分布在周围,最后是灰绿色,偶尔能看到几处,全部分布在山脚处。

灰为死气,而紫是皇室宗亲的象征,红象征三公九卿,绿最次,一些品级不高但对国有功的人,皇帝特意批准其入葬邙山,以享哀荣。

而这些改变全是由天外神石带来,它使得天地万物皆有的气。

此时此刻,山庄之内红光冲天,如同赤乌从天上坠落一般。

河南中部掾闵贡没有客套,直接出言询问门僮:“两位皇子何在?”

“……”门僮赶忙摆手,而后又指了指耳朵、喉咙。

一旁,自觉充当小弟的姜胜懒得废话,直接将其推开。

哪个有排面的人家会用失聪、失语之人充作门僮?

刚一进门,庄主崔毅迎面而来,问闵贡缘由,不多时,卢植入内,疑虑尽释,引众人入大厅。

事实上,这处会客之地已被一队气势不凡的军卒团团围住,其间,有十余名寺人来回穿梭,跪进饭食。

见状,陆离抬眸,视线穿过人墙,望见两名少年,脸色略显苍白。

其中一人年纪稍长,应该就是即将继位的史侯,即汉少帝,他知晓有人前来迎驾,故而显得有些毛躁,表面上看是在享用饭食,但实际上频频因外界的动静而左顾右盼,给人以轻佻之感。

反倒是跪坐在下方的董侯,虽然年纪略小,却显得更为庄重。

当然,非要挑毛病,那肯定也有,察觉到有人在打量他,下意识地往墙角靠了靠,只至于半个身子都被羽林卫挡住了,透出一股拘谨。

“卢尚书。”张让揖手行礼。

然而,卢植看都没看他一眼,径自跪下,向惊魂未定的两位请罪:“老臣来迟,望两位殿下恕罪。”

昨天夜里,他只救下何太后一人,心中甚感惭愧,而今看到少帝与董侯并无大碍,终于松了一口气。

由于陆离一行人主动将武器、甲胄放在院外,少帝内心稍稍安定,支支吾吾道:“尔等来保驾耶?尔等来劫驾耶?”

“特来保驾。”潘明拱手。

不远处,听到劫驾一词,河南中部掾闵贡急忙叩首,痛哭道:“老臣死罪,未能护住殿下,而今勤王之师已在路上,请还都。”

“陛下驾崩,国不可一日无君,望殿下还都,以安臣民之心。”

很显然,董侯被无视了,哪怕他身份同样尊贵,并受先帝喜爱,但奈何长幼有别,不仅是以袁隗为首的士人集团,还是卢植这等纯臣,都心向史侯。

一听人提及国都,少帝眼中瞬间泪水涟涟,语气坚决道:“孤不回去。”

同时视线不自觉地飘向尚方监渠穆,眼下蹇硕不在,唯有此人能给他带来安全感了。

闻言,中部掾闵贡放声恸哭,心中愈发责怪自己无能,致使先帝嫡传血脉流落民间。

此外,更加痛恨太傅袁隗一党,竟胆大包天到带兵闯宫。

一时间,君臣皆哭,一老一少恨不得抱在一起。

董侯刘协无奈,以言抚慰兄长、闵贡,陆离暗中称奇,没想到后世的亡国之君、汉献帝小小年纪竟有如此定力。

此情此景,二王气度如何,高下立判。

反正陆离觉得,董侯看起来确实比少帝更适合成为天子,而且此举说不定可以拉拢董卓——

董卓在朝中没有什么威望,更不是士人,入京把持国政,完全是名不正、言不顺,但董侯继位就不一样了。

这位皇子自幼由董太后抚养长大,早把将董家视作自己的外家了,若他登基为帝,董卓这个姓董的胖子不就能厚着脸皮攀亲戚了吗?

然后摇身一变,成为天子的舅舅,而本朝“大将军”一职,向来由天子舅氏担任,比如窦武、何进。

当然了,这想法也仅仅是在脑海中一闪,且不说驱狼吞虎所带来的弊端,光是卢植、袁隗这一关,就过不去。

最重要的是,一个边将哪有资格在这种问题上随意置喙。

不过,房间内众人,却因少帝堪称糟糕的表现,反应不一。

河南中部掾闵贡只觉得惭愧,这是臣子的过错。

尚书卢植则微微皱眉,少帝年幼不假,遭遇的**也是百年难遇,怯懦、抗拒可以理解,奈何有董侯在旁衬托,显得平庸了。

至于张让等人,自然是得意,天子本就欲立董侯为帝,只不过碍于朝中大臣纷纷反对,只能作罢。

除此之外,随着大将军被杀、两宫流血,局势又有了微妙的变化。

下意识地,张让看向站在卢植身旁的陆离,暗中观察:英武不凡,定是军中后起之秀。

为何未曾见过?

论起武力,张让不如蹇硕,但察言观色以及过目不忘的本事,使他稳坐十常侍之首。

张让瞬间想到了一种可能,试探道:“这位将军究竟是谁的部将,怎如此面生。”

卢植、闵贡懒得搭理他。

而陆离心道一声机会来了,面色平静地迎上张让,答道:“原并州扬威将军陆孟明。”

只口不提大将军何进。

在来的路上,他已想好腹稿:丁公听闻望气师的箴言之后,担心会应箴,特意派遣他们入京,暗中保护天子,并且为了不触犯汉律,准许三人挂印辞官。

现在何进死了,知道内幕者无非是袁隗、袁绍等人,而眼下这种情况,他们说的话,两位皇子怕是半句都不敢信。

再者说,哪怕十常侍知道陆离等人来雒阳的初衷是诛杀自己,也不会在意了,因为,昨夜的宫变已让阉党名存实亡,保住性命才是正理。

果不其然,在听到这些说辞后,张让瞬间来了精神,起身大步行到陆离身前,一手拖住微微隆起的肚子,一手搭着他的肩膀,语气和蔼道:“英雄出少年,本候虽在京城,但也曾听闻将军之名,斩杀谷蠡王、平定白波黄巾。”

“当时,丁都尉为将军请功的奏折送至朝中,那些酸儒纷纷不信,说要派使者去彻查,最终还是本侯力排众议,向先帝担保……”

“多谢侯爷美言。”

确实有这么一回事,但并不像张让说得这么高尚,陆离面上不显,心中忍不住吐槽道:一个扬威将军的官职,明码标价,一千五百万钱,少一分都不行,而丁公从别驾升至刺史,前前后后更是送了三千五百万钱,外加两匹金马,才如愿以偿。

可是,张让这记性,着实让人佩服,他卖出去的官职,从地方县丞到一州刺史,没有五千,也有三千,竟能记住一个边将……

念头急转之时,张让又笑道:“本侯这也算得上慧眼识英雄了。”

十常侍中的另外几人纷纷出言附和:“将军正值壮年,能辞官来雒阳,乃我大汉之幸。”

“不错,将军可比前汉冠军侯。”

陆离正要回答,却见卢植正在审视自己,随即收敛心神,肃声道:“国家养士四百年,仗节死义,正在今日!”

此话一出,姜胜与王黎愣住了,终于明白他们跟特优生相比,差在何处了,场面话一套接着一套,到哪里都混得开。

“将军高义,比之袁绍、袁术之流,胜出何止万筹。”

也许是陆离先前那句【仗义死节,正在今日】引得卢植认可,他收回视线不再打量,上前与少帝、董侯叙话。

“不知将军此番入雒带了多少武士?”

张让又问。

前后共五句话,四句是吹捧,夸赞陆离少年英雄,然后拉关系,最后引出甲兵一事,无疑是想用这种快速转移话题,套出几句话实话出来。

可惜,陆离没什么好隐瞒的,坦然道:“唯三人尔。”

“就没有家兵、私曲随行?”

张让似乎有些不甘心。

而今,尚书卢植、河南中部掾闵贡前来迎驾,这皇城肯定要回,而南北两宫惨遭屠戮,守卒、寺人无人幸存,回宫之后,谁来负责戍卫?

尽是乱臣贼子!

回宫无异于引颈就戮,与其这样,倒不如相信武人。

然而,陆离的回答又一次让十常侍失望了,他摇了摇头:“末将与丁公有心报国,但亦知无诏不得带兵擅离驻地的条律,此行只有三人。”

见其面色坦荡,张让便知所言非虚,内心喜忧参半,喜得是并州刺史丁原懂礼节、知进退,可堪重用,而忧得是回宫之后,谁来保护他们。

这个时候,少帝止住哭泣,与董侯一同向陆离行礼:“将军不远千里而来,乃我汉室之幸。”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昨夜的兵乱太过骇人,使两位皇子多次生出汉室将亡、遍地豺狼的感觉。

如今一看,世间仍有忠信之士。

“两位殿下折煞末将了,还请放心回宫,有臣等在,定不会让昨夜之事再复。”

陆离急忙单膝跪地。

卢植等人同样如此,但与陆离不同,他们心中更多的是心酸,堂堂储君竟要如此,身为臣子,说一句颜面扫地、无地自容,真不为过,尤其是光武皇帝的陵寝离此地不远,此时此刻,这位中兴世祖或许正在天上看着他们!

“宫省之内,有羽林诸中郎将坐镇,两位殿下放宽心。”说到这里,卢植看了看护在周围的百余名卫士,补充道:“老臣府中亦有两百家兵,皆是昔年平定张角之乱的虎士,可作殿下护卫。”

“老臣府中有家兵一百,皆为青壮,可作殿下护卫。”闵贡赶忙表态。

张让知火候差不多了,同样劝道:“两位殿下,蹇硕与曹芳麾下有四千忠信可入宫护卫。”

事实上,真正促使这位常侍开口的是卢植,他是沙场宿将,一身威名只弱皇甫嵩半分,再加上又是当世大儒,发起怒来,袁隗都要发怵。

如此,少帝与董侯两个稚子,再无不回宫的理由。

巳正,阳光炽盛。

近两百人的部队慢慢朝南方走去,由于是匆促从密道逃出,少帝身边没有坐骑,而崔毅庄上也只有瘦马一匹,陆离和潘明主动让出神驹,给两位殿下骑乘。

黑鬃马见主人待这个少年如此恭敬,懂事地伏在地上,等少帝坐稳之后,不断打着响鼻逗他开心。

古人崇尚祥瑞,其中大体分为五种,即五个等级,古称:麟凤五灵,王者之嘉瑞也。

这嘉瑞是最高等级的瑞兆,指天子出行遇到五灵,即,麒麟、凤凰、龟、龙、白虎。

黑鬃马高达八尺五寸,可称为龙,举世难见。

正因为如此,此景落到闵贡眼中,成了一种嘉瑞——

大汉风雨飘摇,太需要一桩神迹来振奋人心、挽回形象了,少帝乘此马入城,可使百姓安心。

而史侯年少,没有想得这么深,只知道陆离一行人待他甚好,心中不禁生出几分依赖。

在士人看来,十常侍是裹协国本,可少帝更觉得是保护,乱军汹汹,见人就杀,根本不管皇家威仪,更不管刚驾崩的天子。

坦白来说,少帝的亲舅舅是大将军何进,现在本该痛恨十常侍才对,但昨夜两宫流血之事,着实让他知道,关键时刻谁才靠得住。

“殿下,末将来牵马。”

身为马的主人,潘明和陆离二人义不容辞地接过了这项工作,手持缰绳,如同护法神将一般走在前方。

此话一出,少帝与董侯心中更是感动,渐渐恢复少年本性,话也开始多了起来,经常问些阵战之事、并州风貌。

“陆将军,那匈奴单于的儿子谷蠡王,究竟是何模样,孤听说他们饮毛茹血,若父亲死了,妻妾便由儿子继承,与我汉家礼数相悖。”

“蕞尔匈奴,也配与我汉家相比?”

这时,姜胜出言刷了刷存在感,他期待少帝一高兴,随口封自己一个千石大官。

少帝脸上浮现出笑意,正欲开口,忽见前方旌旗蔽空、尘土遮天。

千乘万骑赴北邙!

司徒王允、太尉杨彪、上军校尉蹇硕、左军校尉淳于琼、右军校尉赵萌,一行人众,前来迎驾。

少帝眼尖,远远地望夹杂其中的中军校尉袁绍,笑容逐渐凝固。

与此同时。

默默保护两位皇子安全的尚方监渠穆瞥向侧翼,大喝:“什么人!?出来!”

赵云、张辽、荀彧三人打马从草丛中走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